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教案-《你的名字叫什么?》(通用2篇)
音樂教案-《你的名字叫什么?》 篇1
你的名字叫什么
教學內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2——3頁第一課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
1、 通過聆聽,使學生在愉快的氣氛中感受節拍的韻律,并能合著音樂行走。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培養學生感受音樂、理解音樂、表現音樂的能力。
2、 導學生用親切的聲音演唱。
3、 感受四分音符與八分音符節奏。
教學重點:
1、感受節拍的韻律,并能合著音樂行走。
2、用親切的聲音歌唱。
3、用節奏和說名字。
教學用具:
《玩具兵進行曲》的掛圖 、 琴 、 節奏“ X”和卡片 、錄音機、詞組卡片 。
教學過程 :
1、聽音樂進教室
(1)當學生進來時讓他們隨音樂隨意作動作。
(2)讓學生坐到位置上和他們問好。
2、聆聽《玩具兵進行曲》
(1)講要求,隨著音樂做動作時聲音要比音樂聲音小。
(2)聽音樂在教室里隨意做動作。
(3)談談你聽了以后有什么樣的感覺,心情如何。
(4)出示掛圖,讓學生說出圖中是什么人,在做什么,讓學生模仿。
(5)教師領著學生圍著椅子按音樂節奏模仿軍人走路,在音樂快結束時,讓學生走回自己座位。
3、學習歌曲
(1)聽范唱,讓學生說出歌中問的是什么。
(2)在聽范唱,讓學生模仿歌中的拍手聲。
(3)練習節奏
a、 讓學生模仿老師的節奏動作。
b、 出示“大蘋果”“小朋友”“王小明”讓學生用剛才的節奏說出來。
c、 出示節奏卡片,讓學生看著卡片打節奏。
d、 將卡片粘在黑板上,聽老師打節奏,是哪一個就站到哪一個前。
e、 讓學生用節奏說出自己的名字。
(4)跟師有節奏的說出“你的名字叫什么”
(5)聽范唱,輕聲跟著唱。
(6)讓學生輕聲跟老師唱“你的名字叫什么。你的名字真好聽。”
(7)讓學生齊唱。
(8)師生對唱,生問師答。
(9)找一個學生到前面教師問,讓這個學生答。
(10)老師走到學生中間,看這誰唱,誰就回答老師。
(11)放錄音,讓學生互相問。看看誰問到的學生名字多。
(12)小結剛才的情況,給問到名字最多的學生戴上小紅花。
4、讓學生回家想一件與好朋友共同做的一件事情,下節課來告訴我。
5、聽《玩具兵進行曲》走出教室。
音樂教案-《你的名字叫什么?》 篇2
教學設想
這節課是一年級第一節音樂課,也是孩子們脫離幼兒教育,進入初等教育的重要一環.在設計這節課時,不刻意要求學生的紀律,以靈活多變的形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盡快縮短與學生的距離,使學生從第一課開始喜歡音樂老師,喜歡音樂課.
在教學過程 中,采用情境引趣(游戲“找朋友”)-----引導掌握(“交朋友”和“認識新朋友”《你的名字叫什么?》)-----評價總結的情境教學形式.
教學目標
1、能熟悉《你的名字叫什么》的旋律,主動學唱這首歌
2、學習以音樂的方式與教師和同學交往,喜歡并樂于參加音樂實踐活動.
教學重點
自編動作表演《你的名字叫什么?》
教學難點
對音樂進行體驗和理解,大膽地進行表演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趣
師:今天讓我們先來做一個小游戲,名字叫“找朋友”.請小朋友們邊唱歌過做動作,當音樂結束的時候,請你和你找的朋友面對面的站立,好不好?
生:好!
(隨著《找朋友》律動)
師:剛才小朋友們玩得真開心,誰能告訴我:你找的朋友在哪里?
(請幾位小朋友回答)
二、引導掌握
1、聽一聽(初步熟悉旋律)
師:小朋友們介紹得非常好,我們這里還有位朋友的介紹也很特別,你們來聽一聽,比一比誰介紹得好呢?
(教師范唱歌曲)
2、學一學
師:誰來學一學他們的介紹呀?
(請幾句學生模仿)
3、唱一唱
(1)教師用曲譜帶唱
(2)學生用“蹦”來模唱
(3)學生加詞跟唱
4、找一找
(1)教師邀請學生表演
(2)全班同學自由表演,尋找不同的好朋友(熟悉歌曲)
說明:通過教師與學生相互學習這一過程,體現一種新型的師生關系,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同時這一環節也是教師與學生交朋友的過程.學生自由選擇角色進行表演,充分培養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性,體現了合作教學.
三、小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