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的唱歌教學要用形象的語言
新課標下一年級音樂課的內容非常豐富,欣賞,創編,器樂,歌唱教學等等幾乎每堂課都有涉及。也聽了很多其他老師的課,但細細想一想,包括自己在內,課堂上是熱鬧了,但幾乎都沒有對學生的歌唱教學的環節做出很好的處理。為了學生的體驗和創造力培養的需要,這一切都很重要。但作為有歌唱內容的音樂課,沒有聽到學生動聽的聲音,確是一種遺憾。直到我去秀城實驗聽了一堂《蝸牛與黃鸝鳥》。
這堂課主要是歌唱教學,《蝸牛與黃鸝鳥》應該是一首耳熟能詳的曲子,怎樣用一節課的時間來教學確實要花一番功夫。上課教師就在歌曲的藝術處理上做文章,讓學生模仿蝸牛和黃鸝鳥的不同語氣,不同學生對這些動物的語氣也都有著他們不同的見解,通過學生自己的理解和他們的不同的身體語言,不僅使歌曲的藝術形象非常豐滿,而且學生在這個過程中充分展示了他們的才能。從中不難看出,歌唱教學是要淡化技能,不能不要技能,我們要尋求“化技能于無痕”的歌唱教學方法,讓歌唱教學這一塊內容豐滿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