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單元 五十六朵花 第一、二、三課時(新人教三下音樂教案)
第七單元 五十六朵花 第一、二、三課時
第一課時
課 題:民歌欣賞
學習目標:
通過對部分少數民族歌曲、音樂的欣賞等方式、來了解不同民族的文化、歌舞、感受民族音樂特點。
重點難點:
通過對藏族、維吾爾等少數民族的欣賞來感受不同民族的音樂特點
課前準備:
音樂磁帶、錄音機
教學過程:
一、教師播放歌曲《五十六個民族》,激發學生了解民族文化的興趣。
二、教師分別播放藏族、朝鮮族、維吾爾等少數民族民歌的音樂片段,引導學生來分別說出他們是那個少數民族的民歌。
三、民歌欣賞
1、朝鮮族民歌《桔梗謠》
教師出示朝鮮族的圖片,引導學生在了解朝鮮族民歌風格的基礎上,了解相關的朝鮮族人民的生活風俗、服飾等文化。
2、藏族民歌《北京金山上》
(1)教師播放歌曲,引導學生感受藏族民歌的音樂特點。
(2)給學生觀看相關的藏族舞蹈的音樂片段,教學生做藏族舞蹈動作。
(3)引導學生說一說自己還知道那些藏族的民歌
3、維吾爾族民歌《吐魯番的葡萄熟了》
(1)引導學生將自己所了解的關于維吾爾族的小知識將給大家聽。
(2)播放歌曲,引導學生感受維吾爾族熱烈、奔放的音樂情緒。
(3)引導學生做幾個具有代表性的維吾爾族舞蹈的動作。
四、課堂小結
第二課時
課 題:幸福花兒開心上
學習目標:通過對部分少數民族歌曲、音樂的欣賞等方式、來了解不同民族的文化、歌舞、感受民族音樂特點。
重點難點:
1、通過教師的指導能夠正確地掌握歌曲的旋律、節奏;唱好歌曲的二聲的合唱部分。
2、感受柯爾克孜族民歌的歡快、熱烈的情緒。
課前準備:
音樂磁帶、錄音機
教學過程
一、播放柯爾克孜族民歌的一段音樂畫面,與學生一起來欣賞
師:你們知道這是那個少數民族的音樂嗎?你們了解這個民族嗎?這個民族有什么特點?
學生根據自己所了解得來回答問題。
教師介紹:柯爾克孜民族以從事畜牧業為主,兼營狩獵、農業、手工業和商業。新中國成立以前還保留著氏族部落的組織形式,每個部落下游若干個家庭及基層組織,生產生活低下。新中國的柯爾克孜草原出現了興旺景象。《幸福花兒開心上》就描述了牧民們過上幸福生活的喜悅心情。
二、學習歌曲
①播放歌曲錄音,請同學們仔細聆聽并感受歌曲的音樂情緒
②引導學生有節奏的讀歌詞,注意歌曲中的節奏難點。
③引導學生在教師的伴奏下有節奏的讀歌詞。
④加上旋律演唱歌曲
⑤分聲部練習合唱部分,進行和聲訓練
⑥完整演唱歌曲第一段(注意引導學生有感情地進行演唱,及歌曲中的重音記號的演唱)
⑦完整演唱歌曲第二段
⑧小組間展開競賽,進行演唱。
三、歌表演
分小組進行動作創編,進行歌表演,并通過舞蹈侗族來準確的表達歌曲歡快的音樂情緒。
第三課時
課 題:金瓶似的小山
學習目標:通過引導能夠用多種形式的打擊樂伴奏形式來為民樂合奏《金瓶似的小山》編配伴奏。
重點難點:
1、通過教師的指導能夠用多種形式的打擊樂伴奏形式來為民樂合奏《金瓶似的小山》編配伴奏。
2、通過欣賞這首民樂合奏樂曲來引導學生感受藏族的獨特的歌舞風格。
課前準備:
音樂磁帶、錄音機各種打擊樂器(沙槌、三角鐵、響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