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好教學后記,提高教學質量
不管是經驗豐富的老教師,還是初上講臺的年青教師,每上完一節課,總有或多或 少 的感受:有成功的經驗,有失敗的教訓。如果及時記錄下來,這就是教學后記。教學后記不僅可以積累和豐富教學經驗,還可以指導、改進教學方法,從而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和業務水平。下面就這點談談我的一些做法,與同行商榷。一、記成功之處
每一節課下來,教師對自己設計的課堂教學結構,對握采用的教學方法,總會發現有成功之處,如果及時記錄下來,不斷積累,便能有效促進水平的提高。如:五線譜中的音符,僅憑書上的內容進行講解很抽象,學生難記,如果用紙片制作成音符形狀再進行講解,將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記失敗的教訓
“失敗是成功之母”,教師若能及時記錄每一節課某些失敗的教訓,并加以糾正,也能有利教學質量的提高。如:在視唱教學中,我先采取教師教一句,學生唱一句的方法,后來發現這種“輸入式”的教學方法不利于學生學習。在這種情況下,由于我及時記錄下來,并進行經驗總結,改變了教學方法,充分讓學生自己練習,教師指導,后來收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三、記教學應變
教學應變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處理偶發事件的能力,它是教師教學藝術的一個重要方面。課后教師能及時記錄一些教學應變的事例,便可以不斷積累經驗,提高課堂教學中的應變能力,以應付課堂上可能會出現的各類問題,促進教學能力的提高,把課上好上活,不至于教師在課堂上出現尷尬的局面。
四、記學生的疑難問題
對某些概念的理解,形象的分析,方法的運用,教師可在課后及時記錄下學生的一疑難之處,并作出分析判斷,搞清問題產生的根源,然后采用各種形式進行補救,給學生釋疑解難,這樣做,對改進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教學效果也有益處。
五、記學生的見解
教學過程是教師與學生雙邊活動的過程,在課堂上教師應采用多種方法啟發學生積極地參與教學,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如:我在高中上“音樂的本質、功能和欣賞”這一單元時,講完《音樂的本質》后,向學生提出:音樂具有哪些功能?學生積極地參與,踴躍發言,各抒己見。教師及時做好這類課后小結,對教師教學水平的提高能起到促進作用。
六、記教案的修正
例如:在講“單純音符”這一小節時,原來我是按書上的內容進行講解,后來發現學生總是認為:四分音符就是唱一拍,八分音符就是唱半拍。因此我重新修改教案,把以八分音符為一拍也加入圖表進行講解,通過教學,效果很好。
當然,教學后記,也因人而異,但總不外乎從教學目的制定,課堂教學程序的設計,重點和難點的突破,教學方法及教學機制、學生思維、信息反饋等方面來分析,只要持之以恒,上完每一節課都有后記,對教師的業務水平和教學質量的提高,一定會起到重要的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