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歌》教案(精選3篇)
《國歌》教案 篇1
一年級音樂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
教學設計: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2.了解有關抗戰的史實,理解歌詞的寓意,激發孩子們的愛國之心和報國之志。
3.能正確,有感情地背誦課文和演唱課文。
[教學時間]
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激趣
每周一,小朋友們都要舉行什么儀式?都要唱什么歌?你知道歌中的含 義嗎?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文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師板書,生齊讀) 師闡述國歌產生的背景(參照“題解”)。生激昂齊讀。
二、初讀指導
1.自學課文。
(1)自由輕聲朗讀課文,畫出不理解,不認識的字詞。
(2)會讀會寫田字格中的生字。
(3)運用“解詞六法”并聯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詞語:
血肉 國歌 奴隸 中華民族
長城 吼聲 炮火 萬眾一心
2.教師檢查糾正不良的學習習慣,幫助學生自學。
3.檢查自學效果。
(1)出示詞語:
血肉 國歌 奴隸 中華民族
長城 吼聲 炮火 萬眾一心
(2)指名解詞。
血肉: 本文指代身軀。
國歌: 見“自學課文”。
奴隸: 見“自學課文”。
中華民族: 民族,指具有共同地域,共同語言,共同生理特點及共同生活
習慣的人群。中華民族,本文泛指中國國土上的中國人民。
長城: 本文指中國勞苦大眾為趕走侵略者而進行的武裝斗爭。
吼聲: 本文表示因看清敵人的本質而強烈不滿。
炮火: 這里泛指敵人的瘋狂進攻。
萬眾一心: 本文指中國人民聯合起來共同對付外國侵略者。
(3)齊讀生字詞。
(4)指導書寫生字。
重點引導學生注意
“奴”的左邊寫法,“隸”的下邊寫法,“族”的左右筆順。
教育學生注意“坐勢四決”:頭擺正,身挺直,腿放平,腳踩實。
三、理清脈絡
1.看圖。
2.默讀課文,說說課文一,二部分分別講的是哪一個“鏡頭”。學生自學后討論 :第一部分講的是鏡頭一;第二部分講的是鏡頭二。
四、精度第一部分
1.導讀。
第一部分哪一個詞語最能代表勞苦大眾的心聲?
2.講讀。
比較:
不愿做奴隸的人們, 起來!
① ②
起來! 不愿做奴隸的人們!
[板書:起來 血肉筑成長城 (思想得覺悟) ]
3.指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分組讀,其他同學聽后評議。
齊讀第一部分。
隨著音樂伴奏,齊唱第一部分。
4.過渡:要想真正解放我們的國家,解放我們的勞苦大眾,除了要有一定的思想
覺悟,還要在行動上干什么呢?我們下節課再來學習。
五、布置作業
1.課堂作業。
(1) 用鋼筆描紅。
提醒學生注意坐姿和握筆姿勢,養成良好的寫鋼筆字的習慣。
(2) 聯系課文內容,說說“把我們的血肉,筑成我們新的長城”這句話的意思。
2.課后作業
讀一讀,比一比,再組詞。
哥( ) 奴( ) 誠( ) 眾( ) 吼( )
歌( ) 怒( ) 城( ) 從( ) 孔( )
第二課時
一、復習指導
1.聽寫生字詞。
2.指名讀第一部分。
3.第一部分告訴了我們什么呢? 那么在斗爭中該怎樣做呢?
二、精讀第二部分
1.導讀、第二部分那個
2.理解課文內容。
(1) 聽這部分課文配樂朗誦錄音,完成原文與含義的連線練習。
萬眾一心 億萬民眾不屈不擾頑強戰斗,直至
勝利
冒著敵人的炮火 不惜犧牲生命
前進! 前進! 前進! 進! 聯合起來,團結抗敵
(2) 討論:上述習題中,左右意思一樣,課文為何不用右邊的?
(4) 想象在前進的途中還會遇到哪些曲折。
[板書: 前進 萬眾冒著炮火(戰爭終勝利)]
3.指導有感情地朗讀這一部分。
男女生分內容讀。
指名兩學生分內容讀
指名讀
齊讀
隨著音樂伴奏,齊唱第二部分。
分組唱一,二部分。
齊唱<<國歌>>
三、總結全文
全文用凝煉形象的語言攝取了哪些鏡頭? 文章的目的何在? 我們今天的幸
生活是后來人創造的,但歸根到底是革命先烈的鮮血換來的,你有什么感想?
四、布置作業
1.課堂作業。
完成課后習題第三題。
2.課后作業
(1)有感情地背<<國歌>>,唱<<國歌>>。
(2)閱讀一個有關中華民族受苦受難,奮起反抗,艱苦斗爭或勇往直前的歷史故
事,讀后講給其他小朋友聽。
附板書:
第一課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
奮起抗爭: 起來 血肉筑成長城 (思想得覺悟)
勇往直前: 前進 萬眾冒著炮火 (戰爭終勝利)
《國歌》教案 篇2
初一音樂教案
北京市延慶縣康莊中學 哈磊
課 題
《 國歌》
課時
知識
三連音 附點節奏 弱起小節
能力
初步掌握弱起小節、三連音、附點節奏,并唱準
態度情感
通過學唱《國歌》和介紹聶耳,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使他們懂得唱好國歌的重要意義,并能用恰當的力度表現歌曲雄壯、激昂的情緒。
教學方法
啟發式
重點
運用恰當的力度正確的表達歌曲的情緒內容
難點
三連音 附點節奏與休止符在演唱時要準確
媒體使用
多媒體教室
教具學具
電腦 光盤 磁帶
環節設計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開始部分
1、組織教學
2、啟發談話:你和你的父母及家人組成了一個家,同學們在一起組成了一個班、一個年級、一個學校。很多人在一起就組成了一個國家,中華人民共和國由全體中國人民組成。每個國家除了有國名之外,還有國旗、國徽和國歌。
2、出示國旗、國徽,并作簡要的圖案說明。
師生問好
國旗是五星紅旗。旗面的紅色象征革命;五角星用黃色是為著在紅地上顯出光明。大五角星代表中國共產黨,四顆小五角星代表中國人民;五顆五角星相互的關系象征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人民大團結。
國徽中間是五星照耀下的天安門,周圍是谷穗和齒輪。天安門象征中國人民反帝反封建的不屈的民族精神;齒輪和谷穗象征工人階級與農民階級;五顆星代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人民大團結。
環節設計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基本部分
新授
知識:
難點:
屏幕顯示
結束部分
下面,我們來學習我國的國歌。
1、多媒體展示:國歌簡介
2、唱國歌
、 學生齊唱歌曲
、 分析拍號
弱起小節
前半拍休止
0 5 0 3
③ 打節奏,認識節奏名稱
、 播放錄音
提示:歌曲中容易唱錯的地方。
⑤ 跟琴有感情演唱歌曲
、 糾正錯誤
3、認識力度符號
> 重音
f ff mf
強 特強 漸強
4、隨伴奏有感情演唱歌曲
1、觀看升旗儀式
2、小結
學生看屏幕資料:義勇軍進行曲》由中國詩人田漢作詞,中國音樂家聶耳作曲,創作于1935年。原是電影《風云兒女》的主題歌。1949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決定此歌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1982年12月4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決定為正式國歌。
以四分音符為一拍,每小節有兩拍
弱唱
急換氣的方法解決,唱一唱。
·X X X
·X X X X X
學生聆聽感受,體會不同節奏在歌曲中的表現
學生演唱
請學生將力度符號標在合適的地方,唱一唱。
學生唱國歌
了解國歌
教師做示范
學習節奏,幫助填詞。
有助于學生演唱
有錯給于糾正
鞏固
加深學生印象
教案
初一年級音樂教案
《國歌》教案 篇3
三年級第一課
上海市閔行區虹橋中心小學蔣毛毛
[教學目標]
一、操作
1.指導學生用明亮而有彈性的歌聲贊頌五星紅旗,以歡快的情緒唱出少年兒童對五星紅旗真摯的愛心。
2.唱準do、re、mi的音高,及由這3個音組成的旋律短句和短歌,并能用樂器吹奏;按指定節奏把旋律寫完整。
3.在雄壯的《國歌》聲中,感受旋律進行的特點。
二、認知
1.認識五線譜、高音譜號、線、間。
2.認識do、re、mi的音位。
三、情意
1.通過《國歌》鏗鏘有力的歌聲,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對偉大祖國的衷心熱愛。
2.以歡快、跳躍的歌聲,表達少年兒童對五星紅旗真摯的愛心。
[課時安排]
本課用3教時完成。
第一教時:欣賞《國歌》,完成課后練習,學唱歌曲《國旗紅紅的哩》
第二教時:認認、視唱(一)《小寶寶要睡覺》、復習《國旗紅紅的哩》。
第三教時:練練(二)與課本第六頁的變奏練唱。
[教學設計]
一、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1)認識五線譜、高音譜號、線、間。
(2)認識do、re、mi的音位和音高。
2.難點:用已學過的節奏進行編配演唱。
二、突破口
1.運用認認、練練的方法,認識五線譜、高音譜號,鞏固學生對音位及音高的認識。
2.將學會的do、re、mi3個音結合一二年級學過的各種節奏型進行編配演唱。
三、教學過程
(一)欣賞歌曲《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
1.通過觀察教材插圖或其他有關《國歌》的圖象資料所表現的情景,來激發學生的欣賞興趣。
2.以講故事的方式簡單介紹《國歌》創作的時代背景和建國后定為《國歌》的過程及詞、
曲的內容特點。
3.完整欣賞以不同形式演奏演唱的《國歌》,區別它們的效果,并通過情景聯想激發學
生的民族自豪感。
4,感受3個“起來”與“前進”的表現特點,朗讀并熟悉歌詞。
教學隨筆
教學前請學生談談每天看到五星紅旗徐徐升起時你似乎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也可以讓學生先表演一年級《唱游》中學過的《我們愛國旗》,然后再讓學生完整地欣賞、感受3次層層向上的吶喊聲。在教材第三頁上的“旋律進行用線條表示”隱合了“旋律線”的知識,在以后幾課還將出現,教學時不必讓學生掌握,但教師要充分運用這種形象化的表現方式來幫助學生感受音樂。
5.復聽歌曲,進一步發現和感受《國歌》中號角式的音調。
6.輕聲跟唱,體驗中國人民不畏強暴、頑強斗爭的決心。
7.邊聽邊理解,完成課后練習,進行愛祖國、愛人民的教育。
(二)學唱歌曲《國旗紅紅的哩》。
1.結合《國歌》的欣賞教學和“升國旗”活動,激發同學們對國旗的熱愛之情。
2.聽教師范唱,并找出歌曲中的節奏特點,進行節奏練習,特別注意拍好切分節奏。
3.用聽唱法學唱歌曲。
4,朗讀歌詞,掌握好前半拍休止符的正確時值。
5.用歡快、跳躍、富有彈性的歌聲演唱歌曲,注意氣息的運用和力度、速度的正確。
6.學會歌曲后,結合歌譜后的練習編配節奏樂,并為歌曲伴奏。
7.為歌曲編動作,進行歌表演。
8,邊唱邊表演歌曲,從中表達少年兒童自豪而歡快的心倩。
9.節奏樂伴奏可采用書中的節奏,也可讓學生自己編配。
(三)認識五線譜、高音譜號與do、re、mi。
l,觀察五線譜,認識高音譜號及下加一線、下加一間、四間、五線。
2.認識do、re、mi的唱名、音高及音位。
3.知道do、re、mi在鍵盤上的位置。
4.攤開左手,以它的5只手指來代替譜中的5條線,玩玩“手譜”游戲,復習鞏固do、re、
mi的音高及音位。
5.通過視唱復習,鞏固do、re、mi音高和音位。
6.用樂器吹奏do、re、mi這3個音組成的兩條視唱曲。
7.運用各種節奏型改編演唱。
教學隨筆
學生在一二年級《唱游》教學中已經掌握了由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及十六分音符組成的各種節奏,可以把它們編成簡易的節奏譜,讓學生拍一柏,再把do、re、mi填進去,在教師的幫助下練習視唱。也可讓學生移動節奏卡片組成新的短句,再拍拍、喝喝,唱熟了再用樂器吹奏,還可以做“開火車”、“接龍”的游戲,幫助學生靈活掌握。
(四)練練二、練練三,說出音位,把旋律寫完整。
1.讓學生唱出汽球上的各個音,并講出音位。
2.用樂器吹奏汽球上的各音。
3.運用do、re、mi進行旋律填空活動。
(1)通過與書上練習相似例子,講解把旋律寫完整的要求和方法。
(2)用比較的方法,讓學生根據指定節奏,選擇合適的音把旋律寫完整,然后拍一拍、唱一唱,用樂器吹一吹。
教學反思:
這是一項創作活動,練習時應考慮大多數學生的實際能力?上瘸鍪镜谝粭l練習,在 第三小節分3次依次填上do、re、mi,再讓學生拍一拍、唱一唱,用比較的方法幫助學生去找“完整”的感覺。然后用另外兩條練習進行比賽,聽聽誰編的好聽。這樣,既鞏固了對do、re、mi的認識與運用,又培養了學生參與音樂活動的興趣。如時間允許,這個練習可多做一點,并照顧到有困難的同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