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花石》教案(通用3篇)
《雨花石》教案 篇1
通過欣賞《祖國,慈祥的母親》,對學生進行思品教育。
通過欣賞《魔王》,了解舒伯特及其創作的過程,激發學生開拓創新的精神。
通過欣賞〈〈跳蚤之歌〉〉,了解音樂家如何用音樂來抨擊現實。
1、復習歌曲,進行歌譜的教學。
2、欣賞音樂。
一、 組織教學。
二、 復習歌曲:
這首歌曲曲調優美、感情真摯,演唱時要求用連貫優美的聲音,唱出純樸而又高尚的心愿。
學唱歌譜,進行抽測,利用比賽的形式提高學生興趣。
三、 樂曲欣賞:
一)〈〈祖國,慈祥的母親〉〉
這首歌把祖國比作慈母,抒發了人民對祖國無限深切的愛。歌曲結構為單二部曲式。第一部旋律建立在級進和小跳的基礎上,第二段如奇峰突起,旋律猛然躍到全曲最高音上,然后蜿蜒下行,內心深處的激情像爆發的火山,奔瀉的急流,得到盡情的抒發。
二)〈〈魔王〉〉
1、舒伯特,見書上P14,強調他的音樂接近平民。學習他勇敢創新的精神。
了解〈〈魔王〉〉的創作過程。
2、朗誦歌詞,在里面有多少角色,各自角色應用什么樣的語氣朗誦,表現什么樣的性格。
3、分角色進行朗誦表演。
4、進行欣賞。體會音樂伴奏的特色,及各角色的旋律進行體會表現人物性格。歌唱者的表現力度。
三)〈〈跳蚤之歌〉〉
通過欣賞跳蚤之歌,體會諷刺幽默的歌曲來表現對當時朝政的諷刺。
四、 小結下課。
雨花石
魔王
跳蚤之歌
《雨花石》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革命歌曲留下的歷史足跡,使我們不忘過去,這就是音樂的社會功能。讓我們在革命歌曲的音樂中,牢記革命傳統,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的道理,這是進行以德育為核心的好教材。
2.通過課前收集資料,讓學生加深對革命“足跡”的認識。
教學重點
歌曲裝飾音的唱法
教學方法
視聽結合教學法,練習法,啟發引導式……
教具準備
電子琴、多媒體
養成教育訓練點
引導把課前收集的資料“壓縮”,學會概括總結。
教學過程
一、 聆聽《紅星歌》
1.課前先請個別學生準備《閃閃的紅星》故事。
2.欣賞全歌
在欣賞前給全體學生講故事。
設問:歌曲講述了什么內容?反映的是什么時期的斗爭。
3.再聽全歌。
設問:音樂分為幾個部分?哪部分的曲調是相同的?次出現相同的音樂時請舉手示意。
4.復聽全歌。可以隨音樂哼唱歌曲。
設問:歌曲的體裁是進行曲,還是舞曲、搖籃曲?
5.小結:這是反映工農革命時期少年兒童積極參加革命斗爭的足跡。
二、表演《雨花石》
1.簡介書上插圖“南京雨花臺烈士群像雕塑”
2.由于這首歌的曲調節奏較復雜:有十六分符、切分音,以及三十二分音符,所以這首歌曲不宜讓學生識譜視唱,主要通過聆聽范唱,范唱曲調從聽覺中加強學生的模仿記憶,有了基本旋律的輪廓后,讓學生看譜唱曲。為了加強其記憶,可分為二部學習。第一部分為前四樂句,第二部分為后四樂句加尾聲。有困難的小節,必需是以樂句的單位進行指導。
3.在曲調開始學唱時先不加裝飾音,當基本唱熟后再加上倚音,并簡單講解倚音的寫法與作用(寫法:左上角;作用:裝飾性)。
4.在曲調唱得很流暢的基礎上填上歌詞,用中速,很深情地表現出“雨花石”的崇高品質。
5.在學生充分理解歌詞深刻含義的基礎上,要求學生根據四句歌詞設計四個造型為歌曲做背景,并充滿深情地唱好歌曲。
三、學生以組設計不同的方法來豐富歌曲
抽查,相互評價
四、小結本課
教學反思:
課堂上沒有花架子,每個過程的安排環環相扣,師生共同隨著感情的升華步步推進;對于這一單元中的革命英雄主義、愛國主義的教育,我沒有空洞的說教,只是想用音樂的力量震撼學生的心靈。雖然基本達到了預先的教學目標,但課堂中出現的一些問題卻是課前沒有設想到的,如時間的控制,倘若前面的環節再緊湊、精煉些,就可以讓學生的感受與體驗更加充分。在歌曲教唱環節,可以放手更寬些,充分利用學生的潛能,這樣能更好地提高效率。
《雨花石》教案 篇3
課題:課型:綜合課教學目的:1、1、通過歌曲《雨花石》的教學,對學生進行革命傳統的教育 ,宏揚革命烈士為了人民的利益甘于奉獻的高尚品德。2、2、學會用連貫優美的聲音歌唱。3、3、學習休止符,并能理解休止符表示的音樂形象。教學重點難點:1、1、學習歌曲,能深情的演唱。2、2、掌握休止符,在歌唱中能體會休止符的作用。3、3、通過歌唱教學,使學生受到一定的思想教育,結合自己講講理想。教具:鋼琴、錄音機、磁帶、投影儀、明膠片。教學過程 :一、 一、 組織上課二、 二、 音樂知識1、1、 休止符1)1) 比較《小號手之歌》有和無休止符表現的音樂不同。 加了休止符,縮短了音符的時值,加上重音記號,一字一頓,表達了殺白匪的決心。比較《我和小星星打電話》有和無休止符表現的音樂不同之處。 使用休止符,加上輕聲演唱,顯得輕盈、閃爍,描繪出星星眨眼的形象。2)2) 休止符:音樂中靜穆的時間用休止符來表示,休止符雖然不出聲音,但音樂仍在進行。全休止 二分休止 四分休止八分休止 十六分休止3)3) 重點區分二分休止符和全休止符的寫法,明確在五線譜中,無論什么節拍,凡整小節休止都用全休止。2、2、 請同學們自己舉例,說明休止符對音樂形象的塑造。三、 三、 學習歌曲一) 一) 導入 歌曲欣賞歌曲《看天下勞苦人民都解放》,介紹歌曲產生的背景,引入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通過無數革命先烈的奮斗、鮮血得來的。他們用自己的生命換取了革命的解放。如葉挺、方志敏、夏明翰等等。二) 二) 介紹歌曲通過美麗的雨花石,感受革命先烈的優秀品質,一起朗誦歌詞。全曲旋律婉轉起伏,節奏富有變化,后樂段音區提高,造成全曲的高潮,歌曲短小精悍,抒情優美,刻畫了主人公淳樸而又高尚的心愿。三) 三) 欣賞歌曲通過欣賞可組織討論,評價歌曲反映的思想內容和風格,以及局部重復和對比的手法。特別是歌詞“靜靜的躺在泥土之中”和“深深的埋在泥土之中”的旋律的區別。 四) 四) 這首歌應以感受音樂形象為主,不一定要進行視唱訓練,先唱歌詞的方法進行教學。著重休止符的運用與演唱準確。五) 五) 教會學生用輕聲演唱最后的“啊”。六) 六) 要求學生用連貫優美的聲音,滿懷深情的歌唱。七) 七) 畫出這首歌的旋律,看歌曲的高潮部分在哪里?它的音區是高還是低?旋律的起伏是大還是小?八) 八) 進行表演唱。 四、通過歌曲對學生進行理想教育,在歌曲《我們走進十月的陽光》結束本節課。板書設計 : 雨花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