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活動律動《拍皮球》反思(通用2篇)
音樂活動律動《拍皮球》反思 篇1
星期五上午是音樂活動律動《拍皮球》。聽完這首樂曲,覺得這首樂曲很歡快,很適合幼兒跟著音樂做拍皮球的律動。教案中有一條目標是“熟悉韻律節奏,能和著韻律節奏邊做蹦跳步邊單手做拍球的動作。”我們的小朋友才入園三個月,雖然之前也讓小朋友進行過律動,但是在一個活動中,既讓他們熟悉韻律節奏,又和著韻律節奏邊做蹦跳步邊單手做拍球的動作。我覺得這條目標太難了,已經超出了本班幼兒的水平。于是我將本次律動的目標進行修改,要求幼兒熟悉韻律節奏,能和著韻律做拍球動作。
同時在活動的開始環節,我又增加了一個聽音樂踏步進活動室的環節。我選擇的是一個進行曲的音樂,節奏鮮明。音樂一開始,我就要求小朋友像解放軍叔叔一樣挺起胸,有節奏地跟著音樂走。小朋友的積極性一下子被帶動起來。個個挺起胸膛,有節奏地往前走。看小朋友能跟上音樂的節奏,在中間我又增加了一個手部動作,我們的小朋友認真地學著我的樣做起來。音樂結束后,我對小朋友的聽音樂踏步走進行了評價,表揚小朋友的有節奏地走路,既好看又精神,只是小朋友走路的時候路線彎了,希望小朋友能沿著小椅子走。聽到我的表揚,小朋友更來勁了。我覺得音樂活動中,教師的評價非常重要,教師適當的表揚,及要求幼兒在某一方面的改進,能激發幼兒學習的動力。
雖然今天的音樂課我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前天去音像店買了一盒空白磁帶,晚上錄音錄得很晚),但是在今天的教學活動中,還是出現了一段插曲。因為進行曲的時間不是很長,所以昨天我共錄制了三遍。當活動結束時,我想讓小朋友任然聽著進行曲踏步出活動室,當我倒磁帶時,卻怎么也找不到音樂。課后才發現,原來磁帶的質量不好,錄音機倒不動磁帶。由此看來,我的準備工作還是不夠充分,只是完成了錄音,而沒有多嘗試幾遍倒帶。“細節決定成敗”,一個好的教學活動還是得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細致到每一個環節,每一個細節,這樣才能萬無一失,下次一定要吸取教訓!
音樂活動律動《拍皮球》反思 篇2
活動名稱:
拍皮球比賽
活動目標:
1、能培養孩子手、眼的協調能力以及動作的敏捷性,促進節奏感的發展。
2、用左右手輪流拍皮球,可以促進左右腦的平衡發展,為今后的邏輯思維和形象思維的發展打好基礎。
活動準備:場地、皮球。
活動過程:
1、各班整齊隊伍,分別站在四面。
2、然后進行拍皮球比賽。
3、最后整隊回班。
活動規則:
1、每班每次選出2名選手進行比賽。
2、每班最多選出20名選手進行比賽分10輪進行。
3、每次拍皮球的時間為1分鐘。
4、1分鐘內拍皮球的個數最多者為本輪勝利者。
5、最后選出個人拍皮球前10名,班級排名、
人員分配:
主持人:徐建東
裁判:各班老師(大三班與大四班老師交叉裁判,大五班與大六班交叉裁判)
裁判員負責數小朋友排球的個數順便負責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