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花貓》幼兒園大班教案(精選13篇)
《小花貓》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能積極參與活動,感受音樂活動中的樂趣。
2、學唱歌曲,感應圓滑和斷奏,進行角色的扮演。
3、熟悉歌曲旋律,為歌曲創編動作。
4、經過舞蹈活動促進全身運動。
教學準備:
1、小花貓圖片、掛圖P1、
2、鈴鼓、圓舞板、呼啦圈一份
3、CD播放機,音樂光盤
活動對形:
半圓
活動重難點:
感應圓滑奏
能伴隨音樂表現歌曲的彈跳和圓滑
教學過程:
一、暖身活動,初步感應圓滑和斷奏。
1、出示小花貓圖片,引起孩子興趣,"現在我們一起來學學小花貓走路吧!"
2、老師手持鈴鼓,拍(斷奏):跳躍;搖(圓滑奏):輕聲走。
二、故事引導:
"河馬醫生開了一家診所,他有好多治病的秘密武器,所以他的診所里總是擠滿了病人,看看都有誰來看病呢?"(指圖讓幼兒看圖回答)"小花貓也來看病了,她渾身發癢,難過得不得了,河馬醫生用放大鏡一看,哇!原來小花貓身上有好多的跳蚤!"
三、小花貓的律動。
"我們來聽一首好聽的歌曲,聽聽歌曲里的小花貓在做什么?"
1、第一遍欣賞歌曲,幼兒安靜傾聽。
提問:剛才聽到小花貓在做什么?
2、肢體律動,再次完整感受歌曲。
3、這首歌曲分兩段,第一段和第二段說的什么內容。引導幼兒討論。
4、老師小結幼兒回答的內容,并整理成歌詞,朗誦給幼兒聽。
5、幼兒學唱歌曲,坐在位置上根據歌詞邊唱邊做相應的動作。
6、啟發幼兒唱第一段時輕松、活潑來演唱,第二段用連貫、下滑音行來演唱。表現小花貓活靈活現的真實形象。
7、幼兒邊唱歌曲,邊起來做動作。(我們一起來學學小花貓)第一段斷奏:學貓步左右輕跳,尾局的音效做小花貓伸懶腰。
第二段圓滑:學小貓走路,并于"喵喵"時做嘴巴兩旁抓胡子。
8、兩人一組第一段斷奏:兩人牽手,做小貓左右輕跳。
第二段圓滑:兩人面對面,學小貓舔爪子,抓耳朵等,啟發創意各種小貓動作,可以鼓勵幼兒團結友愛,互相作蹭背抓癢。
四、角色扮演活動。
老師:小花貓身上的跳蚤太多了,真難受,怎么辦呢?我們要捉掉這些討厭的小跳蚤。
1、小花貓捉跳蚤(幼兒分男女兩組)女生站中間拿呼啦圈圍成內圈,面向外站扮演小花貓。
2、男生圍圈面向小花貓站扮演跳蚤。外圈跳蚤要逆時針不停地跳。
第一段:女生站中間做小花貓的動作,外圈的跳蚤圍著小花貓做小跳動作,并眼看著小花貓。
第二段:女生花貓唱"貓咪貓咪",男生跳蚤唱"喵-喵-"音樂結束處:花貓抓用呼啦圈套住跳蚤。
五、樂器感應:
老師:我們捉住了好多跳蚤好高興呀!我們來慶祝一下吧,現在請出我們的小樂器。
鈴鼓小花貓:第一段邊唱邊敲節奏,結尾音效做搖奏。
第二段唱"喵喵"時刮奏鈴鼓鼓面模仿貓叫。
圓舞板跳蚤:間奏做打拍子。
3、幼兒分成兩組,聽音樂取鈴鼓、圓舞板。
4、聽音樂站起來進行演奏,看老師指揮。
六、結束結束"小花貓,我們一起去戶外曬曬太陽吧!"
教學反思:
藍天班的幼兒較活潑,幼兒學習語言的欲望強烈,表現欲很強。他們學習回答問題,學習用語言提出請求,學習敘述事件,喜歡一遍又一遍地聽故事。正因為如此,故事表演對他們有著特殊的吸引力。在本次語言教學過程的開始,我采用了故事表演的方法進行導入:“喵喵”誰來了?小花貓來了,今天它要給我們講個好聽的故事。以故事表演的方式能讓學生集中注意力,故事中的內容能吸引他們的小耳朵。在這一個環節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幼兒好模仿,容易進入游戲角色的特點,是故事表演能取得很好的語言教學效果的前提。因此在本次教學過程中我采用了“游戲小花貓”讓幼兒分角色表演兒歌。幼兒通過故事表演,一邊表演一邊朗誦兒歌,真是形象又貼切。用肢體生動的描繪了小花貓抓老鼠的`情景。但同時我發現在表演小花貓兒歌的過程中部分幼兒不能專心表演,精力不集中。
通過這次兒歌的教學活動我反思到:作為新教師要具備生動形象的語言的同時還要學會利用語言的時機。就如本次的教學中我應該在學生在表演時還有發出其他聲音時給出提示:如果小朋友們再講話的話,小花貓也就不出來和小朋友們見面了,我們要安安靜靜地觀察小花貓。這個時候學生們就會意識到自己的行為是錯誤的,應該馬上改正安安靜靜地。因此我們不要吝嗇自己的語言,要善于用自己的語言感染你身邊的孩子。
《小花貓》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活動設計背景
比較適合本班的幼兒
活動目標
1、讓幼兒認識小花貓,并模仿小花貓的叫聲。
2、培養幼兒對音樂的欣賞和熱愛,并能跟著節奏邊唱邊表演動作。
3、加強幼兒的手腳協調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加強幼兒的手腳協調能力。難點:幼兒能夠邊唱邊表演動作。
活動準備
1、小花貓的頭飾幼兒一人一份。
2、樂曲磁帶,錄音機。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教師帶領幼兒復習上節課所學習的律動,并讓表演好的幼兒站在中間表演,教師給予獎勵。
2、教師邊學貓叫邊把小花貓的`頭飾戴在自己的頭上,讓幼兒猜教師頭上戴的是什么。
(二)展開部分
1、教師教幼兒學習歌詞,教師說一句,幼兒跟著念一句。
2、教師教幼兒手和腳的動作,幼兒跟著模仿。
(三)結束部分
教師請每位幼兒出來表演,并讓幼兒把這首小花貓回家表演給爸爸媽媽看,幼兒很開心。
《小花貓》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教案目的】
1、幼兒能夠跟著音樂學會游戲。
2、了解貓的一些特征。
3、復習游戲“小魚,小魚哪里游”。
【教案準備】
貓的頭飾、地毯、課前幼兒學會歌曲“老花貓和小花貓”。
【教案流程】
1、律動:“豬八戒"
2、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準備了一樣東西(閉上你們的小眼睛,聽——喵喵喵)小朋友,這是什么動物的聲音呀?對了,這是貓叫的聲音出示頭飾“貓”,老師要請我們班的小朋友學學“它”的叫聲,我們一起來學學小貓叫好嗎?幼兒學會叫了以后,教師可引導幼兒在地毯上做貓的一些動作,如:爬、伸懶腰、滾、玩皮球等。幼兒可以地毯上充分的發揮。
3、復習歌曲:幼兒與教師一起邊唱邊跳“老花貓和小花貓”
4、游戲:老花貓和小花貓
規則:幼兒與老師一起唱前段,教師當貓媽媽,唱到歌詞:“找個地主躲躲好,媽媽就來找時“幼兒蹲下去,貓媽媽找小貓,當媽媽找到小貓以后,其它的小貓都站起來,叫喵喵喵(告訴貓媽媽你在什么地方躲著的)
復習游戲:小魚小魚哪里游
教師接著說:“哎呀,我的肚子可真餓呀,孩子們你們的肚子餓了嗎?我們去找找吃的吧,(進行游戲)現在我們把小手拉起來,我們請幾位愿意的小朋友當作小魚,請一位教師當“魚媽媽”其它的當作貓,我帶著小貓來到小河邊,手拉手做成一個魚網,游戲開始:念兒歌:小貓說:“小魚小魚哪里游戲,你要游到哪里去?小魚說:“我要游戲到外面去”
小貓說:“想要出去不容易”(此時,小貓全都蹲下去,小魚就開始向外游。小魚游出去時,不能從小貓的手上跳過去,只能從小貓的手下邊鉆出去)最后,小貓拉成圓圈一起往圈內走,(表示收魚網)一起把魚撈上岸,大家一起分享吃魚。游戲結束。
5、結束部分:
貓媽媽說:“孩子們,吃飽了沒有?(如幼兒說沒有吃飽,教師可再進行一次游戲,如幼兒說吃飽了,媽媽就說我也吃飽了)現在我們也回家吧!(幼兒走出教室)
附:
1=C2/4
53|53|1-|53|53|1-|66|66|53|5-|66
許多小花貓喵喵叫今天我們真高興要和
一只老花貓喵喵叫我的小貓在哪里一會
66|53|5-|12|34|55|6-|54|32|1-||
媽媽做游戲找個地方躲躲好媽媽就來找
媽媽就來找找呀找呀找找找小貓找到了
《小花貓》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學習目標:
1、學說兒歌,感受兒歌的趣味性。
2、通過扮演兒歌中的角色,享受集體游戲的樂趣。
3、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
4、理解兒歌內容,豐富相關詞匯。
活動準備:
1、小老鼠頭飾、小花貓頭飾(見材料制作)。
2、兒歌《小花貓打電話》(《信息百寶箱》幼兒用書或電子書第 21 頁)。
活動過程:
1、 出示幼兒用書或電子書的兒歌《小花貓打電話》,與幼兒一起說兒歌:
小花貓打電話
小花貓,打電話,找個朋友說說話。
喂喂喂,你好嗎?我想到你家玩耍。
小老鼠,心害怕,花貓不要來我家。
喂喂喂,對不起,電話號碼不對呀!
2、 向幼兒提問:
(1)誰打了電話?(小花貓。)
(2)小花貓為什么要打電話?(因為想找朋友說話和玩耍。)
(3)誰接了小花貓的電話?(小老鼠。)
(4)為什么小老鼠聽了小花貓的話后會心害怕?(自由回答,如小老鼠怕小花貓吃掉它。)
(5)小老鼠對小花貓說什么?(對小花貓說對不起,告訴他電話號碼不對。)
3、 老師可以簡述故事如下:
有一天,小花貓想找朋友玩,于是打電話找小白貓,小白貓的'電話號碼是345678,可是小花貓打了345679。小朋友,你知道誰接到了電話嗎?
電話接通了,對方說:“喂,請問你找誰?”小花貓很高興,以為找到了小白貓,說:“你是小白貓嗎?我是小花貓,你今天有空嗎?我想來你家玩。”接電話的不是小白貓,而是小老鼠。小老鼠聽見小花貓的聲音,心里很害怕,連忙說:“不不不,我不是小白貓,對不起,你打錯電話了。”說完,小老鼠立刻掛斷電話。
4、請幼兒分組說兒歌,老師說第一句和第三句,扮演小花貓的幼兒說第二句,扮演小老鼠的幼兒說第四句。
5、與幼兒玩游戲“貓捉老鼠”,請幼兒戴上頭飾,一組扮演小花貓,一組扮演小老鼠,老師朗讀完兒歌后,“小花貓”立即去抓“小老鼠”。
活動評價:
1、 能說兒歌《小花貓打電話》。
2、 樂于參與集體游戲。
活動建議:
可在活動結束后在戶外進行貓捉老鼠的游戲,同時可以通過變換規則,增加游戲的難度。
《小花貓》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感受學兒歌的興趣。
2.練習在指定范圍內靈活跑動。
活動準備
小花貓的圖片1張。
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
教師提問:“你見過貓嗎?”“它長得怎么樣?”“貓喜歡吃什么?”“它有什么本領?”鼓勵幼兒積極回答問題。
2.學念兒歌。
(1)教師朗誦兒歌《小花貓》,讓幼兒熟悉兒歌內容。
(2)教師分句教幼兒念兒歌內容。
(3)教師念前半句,幼兒念后半句。
(4)幼兒念第一、第三句,教師念第二、第四句。
(5)師幼一起完整地念兒歌,鼓勵幼兒邊念兒歌邊做動作。
2.游戲:貓捉老鼠。
玩法:教師扮演花貓,幼兒扮演小老鼠。游戲開始,花貓故意躲起來,小老鼠自由自在指定的場地內玩,過一會,花貓“喵、喵”叫著出來捉老鼠,小花貓立即躲避花貓的追趕,花貓捉到老鼠,假裝“啊嗚啊嗚”地把老鼠吃掉。游戲重新開始,可讓能力強的幼兒當花貓,教師在一旁指導。
《小花貓》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學習兒歌,初步感知哄小花貓睡覺時安靜、恬美的氛圍。
2、探索用輕柔的聲音與雷公公對話,哄小花貓睡覺。
3、注意與同伴協調一致的朗誦兒歌,體驗關愛小花貓的情感。
活動準備
1、課件—聲音:“雷公公”(雷聲)
2、 圖片:大花貓。
3、《搖籃曲》的音樂磁帶。
聲音
活動過程
一、幼兒初步感知哄小花貓睡覺時安靜、恬美的氛圍。
1、教師懷抱“小花貓”
2、我們的小花貓晚上抓了一夜的老鼠,很辛苦,該睡覺了。
演唱《搖籃曲》哄其入睡。
二、學習兒歌。
1、幼兒產生請求雷公公不要吵醒小花貓的`愿望,引出活動名稱。
(1)播放聲音:雷聲
(2)是什么聲音呀?是雷公公在打呼嚕呀!都要把我的小花貓吵醒了,
我們一起來請求雷公公輕點打呼嚕,好嗎?
2、幼兒初步感知兒歌內容。
教師用請求的語調示范朗誦兒歌,然后再對幼兒說
雷公公聽到我們的聲音了它不再打葫呼嚕了,我們再把小花貓哄睡著。
最后,與幼兒一起繼續哼唱《搖籃曲》哄小花貓睡覺。
3、幼兒跟誦兒歌。
教師繼續放錄音,雷聲繼續,教師號召全體小朋友跟誦兒歌。
“雷公公呼嚕打的太響了,沒聽見,我們再一起說說它吧!”
4、幼兒集體朗誦兒歌。
再次引導幼兒哼唱《搖籃曲》,突然雷聲又響起。幼兒自然遷移。
集體朗誦兒歌,注意聲音要保持一致。
5、幼兒有表情的朗誦兒歌。
教師提問,啟發幼兒進一步探索用輕柔的聲音朗誦兒歌與雷公公對話。
“雷公公怎么又打呼嚕啦!想想看,我們應該怎么樣請求它,雷公公會聽得舒服,
又不會吵醒小花貓。
三、幼兒人手一只“小花貓”,唱《搖籃曲》,哄其入睡。
1、雷公公它不打呼嚕了,還和我們一起哄小花貓睡覺呢!
2、聽音樂《搖籃曲》,教師啟發幼兒,輕輕將小花貓送到小床上,
讓小花貓安靜地睡覺,再提醒幼兒輕輕地、有序的離開教室。
附兒歌
《小花貓睡了》
雷公公,雷公公,
請您清點打胡嚕。
我的花貓在睡覺,
不要吵醒小花貓。
《小花貓》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會輕輕走、跑和躲藏,能邊朗誦邊做動作。
2、體驗扮小貓悄悄走的緊張有趣的心理。
小班教案:貪玩的小花貓
活動準備:
1、老貓頭飾一個,小貓頭飾與幼兒人數相同,躲藏物若干(紙箱、蹺蹺板等)。
2、游戲前學會兒歌
活動過程:
一、聽音樂做動物模仿操,活動腰、手腕、腳腕等,做好課前準備活動。
二、組織游戲《貪玩的小花貓》,引導幼兒會輕輕走、跑和躲藏。
1、游戲玩法及規則:教師蹲在場地中央,幼兒扮小貓,圍著老貓蹲下。游戲開始,教師說:老貓睡著了,全體扮小貓的幼兒一起輕輕念兒歌:老貓睡覺醒不了,小貓偷偷往外瞧,小貓活潑愛游戲,輕輕跑到外面去。念完兒歌,小貓們開始輕輕在場地周圍跑起來。老貓睡醒后“喵——喵”。小貓們趕緊找個地方對躲起來,被老貓捉住的到中間扮老貓,游戲重新開始
2、游戲規則:
(1)要指定幼兒游戲范圍
(2)躲藏的環境要安全。
3、指導幼兒按游戲規則進行游戲。
(1)老師指導幼兒游戲。
(2)幼兒熟悉玩法后,可讓幼兒扮老貓。教師提出要求規則。
(3)玩幾次游戲后,總結幼兒游戲情況后,提出新的.要求繼續游戲。
整理活動。
教師講評游戲的情況,聽音樂模仿動物走路。
《小花貓》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8
作品分析:
1.分析詩歌主題:這個詩歌有兩個形象,一個是愛干凈的小花貓,一個是臟兮兮的小弟弟。通過對比,小弟弟發現自己滿臉黑道道,就去像愛干凈的小花貓虛心檢討,最后也變成干凈得小弟弟。幼兒通過這個對比得到的就是要做一個愛干凈的小朋友。
2. 分析詩歌語言:這首詩歌的語言充滿童趣,非常兒童化。用的是幼兒喜歡的形象“小貓咪”。這首詩歌的重點在于朗讀的語調語氣,難點在于一些漢字,例如:花(huā),鏡(jìng),照(zhào),瞧(qiáo),捋(lǚ)等等。
3.分析詩歌節奏:節拍表現為有規律的停頓,劃分符合說話習慣。
一.活動目標
1.通過教師講解,能理解詩歌內容。
2.幼兒能吐字清晰,感情真摯的朗讀詩歌。
3.培養幼兒養成講衛生,愛清潔的好習慣。
二、活動準備
1.字卡:花貓、鏡子、瞧、胡須、盆、清潔、身體
2.準備兒歌
3.編手指操
4.準備一些圖片
5.一塊橡皮擦
三.活動過程
1. 手指操導入:教師一邊讀兒歌一邊做簡單的手指操吸引幼兒對該兒歌的學習興趣。
2. 將詩歌分為三段進行教學
① 第一段“小花貓,……刷刷毛”
教師示范“咪咪叫”“照鏡子”“刷刷毛”的動作,讓幼兒跟學;
教師將這一段一句一句讓幼兒跟讀(3遍);
之后教師讓幼兒一邊做動作一邊讀;
讀完這一段后拿出字卡“花貓”“鏡子”“瞧”“胡須”讓小朋友了解
② 第二段“小弟弟,……滿臉都是黑道道”
教師先讀一遍,然后第二遍的時候幼兒跟讀,等幼兒理解后讓幼兒自己讀;
待幼兒讀第二段3遍之后向幼兒問問題:
小朋友,這個小弟弟滿臉黑道道,接著要怎么做呢?
等小朋友回答完后進入第三段的教學。
③ 表揚小朋友思考問題,接著說:那么我們來看一看小弟弟他是這么做的好不好。
然后開始學習“端盆水,……志氣高!”
同樣是教師先示范,然后幼兒跟讀,再讓幼兒自己讀(3遍)
然后提問:在詩歌中,小弟弟是這么做的?讓幼兒個別回答。
之后拿出字卡“盆”“清潔”“身體”讓幼兒學習。
④ 在教師帶領下把劃分的三段兒歌連在一起讀。
3. 游戲
讓幼兒熟悉兒歌后開展游戲鞏固所學的兒歌。
教師展開一段情景展示:森林里有幾只小動物想成為森林的保護者,現在他們想和小朋友做朋友,你們想看看這幾只小動物嗎?等幼兒回答之后,將“小鴨,小豬,老虎,蝸牛”的圖片拿出來。
a、之后問到:小朋友們你們想和這幾只小動物做朋友嗎?你們仔細看一看這些小動物他們怎么樣呀?
重點讓幼兒觀察小動物的臉上,身上,爪子。請個別幼兒回答問題后
b、再問到:那么這些臟兮兮的小動物要和你們做朋友你們愿意嗎?(待幼兒回答后)那現在我們來清潔它們好不好?
請個別幼兒用橡皮擦來把小動物身上臟的地方擦掉。
c、等幼兒將小動物清潔完畢后問道:小朋友們看一看,現在的小動物都干凈了嗎?那你們愿意和干凈的小動物做朋友嗎?愛清潔的小動物身體好,身體好了可以做什么?(小動物可以保衛森林,由此引導幼兒理解“身體好,長大才能把家保”的含義)
4.游戲結束教師小結。對幼兒說:我們也要向小花貓和小弟弟學習,做個愛清潔的小寶貝,上完廁所要洗手,碰到臟東西要洗干凈。
《小花貓》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感知歌曲中數量的遞增遞減,體驗游戲化歌唱的樂趣
2、能準確的唱出準音高,并加以動作
3、能愉快的歌唱,積極地參與和同伴進行音樂游戲
4、培養幼兒勇敢、活潑的個性。
5、鼓勵幼兒大膽說話和積極應答。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
問好歌教具:三只小貓和生日會場景。幼兒貓掛飾人手一只貓
活動過程:
1、問好歌,導入課題教師:還記得我是誰嗎?
我們用音樂來問問好吧!小朋友你好,林老師你好!
小狗也要和你們打招呼,汪汪汪汪汪,汪汪汪汪汪!
小鴨子,嘎嘎嘎嘎嘎,嘎嘎嘎嘎嘎小青蛙,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
2、滑雪場場景,講音樂故事
(1)師;小朋友的歌聲真好聽,都傳到了這家了!咦?今天有誰要過生日?是誰呢?大家好?我是小貓,今天是我的生日。看到你們我非常開心,一起來參加我的生日聚會,和我一起唱歌吧!一只小貓叫,喵喵喵喵叫。這時,叮咚。誰來了呢?這時門開了,原來他另一個好朋友也來了。他們唱著跳著,小貓說不早了我家住的太遠了我要回家了。走掉了一只,變成兩只了。藍貓的媽媽喊他了,我要回家了再見!走掉了一只,變成一只了。
(2)教師提問故事說完了,這里面有誰啊?
小花貓是一起去他家的嗎?怎么去的?
后來發生了怎么?
他們是一起回家的嗎?
我們一起完整的把這首歌聽一遍
3、利用手指做游戲,唱歌師:我們小朋友身體里面就住了一個小花貓?猜猜看在哪?
我一二三變變變,咦?大家好我是小花貓。你們有嗎?
看看我是怎么用我的小手變故事的.?但必須要有好聽的歌曲但是沒有人幫我唱怎么辦?你們幫幫我用好聽的身音唱好不好?
謝謝你們剛剛幫我唱歌,我的故事真成功。你們會不會,我是怎么變得?
一起來變一變唱一唱。
4、音樂游戲幼兒三人一組,進行游戲表演
5、今天我們給誰過生日的?(小貓)我們還可以給說過生日?走吧我們一起個小狗過生日。
《小花貓》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了解其外形特征及生活習性。
2、在情境活動中主動探究知識。
3、激發關愛小動物的情感。
4、引發幼兒學習小花貓的興趣。
5、發展幼兒的觀察、分析能力、動手能力。
活動準備
幼兒自由觀察過小花貓;各種貓的圖片、飾品。
活動過程
1、引起話題,激發興趣。
(1)師:今天小花貓來和我們一起玩,你們喜歡小花貓嗎?
(2)師:你為什么喜歡小花貓?
幼:"我喜歡小花貓,它會打滾""它會用舌頭洗臉""它會玩球""它會捉老鼠"
(3)師即時插問:"老鼠有什么不好?"幼:"老鼠真壞,它要偷糧食吃"、"它還要偷蛋糕"、"它把我的一件新衣服咬了一個洞"……(愛憎分明的基礎上,話題自然而然的轉向貓捉老鼠。激發和保持幼兒的學習意向,調動和發展幼兒的思維參與。)
2、 圍繞"貓怎樣捉老鼠"展開積極互動,探究貓的外形和生活習性。
(1)師:"小花貓用什么去捉老鼠呢?"幼:"用腳去捉老鼠。"
(2)老師把小花貓的腳舉起來,讓孩子看看、摸摸。
師:"小花貓為什么用腳捉老鼠?"幼兒仔細看、摸,然后回答:它有尖尖的爪子,這爪子像鐵鉤子,一勾就把老鼠勾住了。
(3)師:"小花貓在夜里怎樣捉老鼠呢?"幼兒討論后小結:貓的眼睛像兩盞燈,晚上看得清,貓的耳朵豎著,會轉動,四面八方的聲音都能聽得見,老鼠一動就能捉住它。
(4)師:"貓走路的聲音給老鼠聽見了怎么辦?"幼兒回答:不會的,貓走路很輕很輕的。
(5)師:"貓走路的聲音為什么會這么輕呢?"老師給孩子看腳底的肉墊,幼兒恍然大悟:"呵!小花貓的腳底原來有一塊厚厚的.肉墊,怪不得它走起路來這么輕。"
(6)師:"如果老鼠往上爬,貓怎樣捉住它?"幼兒回答:貓跟著往上爬。
(7)師:"如果老鼠往下跳,貓怎樣捉住它?"幼兒回答:貓跟著往下跳。
小結:原來貓會爬上跳下捉老鼠。
(8)師:"貓跳下來會不會受傷呢?"教師將貓放在桌上,一松手,貓忽然從高處跳下來,一點沒有受傷,幼兒高興地拍手。
(9)師:"為什么小花貓從高處跳下不會受傷?"幼兒回答:腳底上有肉墊。
教師再請幼兒看貓第二次跳下時,觀察尾巴怎么樣?
原來除了肉墊,尾巴也在保護它,使它跳下來不會受傷。
教育幼兒懂得平時看見貓,不能拉它的尾巴。
(從貓捉老鼠這個有趣的問題開始,了解貓的生活習性和主要特征,摒棄了對動物的外形特征和生活習性的枯燥的解說從一個饒有興趣的話題打開"思維閘門",在情境游戲活動中達到預期的效果。)
3、梳理拓展知識經驗
①幼兒摸摸小花貓,欣賞貓的圖片和各種工藝品貓,感受它的可愛。
②游戲:貓捉老鼠。
幼兒自愿選擇扮演貓和老鼠角色,老師扮演貓媽媽,玩貓捉老鼠游戲,游戲中貓媽媽提醒小貓走路輕,從上往下跳輕,睜大眼睛,豎著耳朵……復習鞏固對貓的特征和生活習性的認識。
活動評析
我認為何種教育理論、教學方法,其目的都是為了實現——幼兒愿意、快樂的學習,活動設計始終把孩子推在活動的前沿,關注孩子的興趣點,圍繞"貓怎樣捉老鼠"展開積極有效地探究式互動,感知貓的外形和生活習性,幼兒始終伴隨愉快的情緒體驗。
關注幼兒在活動中的表現和反應,尋找突破口:老鼠壞→貓捉老鼠→怎樣抓。敏感地覺察他們的需求,及時以適當的方式應答,形成合作探究式師幼互動,教師與幼兒的心智在共同感興趣的問題上匯合。幼兒絲毫不感到被要求、被限制,而且主動圍繞話題,進行智慧的交流,是教師有目的的一種滋潤,充分體現了教師心中有目標,教育無痕跡的境界。
《小花貓》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1
活動目標:
1、教幼兒有表情的演唱。吐字清楚、節奏正確,唱準曲中的附點音符和休止符,以表現歌曲的詼諧有趣,并能在歌曲中等待和正確地表現出前奏、間奏和尾奏;
2、鼓勵幼兒根據詞意大膽地表現出自己的情感和體驗,創造性的進行表演唱;
3、使幼兒喜歡參加音樂活動,使之體驗在集體活動中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幼兒已熟悉小老鼠的.外形特征,會有節奏地朗誦兒歌《小老鼠》
2、小老鼠、小花貓指偶各一個,小花貓頭飾若干,木魚一個
3、節奏卡兩張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聽音樂律動入場,要求動作合拍表情自然
2、練聲《太陽出來了》1=C要求聲音甜美,不亂喊亂叫
二、基本部分
1、復習兒歌《小老鼠》
(1)、要求幼兒根據詞義創造性的邊念邊做動作
(2)、請做得好的幼兒單獨表演,其余幼兒模仿
2、學習新歌
(1)、教師出示小老鼠指偶:一只小老鼠悄悄地出了門,準備偷食吃。它東看看、西瞧瞧,見沒有小花貓,很是得意,高興地唱起了歌…教師范唱歌曲第一段。
(2)、教師出示小花貓指偶:正在小老鼠樂滋滋地偷吃糧食的時候,只聽見“喵喵喵”幾聲,機智的小花貓不知從什么地方跳了出來。小老鼠一見,嚇得連滾帶爬地跑了回家…教師范唱歌曲第二段。
(3)、完整欣賞歌曲提問:歌曲名稱?幾拍子?你聽了有什么感覺?(幽默、有趣)
(4)、出示節奏卡x·、x·x0一起朗誦歌詞,要求有表情地朗誦,念準附點音符與休止符
(5)、學習演唱歌曲,要求聽清前奏與間奏、尾奏
(6)、表演唱:要求幼兒大膽地表演創造動作個別幼兒表演唱
3、音樂游戲《貓捉老鼠》
要求:一定要唱完“嚇得老鼠趕快往回跑”后,“小老鼠”才可以跑回家;捉到的“小老鼠”暫停游戲一次;提醒幼兒游戲時自找空間,不相互擠推。
三、結束部分
教師講評小結,表揚認真幼兒,結束活動。
《小花貓》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2
活動目標:
1、小朋友能感應樂曲中的圓滑與斷奏;
2、感受音樂游戲中,與同伴合作游戲的快樂。
活動重點難點:通過律動、游戲,引導幼兒感知音樂的圓滑與斷奏。
活動準備:故事圖片、圖譜、放大鏡、自制跳蚤并掛在繩子上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一)暖身活動:
1、師幼用斷奏,圓滑音問好。
2、放大鏡看跳蚤
(二)故事導入:
出示故事圖片——小貓找河馬醫生治療跳蚤。河馬醫生有好多的秘密武器,他的診所里總是擠滿了病人。小花貓來了,她渾身發癢,難過的不得了,河馬醫生用放大鏡一看,原來小花貓身上有好多的跳蚤!于是,河馬醫生讓小貓用力跳跳,將跳蚤跳下來。
二、律動感應:
(一)分段感知:
1、A段斷奏Staccato(完成河馬醫生的任務:跳跳,跳蚤就沒了):學貓步左右輕跳。尾句后音效/學貓咪伸懶腰。
(1)小花貓在什么地方跳呢?教師出示語詞圖譜,讓小朋友知道每句的句首左右跳動一下。
(2)隨音樂,看圖譜再次跳動,感受斷奏。小花貓身上的跳蚤還有嗎?有的,河馬醫生建議了,用爪子撓撓。
2、B段圓滑Legato:學貓咪抓胡須。在唱“喵喵”時才做抓跳蚤的動作。
(二)整曲律動。看圖譜,跟隨音樂節奏,進行律動,感知圓滑與斷奏。
三、角色扮演活動:小花貓抓跳蚤
兩助教老師將掛有許多的“跳蚤”的繩子牽在空中,A段時,教師上下左右晃動繩子,幼兒扮小貓,隨音樂跳動躲避跳蚤的'碰觸,避免被跳蚤“咬到”。B段幼兒開始抓跳蚤,每到“喵”處可抓一只,直到音樂結束。
四、隨音樂,做肢體律動,結束活動。
活動反思:
活動以小花貓身上有跳蚤,河馬醫生出主意抓跳蚤為背景,引導小朋友通過層層遞進的游戲,來認識音樂中的圓滑,斷奏音。在活動中,小朋友能積極熱情地參與到活動中,通過活動,也能分辨并用肢體表達自己對圓滑斷奏音的理解。
《小花貓》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3
教學目標:
1、能在不同的語境中正確認讀本課生字10個;能記住“伙、伴、盯、沖”這四個生字。
2、能練習用部首查字法在字典里查找“伴”和“怒、烈”。
3、能正確、熟練地朗讀課文。
4、根據一些句子中的.提示語讀出一定的語氣。
5、使學生懂得要想別人尊重自己,首先要學會尊重別人。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揭題
1、師:小朋友,你們平時照鏡子嗎?你們是怎么照鏡子的?今天我們所學的課文中有一只小花貓也在照鏡子,看看它是怎么照鏡子的?
2、揭示課題,學生齊讀。
3、學習生字:鏡
二、學習課文
學生自由讀課文,想想課文講了件什么事情?
1、學習第一小節
2、生自由讀,問:小花貓照鏡子時看見了誰?它怎么樣呢?
1)學習生字:瞪、盯、怒、沖
2)請生讀第一節,指導朗讀,突出小花貓的”怒氣沖沖”。
3、齊讀第一節。
4、學習2———4節
1)小組讀2——4節
2)學習生字:喵、砰、劇、烈、伙、伴
3)朗讀詞語
4)問:小花貓是怎樣對待鏡子中的自己的?請學生用“( )”表示出來。
5)指導朗讀句子:它弓起背,瞪圓了眼,“喵-喵-”大叫兩聲,撲了過去。
6)經過媽媽教育后,小花貓又是怎樣做的?用“---”劃出來。
7)請學生分角色表演。
8)請生讀,齊讀2--4節。
5、學習第五節
1)生讀第五節
2)學習生字:蹲
3)朗讀句子:媽媽語重心長地說:“要想別人尊重自己,首先要尊重別人。”
6、齊讀課文
四、復習鞏固
1、開火車讀生字
2、小組中讀詞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