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活動—《在鐘表店里》(精選7篇)
音樂活動—《在鐘表店里》 篇1
音樂活動:在鐘表店里
活動目標:
1、通過欣賞音樂,感受樂曲中詼諧快樂、熱烈喜悅的情緒變化。
2、能通過想象,大膽表現各種不同的鐘表。
3、學習與同伴合作表演。
活動準備:
音樂欣賞《在鐘表店里》,表演道具:時鐘、小徒弟帽子等。
活動過程:
1、 教師請幼兒欣賞《在鐘表店里》這首音樂第一遍,在欣賞后,教師提問:這首音樂講的是發生在哪里的故事?音樂里有誰?
2、 教師向幼兒介紹音樂背景。
師:有個音樂家叔叔看到了這么有趣的鐘表店,就根據鐘表店的形象和聲音編成了這首樂曲,名字就叫《在鐘表店里》。
3、請幼兒說一說自己喜歡的時鐘的樣子。
師:剛才,我們也參觀了鐘表店,在鐘表店里,你最喜歡哪種時鐘?它是什么樣子的?
教師請幼兒大膽向同伴介紹自己喜歡的時鐘。
4、請幼兒用動作把自己想象中的時鐘表演出來。
5、分段欣賞音樂,根據每段音樂不同的情節,幼兒進行想象表演。
6、分組表演:
幼兒自由分組,選擇音樂中的角色,聽音樂進行表演。教師巡視指導幼兒根據音樂中的解說大膽用舞蹈動作來將音樂表演出來。
音樂活動—《在鐘表店里》 篇2
音樂活動:在鐘表店里
活動目標:
1、通過欣賞音樂,感受樂曲中詼諧快樂、熱烈喜悅的情緒變化。
2、能通過想象,大膽表現各種不同的鐘表。
3、學習與同伴合作表演。
活動準備:
音樂欣賞《在鐘表店里》,表演道具:時鐘、小徒弟帽子等。
活動過程:
1、 教師請幼兒欣賞《在鐘表店里》這首音樂第一遍,在欣賞后,教師提問:這首音樂講的是發生在哪里的故事?音樂里有誰?
2、 教師向幼兒介紹音樂背景。
師:有個音樂家叔叔看到了這么有趣的鐘表店,就根據鐘表店的形象和聲音編成了這首樂曲,名字就叫《在鐘表店里》。
3、請幼兒說一說自己喜歡的時鐘的樣子。
師:剛才,我們也參觀了鐘表店,在鐘表店里,你最喜歡哪種時鐘?它是什么樣子的?
教師請幼兒大膽向同伴介紹自己喜歡的時鐘。
4、請幼兒用動作把自己想象中的時鐘表演出來。
5、分段欣賞音樂,根據每段音樂不同的情節,幼兒進行想象表演。
6、分組表演:
幼兒自由分組,選擇音樂中的角色,聽音樂進行表演。教師巡視指導幼兒根據音樂中的解說大膽用舞蹈動作來將音樂表演出來。
音樂活動—《在鐘表店里》 篇3
教學內容:
聽《在鐘表店里》
教學目標:
1、欣賞樂曲《在鐘表店里》,感受音樂所描繪的熱鬧情景,體驗輕松、愉快的音樂情緒。
2、通過欣賞《在鐘表店里》,讓學生懂得音樂的表現力是豐富多采的,音樂可以通過高、低、快、慢、長、短,表達出歡快、活潑、優美、抒情的情緒,還可以想象出一幅幅生動的畫面。
3、能用打擊樂為音樂伴奏,并加強學生合作學習的意識,讓學生在打擊樂伴奏中體會到合作的樂趣。
教學重、難點:
1、學生能聽出樂曲三部分旋律不同的音樂情緒,體驗音樂所描繪的熱鬧景象,豐富想象力。
2、根據音樂的情緒變化設計相應的動作與伴奏,表現音樂。
教學準備:
鋼琴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聽音樂進教室
教師:播放音樂《頑皮的小鬧鐘》。
學生:聽音樂進教室,四個人一組。
二、導入
1、教師:今天這節課,我們采取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學習,比一比哪個小組學習最積極,看哪個組同學得分高。課件出示各種各樣的鐘表,問:看,好多鐘表哦!我們在哪里能見到這么多鐘表呢?(在鐘表店里。)
2、教師:出示課題《在鐘表店里》。在鐘表店里會發生什么有趣的事呢?今天我們一起欣賞一首由德國作曲家奧爾特寫的管弦樂曲《在鐘表店里》,讓我們到音樂中去尋找你想要的答案吧。(出示課件、播放音樂)
3、學生完整的聽音樂。
三、分段賞析
1、初步了解音樂內容
a、從音樂中你聽到什么了?想到了什么?
b、請大家看畫面,(播放畫面)帶著神秘的語氣對同學們說,鐘表店里的工人每天和這么多鐘表一起生活感到非常的快樂,他們看到自己親手制作的鐘表準確地報時別提有多自豪了。我們一起來聽音樂的第一部分(播放音樂第一部分的課件)
學生:聆聽音樂,感受音樂中輕松、活潑的氣氛。
2、欣賞音樂的第一部分
a、這段音樂帶給我們什么感受?你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感受呢?
b、你會用什么顏色來表達歡快、高興的心情呢?
c、音樂把我們帶到一個琳瑯滿目的鐘表店里,吸引我們的不僅僅是各式各樣的鐘表,還有那些帶著愉快情緒工作著的人們。那么,你會用怎樣的動作來表現這段音樂呢?
3、選擇一種非常簡單而且有效的動作,全體跟著做一做(播放主題音樂)
在這首樂曲中這段主題音樂不斷的出現,當你再聽到這個主題時,能不能還用我們剛才的動作表現呢?
完整的播放音樂,學生聆聽音樂并律動。
大家做的真棒,誰注意到這段音樂出現了幾次?(三次)
4、作曲家為什么要安排出現三次呢?出現一次就得了,想想,為什么?
a、讓我們以鐘表走動的方式跟著音樂再來感受一遍作品的第一部分(播放音樂第一部分的課件)。
b、工人們這樣勤奮工作的結果是什么呢?對,所以音樂的第二部分描述了工人們勤奮工作后休息的情景。我們一起來聽。
5、聆聽音樂的第二部分
a、你聽了這段音樂有什么感受?你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感受呢?
b、這一段音樂不像第一段那么活潑歡快了,那么你會用什么顏色來表示它呢?讓我們把體會到的感受融入簡單的舞步中,好嗎?(播放音樂課件并帶著學生做律動)
c、鐘表工人勤奮工作、愉快休息的情景都表現了,那作曲家還想表現什么呢?我們一起來聽聽(播放音樂的第三部分)
6、聆聽音樂的第三部分
a、聽了這部分音樂,你想到了什么?你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感受呢?
b、讓我們也為這段音樂配上舞蹈動作,你會怎么做呢?(學生交流)播放音樂的第三部分,師生隨音樂一起律動。
c、那這一段輕輕的、柔柔的音樂,你準備用什么顏色來表示呢?
7、完整聽辨音樂情緒
a、剛才我們用三種顏色和動作分別表現了三段主題音樂的不同情緒,下面徐老師完整地播放樂曲,我們一起聽辨音樂,以動作表達不同的情緒,好嗎?(完整播放音樂)師生一起聽音樂,做律動。
b、播放音樂,學生聽音樂集體練習。
c、音樂的結尾好象給人的感覺更加強烈了。你感覺音樂有哪些變化?
d、小結:是呀,在如此歡騰的氛圍中將音樂推向高潮,留給我們更加深刻的印象。
四、表現音樂
導入:陳老師會變魔術,能把你手中的樂器變出一首動聽的樂曲,你信嗎?那我需要你的配合,你能聽從指揮嗎?
1、a、老師這里有四種打擊樂器,雙響筒、沙球、三角鐵和碰鈴。多媒體出示節奏型“︱‖”,這就是我們剛才聽到的主題一的節奏型,教師唱一唱,你覺得哪個樂器比較適合表現這種節奏?(將“雙響筒”圖片出示在該節奏旁邊)
b、誰愿意敲一敲?(請學生打擊節奏)
c、我們跟著音樂來試一試。(播放第一部分的音樂,學生用雙響筒伴奏)
2、a、出示節奏型“○︱○‖”,這就是我們剛才聽到的主題二的節奏型,教師唱一唱,你覺得哪個樂器比較適合表現這種節奏?(將“沙球”圖片出示在該節奏旁邊)
b、誰愿意試一試?(請學生打擊節奏)
c、我們跟著音樂來試一試。(播放第二部分的音樂,學生用沙球伴奏)
3、a、出示節奏型“×–︱×–‖”,這就是我們剛才聽到的主題三的節奏型,教師唱一唱,你覺得這里哪個樂器比較適合表現這種節奏?(將“三角鐵和碰鈴”圖片出示在該節奏旁邊)
b、誰愿意試一試?(請學生打擊節奏)
c、我們跟著音樂來試一試。(播放第三部分的音樂,學生用三角鐵和碰鈴伴奏)
4、教師:我們的演出就要開始了,請看著我的指揮,聽好音樂,為樂曲《在鐘表店里》伴奏。(完整播放音樂)
五、板書設計:
1、滴答|滴答|滴答|滴答||
2、當| — |當| — ||
3、布谷| — |布谷| — ||
我還聽到什么聲音_____________________?
音樂活動—《在鐘表店里》 篇4
《在鐘表店里》
教學目標:通過欣賞《在鐘表店里》這首管弦樂曲,提高學生感受音樂、表現音樂的能力,以及對音樂豐富的聯想與想象能力。
重點難點:記憶樂曲的主題,積累音樂形象。
課前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為樂曲命名
師:我們一起欣賞一首管弦樂曲,聽完后請同學們根據自己的感受和體驗給樂曲起個名字(欣賞第一樂段)。
生:……
師:你們起的名字都和鐘表有關,這是為什么?
生:因為在這首樂曲里我們聽到了很多種鐘表的聲音,有大鐘、小鐘、報時鐘……
師:同學們起的名字非常貼切,這首樂曲就是描寫發生在鐘表店里的故事(出示課題)。
二、主題欣賞
1、在這首樂曲中有一段旋律反復出現多次,這就是樂曲的主題音樂(播放主題音樂)。
2、生一邊聽一邊輕輕晃動身體。
3、模唱主題旋律,感受體會這個主題表現了什么?(表現了鐘表店里的鐘表在準確地走著;鐘表店里的工人們在快樂地招呼客人……)
三、完整欣賞
1、初聽,主題旋律出現了幾次(四次)?樂曲的速度有什么變化(快—慢—快)?
2、復聽,教師可帶領學生隨著樂曲做一些簡單的律動,如表現鐘表走動的動作等,以便幫助學生理解音樂作品。
3、表演欣賞,在琳瑯滿目的鐘表店里,修表工人在清脆的鐘表聲中愉快的工作的情景。
四、小結
今天欣賞的這首管弦樂曲《在鐘表店里》是德國作曲家奧爾特(1850——1893)所創作的,是一首描繪性較強的管弦樂曲。它描寫了在琳瑯滿目的鐘表店里,修表工人在清脆的鐘表聲中愉快的工作的情景。
音樂活動—《在鐘表店里》 篇5
《在鐘表店里》是一首通俗易懂的世界管弦名曲,作者用樂器出色地模仿各種掛鐘、鬧鐘、懷表走時、報時的聲音。內容淺顯生動,使人容易聯想到鐘表店里熱鬧的景象,這是我選擇開展這次音樂欣賞活動的意圖。
在開展本次音樂活動的時候我使用了童易軟件,使得整個音樂教學非常的有趣生動。因為這首樂曲惟妙惟肖地刻畫了鐘表店里歡樂的景象,與軟件中的內容很吻合,幼兒容易表現,而且有挖掘潛力,可供幼兒進行模仿創編。
從幼兒的情況來分析,我們的大四班靠近八一小學,每當八一小學上課下課的鈴聲聲響起,小朋友就情不自禁地模仿,大班幼兒已具有一定的音樂欣賞能力,能將樂曲同生活中的經驗結合在一起。
在活動開展前我讓家長帶領自己的孩子去上街參觀鐘表店,傾聽鐘表聲音,觀看鐘表形象,積累了很多表象經驗,通過讓幼兒對鐘表的初步接觸,激發他們進一步了解的興趣。從環境方面,我們在自己的班級中讓幼兒帶來自己喜愛的鐘,把活動室布置成鐘表王國,幼兒置身其中在玩中學。讓環境發揮潛在的情感渲染作用。從教學具選擇方面,教具選用音響帶和鋼琴彈奏。它們各有所長,音響帶形象生動,和聲效果優美,整體性強。用于幼兒整曲感受和表現,鋼琴彈奏清晰明了,隨機性強,用于分段欣賞,學具上選用生活樂器進行節奏打擊(例如碗筷、勺杯、盤子等),新鮮的自然音樂,容易吸引幼兒,能讓幼兒產生急于打擊的欲望。
在活動的最后一起唱《我家的鐘兒會唱歌》。整個活動完成的很好,幼兒的興致很高,很快樂!收獲很大!
音樂活動—《在鐘表店里》 篇6
教學內容:
聽 《在鐘表店里》
奏 在鐘表店里
評 成長的足跡(一)
教學目標:
1、欣賞樂曲《在鐘表店里》,感受音樂所描繪的熱鬧情景,體驗輕松、愉快的音樂情緒。
2、通過欣賞《在鐘表店里》,讓學生懂得音樂的表現力是豐富多采的,音樂可以通過高、低、快、慢、長、短,表達出歡快、活潑、優美、抒情的情緒,還可以想象出一幅幅生動的畫面。
3、能用打擊樂為音樂伴奏,并加強學生合作學習的意識,讓學生在打擊樂伴奏中體會到合作的樂趣。
教學重、難點:
1、學生能聽出樂曲三部分旋律不同的音樂情緒,體驗音樂所描繪的熱鬧景象,豐富想象力。
2、根據音樂的情緒變化設計相應的動作與伴奏,表現音樂。
教學準備:
鋼琴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聽音樂進教室
教師:播放音樂《頑皮的小鬧鐘》。
學生:聽音樂進教室,四個人一組。
二、導入
1、教師:今天這節課,我們采取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學習,比一比哪個小組學習最積極,看哪個組同學得分高。課件出示各種各樣的鐘表,問:看,好多鐘表哦!我們在哪里能見到這么多鐘表呢?(在鐘表店里。)
2、教師:出示課題《在鐘表店里》。在鐘表店里會發生什么有趣的事呢?今天我們一起欣賞一首由德國作曲家奧爾特寫的管弦樂曲《在鐘表店里》,讓我們到音樂中去尋找你想要的答案吧。(出示課件、播放音樂)
3、學生完整的聽音樂。
三、分段賞析
1、初步了解音樂內容
a.從音樂中你聽到什么了?想到了什么?
b.請大家看畫面,(播放畫面)帶著神秘的語氣對同學們說,鐘表店里的工人每天和這么多鐘表一起生活感到非常的快樂,他們看到自己親手制作的鐘表準確地報時別提有多自豪了。我們一起來聽音樂的第一部分(播放音樂第一部分的課件)
學生:聆聽音樂,感受音樂中輕松、活潑的氣氛。
2、欣賞音樂的第一部分
a.這段音樂帶給我們什么感受?你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感受呢?
b.你會用什么顏色來表達歡快、高興的心情呢?
c.音樂把我們帶到一個琳瑯滿目的鐘表店里,吸引我們的不僅僅是各式各樣的鐘表,還有那些帶著愉快情緒工作著的人們。那么,你會用怎樣的動作來表現這段音樂呢?
3、選擇一種非常簡單而且有效的動作,全體跟著做一做(播放主題音樂)
在這首樂曲中這段主題音樂不斷的出現,當你再聽到這個主題時,能不能還用我們剛才的動作表現呢?
完整的播放音樂,學生聆聽音樂并律動。
大家做的真棒,誰注意到這段音樂出現了幾次?(三次)
4、作曲家為什么要安排出現三次呢?出現一次就得了,想想,為什么?
a.讓我們以鐘表走動的方式跟著音樂再來感受一遍作品的第一部分(播放音樂第一部分的課件)。
b.工人們這樣勤奮工作的結果是什么呢?對,所以音樂的第二部分描述了工人們勤奮工作后休息的情景。我們一起來聽。
5、聆聽音樂的第二部分
a.你聽了這段音樂有什么感受?你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感受呢?
b.這一段音樂不像第一段那么活潑歡快了,那么你會用什么顏色來表示它呢?讓我們把體會到的感受融入簡單的舞步中,好嗎?(播放音樂課件并帶著學生做律動)
c.鐘表工人勤奮工作、愉快休息的情景都表現了,那作曲家還想表現什么呢?我們一起來聽聽(播放音樂的第三部分)
6、聆聽音樂的第三部分
a.聽了這部分音樂,你想到了什么?你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感受呢?
b.讓我們也為這段音樂配上舞蹈動作,你會怎么做呢?(學生交流)
播放音樂的第三部分,師生隨音樂一起律動。
c.那這一段輕輕的、柔柔的音樂,你準備用什么顏色來表示呢?
7、完整聽辨音樂情緒
a.剛才我們用三種顏色和動作分別表現了三段主題音樂的不同情緒,下面徐老師完整地播放樂曲,我們一起聽辨音樂,以動作表達不同的情緒,好嗎?(完整播放音樂)師生一起聽音樂,做律動。
b.播放音樂,學生聽音樂集體練習。
c.音樂的結尾好象給人的感覺更加強烈了。你感覺音樂有哪些變化?
.小結:是呀,在如此歡騰的氛圍中將音樂推向高潮,留給我們更加深刻的印象。
四、表現音樂
導入:陳老師會變魔術,能把你手中的樂器變出一首動聽的樂曲,你信嗎?那我需要你的配合,你能聽從指揮嗎?
1、a.老師這里有四種打擊樂器,雙響筒、沙球、三角鐵和碰鈴。多媒體出示節奏型 “︱‖”,這就是我們剛才聽到的主題一的節奏型,教師唱一唱,你覺得哪個樂器比較適合表現這種節奏?(將“雙響筒”圖片出示在該節奏旁邊)
b.誰愿意敲一敲?(請學生打擊節奏)
c.我們跟著音樂來試一試。(播放第一部分的音樂,學生用雙響筒伴奏)
2、a.出示節奏型“○︱○‖”,這就是我們剛才聽到的主題二的節奏型,教師唱一唱,你覺得哪個樂器比較適合表現這種節奏?(將“沙球”圖片出示在該節奏旁邊)
b.誰愿意試一試?(請學生打擊節奏)
c.我們跟著音樂來試一試。(播放第二部分的音樂,學生用沙球伴奏)
3、a.出示節奏型“×–︱×–‖”,這就是我們剛才聽到的主題三的節奏型,教師唱一唱,你覺得這里哪個樂器比較適合表現這種節奏?(將“三角鐵和碰鈴”圖片出示在該節奏旁邊)
b.誰愿意試一試?(請學生打擊節奏)
c.我們跟著音樂來試一試。(播放第三部分的音樂,學生用三角鐵和碰鈴伴奏)
4、教師:我們的演出就要開始了,請看著我的指揮,聽好音樂,為樂曲《在鐘表店里》伴奏。(完整播放音樂)
五、板書設計:
1、滴答 | 滴答 | 滴答 | 滴答 ||
2、 當 | — | 當 | — ||
3、布谷 | — | 布谷 | — ||
我還聽到什么聲音_____________________?
音樂活動—《在鐘表店里》 篇7
第三單元 外國小曲
第六課 聽——《在鐘表店里》
教案出處:上海教育資源庫集體備課 【設計思路】
這節課是選自上海音樂出版社二年級第二學期第三單元第六課,主要教學內容是欣賞樂曲《在鐘表店里》。樂曲《在鐘表店里》是一首由德國作曲家阿圖爾?奧爾特作曲的世界著名的輕音樂曲,是描繪性標題音樂的杰作至今仍久盛不衰,是音樂會上經常演奏的曲目。
在本節課教學中,我將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從聽聽想想、看看畫畫、敲敲跳跳、編編創創等音樂實踐活動中去體驗音樂,感受樂曲的情緒,同時發展學生豐富的想象力,開拓學生創造思維的能力,培養他們的表現力和相互間的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同時為了避免由于樂曲過長而使學生無法靜心完整地聽賞樂曲這一情況,我將樂曲按段落讓學生分段聽賞,使他們能充分地感知體驗、分辨出樂曲三部分不同的情緒,從而能更好地表現音樂。
【教學內容】
1.欣賞樂曲《在鐘表店里》
2.為樂曲《在鐘表店里》即興創編
【教學目標】
1.欣賞樂曲《在鐘表店里》,感受聽辨音樂所描繪的鐘表發出的聲音以及鐘表店里熱鬧的工作情景,體驗輕松、愉快的音樂情緒。
2.通過合作學習,啟發學生展開聯想,根據音樂的情緒變化為音樂即興創編動作和配上打擊樂。
【教學重難點】
學生能聽出樂曲三部分旋律不同的音樂情緒,體驗音樂所描繪的熱鬧景象,豐富想象力。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創設情景(將教室布置成一個鐘表店)
1.聽音樂律動進教室,并在音樂中參觀各種鐘表
2.揭題式提問,“看到這么多鐘表想到什么?”
揭題——在鐘表店里
設計說明:要求學生聽著《在鐘表店里》的音樂進教室讓他們在無意聽賞第一、三部分的快板時通過教師引導律動來感受樂曲活潑歡快的情緒,第二部分的慢板則讓學生自由參觀各種鐘表,激發學習的興趣。
二、欣賞樂曲
。ㄒ唬┏趼犎
提問:音樂可以分成幾部分?從音樂中聽到了什么?
。ǘ┖喗樽髡吆蜆非
說明:
通過有意識的完整聽賞樂曲,使學生能初步了解樂曲的a—b—a’的結構和創作的背景。
三、分段欣賞
。ㄒ唬┞犢p第一部分
1.音樂的情緒怎樣?帶給我們什么感受?
2.聽到了什么?想到什么情景?
3.熟悉哼唱主題旋律,并表演
說明:
通過教師的積極引導,使學生能體驗樂曲歡快的情緒,感受鐘表工人愉快工作的心情 。同時在學生聽辨熟悉主題旋律的基礎上,能以形體動作來模仿表現音樂中聽到的各種鐘表。
。ǘ┞犢p第二部分
1.聽一聽:這部分音樂的情緒與第一部分有什么不同?你想到了什么?
2.畫一畫:用適合的圖形或線條來表現音樂的情緒。
3.跳一跳:用造型或柔和的動作來表現樂曲的抒情。
說明:
這一環節教師可以通過聽一聽、畫一畫、跳一跳等音樂活動,來幫助學生充分感受樂曲婉轉抒情的情緒,體驗鐘表匠們看到自己勞動成果時美滋滋的心情,同時再次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聽賞第三部分
1.聽出這部分音樂與前面哪部分相似?不同在什么地方?樂曲結束時你又聽到了什么聲音?是幾點鐘了?
2.唱一唱
x x x x ∣ x x x x ∣ x — 0 0 ‖
m d r s, s,d m d
3.看一看:聽著主題音樂參觀“鐘表店”,仔細觀察各種鐘表的形狀和鐘表聲。
4.敲一敲:用節奏樂器來模仿表現聽到的、看到的、想到的各種鐘表的滴答聲。
說明:
此部分與第一段的旋律相似,教師要引導學生聽出這兩部分的相同和不同處,并通過再次的參觀“鐘表店”,指表現導學生用節奏樂器來模仿鐘表的滴答聲和鐘表店里熱鬧工作的景象。
。ㄋ模┩暾犢p并創編表演
說明:
在完整聽賞表演的討論過程中,教師要特別注重對小組伙伴間的合作創編表演的指導,引導他們感受并想象鐘表匠們在鐘表店里快樂工作的一天,培養他們相互間的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
四、拓展教學
拓展聽賞《頑皮的小鬧鐘》
【教學反思】
這是一節欣賞課,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始終將“聽覺領先,動覺切入”這一教學理念貫穿于聽賞的課堂,注重培養學生的想象力、表現力和創造力。整節課教師引導學生通過聽聽想想、看看畫畫、敲敲跳跳、編編創創等音樂教學實踐活動來充分體驗音樂,感受樂曲的情緒,表現鐘表的形象。
由于樂曲《在鐘表店里》的篇幅比較長,為了讓學生能充分地感知體驗、分辨出樂曲三部分不同的情緒,因此教學中在學生初次完整聽賞樂曲能分段的基礎上,教師逐段地引導學生聽賞,分段感知體驗、想象表現,每一段除了感受音樂情緒外,都用了不同的方法和形式幫助熟悉主題、表現鐘表,以次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但每個班學生的個性不同,差異性較大,而且他們所擁有的音樂能力和實際生活經驗也各不相同,因此教師在指導學生聽賞、表現音樂時一定要注重挖掘每個人的特長,同時注意培養學生間的相互合作能力和團隊精神,讓他們在集體中相互學習,取長補短,共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