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活動《大鴕鳥》的活動反思
組織音樂活動一直是我覺得比較頭疼的事,為了能取得有效性,在活動中能自如的開展活動。在本次學唱歌曲《大鴕鳥》中,我認真的分析教材,發現重點與難點是學會十六音符的節奏與唱法,此節奏較以前的歌曲來說較快,對孩子們來說要唱準有一定的難度,所以我重點教孩子打準十六音符的節奏和唱準此節奏。
首先我從x x x x這個八分音符出發,讓個別幼兒來拍打,并讓其他孩子來分辨是否正確,并帶領孩子一起進行了此節奏的練習,再進一步在此節奏下加條橫線x x x x,讓孩子們從節奏外形上進行分辨,都能看出多了一條橫線,有孩子說:“這個要快一點”,但是請孩子來試時,他們把握不準。于是我帶著孩子們打這個節奏,并用語言引導“噠噠噠噠”,加上語言的輔助,孩子們很快學會了節奏。然后利用歌曲中的“哎喲喲喲,喲喲”來練習x x x x 、x x和x x x x 、x,孩子們學得有趣、認真。
在學習歌曲中,我先讓孩子們聽老師唱,找出剛剛的節奏,再讓幼兒感受歌詞,通過拍手念歌詞,有節奏的念歌詞,幼兒很快的記住了。繼而學唱歌曲,有了感受,結合從慢到快循序漸進地學唱形式,再結合動作的加入,很快學會了歌曲,但個別孩子還是不那么喜歡動口。
從這次音樂活動的組織中,我也感受到作為老師要想教好孩子本領,首先自己一定要有信心,做好準備,認真分析教材,找出重難點,設計好活動,不怕自己做不好,只怕自己不敢做。以后,我要不斷反思積累經驗,讓每位幼兒都喜歡音樂活動,愛動、愛唱。希望自己下次的音樂活動有更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