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教案-嘀哩 嘀哩(通用4篇)
音樂教案-嘀哩 嘀哩 篇1
嘀哩 嘀哩(新課標)
紀銘
一、 教學目標
1、 用歡快的語氣演唱《嘀哩 嘀哩》,表達對春天的熱愛之情,并教育同學們熱愛大自然。
2、 讓學生自制“樂器”,給音樂伴奏,提高學生動手能力,掌握一些基本的伴奏形式。
3、 讓學生通過自己喜歡的形式來表達對春天的熱愛,鍛煉學生的綜合能力。
二、 教學重點
結合美術,舞蹈等形式學習、理解本課。
三、 教學準備
磁帶 課件 風琴 黑板 樂器
四、 教學思路
感知—嘗試—探討—創新
五、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新課(感知)
1、 在上新課之前,先請同學們開動腦筋,做一道謎語題:“三人同日出,百花其爭艷——打一字”(春)現在就是春天,寒冷的冬天已經過去,春姑娘悄悄的來到我們身邊,上節課老師讓大家出去找春天,同學們都在什么地方找到了春天?(請同學回答)
同學們觀察的很仔細,從這么多的地方都看到春天到了我們的身邊,春天終于到了我們的身邊,我們脫去了厚重的棉衣,現在就讓我們在明媚的陽光下活動活動,感受一下春天的氣息。(律動 音樂)
今天我就要學習一首關于春天的歌曲,先請大家欣賞一下(課件)
(二)、傳授新課(嘗試)
1、 先請同學讀讀歌詞
2、 聽老師唱一遍,請同學用手給老師打節奏
3、 請同學用“啦”唱歌曲(一段)掌握歌曲的基本旋律
4、 .請同學根據歌詞、旋律分析歌曲該如何演唱,并根據分析請同學演唱
5、 請同學為歌編排舞蹈,并表演
(三)、請同學拿出自己準備的“樂器”為歌曲伴奏(探索)
先請同學介紹自己制作的樂器,并如何為歌曲伴奏
(四)、自我展示(創新)
春天是美好的,同學想用什么方式來表達自己對春天的熱愛?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現。(同學們可以合作完成,也可以個人完成,并請個同學上來展示自我)
(五)、小結
看的出同學們都很熱愛春天,熱愛大自然迷人的景色,可這些都需要我們每個人的保護才會有的,我希望同學們都行動起來,去愛護、保護大自然,去爭做“綠色小標兵”,讓我們的校園,祖國,世界變的更美麗。
音樂教案-嘀哩 嘀哩 篇2
《春天在哪里》教案及設計意圖
年 級:三年級
課 型:綜合課
學習重點:指導學生用輕盈而有彈性的聲音演唱歌曲。
學習難點:歌曲的第五、六句(第二樂段的一、二句)。
學習準備:鋼琴、彩色大歌片、錄音機、磁帶、多媒體。
學生情況:
經過調查,歌曲《春天在哪里》是一首深受孩子們喜愛的歌曲。在校園廣播、校園藝術節、以及一些VCD光盤上經常能欣賞到這首歌曲。所以大多數學生都能哼唱這首歌曲,但幾乎沒有一個學生能完全唱對,出錯最多的地方是歌曲的第五、六句,所以教師把歌曲的第五、六句作為本課的教學難點 來設計。
設計思路:
設計本課前,我首先對教材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對學生的基本情況進行了廣泛、細致的調查,根據教學大綱的指導思想和新的教育教學理論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屏棄原來的教學模式,大膽改革,本著少講精講,把學習的權利還給學生。讓學生想學、愿學、樂學。并給學生提供想像的環境和空間,充分體現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創造性。
學習過程:
一、組織教學:(3分鐘)
游戲《照鏡子》
(設計說明:1、通過歡快、活潑的音樂和簡單有趣的動作,一開始就把學生帶入了濃濃的音樂氣氛中,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2、音樂為歌曲《春天在哪里》的伴奏音樂。通過伴奏音樂給學生以暗示,也使學生對歌曲的旋律有一個初步的印象。)
二、綜合訓練(7分鐘)
(一)、解決難點:
1、師: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份小禮物,請看:屏幕顯示風景,兩只小黃鸝飛入,向學生問好并作自我介紹。
2、師:小黃鸝不僅有禮貌,它還會唱歌呢,你聽:(屏幕顯示兩只小黃鸝唱歌,并隨唱在小黃鸝的一側出現節奏和歌詞。即歌曲的第五句和第六句。)
3、教師引導學生學唱這兩句。要求聲音輕巧、有彈性,咬字吐字清晰,兩句在力度上形成對比。
(設計說明:動畫是孩子們最感興趣的。尤其讓小鳥教孩子們唱歌,更是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這里,教師把歌曲的難點通過動畫的形式展示出來,在小黃鸝一問一答的對唱中,學生興趣高漲、精神專注,不知不覺中歌曲的難點就解決了。)
(二)、發聲練習:
用歌曲的五、六句做發聲練習。
(設計說明:既進行了發聲練習,又鞏固了剛剛學習的內容。)
三、學習歌曲(20分鐘)
師:小黃鸝教會了大家唱歌,它還有問題要問大家呢?你聽:(屏幕顯示:小黃鸝問:“同學們,現在是什么季節?你是怎樣發現的?”)
1、欣賞范唱
學生回答后,教師小結:小草變綠了,花兒開了,說明春天來到了。春天還有哪些景色呢?春天還在哪里呢?請認真看看,仔細聽。(多媒體展示歌曲《春天在哪里》的MTV)
2、演唱第一段
師:春天在哪里呢?春天在青翠的山林里,在湖水的倒映里,在小朋友的眼睛里。剛才我們在欣賞范唱的時候,老師就發現一些同學忍不住唱了起來,下面我們就一起來演唱歌曲的第一段(教師出示大歌片)。
(設計說明:在這里教師沒有按照常規先學譜后學詞,因為大多數學生對這首歌曲較為熟悉,加之在欣賞MTV時很多學生已經忍不住唱了起來,在這種情況下,學生想唱歌想展示自己的的欲望非常強烈,教師強行壓制這種欲望也就是壓制了孩子們學習的積極性,所以在這里干脆讓孩子們唱起來,一則順應他們的心理,二則便于教師從孩子們的演唱中找出不足,便于教師下一步的教學。)
3、提出要求,進一步鞏固。
師:歌曲的速度是怎么的?歌曲的情緒呢?那么應用什么樣的聲音來表現歌曲呢?對,應用活潑、明亮、有彈性的聲音,就像小黃鸝的歌聲一樣。師范唱后,學生演唱。(設計說明:在第一遍演唱的時候,依然有幾個學生把前十六分音符唱成了后十六分音符。所以在這里教師再進一步的范唱提示,同時也通過此句范唱來引導學生如何用活潑、明亮、有彈性的聲音來演唱歌曲。)
4、揭示歌名
師:歌曲的名字是什么呢?你能為它起個名字嗎?
學生討論:(在這里教師應盡量的鼓勵學生踴躍發言)
學生發言后,教師小結:我們經常在一些光盤和磁帶上看到如:《嘀哩哩》《嘀里嘀哩 》《春天在哪里》這樣的歌名,它們都是指的同一首歌曲,還有剛才同學們起的一些很好聽的名字都可以作為這首歌曲的名字,我們課本上把這首歌的名字定為《春天在哪里》。(教師把“花形”的歌名貼在大歌片上)
(設計說明:因為這首歌的版本很多,而且歌名也不少,所以在這里教師設計了讓學生為歌曲取名字,既輕松的解決了這個問題,又培養了學生的想像力和創作能力。)
5、學習歌譜
師:這首歌曲的歌譜和我們以前學過的不太一樣,區別在哪里?對,高音譜號后面多了一個降記號,這首歌曲的調號就成了F大調,do在第一間,請同學們在手指五線譜上找出其他的各音。(學生找出F 大調各音的位置后,同桌之間互相檢查并唱一唱。)
師:請同學們自己在心里默唱前四句歌譜,同時找出哪兩句是完全一樣的呀?
學生分小組自己學唱前四句歌譜。
師:老師來唱后面這一部分,請你找出哪一句剛才我們已經唱過了?學生找出后,分組學唱后半部分歌譜。
指導學生有感情地完整演唱歌譜。
(設計說明:學生已經較好的演唱了歌曲的第一段,旋律線比較明晰,這為學生學習歌譜降低了難度;加之在大歌片上,每兩小節教師在歌譜上標記上第一個音的唱名,便于學生快速的識譜。在手指五線譜上找出F 大調的音階后,鼓勵學生自己識譜,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體現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精神。)
6、完整演唱歌曲
請同學打開課本第25頁,自讀第二、三段歌詞,找找哪些地方和第一段不同。教師提問后,要求學生用最快的速度背過這幾句歌詞。
完整演唱歌曲。老師提兩個小小的要求:①演唱時用什么樣的聲音來表現?②用什么樣的表情?
(設計說明:在學生較好的演唱第一段歌詞,歌譜也掌握的不錯的情況下,教師再教唱第二、三段歌詞已顯多余,所以在這里教師要求學生快速背過二、三段與第一段歌詞中不一樣的地方,然后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實際上就是要激發學生的好勝心,比一比誰最聰明,記得快,唱得好。)
四、教學延伸:創編歌詞(9分鐘)
1、師:春天在……,下面讓我們走進春天,找一找還有哪些景色是歌曲里沒有描繪到的?(多媒體演示春天的配樂風光片)
2、師:請同學們根據剛才你在屏幕上看到的春天的景色或你在生活中觀察到的春天的景色,編成歌詞唱一唱。下面我們分組討論,比一比哪一組的同學創編的歌詞最動聽。
3、分組表演,展示成果。
請部分同學演唱自己創編的歌詞。
4、學生討論,選出三組比較好的歌詞,用他們創編的歌詞替換下原來的三段歌詞。請三個同學分別來演唱創編的部分,其它部分由同學們齊唱。
(設計說明:如何讓學生更深層次的理解歌曲,我認為僅僅學會歌曲是不夠的,教師還應深挖教材中蘊含的更深層的東西。這首歌曲中三段歌詞類比性的寫法,便于學生對歌詞的創編,加之學生在這方面的生活經驗也不少,教師更是把精心搜集到的素材通過多媒體展示在學生面前,聲、畫并茂,強烈的刺激著學生的感官,激發著學生的創作欲望。通過教師的肯定、鼓勵性的語言以及優點卡的發放,學生能體會到創作的樂趣,體會到自豪感,成就感。既發揮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又培養了學生的創造力和合作學習的精神。)
五、教師小結(1分鐘)
春天里處處有美景,只要同學們細心觀察,你會在春天里發現更多更多更美好的東西。下面讓我們踏著春天的腳步到校園、到田野、到大自然去尋找更美的景色吧!隨音樂出教室。
(設計說明:課雖終,思未了、趣不盡,情更濃。)
音樂教案-嘀哩 嘀哩 篇3
一、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根據春游線索創編動作,初步學會律動。在教師提示下較準確的隨樂段、樂句更換動作和按節奏做動作。
2、培養幼兒在比較擁擠的空間狀態下與同伴共享空間、親密交流的能力。
3、使幼兒體驗到邊聽音樂邊做動作的快樂。
二、活動過程:
1.教師與全體幼兒拉好圓圈坐在地板上,面對圓心,教師指導幼兒復習演唱歌曲。
2.引導幼兒創編動作:
1)副歌前置學習動作,教幼兒隨樂做出節奏型
教師用手指扮作黃鸝鳥,以游戲的方式教幼兒熟練的在自己和左邊的伙伴腿上拍出節奏型。
2)引導幼兒根據春游線索分段創編動作:教師通過語言啟發幼兒“我們來到綠油油的'草地上,開滿了五顏六色的花,天空中快樂的小鳥在飛,我們爬山、來到游樂場玩蹺蹺板、坐轉椅”等游戲,創編花——小鳥——爬山——玩蹺蹺板——坐轉椅等動作。
3.教師清唱旋律幫助幼兒整理、記憶動作。
4.聽音樂完整表演,教師逐步減少語言提示把幼兒的情緒推向高潮。
延伸活動:
組織幼兒進行主題繪畫活動《快樂的春游》。
音樂教案-嘀哩 嘀哩 篇4
活動目標:
能唱準曲調,吐字清晰,并能大膽的在集體面前演唱。
能大膽表現歌曲《嘀哩嘀哩》的內容、情感。
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活動準備:
鋼琴、錄音機、磁帶,幼兒學會歌曲《嘀哩嘀哩》。
入場:幼兒與老師圍圓坐地,面朝圓心。
活動過程:
師:小朋友,現在是什么季節?
幼:秋天。
師:那春天在哪里呢?這首歌會告訴我們,歌名叫《嘀哩嘀哩》。小朋友挺直腰板,一起來唱一唱吧。
(教師彈奏鋼琴,幼兒齊唱歌曲)
師小結:唱得真好聽。
師:這首歌里什么鳥在唱歌?(黃鸝鳥)
師:咱們來學黃鸝鳥唱歌,像老師這樣三個手指捏在一起,做黃鸝鳥。跟自己唱歌(兩下),跟左邊的朋友唱歌(三下)。
教師唱唱名指導幼兒表演。
師:剛才黃鸝鳥跟自己唱了幾下?跟朋友唱了幾下?
引導幼兒準確地說出節奏。
師:再唱一次吧。(師唱唱名)
師:春天你們有沒有去春游?你都聽到了什么?看到了些什么?玩了些什么?
幼:紅花、孔雀、黃鸝鳥、鴕鳥……
師:你們今天想不想去春游?咱們用小手學小腳走路好嗎
教師唱唱名,指導幼兒兩手交替拍打地板,一拍一下。
師:花兒是怎么開放的?學一學花兒的樣子。(輕幼兒學花兒,并個別表演)
師:小花是怎么跳舞的?你們來學學。(兩手腕靠攏隨音樂轉動)。
師:天上什么在飛?(黃鸝鳥)學學黃鸝鳥飛。
(幼兒自編動作,教師輕幼兒單獨表演,及時鼓勵幼兒)
師:你們飛的時候手有沒有碰到旁邊的伙伴?怎么才碰不到呢,你們做做試試。
(幼兒再次嘗試)
師:還是碰到伙伴了呀,你們看趙師:老師是怎樣飛的。兩手交叉飛一飛,你們也來試試。
師:咱們一起唱著割去春游吧,準備好。(師唱唱名,幼兒跟老師表演)
師:開心嗎?咱們一起聽著音樂去春游吧,音樂的速度有點快,小朋友要跟上節奏。(放音樂,隨教師表演)
師:我們走著走著,來到了山腳下,你們喜歡爬山嗎?怎么爬山呢?試一試。
(幼兒嘗試表演,教師講評幼兒的動作)。
師:這個小朋友是這樣一步一步往上爬,你們都跟他學學。好,我們一起來爬山。(唱唱名)
師:小黃鸝鳥一邊和我們爬山一邊唱歌。(做唱歌動作)
師:爬山累嗎?不累咱們繼續玩吧。現在咱們來到了游樂場,游樂場里有什么呀?
幼:滑梯、秋千、迷宮……
師:你們玩過蹺蹺板嗎?怎么玩的?誰的動作像玩蹺蹺板。(幼兒編動作)
師:看老師的動作像不像蹺蹺板。(兩腿并攏隨節奏向上抬起,手撐地,身體后仰)跟老師學學。(唱唱名,跟老師做動作)
師:玩過摩天輪嗎?怎么轉?(幼兒嘗試)跟他學學。(原地自轉一周)
師:剛才有沒有碰到小朋友?(有)咱們往找朋友的方向轉試試(唱唱名,練習兩次)
師:在游樂場里玩得開心嗎?黃鸝鳥也跟我們一起玩,他也很開心,他又要唱歌了。(做唱歌動作)
老師唱唱名,做一次:蹺蹺板、摩天輪、黃鸝鳥。
師:聽音樂來一遍好嗎?準備好。(放音樂一遍)
師:你們開心嗎?開心時會說什么?
幼:媽媽看!……也!
師:聲音太小,是不是不高興呀!大點聲。(幼兒練習)
師:一遍拍手一遍喊也!拍兩下手。
師:想不想再玩一次?好,聽音樂從頭連起來做。(放音樂)
師:摩天輪轉得太快了,頭都暈了,咱們還是轉一圈吧,試一試(唱唱名練習做)
師:聽音樂再去春游吧。(三段)
師:累嗎?還像玩就再來一次。(放音樂)
師:今天就玩到這里好嗎?回去你們把我們的春游用五彩的筆畫下來吧!跟老師們再見。
活動結束
活動反思:
《嘀哩嘀哩》一首深受孩子們喜愛的歌曲,曲調歡快活潑,它以天真的語氣歌唱美麗的春天,抒發心中無限歡樂的感情。歌曲為是拍,大調式,采用帶再現的兩段體結構。每樂段四個樂句構成,結構規整第一樂段的第一樂句由“do,mi、sol”三個音構成,在明亮的色彩中揉入了柔和的色調給人以明朗、親切之感。這一樂句也是全曲的核心,揭示了歌曲的主題。第二樂句在前句的音調上作了發展,與之呼應。在第三樂句重復第一樂句之后,第四樂句一氣呵成。句末由休止符阻斷形成頓挫感很強的節奏,使歌曲更顯活潑,很有特點。第二樂段的前兩個樂句采用同音重復的'旋律進行方式和活潑的節奏,配以象聲詞“嘀哩嘀哩”,生動而形象地模擬可愛的小黃鸝鳥的鳴叫,富有童趣。第二樂句是第一樂句的下移四度模進,音區的忽高忽低,仿佛是枝頭黃鸝一唱一和,相互對答。第三、四樂句是第一樂段末句的變化重復及完全重復,以再現的手法進一步渲染了春天的美好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