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大班綜合說課稿:魔術師
1、觀察法:通過觀察戶外事物讓幼兒切身體驗到自己生活在一個多彩的世界。
2、多通道參與法:《綱要》科學領域中的目標明確指出,(幼兒)“能用多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用適當的方式表達、交流探索的過程和結果”。因此,活動中引導幼兒看一看、學一學、說一說、做一做等,多種感官的參與使其在不知不覺中對活動內容產生興趣。
3嘗試法:陶行知先生說過在“做中教,做中學,做中求進步”。在熟悉詩歌內容的基礎上引導幼兒動手變魔術,在這一過程中幼兒嘗試著用不同的色彩作畫,大大激發幼兒的思維,為接下來的仿編詩歌打下基礎。
五、說活動程序:
(一)自由探索色彩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一開始教師帶領幼兒到戶外找顏色,萌發幼兒對色彩的興趣,知道一種顏色可以變出多種物體,為下面學習詩歌埋下伏筆。
(二)學習詩歌
此部分分為五個環節。第一環節是游戲“顏色變魔術”,教師依次用各種顏色的蠟筆變魔術,讓幼兒再次感受周圍生活色彩的豐富。第二環節是幼兒完整欣賞詩歌。教師讓幼兒帶著問題欣賞詩歌,欣賞后啟發提問,幫助幼兒初步理解詩歌的內容及表現形式。第三部分是利用課件讓幼兒進一步理解詩歌內容。直觀形象的課件充分刺激了幼兒的感觀,引導幼兒更細致的觀察,更深刻理解詩歌內容。第四環節是幼兒學習朗誦詩歌。首先讓幼兒跟著課件朗誦,接著組織幼兒集體朗誦,最后請個別幼兒朗誦,這樣注意到個別差異,讓每個幼兒都動起來。第五環節是拓展幼兒思維,讓幼兒想想詩歌中的顏色還可以變什么,為以后的仿編詩歌埋下伏筆。
(三)游戲“變魔術”
在這個環節中教師引導幼兒嘗試用五種以上的色彩作畫,讓幼兒帶著已學過的詩歌到繪畫中體驗、感覺。在理解詩歌的同時學習繪畫,在繪畫的過程中加強幼兒對詩歌的理解,特別是對色彩的感覺。兩者相輔相承。
(四)仿編詩歌
出示自己畫的圖片讓幼兒種與同伴討論創編詩歌。利用這些圖片能引起幼兒的思考,教師引導幼兒:“什么顏色變出什么?”“有幾種顏色變魔術?”通過這樣的仿編和操作活動,讓幼兒利用剛學到的知識參與仿編,教師適時地指導和幫助,順利自然的完成教學的難點。
(五)結束
在此環節教師讓幼兒一起收拾活動材料與詩歌結尾“回到盒子里,親親熱熱在一起”相呼應,旨在教育幼兒用完的物品要歸位。最后為了鞏固幼兒的情感體驗與知識技能的掌握,我設計了延伸活動,把材料投放在區角中讓幼兒繼續作畫仿編詩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