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反思的反思(通用2篇)
教學反思的反思 篇1
關于教學反思,我覺得應該有這么幾點,1、教學反思就是給自己評課,平時別人給你評課,或多或少都會因場合、參加人、或別的因素褒多貶少,或是套上很多大的帽子和空洞的理論,但具體一節課的設計談得很空泛。而教學反思就是自己對自己的評課,教材的處理是否得當,活動設計受否合理,教學效果真正如何,自己最清楚,記錄下來,就是最真的反思,最現實的反思。2、關于教育的思考,我們除了上課傳授知識之外,我們還擔負著育人的責任,在課堂上如何利用學科教學滲透情感教育,關注學生的發展,特別是差生的發展,每一節課學生的情況,課下寫出來,我覺得也應該是我們反思的一部分。3、還有一點就是教師自身的專業發展,比如,英語課課堂的研究,每上完一節課,要想一想,怎么處理的知識網絡,怎么構建的課堂模式,對話課怎么上?閱讀課怎么上?寫作怎么處理?
聽力怎么處理?練習課怎么上?講評試卷怎么講?某一個知識點學生總是混淆,怎么給他解釋清楚?記單詞有沒有什么技巧?等等,都可以在我們的反思中體現出來。還有我們做班主任工作的、負責某個管理工作的領導,可以把我么在工作中的思路,出現的失誤,取得的經驗、或將來的打算計劃也可以放在我們的反思里面,同時教學反思最難做到的就是堅持,我們應該做教學中的有心人,生活中的有心人,那么收獲就會很豐富,
教學反思的反思 篇2
洛克認為人的按其來源可分為感覺與反思,感覺是外部經驗,反思則是內部經驗;反思是以自己的心靈活動作為認識對象而反觀自照,是人的思維活動與心理活動。斯賓諾莎認為反思的知識是對于觀念的觀念。黑格爾有時將反思稱作后思,它是思想反過來對于自身的認識,或者說是跟隨在事實后面的反復思考。反思對于教師的初中、研究和專業成長有著重要意義。是教師開展教育和教學研究的基本方式,是教師構建個人教育理論初中創新的必要環節,是教師專業化發展的內在驅動力。
布魯巴赫把反思分為三類:行動前反思、行動中反思和行動后反思。我們平時進行得最多的是行動后反思。反思有三個內容要素:對既往教育初中過程及情境的回顧、對既往教育實踐過程中自身認識活動(包括對問題、情境、信息的理解、行動動機與策略選擇、效果判斷以及情感體驗等)的回顧、對既往教育初中活動以及伴隨該實踐過程的認識活動,從不同的角度重新思考與認識。
如何寫反思扎記?掌握下面的六步曲:
我遇到了什么事情(教學為中出現了什么問題)?
我怎樣解決這件事(怎樣解決這個問題)?
為什么要這樣做?
我采取的策略解決問題了嗎?
我的做法(教法)是否符合教學原理?是否符合學生的需要?
我從中得到什么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