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鐘表店里》上海版二年級下學期
第三單元 外國小曲
第六課 聽——《在鐘表店里》
教案出處:上海教育資源庫集體備課 【設計思路】
這節課是選自上海音樂出版社二年級第二學期第三單元第六課,主要教學內容是欣賞樂曲《在鐘表店里》。樂曲《在鐘表店里》是一首由德國作曲家阿圖爾?奧爾特作曲的世界著名的輕音樂曲,是描繪性標題音樂的杰作至今仍久盛不衰,是音樂會上經常演奏的曲目。
在本節課教學中,我將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從聽聽想想、看看畫畫、敲敲跳跳、編編創創等音樂實踐活動中去體驗音樂,感受樂曲的情緒,同時發展學生豐富的想象力,開拓學生創造思維的能力,培養他們的表現力和相互間的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同時為了避免由于樂曲過長而使學生無法靜心完整地聽賞樂曲這一情況,我將樂曲按段落讓學生分段聽賞,使他們能充分地感知體驗、分辨出樂曲三部分不同的情緒,從而能更好地表現音樂。
【教學內容】
1.欣賞樂曲《在鐘表店里》
2.為樂曲《在鐘表店里》即興創編
【教學目標】
1.欣賞樂曲《在鐘表店里》,感受聽辨音樂所描繪的鐘表發出的聲音以及鐘表店里熱鬧的工作情景,體驗輕松、愉快的音樂情緒。
2.通過合作學習,啟發學生展開聯想,根據音樂的情緒變化為音樂即興創編動作和配上打擊樂。
【教學重難點】
學生能聽出樂曲三部分旋律不同的音樂情緒,體驗音樂所描繪的熱鬧景象,豐富想象力。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創設情景(將教室布置成一個鐘表店)
1.聽音樂律動進教室,并在音樂中參觀各種鐘表
2.揭題式提問,“看到這么多鐘表想到什么?”
揭題——在鐘表店里
設計說明:要求學生聽著《在鐘表店里》的音樂進教室讓他們在無意聽賞第一、三部分的快板時通過教師引導律動來感受樂曲活潑歡快的情緒,第二部分的慢板則讓學生自由參觀各種鐘表,激發學習的興趣。
二、欣賞樂曲
(一)初聽全曲
提問:音樂可以分成幾部分?從音樂中聽到了什么?
(二)簡介作者和樂曲
說明:
通過有意識的完整聽賞樂曲,使學生能初步了解樂曲的a—b—a’的結構和創作的背景。
三、分段欣賞
(一)聽賞第一部分
1.音樂的情緒怎樣?帶給我們什么感受?
2.聽到了什么?想到什么情景?
3.熟悉哼唱主題旋律,并表演
說明:
通過教師的積極引導,使學生能體驗樂曲歡快的情緒,感受鐘表工人愉快工作的心情 。同時在學生聽辨熟悉主題旋律的基礎上,能以形體動作來模仿表現音樂中聽到的各種鐘表。
(二)聽賞第二部分
1.聽一聽:這部分音樂的情緒與第一部分有什么不同?你想到了什么?
2.畫一畫:用適合的圖形或線條來表現音樂的情緒。
3.跳一跳:用造型或柔和的動作來表現樂曲的抒情。
說明:
這一環節教師可以通過聽一聽、畫一畫、跳一跳等音樂活動,來幫助學生充分感受樂曲婉轉抒情的情緒,體驗鐘表匠們看到自己勞動成果時美滋滋的心情,同時再次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聽賞第三部分
1.聽出這部分音樂與前面哪部分相似?不同在什么地方?樂曲結束時你又聽到了什么聲音?是幾點鐘了?
2.唱一唱
x x x x ∣ x x x x ∣ x — 0 0 ‖
m d r s, s,d m d
3.看一看:聽著主題音樂參觀“鐘表店”,仔細觀察各種鐘表的形狀和鐘表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