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蛇狂舞(通用13篇)
金蛇狂舞 篇1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1、能說出民樂合奏《金蛇狂舞》所表現的基本情境。
2、感受端午節的熱鬧氣氛,積極參與樂曲的表現活動并從中體驗到快樂。
3、認識鼓、鈸,會使用其為歌曲伴奏,創編歌詞表現歌曲的熱鬧情緒,在共同體驗、表現和享受音樂的活動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
二、教學重點、難點:
1、欣賞民樂合奏《金蛇狂舞》。
2、音樂活動《金蛇狂舞》
三、教學準備:
課件、大鼓、鈸、小紅旗多面、筷子、大紅旗多面
四、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師生問好
(二)、導入新課:
1、播放歌曲《賣報歌》,學生跟唱,教師講解歌曲的作者。
2、師:聶耳叔叔不僅寫了很多反映勞苦人民生活的歌曲,還寫了很多愛國歌曲如《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今天我們一起來欣賞他的另外一首民樂合奏曲《金蛇狂舞》。
。ㄈ⑿抡n教學:
1、準備階段
。1)、民樂介紹
師:“提起民樂,同學們,你們都認識那些民族樂器呢?”
生:“有古箏、琵琶、嗩吶”
師:“同學們都認識這么多的民樂,現在讓我們一起來欣賞這首民樂合奏,豎起你的小耳朵,看看你能聽出多少種樂器的聲音!
。2)、邊聽邊開動腦筋思考這兩個問題欣賞全曲并觀看vcd。
思考問題:
、僭诔跚永锬懵牭搅耸裁绰曇?讓你聯想到什么場面?
、谡埬阌靡环N顏色來形容表現這首曲子的情緒。
。úシ耪n件:《金蛇狂舞》vcd)
。3)、學生討論回答。
(4)、教師小結:這首樂曲有敲鑼打鼓的聲音,像是過年過節一樣。大家知不知道農歷五月初五是什么節日?(端午節)。在我國南方端午節除了吃棕子外最高興的就是?(賽龍舟)在我們西區每年都會舉行賽龍舟,大家都看過龍舟賽吧?誰來用自己的語言描述下賽龍舟的情景以及你當時的心情。
。5)、個別學生描述,教師補充:樂曲描繪的就是端午節賽龍舟,萬人喝彩熱鬧非凡的場面,同學們都愛用紅色,金色來形容這種歡快熱烈的歌曲情緒。
。6)、(展示課件)解釋曲名及分析音樂要素。①金蛇——比喻龍舟;②狂舞——比喻龍舟爭先恐后的比賽場面;③速度——很快; ④快的速度表現一種什么氣氛——熱烈;⑤樂曲中用什么樂器體現這種熱鬧的場面——大鼓和鈸。⑥民樂合奏——
。7)、介紹大鼓:一般是很大的鼓放在船頭雙手握錘敲擊擊鼓,是用來鼓舞士氣統一劃船的節奏。
。8)、(展示課件)如果你是鼓手,你會敲擊怎樣的節奏為隊員加油鼓勁呢?
、 請學生創造鼓點節奏
②教師帶學生模仿鼓點節奏x x |ox x| (學生拍手、拍腿模仿并用握拳代表休止符)
2、分段欣賞
a段 這首民樂合奏共分為三段,我們先來欣賞第一段
。1)、初聽。(播放課件)
。2)、帶問題再次欣賞a段:“這段音樂表現了什么場面?” (播放課件)
師:“你用自己的話來表達這段音樂的內容!
師:“鼓聲敲起來拉!比賽開始了。一艘艘龍船駛像箭一樣沖了出去。”
。3)、欣賞后活動:
① 教師帶唱a段旋律。
② 學生集體為音樂(前部分)創編歌詞。
③ 集體演唱歌詞部分。“加油加油啊!我們用力劃,條條龍船沖上前啊,我們一定要奪第一名!第一名!”
、軐W習a段的律動:擊拍鼓點節奏——唱歌詞——擊拍鼓點節奏——按節奏邊做劃船的動作邊呼喊“嗨喲”
⑤(播放課件)再次欣賞a段音樂,并隨樂活動。
b段
(1)、初聽(播放課件)
。2)、帶問題再次欣賞1)表現什么場面?2)聽到什么樂器的聲音?(播放課件)
師:大家快加油啊!后面的龍船追上來拉!第二段音樂表現龍船之間的你追我趕的緊張氣氛。
(3)、欣賞后活動:
①用“咚” 和“嗆”模唱b段音樂。
②教師領唱“咚”學生齊唱“嗆”,并啟發學生創造動作表現。啟發學生創作動作參與活動(可用跺腳、拍桌等動作參與)。
、 講解一領眾合、一問一答的表演形式。
、茉俅涡蕾p,重點注意欣賞一領眾合的表演形式。(播放課件)
、輰⑷喾譃閮山M進行龍舟比賽,請同學分別為龍舟隊命名,用咚和嗆運用一領眾合的形式模唱。
⑥再次欣賞a段音樂,并隨樂活動。(播放課件)
設計意圖:在分段音樂欣賞中根據音樂的變化引導學生展開情節性想象。這個環節的教學設計從學生的角度出發,選擇模唱降低難度,以師生互動合作的方式完成。最后讓學生在模唱旋律中通過自由選擇表演形式熟悉音樂的主題形象。
a’段
(1)、初聽。(播放課件)
。2)、帶問題再次欣賞(播放課件)
師:表現什么場面?回憶下它與哪段相似?又有什么不同?
。3)、討論回答教師小結:與a段相似,不同的是速度越來越快,鑼鼓聲越來越密集,情緒越來越熱烈。師:表現的是一種什么場面?表現的是快到終點,龍船沖刺的場面。
。4)、隨音樂進行活動加入呼喊“加油”的吶喊。(播放課件)
設計意圖:通過與a段的比較,讓學生理解音樂要素與音樂形象的關系。在活動中加入揮旗吶喊“加油”和勝利的口號,讓學生體驗勝利的快感。
。ㄋ模、音樂活動
1、師;“我們分別學習和欣賞了《金蛇狂舞》的三段,現在我們再完整地欣賞一次,請同學們出出主義,怎樣表現才能使樂曲更熱鬧呢?”
2、學生回答,教師補充。(1)要發揮集體力量,大家一起用力劃(2)坐在地上巧用筷子進行劃船活動和敲擊凳子(3)在b’段中敲擊凳子的時候要得意洋洋,邊敲邊搖頭(4)在a’段中請每組最后的同學手揮大紅旗為本組加油助威!
3、邊欣賞音樂邊開展活動:(播放課件)
段落 演唱方式 表演方式 聲音配置
a 唱詞 用筷子拍打節奏 模仿劃船動作 呼喊“嗨喲”
b 兩隊對唱 分組用筷子敲擊凳子 樂器打擊:鼓和鈸
a’ 唱詞 雙手抓筷子模仿劃船動作 呼喊“嗨喲”和“加油 打擊樂器:鼓和鈸
(五)、小結、下課
教學反思:
《金蛇狂舞》是1934年由我國著名音樂家聶耳根據民間音樂《倒八板》整理改編的民樂合奏曲!兜拱税濉肥恰独狭濉返淖凅w。原曲經常在民間喜慶的節日里演奏。樂曲以樸實活潑的曲調,緊湊有力的節奏,表現了江南人民在端午佳節比賽龍舟的喜慶場面。那飛速前進的龍舟,帶著輝煌的燈火倒映在水面上,就像條條金蛇(龍)在水中疾弛狂舞。兩岸的人群,你呼我喊;助威的鑼鼓,你敲我擂,一派歡騰熱烈的景象。二年級學生的欣賞課由于識譜能力的限制大多聽聽、想想,但本課的樂譜學生有能力體會,他們也有興趣多深入理解些。教學中我先將三段主題音樂呈示在學生面前,在聽的過程中指導他們認認、唱唱,加深學生對樂曲的理解,而不是一聽而過任其發展。通過本課的教學,我認為有些識譜能力小學生在欣賞音樂時渴望看到樂譜,以加深他們對音樂的理解。今后我將會更注重欣賞課的教學。提高學生欣賞美、鑒賞美的能力。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1.通過教學,掌握用紙造型的方法,能生動地粘貼生肖圖。
2.學習紙條造型的方法。
3.從粘貼十二生肖的過程中,學習變形、夸張的藝術表現手法,培養學生愛美的情操和創造美的能力。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1、用紙條粘貼的造型方法,制作出自己喜愛的或自己的生肖造型。
2、掌握紙條造型的技巧,粘貼平整牢固,圖形不變。
三、教學準備:
示范作品,硬底板,鉛畫紙,色卡紙,小刀,剪刀,膠水或雙面膠。
四、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檢查學生學習用品準備情況
1.課前提醒:注意小刀、剪刀等工具的安全使用。
2.用謎語引入課題。
“一人有一個,全國有幾個?準確一計算,只有十二個。”你猜這是什么?
學生猜出謎底后出示課題(既謎底)“十二生肖”。
3.學生自由說說對十二生肖的認識,各抒己見。
如:十二生肖從大到小的順序是“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今年是豬年,明年就是鼠年;我屬豬,我屬狗……
。ǘ┲谱魃ど
1.講授做紙條生肖圖形的方法。
。1)出示示范作品 ,欣賞、講解。
。2)制作一只“老鼠”作示范,邊講解制作方法。
①從書中選一個自己屬相或自己喜歡的生肖圖,在底板紙上畫稿,最后用肯定的線條將生肖圖畫準。
②截取紙條(已讓學生事先準備好)。
③粘貼。先按輪廓線涂上適量的膠水或貼上雙面膠;然后將紙條的斷面沿輪廓線細心地粘,要讓貼上去的紙條豎立著并不歪斜,等穩定一段時間后,再松手。如貼上去的紙條長于輪廓線,應將多余的部分紙條剪去,若不夠長則應接一段上去。
粘是制作的關鍵,要細心。
。3)注意的問題。
①截取的紙條應直,寬度一樣。
②用白色紙條時,底板應選顏色比較深的卡紙,如:黑、藍、紅等,以使對比強烈,立體效果好。
、郛斏ぜ垪l圖形全部粘住后,在膠水未完全干時,上面可以輕輕放上一塊書寫墊板(美術課本也可以),壓一段時間,這樣帖成的圖形平整牢固。
2.學生作業。
制作一幅紙條生肖蛇。
3.學生制作期間,教師作示范并巡回指導。
4.展示學生作品。
選取完成得較好的作品在黑板上進行展示,同時讓學生們進行自我點評。
5.教學拓展:
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利用課外時間再制作幾幅生肖圖,把它們掛在家里,美化自己的居室。
(三)總結,下課
教學反思:
在本節課上學生能運用造型元素和手工立體造型方法設計制作玩具蛇,感受美術與科技結合的簡單道理,在分享中感受成功樂趣。本課通過課件引導學生欣賞會跳舞的蛇,引起學生興趣。在教學的過程中我將蛇的特點講述清楚,制作步驟也明確的告訴學生,并請學生在此基礎上盡情發揮,通過點、線、色來裝飾玩具蛇,通過紙的大小,長短來做出蛇的一家等。學生興趣濃厚,動手能力也教強,示范作用非常有用。學生在裝飾花紋方面有了很大提高。在課堂上就可以完成小蛇,達到了本課的要求。二年級的學生很喜歡這類制作課,今后的教學中可以多考慮學生動手操作的課程。
金蛇狂舞 篇2
活動反思:
在本次活動中,我使用的音樂不是純音樂,而是用了嗩吶演奏的音樂,讓幼兒在欣賞音樂時,一下子把前奏和正文音樂區分開,給幼兒在為音樂配樂器演奏帶來了方便。所以整個活動中幼兒對于用樂器演奏很感興趣。
這個音樂,我們上一周已經帶孩子進行了欣賞,也就是本節活動再帶孩子們進行打擊樂,故孩子們對音樂已經有了很好的認識,但我在本節活動開始,讓孩子欣賞音樂,然后回憶兒歌時,孩子們根本就回憶不起來,孩子們都說:“不知道有什么兒歌”,于是我就和上周實施欣賞活動的老師進行了交流,原來他們那節欣賞活動中,確實沒有涉及到什么兒歌,我發現這兩節活動的銜接有問題,故我再開展本節活動時,就沒有辦法開展第一環節的1和2兩個小環節,臨時開展活動時就有了一些小的調整,效果倉促孩子們跟不上活動節奏。
音樂的圖譜應用的較好,能吸引幼兒觀察,能更好的幫助幼兒能看圖譜進行演奏,給音樂的配樂器演奏打下了基礎。
我以后,再開展這類活動時,特別要和上周的老師做好銜接工作,這樣就不會出現,沒有辦法開展第一環節的1和2兩個小環節,孩子的活動效果不佳的現象了。
金蛇狂舞 篇3
活動目標:
1、能在與同伴的交流中,體驗與他人合作的快樂。
2、能感受樂曲歡快、活潑的情緒,了解樂曲三段體曲式結構。
3、能通過多種形式(語言描述、動作等)大膽的表現對樂曲的感知。
4、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5、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活動準備:
錄象、錄音磁帶、錄音機、道具。
活動過程:
1、欣賞第一遍音樂:
“你聽時有什么感覺?聽時你好像看到了什么?”
2、進一步理解音樂:
這首《金蛇狂舞》是我們中國的音樂還是外國的音樂?為什么?”引導幼兒聽辨樂曲中的樂器特點。
小結:這首音樂是我國明間一首很有名的樂曲,流傳了好多年,這首樂曲表
現們熱烈、歡慶節日、舞龍、耍獅子的場面。
3、分段欣賞:
引導幼兒感受第二段的音樂表現的內容。
如:兩只獅子對話(通過節奏、音樂速度、樂句長短對比)越來越熱烈的對話語氣和越來越短的樂句結構。
4、引導幼兒根據自己的對音樂的感知,各樂段特點進行表演。
5、引導幼兒根據已有經驗,運用多種步伐、動作表現對音樂的理解、感知。
活動反思:
《金蛇狂舞》是一節中班音樂欣賞活動,由于它的樂曲結構是幼兒不易掌握的,于是我采用圖譜幫助幼兒理解音樂形象,分辨樂曲結構,幫助孩子去體驗音樂和表現音樂,解決了活動中的重點、難點。另外,在進行游戲活動中,孩子們在教師的引導下,借助道具充分利用肢體動作表現音樂,可以說孩子們已經主動投入并沉迷在音樂之中,他們在主動的感受音樂、欣賞音樂、體驗音樂、表現音樂,將活動達到高潮。
金蛇狂舞 篇4
活動目標
1.感知樂曲aba結構,初步了解樂曲中的“對話”結構,感受樂曲歡快、熱鬧的氣氛。
2.大膽用動作表現對樂曲的感知,體驗與同伴合作的快樂。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
1.帶幼兒欣賞舞龍、舞獅的表演。
2.熟悉樂曲《喜洋洋》。
物質準備:
1.白板課件《金蛇狂舞》。
2.白板、投影儀及電腦。
3.長60厘米寬30厘米的黃、紅色綢布若干塊;長2米寬30厘米的黃、紅色綢布各一塊。
活動過程
一、 談話導入,喚醒生活經驗。
幼兒每人手拿一塊小綢布排隊隨民樂《喜洋洋》舞動入場。
提問:我們長長的隊形象什么?
在哪里見到過龍?什么時候會舞龍?
你見過舞龍是怎么舞的?(幼兒動作表現)
二、完整欣賞,初步感受樂曲
鏈接畫面一
介紹龍哥哥,引導幼兒和龍哥哥打招呼。
鏈接畫面二
介紹龍妹妹,引導幼兒和龍妹妹打招呼。
兩位客人帶來一段好聽的樂曲,想聽嗎?
第一遍欣賞:(播放音樂《金蛇狂舞》)
提問:你聽到了什么?(舞龍、敲鑼、打鼓……)
聽了這首樂曲想干什么?(當幼兒說到想跳舞時,請幼兒隨音樂舞動)
播放畫面三
總結:這是一首民族樂曲,曲名叫《金蛇狂舞》,這首樂曲表現的是人們在熱烈歡慶的節日里敲鑼、打鼓、舞龍、劃龍舟、耍獅子的熱鬧歡騰的場面。
第二遍欣賞:
小朋友一邊聽音樂一邊用自己喜歡的舞龍動作把熱鬧、歡樂的事情表現出來。
三、分段欣賞,感知樂曲結構
龍哥哥和龍妹妹聽到這樂曲也想跳舞呢,你們想看嗎?
播放畫面四
提問:
這首樂曲有幾段?
他們是怎么跳的?
欣賞第一段:
放畫面五
提問:
1. 這段音樂聽起來感覺怎么樣?
2. 他們是怎么跳的?
請幼兒手舉小綢帶當龍,根據自己對樂曲的理解大膽用動作表演舞龍。
欣賞第二段:
放畫面六
提問:他們是怎么跳的?他們像在干什么? (初步理解樂曲中的“對話”結構。)
請手執黃綢幼兒與紅綢幼兒結對創編舞龍動作,并聽音樂模仿對話表演。
欣賞第三段:
放畫面七
提問:
1.這段音樂和哪一段聽起來一樣?又有什么不同?
2.他們是怎么跳的?
請幼兒自由結組,大膽用動作表演舞龍。
四、嘗試表演,感受熱鬧氣氛
播放音樂《金蛇狂舞》
幼兒兩兩結隊和龍哥哥龍妹妹一起聽樂曲表演。
五、集體游戲,體驗合作樂趣
1.男女小朋友各排一隊,商量選出一個小朋友做龍頭,男隊手舉黃綢布做龍哥哥,女隊手舉紅綢布做龍妹妹。
2. 每隊商量并做出喜歡的舞龍的造型,在老師的提醒下第三段音樂的時候做這
個造型。
3.老師手舞龍球,和幼兒一起隨音樂游戲。
舞龍出教室
金蛇狂舞 篇5
活動目標:1.通過欣賞,充分地感受和表現樂曲熱烈歡騰的氣氛。2.了解和喜愛我們的民族音樂;顒訙蕚洌骸督鹕呖裎琛芬魳芬欢,用紅布做成的龍兩條,準備畫圖譜的紙和筆;顒舆^程一、《搖籃曲》組織并導入活動二、完整欣賞音樂知道我剛才哼的是什么歌嗎?這首歌聽了有什么感覺?今天,曹老師請你們來欣賞一段音樂,聽完了說說跟《搖籃曲》有什么不一樣。重點讓孩子感受《金蛇狂舞》熱鬧、活潑的感覺,也因為有了搖籃曲的比較,孩子很快就說出來(活潑、快活)三、邊看視頻,邊聽音樂,了解舞龍。幼兒比較兩段音樂之后提問:人們聽了這段音樂在做什么?因為孩子們有了先前的感覺做鋪墊,有的孩子說“在跑”,有的孩子說“很多種樂器”,感覺還是很準確的。播放聽《金蛇狂舞》舞龍視頻:人們是怎么舞龍的?四、理清段落,分段欣賞。1.準備舞龍2.慢慢前進3.快快舞龍和隊形的變化4.斗龍5.繼續前進舞龍,結束舞龍。重點介紹和練習斗龍戲。五、幼兒表演。*在位置上表演。分組離開位置表演。
金蛇狂舞 篇6
活動目的:
1、傾聽金蛇狂舞,感受樂曲ABA的構造,并嘗試用舞龍嬉戲的形式表現樂曲熱鬧歡躍的氣氛。
2、在配樂兒歌朗讀的關心下,學慣用兩種不同的樂器進展表演。體驗B段樂曲的對話應答構造和逐步縮短的樂句構造。
3、在樂隊表演時,既要留意與本組同伴的協作,又要留意與其他組同伴的協調。
4、熟識、感受歌曲旋律和內容,學唱歌曲。
5、通過學唱歌曲,體驗歌曲的氣氛。
重難點:
體驗B段樂曲的對話應答構造和逐步縮短的樂句構造。
活動預備:
1、觀看舞龍的錄像以及幼兒用書金蛇狂舞,豐富幼兒的有關閱歷。
2、事先學習兒歌:一二三四五六七,七六五四三二一。正月里來鬧新春,龍燈耍得快又急。一二三四五,來跳獅子舞。一二三,來敲鑼。三二一,來打鼓。咚咚咚鏘咚鏘咚鏘,咚鏘咚鏘咚;鏘鏘乙鏘乙咚鏘,乙鏘乙咚鏘。
3、碰鈴和圓舞板〔數量均為幼兒人數的一半〕。
4、音樂磁帶、錄音機。
活動過程:
1、教師引導幼兒完好地欣賞樂曲金蛇狂舞,感受樂曲ABA的構造。
教師引導幼兒回憶兒歌,引出活動內容。
師:前兩天我們學習了一首好玩的兒歌,師怎么念的?
教師引導幼兒完好地傾聽樂曲金蛇狂舞。
師:教師這兒有一首曲子,叫金蛇狂舞,你們可以跟著這首曲子的節奏念兒歌。你們認真聽一聽,找一找,可以在哪里跟念?
教師引導幼兒分析樂曲的構造。
教師引導幼兒自主嘗試在樂曲的B段處匹配兒歌。
教師引導幼兒在B段處邊念兒歌邊用拍腿的方法感受節奏。
師:你們念的怎么樣?這次,我們一邊念兒歌,一邊用一下一下拍腿的方式為兒歌打節奏,好嗎?
2、教師引導幼兒分組,并用樂器表現樂曲的B段兩隊競賽的喧鬧場面。
教師引導幼兒分成兩隊,并將椅子排成兩路縱隊。
師:如今我們要分成紅隊和綠隊進展舞龍競賽,誰情愿當紅隊隊長?誰情愿當綠隊隊長?其他小伴侶你支持誰,就搬椅子坐在誰的后面。留意兩隊的人數要平均。
教師引導幼兒學慣用一隊說一句的方式念兒歌。
師:剛剛我們是大家一起念兒歌的,如今分成兩隊了,可以怎么念?
教師引導幼兒選擇樂器,并嘗試用樂器表現兒歌節奏。
師:下面,我們帶著樂器跟著音樂參與舞龍競賽吧!
3、教師引導幼兒完好表現樂曲。
教師引導幼兒在A段處自由表演舞龍的動作。
師:在樂曲的一開頭,是兩隊在做舞龍的動作。我們在電視里看到過哪些動作?
教師引導幼兒完好地用動作和樂器表現樂曲。
師:如今我們把舞龍的嬉戲連起來,跟著音樂一起玩一玩。
活動反思:
有了前面新年情境的回憶和溝通做鋪墊,孩子們自然地就將樂曲聯絡到了喧鬧的敲鑼打鼓、舞龍舞獅等心情和內容之中,對于三段體構造較易感受。在分段欣賞中,孩子們能想出排成一列長隊來仿照舞龍,也能在問題中改良動作,如前后搭住單手甩臂以防止斷開,特殊是有了長綢帶道具的運用,孩子們的興致更高了,也更生動了。
但對于第二局部的處理上與原方案有些出入,幼兒對兒歌不是很熟識,配樂念兒歌難度較大,所以將之簡潔化:將幼兒分成兩組,教師擔當指揮,幼兒看指揮打鼓。在這樣的聽音動作之后,幼兒很快就覺察了輪番、對應的樂句特點,再加上模擬鼓聲、邊敲邊說“咚'的方式,幼兒對第二段音樂的感受還是比擬深的。
在最終的環節中,將幼兒分成三組,一大組表現第一、三段舞龍局部,另兩組對應著表現第二段打鼓局部,在教師的手勢指揮下,合作得還比擬成功。等幼兒熟識音樂之后,嘗試將椅子當做鼓,由幼兒敲擊節奏的話,氣氛可能會更好。
金蛇狂舞 篇7
活動目標:
1、幫助幼兒感受音樂中熱烈歡快氣氛,引導幼兒了解和喜愛我們的民族文化。
2、教師用敲鑼、打鼓的支作表演,體驗b段樂曲的對話應答結構。
3、欣賞a段音樂,組織幼兒整齊有序地雙隊進行,培養幼兒與同伴相互協調,配合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
1、幼兒已學會兒歌
一二三四五六七,七六五四三二一,
正月里來鬧新春,龍燈耍得快又急,
一二三四五,來跳獅子舞,
一二三,來敲鑼,
三二一,來打鼓,
敲鑼、打鼓,
咚咚鏘咚鏘咚鏘,鏘鏘鏘鏘,
鏘鏘乙鏘乙鏘鏘,乙鏘乙咚鏘!
2、錄音機、磁帶。
3、圖片、圖譜
活動過程:
一、導入,初步欣賞曲子
1、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首好聽的曲子,我們一起來聽聽。(教師與幼兒一起聽曲子)
2、曲子完畢,提問:你覺得這首曲子怎么樣?(睡覺、安靜)
3.小朋友真聰明,下面老師請小朋友來聽另外一首曲子,注意和前面的曲子比較一下有什么不一樣?
4.曲子完畢,提問:這首曲子和前面的曲子相比有什么不一樣?(跳舞、高興 快)
5、小朋友說得真好(或者:到底是不是這樣呢?)老師為小朋友準備了張圖譜。下面請小朋友看著圖譜再來欣賞一遍這首曲子。
6.曲子完畢,提問:老師來問小朋友,這首曲子可分幾段?從圖譜上看,你能說出哪兩段是一樣的?
7.真是動腦筋的小朋友,這首曲子是題目是什么?(出示圖片)
“金蛇”指什么?(龍)“金蛇狂舞”是什么意思呢?金蛇狂舞中講了這樣一個故事……
8.聽了這故事,請小朋友來告訴老師,圖譜上的﹏表示什么?可以代表什么?
9.幼兒交流。小朋友真聰明,圖譜的中間部分就是老師念的兒歌。
二、分段欣賞,做動作。
1、小朋友會不會念呀?那下面就請小朋友跟著老師的琴聲用好聽聲音來念兒歌,好嗎?
2、老師呀要考考小朋友,跟著錄音機的音樂會不會念這首兒歌,我們一起來試試。
3、小朋友念得真好聽,小朋友都看到了圖譜上有敲鑼打鼓的符號,那誰會做敲鑼打鼓的動作呢?老師請小朋友上來表演給大家看,我們小朋友一起來敲一敲。
4、小朋友學得真好,那下面請小朋友跟著音樂邊朗誦兒歌邊做敲鑼打鼓的動作,好不好?
5、小朋友的表現真是太棒了,敲鑼打鼓是為了龍燈舞得更加有力,更加漂亮,那龍燈應該怎樣呢?請小朋友想一想,做一做舞龍燈的動作,小朋友還可以用點力舞,動作大一些,誰愿意上來表演一下?我們一起來學一學。
6、現在老師請小朋友在位置上跟著音樂來舞龍為燈,準備好了嗎?
7、小朋友表演得真不錯,那小朋友想一想,龍燈還可以怎樣舞?(盤龍)那現在老師就請小朋友站起來,結成兩條長龍,我們一起跟著音樂來舞龍燈。
三、完整表演
1、好,請小朋友輕輕地回到座位上去,老師來問小朋友,樂曲“金蛇狂舞”的第一段可以干什么?第二段呢?第三段呢?第三璺和第一段一樣的曲調,也可以舞龍燈,等到老師說“一二三四五六七”時小朋友停下來舉起雙手,一起脫“鏘鏘鏘“,就表示舞龍燈結束,小朋友記住了嗎?那下面就請小朋友輕輕地站好,結成長龍,我們跟著音樂完整地舞龍燈。
2、剛才小朋友的結束句不是很整齊,我們再來練習一下。
3、好,下面進行舞龍燈的比賽,看那條龍舞得最有力,最漂亮,準備好了嗎?
金蛇狂舞 篇8
[設計意圖]
民間藝術旨在引導幼兒對藝術活動感興趣,樂意與同伴交流分享自己喜愛的民間文學、民間音樂、民間工藝等,《金蛇狂舞》是典型的民族樂曲,該樂曲具有濃郁的民族風格,情緒歡騰激越,象征了中國人民對未來的信心與期望。選擇這節活動,就是為了讓幼兒通過欣賞樂曲,感受具有我國濃郁民族風格的音樂,使幼兒了解龍在我國的民俗上有著風調雨順、安定祥和的寓意和象征,更好的弘揚民族文化。
該樂曲情緒激昂,程序設計上采用直觀的錄像資料作背景,便于幼兒感受和理解傳統節日的慶祝形式:敲鑼打鼓舞大龍。幼兒對此有一定的生活經驗,加之樂曲的歡快情緒,很容易感染和帶動幼兒。又通過學習敲鑼打鼓、舞龍動作并表演,在快樂中體驗了樂曲ABA曲式結構,同時使幼兒更加切身的體會到民俗的慶祝形式。
[活動目標]
1、結合耍龍燈、敲鑼打鼓等傳統文化活動讓幼兒熟悉樂曲ABA三部分的結構,感受樂曲的性質,培養幼兒對民族文化的了解與喜愛之情。
2、在配樂兒歌朗誦的幫助下,通過用拍手、跺腳的方式表現節奏應答的結構。
3、學習不擠、不斷,一個接一個,保持距離地雙隊行進;學習在雙隊進行時相互協調,能夠看指揮做出高、低、旋轉等龍燈隊的隊形及動作變化,并且兩隊能相互配合,在游戲中體驗合作的快樂。
[活動準備]
1、課前和幼兒討論我國的傳統節日及民俗風情,
2、龍頭頭飾及其標記,戴在頭上的飄帶每人一根(紅色和黃色兩種)。
3、配以完整樂曲《金蛇狂舞》的錄像資料。
4、學習兒歌:一二三四五六七,七六五四三二一;正月里來鬧新春,龍燈耍得快又急;一二三四五,來跳龍燈舞;一二三,來敲鑼;三二一,來打鼓;敲鑼,打鼓;咚咚鏘,咚咚鏘,咚咚,鏘鏘,鏘鏘以鏘以鏘鏘,以鏘以鏘鏘!
[活動過程]
1、完整傾聽音樂,讓幼兒自由談話初步感知樂曲的風格、情緒。
2、觀看錄像,通過錄像中的舞龍敲鑼打鼓場景進一步感受音樂歡騰熱烈的情緒。
3、配樂兒歌朗誦,欣賞B段音樂。
。1)教師和幼兒集體朗誦兒歌。
。2)教師和幼兒分聲部朗誦兒歌。
(3)將幼兒分成兩組,將每一大句兒歌分成上下兩句,一組幼兒朗誦上句,一組幼兒朗誦下句,最后的鑼鼓節奏一起朗誦。
(4)引導幼兒用拍手、跺腳的動作表現音樂的節奏應答。
(5)教師播放音樂,幼兒用拍手、跺腳的動作代替鑼鼓表現音樂。
4、為A段音樂創編舞龍動作。
(1)教師引導幼兒回憶舞龍燈的動作,讓幼兒用手臂表現。
(2)教師帶領幼兒跟隨A段音樂在小椅子上用手臂表現舞龍燈。
5、欣賞全曲,和幼兒探討樂曲的ABA曲式結構。
(1)引導幼兒欣賞樂曲,并在老師的引導下區分出樂曲ABA的曲式結構。
。2)分段欣賞,教師在黑板上分別用龍和鑼鼓表示三段體,使幼兒對結構有更清晰的認識。
6、空間移動帶領全班幼兒舞龍表演,通過表演舞龍、敲鑼打鼓的動作進一步感知樂曲性質。
(1)教師主持分工:A段音樂,分兩組做舞龍燈;B段音樂,分兩組對打節奏;A段音樂,分兩組做舞龍燈。結束句處,教師說:“一二三四五六七!庇變赫径ㄕf:“鏘鏘鏘”。并在說最后一個“鏘”字時,雙手分開高舉過頭表示結束。
(2)教師用繡球指揮兩隊龍看指揮做出高、低、旋轉、等龍燈隊的隊形及動作變化,體驗游戲的快樂。
[延伸活動]
社會活動《我國的傳統節日》
美術活動:繪畫《舞龍燈》
手工:《制作花燈》
金蛇狂舞 篇9
教學目標:
1、能在與同伴的交流中,體驗與他人合作的快樂。
2、能感受樂曲歡快、活潑的情緒,了解樂曲三段體曲式結構。
3、培養幼兒與他人分享合作的社會品質及關心他人的情感。
4、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教學準備:
錄象、錄音磁帶、錄音機、道具。
教學建議:
1、欣賞第一遍音樂:
"你聽時有什么感覺?聽時你好像看到了什么?"
2、進一步理解音樂:
這首《金蛇狂舞》是我們中國的音樂還是外國的音樂?""為什么?"引導幼兒聽辨樂曲中的樂器特點。
小結:這首音樂是我國明間一首很有名的樂曲,流傳了好多年,這首樂曲表現們熱烈、歡慶節日、舞龍、耍獅子的場面。
3、分段欣賞:
引導幼兒感受第二段的音樂表現的內容。
如:兩只獅子對話(通過節奏、音樂速度、樂句長短對比)越來越熱烈的對話語氣和越來越短的樂句結構。
4、引導幼兒根據自己的對音樂的感知,各樂段特點進行表演。
5、引導幼兒根據已有經驗,運用多種步伐、動作表現對音樂的理解、感知。
活動反思:
《金蛇狂舞》是一節中班音樂欣賞活動,由于它的樂曲結構是幼兒不易掌握的,于是我采用圖譜幫助幼兒理解音樂形象,分辨樂曲結構,幫助孩子去體驗音樂和表現音樂,解決了活動中的重點、難點。另外,在進行游戲活動中,孩子們在教師的引導下,借助道具充分利用肢體動作表現音樂,可以說孩子們已經主動投入并沉迷在音樂之中,他們在主動的感受音樂、欣賞音樂、體驗音樂、表現音樂,將活動達到高潮。
金蛇狂舞 篇10
教材分析:
《金蛇狂舞》是一首具有濃郁民族風格的樂曲,樂曲體現了喜慶熱鬧的氣氛。在許多傳統的節慶活動中都會聽到這首經典樂曲。這首樂曲是aba結構,特別是b段音樂具有明顯的對話及螺螄結頂的曲式結構特點。
活動目標:
1、 感受樂曲對答呼應的曲式風格,體驗樂曲熱鬧歡騰的快樂氣氛。
2、 嘗試看圖譜學說白,用打擊樂器與同伴協作進行輪奏活動。
活動準備:
1、幫助幼兒學說白的圖譜:水龍、火龍的圖片和節奏圖;
2、一面紅旗;
3、串鈴、鈴鼓各一半。
活動過程分析:
活動過程
活動即時評價
活動建議
一、 完整欣賞樂曲,充分表達感受。
1、 你聽到了什么?
2、 什么時候會播放這個音樂?
3、教師播放圖片,介紹作曲、聶耳以及樂器嗩吶、鼓。
此環節幫助幼兒初步感受樂曲歡快、喜慶的情感基調。
二、再次欣賞,聽辨鼓和嗩吶不同的聲音。
1、音樂中什么時候在打鼓,什么時候是嗩吶的聲音?
2、嗩吶和鼓你一句我一句,像在干什么?
1、讓孩子聽辨鼓聲和嗩吶的聲音,有一定的難度;顒又邪l現孩子掌握得不是很好。
2、幼兒回答不出,教師“沒關系”,引導孩子再聽一遍。體現教師平等、尊重幼兒的教育理念。
3、第二個問題引導幼兒“像說話一樣來表現音樂”,為下環節分組表演奠定基礎。
建議可先讓孩子聽一聽嗩吶和鑼鼓的聲音,可采用教師出示2個樂器,讓孩子先熟悉他們的聲音,再引導孩子去尋找音樂中的嗩吶聲和鑼鼓聲,可多遍進行,培養孩子有目的的傾聽習慣。
三、 出示賽龍舟的圖片,引導幼兒再次欣賞,感知樂曲aba結構。
1、 你發現這些龍舟有什么不一樣?
2、 2為教師邊聽音樂邊表演一遍。
3、 他們剛才是怎么表演的?(引導孩子說出剛才的對白)
4、 分組表演一遍,加拍手一遍。
5、 結合音樂,聽音樂、拍手唱一遍。
1、 教師富有激情的表演有效激發了幼兒表演的欲望。
2、 教師在表演完一遍時,問孩子剛才水龍和火龍是怎么表演的,分別怎么說的?這對孩子來說太難,孩子無法在只聽一遍的情況下就把這么長的對白記住。
3、 結合音樂、并邊拍手邊說對白,難度增加,結聽、動、說于一體。
建議教師可再次表演一遍,并用語言引導孩子去認真聽水龍與火龍之間的對白。也可以直接告訴他們,跟隨教師一起來“學說對白”。第一種可以幫助孩子培養傾聽的習慣。第二種方法考慮到這并不是本次活動的重點,直接告訴孩子一方面可以節約時間,也不會影響活動的整體的效果。
四、 用樂器鈴鼓、竄鈴分組表演一遍,撤去圖示表演一遍。
沒有了圖示,我們該怎樣來拍得更整齊呢?(引導幼兒看老師指揮)
出去圖示,引導幼兒靠記憶表演,及時撤離支架。
五、播放劃龍舟的錄像(引導幼兒感受“整齊”的場面)。
六、再次分組比賽,請2名幼兒領隊再次表演。
教師通過多次競賽的方式,讓孩子在“賽龍舟”的比賽中興趣高昂地完成了目標之一。
金蛇狂舞 篇11
活動目標:
1.傾聽音樂,感受樂曲熱烈歡騰的氣氛,萌發對民族音樂的喜愛之情。
2.了解樂曲的三段體結構,并嘗試用舞龍和敲鑼打鼓等動作表現。
活動準備:
1.觀看舞龍和敲鑼打鼓的錄像,豐富有關經驗。
2.錄音機、磁帶;紅綢道具。
3.已學會兒歌。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回憶過新年情景。
。1)師:小朋友,你們覺得新年里最熱鬧的是什么事情?
(2)幼兒交流。
。3)師:新年里人們還敲起了鑼、打起了鼓、舞起了龍燈呢!你知道怎樣敲鑼打鼓嗎?你見過人們是怎樣舞龍燈的嗎?
2.完整欣賞樂曲,初步了解樂曲內容和三段體結構。
。1)完整欣賞樂曲:今天我帶來了一首新年里的樂曲和你們一起分享。
。2)討論:聽了這首曲子感覺怎么樣?
(3)再次完整欣賞:我們再來聽一遍,聽聽這首曲子中好象在講哪些事情?
。4)師:這首歡快熱鬧的曲子,講述了人們過年時舞龍舞獅子、敲鑼打鼓的歡樂情景。音樂的名稱就叫《金蛇狂舞》。
(5)第三次完整欣賞:我們再來聽一遍曲子,人們什么時候在舞龍燈?什么時候在敲鑼打鼓?這首曲子一共有幾段?你可以輕輕地用動作表演出來。
。6)交流:人們先是在干什么?接著呢?然后呢?曲子一共有幾段?哪些是一樣的?
(7)第四次完整欣賞樂曲,師同時提示三段內容的變化。
3.嘗試創編動作表現音樂。
(1)欣賞、表現第一段樂曲:
、傩蕾p第一段:現在我們一起來仔細聽聽第一段音樂,想象一下人們是怎樣舞龍燈的?
、趥別幼兒交流、演示舞龍燈動作和情景,重點學習用手臂表現舞龍燈的姿態。
、廴w幼兒排成一列共同手舉紅綢成一條長龍,隨音樂扭擺前行表演舞龍,提示幼兒不擠、不斷、不隨意碰撞。
2.欣賞、表現第二段樂曲:
(1)欣賞第二段:我們以前學過一首鬧新春的兒歌,你能跟著第二段音樂把兒歌念出來嗎?
(2)將幼兒分成兩組,將每一長句兒歌分成上下兩句,隨音樂一組念上句、一組對下句,最后的鑼鼓節奏一起念。
(3)在音樂中,幼兒一組做敲鑼動作、一組做打鼓動作進行對答,注意體態、表情等的應答。
3.完整欣賞、表現樂曲:
(1)完整欣賞樂曲,梳理樂曲表現內容:再來完整地聽一聽,可以輕輕地用動作表演一下。
(2)隨音樂完整表演:第一段音樂時舞龍燈行進,第二段音樂時兩組幼兒對念兒歌并表演敲鑼打鼓,第三段音樂時繼續舞龍燈,結束句時師說:“一二三四五六七。”所有幼兒一起站定說:“鏘鏘鏘!”并將雙手高舉過頭頂表示結束。
(3)重點練習結束句動作,再次完整表演,突出樂曲的歡樂氣氛
活動延伸
準備彩帶、鞭炮、龍的等道具、民樂樂器,投入區域供孩子邊聽音樂邊欣賞。
附樂譜
幼兒園大班科學《多變的結果》優質課視頻+PPT課件+教案
金蛇狂舞 篇12
一、教學目標
1、知道樂曲《金蛇狂舞》的表演形式是民樂合奏,以及樂曲表現了端午節時人們興高采烈地賽龍舟的情景。
2、能夠記憶A主題旋律。
3、感受樂曲中的打擊樂及“一領眾和”的形式所塑造的熱鬧氣氛,并對民族音樂產生濃厚的興趣。
二、教學重點
通過欣賞與活動,學生能區分樂曲的三個樂段。
三、教學難點
通過音樂活動,學生能用不同的形式表現樂曲的三個樂段。
四、教學過程
。ㄒ唬⿲
師:同學們,還記得我們三年級學過的歌曲《賣報歌》嗎?我們一起來唱一唱吧。
師:同學們,請問《賣報歌》是誰的作品?(聶耳)
師: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這首樂曲就是著名作曲家聶耳先生創作的(板書),他還創作了《義勇軍進行曲》、《金蛇狂舞》、《賣報歌》等多部作品,被譽為“民族音樂家”。
。ǘ┙淌谛抡n
1、初次聆聽
(1)師:同學們,我們一起來聽聽這首樂曲讓你感受到什么氣氛?仿佛把你帶到了什么地方?讓你聯想到怎樣的場景呢?(氣氛——熱鬧,隆重的)
。2)師:你在樂曲中聽到了哪些樂器的聲音?(引出民族樂器)
(3)師:他的演奏形式是什么?(板書:民樂合奏)
。4)這首民樂合奏曲叫《金蛇狂舞》(板書),它是聶耳于1934年根據民間樂曲《倒八板》整理改編的一首民樂合奏曲。樂曲的旋律昂揚,熱情洋溢,鑼鼓鏗鏘有力,表現了端午節時人們興高采烈地賽龍舟的情景。金蛇指的是龍舟,狂舞指的'是賽龍舟爭先恐后的場面。
2、主題A
。1)師:同學們你們劃過龍舟嗎?那今天我們就來一起劃一劃龍舟,鑼鼓聲響后,龍舟就要出發了,請大家拿起手中的船槳,做好準備!(師播放A樂段,生跟做)
。2)師:A主題旋律的情緒是怎么樣的?(優美地)
。3)為主題A選擇正確的旋律(教師彈奏生聽并排列)。
(4)視唱A主題。
師:同學們,讓我們跟著鋼琴一起視唱一下吧!(教師伴奏,生視唱旋律,速度逐漸加快)
。6)配樂哼唱旋律。
3、主題B
。1)龍舟出發之后我們要奮力地劃行了!(師播放B樂段,生做動作)
。2)師:這段旋律的情緒是怎樣的?(明亮、歡快地)
(3)用“beng”模唱B主題旋律。
4、主題C
。1)師:嗯,同學們真聰明!做的不錯!在這場龍舟比賽中你最想當他們當中的哪個角色?(隊長)
。2)師:想成為一名優秀的隊長,不僅鼓舞士氣,還要統一劃龍舟的節奏和速度,這就必須要有很強的節奏感,老師要考考你們了,比比看誰的節奏感最強。
。3)分別隨教師拍手、鼓聲、镲聲來打節奏;
。4)指名學生來試當小隊長,指揮大家的節奏;
。5)同學們,你們參加過比賽嗎?比如像運動會?你參加過運動會里的什么項目?我們會用什么語言來表述比賽的激烈?(PPT出示口號)如果我們打擊的節奏不一致會怎樣?生回答:龍舟就會劃的慢了。師:所以我們要團結一致,節奏統一。
(6)師總結:在賽龍舟的時候,每只龍舟都有一個鼓手,這個鼓手的作用是什么?(鼓舞士氣、統一節奏)在樂曲中這種一個樂器領著,其它樂器和著的形式叫“一領眾和”。
。7)老師彈奏鋼琴,師生共同用“嘿呦”完成樂段的配合。
(8)師:同學們觀察一下我們剛剛唱的旋律有什么規律?(樂句越來越短,音越來越少)
(9)由學生發現規律,并簡單介紹“螺螄結頂”。
。10)那么在音樂中,又是如何體現這種競賽場面呢?我們來感受一下。(播放C主題音樂)
。11) 師:C主題旋律的情緒是怎么樣的?(熱烈歡騰,昂揚奔放)
。12)師:很好,正是因為“螺螄結頂”的創作手法的運用,使得音樂情緒更加昂揚、奔放。
。13)師:現在,我們一起來跟著音樂喊著口號來為隊員們吶喊助威吧。
。ㄈ┩暾雎,并表現
師:運動員們在一聲令下之后都揮動著船槳開始了這次比賽。你們想一下,運動員們在賽龍舟時怎樣劃才能讓龍舟又快又穩的前行呢?(聽口令、動作一致)現在老師要帶領大家去參加賽龍舟比賽,老師希望看到咱們班這支隊伍又快又穩。請同學們在聽到A主題雙手前后劃船,聽到B主題左右劃船,聽到C主題就喊出口號來。
。ㄋ模┩卣
這首樂曲深受人們的喜愛,享譽國內外,下面請大家欣賞由閻惠昌先生指揮的《金蛇狂舞》。
(五)總結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民族經典是永恒的,是不會被人們忘記的,希望大家能夠多聆聽感受我們中國的民族音樂,發揚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讓民族音樂的種子在心中生根發芽!讓我們打起鑼鼓跳起舞,感受這喜悅歡騰的場景吧!同學們再見。牎督鹕呖裎琛芬魳,離開教室)
金蛇狂舞 篇13
教學內容:
1、欣賞民樂合奏《金蛇狂舞》
2、音樂活動《金蛇狂舞》。
3、認識小堂鼓、鈸兩樣打擊樂器。
教學目標:
1能說出民樂合奏《金蛇狂舞》所表現的基本情境。
2、感受端午節的熱鬧氣氛,積極參與樂曲的表現活動并從中體驗到快樂。
3、認識鼓、鈸,會使用其為歌曲伴奏,創編歌詞表現歌曲的熱鬧情緒,在共同體驗、表現和享受音樂的活動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
教學重點:欣賞民樂合奏《金蛇狂舞》。
教學難點:音樂活動《金蛇狂舞》
教學準備:課件、大鼓、鈸、小紅旗多面、筷子、大紅旗多面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師生用歌曲問好
123431|555—|565431|222—|
小花貓在屋里喵喵喵小鴨子在水里嘎嘎嘎
123431|555—|565431|221—||
我們唱歌跳舞啦啦啦音樂課上我們笑哈哈
二、導入新課:
1、提問上節課所學過的歌曲《賣報歌》的作者以及歌曲內容。
2、師:聶耳叔叔不僅寫了很多反映勞苦人民生活的歌曲,還寫了很多愛國歌曲如《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今天我們一起來欣賞他的另外一首民樂合奏曲《金蛇狂舞》。
三、新課教學:
(一)準備階段
1、民樂介紹
師:“提起民樂,同學們,你們都認識那些民族樂器呢?”
生:“有古箏、琵琶、嗩吶”
師:“同學們都認識這么多的民樂,現在讓我們一起來欣賞這首民樂合奏,豎起你的小耳朵,看看你能聽出多少種樂器的聲音。”
2、邊聽邊開動腦筋思考這兩個問題欣賞全曲并觀看VCD。
思考問題:1)在初曲子里你聽到了什么聲音?讓你聯想到什么場面?
2)請你用一種顏色來形容表現這首曲子的情緒。
(播放課件:《金蛇狂舞》VCD)
3、學生討論回答。
4、教師小結:這首樂曲有敲鑼打鼓的聲音,像是過年過節一樣。大家知不知道農歷五月初五是什么節日?(端午節)。在我國南方端午節除了吃粽子外最高興的就是?(賽龍舟)在我們西區每年都會舉行賽龍舟,大家都看過龍舟賽吧?誰來用自己的語言描述下賽龍舟的情景以及你當時的心情。
5、個別學生描述,教師補充:樂曲描繪的就是端午節賽龍舟,萬人喝彩熱鬧非凡的場面,同學們都愛用紅色,金色來形容這種歡快熱烈的歌曲情緒。
5、(展示課件)解釋曲名及分析音樂要素。
1)金蛇――比喻龍舟;
2)狂舞――比喻龍舟爭先恐后的比賽場面;
3)速度――很快;
4)快的速度表現一種什么氣氛――熱烈;
5)樂曲中用什么樂器體現這種熱鬧的場面――大鼓和鈸。
6)民樂合奏――
6、介紹大鼓:一般是很大的鼓放在船頭雙手握錘敲擊擊鼓,是用來鼓舞士氣統一劃船的節奏。
7、(展示課件)如果你是鼓手,你會敲擊怎樣的節奏為隊員加油鼓勁呢?
1)請學生創造鼓點節奏
2)教師帶學生模仿鼓點節奏|o|(學生拍手、腿模仿并用握拳代表休止符)
設計意圖:在樂曲的初聽之前,讓學生通過認識中國的民族樂器而去了解民樂合奏,并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讓學生在初聽中自主把握樂曲的情緒、內容、特點。用生動性、親切性的語言進行描繪性引導幫助學生產生整體音樂形象。
(二)分段欣賞
A段
這首民樂合奏共分為三段,我們先來欣賞第一段
1、初聽。(播放課件)
2、帶問題再次欣賞A段:“這段音樂表現了什么場面?”(播放課件)
師:“你用自己的話來表達這段音樂的內容!
師:“鼓聲敲起來拉!比賽開始了。一艘艘龍船駛像箭一樣沖了出去!
3、欣賞后活動:
1)教師帶唱A段旋律。
2)學生集體為音樂(前部分)創編歌詞。
3)集體演唱歌詞部分!凹佑图佑桶!我們用力劃,條條龍船沖上前啊,我們一定要奪第一名!第一名!”
5)學習A段的律動:擊拍鼓點節奏――唱歌詞――擊拍鼓點節奏――按節奏邊做劃船的動作邊呼喊“嗨喲”
6)(播放課件)再次欣賞A段音樂,并隨樂活動。
設計意圖:在音樂與情感獲得統一后,抓住學生興奮點立即進行詞創作,馬上讓學生將感受以“比賽開始了”為主題通過“編故事”表現出來,整個A段的欣賞活動融入了演唱———節奏打擊———哼唱———律動這四個環節。
B段
1、初聽(播放課件)
2、帶問題再次欣賞1)表現什么場面?
2)聽到什么樂器的聲音?(播放課件)
師:大家快加油!后面的龍船追上來拉!第二段音樂表現龍船之間的你追我趕的緊張氣氛。
3、欣賞后活動:
1)用“咚”和“嗆”模唱B段音樂。
2)教師領唱“咚”學生齊唱“嗆”,并啟發學生創造動作表現。啟發學生創作動作參與活動(可用跺腳、拍桌等動作參與)。
3)講解一領眾合、一問一答的表演形式。
4)再次欣賞,重點注意欣賞一領眾合的表演形式。(播放課件)
5)將全班分為兩組進行龍舟比賽,請同學分別為龍舟隊命名,用咚和嗆運用一領眾合的形式模唱。
6)再次欣賞A段音樂,并隨樂活動。(播放課件)
設計意圖:在分段音樂欣賞中根據音樂的變化引導學生展開情節性想象。這個環節的教學設計從學生的角度出發,選擇模唱降低難度,以師生互動合作的方式完成。最后讓學生在模唱旋律中通過自由選擇表演形式熟悉音樂的主題形象。
A’段
1、初聽。(播放課件)
2、帶問題再次欣賞(播放課件)
師:表現什么場面?回憶下它與哪段相似?又有什么不同?
3、討論回答教師小結:與A段相似,不同的是速度越來越快,鑼鼓聲越來越密集,情緒越來越熱烈。師:表現的是一種什么場面?表現的是快到終點,龍船沖刺的場面。
4、隨音樂進行活動加入呼喊“加油”的吶喊。(播放課件)
設計意圖:通過與A段的比較,讓學生理解音樂要素與音樂形象的關系。在活動中加入揮旗吶喊“加油”和勝利的口號,讓學生體驗勝利的快感。
四、音樂活動
1、師;“我們分別學習和欣賞了《金蛇狂舞》的三段,現在我們再完整地欣賞一次,請同學們出出主義,怎樣表現才能使樂曲更熱鬧呢?”
2、學生回答,教師補充。
。1)要發揮集體力量,大家一起用力劃
。2)坐在地上巧用筷子進行劃船活動和敲擊凳子
。3)在B’段中敲擊凳子的時候要得意洋洋,邊敲邊搖頭
。4)在A’段中請每組最后的同學手揮大紅旗為本組加油助威!
2、邊欣賞音樂邊開展活動:(播放課件)
段落演唱方式表演方式聲音配置
A唱詞用筷子拍打節奏
模仿劃船動作呼喊“嗨喲”
B兩隊對唱分組用筷子敲擊凳子樂器打擊:鼓和鈸
A’唱詞雙手抓筷子模仿劃船動作呼喊“嗨喲”和“加油”
樂器打擊:鼓和鈸
設計意圖:在最后的綜合音樂欣賞活動中,通過調動多手段進行情景性表現,使學生在身臨其境的活動中獲得自由想象與聯想,增強學生的音樂參與感與體驗感。發揮圖譜的最大功能,將樂曲中所運用到的各種表現手段與樂曲結構相結合,使學生在參與過程中一目了然、鬧而有序。努力營造一個“賽場”氣氛,并加入樂器打擊、吶喊、道具(旗幟、彩帶等)揮舞等表現手段,讓學生投入地“玩”起來!
五、小結:
我們今天伴隨著聶耳叔叔的音樂度過了一個快樂、熱鬧的端午節。希望大家把劃龍舟的拼搏精神用到學習中去,在學習中也形成你追我趕的氣氛!
附:創作表演譜
A段
×.×0|6156|1|5643|2|2552|43212|
加油加油。∥覀冇昧潱l條龍舟沖上前呀,
4461|242161|566|5|×.|0|5544|552|2544|
我們一定要奪第一名第一名。ㄠ藛眩
612|4224|556||66|5|5654|2|2552|43212|4461|
242161|566|5|
B段:
5656545|121256|565665|1212561|
咚鏘咚鏘
5654|5|1256|1|565|121|565|121|5511|5511|
咚鏘咚鏘咚鏘||
。5515|1515|1.111|011)|
||×.|0|
A’段:
5544|552|2544|612|4224|556||66|5|5654|2|2552|43
(嗨喲)
212|446242161|56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