《時間像小馬車》教學設計
一、教學內容: 歌曲《時間像小馬車》
二、教材分析:
歌曲《時間像小馬車》是一首富有兒童情趣的歌曲。 2/4拍,f大調式。歌曲采用了有規律的四分、八分音符,形象地模仿了時鐘“嘀嗒”走動的聲音。旋律多為級進,流暢上口,并采用節奏的重復,使歌曲的情緒歡快、活潑。歌詞簡單明了,寓意深刻,告訴我們,在同樣的時間里,每個人各自都做著不同的事情,有的人成績卓著,有的人一事無成,說明了時間的珍貴而緊迫,要珍惜時間,在有限的時間里多學習本領,成為對祖國有用的人。
三、教學目標:
1.通過歌曲的學習,使學生認識到時間的重要性,懂得去珍惜時間。
2.通過律動感受音樂所描繪的鐘表的形象,體驗輕松愉快的音樂情緒。
3.能用較快的速度演唱歌曲。
四、養成教育訓練點:
養成良好的傾聽和演唱習慣。
五、教學重點:
1.在活動中樹立學生珍惜時間、愛惜時間的觀念。
2.培養學生創造能力
3.能用較快的速度演唱歌曲。
六、教學用具:電子琴、多媒體課件
七、教學過程:
1.聽音樂導入(播放管弦樂曲《在鐘表店里》)
問題:
①你聽到了什么聲音?用動作或聲音來模仿一下。
②你能給這首樂曲起個名字嗎?
2.練習節奏型
3.音樂與相關知識
教師:同學們,鐘表是我們的好朋友,它可以提醒我們做很多事情。
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列舉鐘表給人們日常生活帶來的方便。
4.學習體驗歌曲
教師: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一首歌曲,名字就叫做《時間像小馬車》。
多媒體演唱《時間像小馬車》。
學生感受歌曲歡快的情緒。
教師范唱歌曲。
學生用“la”跟著教師模唱歌曲旋律。
教師朗讀歌詞。
學生有節奏地朗誦歌詞。
隨音樂輕聲填詞演唱歌曲。
接龍唱歌。
自信地、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5.表現與創造
教師:歌曲應該用怎樣的速度來演唱呢?
和學生一起用不同的速度演唱歌曲,感受哪一種速度更貼近作品。
(預設)學生:稍快的速度。
教師:為什么呢?
滲透思想教育。(珍惜時間)
學生高興的拍手唱歌。
教師:大家一齊唱歌很好聽,還可以用什么樣的演唱方法?
(預設)學生:獨唱、對唱等。
學生自我展示。
跟老師一起手指字母譜,唱一唱歌譜。
教師:正如歌曲里所唱的一樣,在相同的時間里,大家各自做的事情都不一樣。老師乘上小馬車,來到了你們的休息日,你們用動作告訴我,大家各自做什么?
教師模仿鐘表的指針--早上九點、十點、中午十二點、下午三點等。
學生隨著《時間像小馬車》的音樂并根據教師模仿的鐘表的時間有節奏的模仿起床、吃早飯、看書、踢球、跑步、下棋等。
6.小結
教師:“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讓我們一起乘坐上時間的小馬車去珍惜時間,珍愛生命吧!
教后記:
整堂課堂我圍繞以“音樂”為主線,“鐘表”為暗線的教學思路,課堂的重點體現了“集束性”。教學設計的步步深入,到課堂教學的引入鋪墊,然后再到歌曲的處理,環環相扣,沒有過多的花銷環節,步步落到實處。
我的收獲——在一開始教學中并沒有設計練習節奏型的環節,而是讓學生復聽了一遍《在鐘表店里》,在試講時發現,設計的問題不集中,學生出現欣賞疲勞,效果不佳。后來靈機加了節奏訓練,改成只聽一遍音樂,當時把音樂中的節奏提煉出來,不知用怎樣的標題出現,忽然記起曾經看過“節奏型”一詞,當加上時又反復地查資料,深怕給學生出現錯誤的信息,這種現象是萬萬不能出現的。整個過程自己受益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