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接》教學設計(精選5篇)
《連接》教學設計 篇1
活動目標:
1.流暢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做法。
2.根據問題探索連接的方法,有解決問題的信心。
3.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充分體驗“科學就在身邊”,產生在生活中發現、探索和交流的興趣。
活動重難點:
根據問題探索連接的方法,有解決問題的信心。
活動準備:
1.插塑積木、繩子、毛線、吸管、紙、橡皮筋等。
2.用于板書的紙和筆、問號貼紙。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穩定幼兒情緒:《心手相連》。
2.游戲:《連連看》,引入連接的探索。
二、基本部分:
1.提出問題。
今天,看你們玩得那么開心。這些生活中常見的物品也想玩“連連看”,你能把它們連起來嗎?
2.嘗試把準備的各種材料連接起來。(這個環節是讓孩子通過嘗試積累連接的經驗,探索連接的方法)
(1)幼兒操作的時候觀察孩子操作過程,及時用準確地詞語概括出孩子連接的方法。
(2)總結孩子的探索。
3.出示問號,明白辦法總比問題多。
4.嘗試不借助工具,把紙條連起來(這個環節是在材料上引發出活動的挑戰性)
(1)教師:你能試試不借助工具,把紙條連起來嗎?
(2)總結孩子的連接方法。
三、結束部分:
科學態度的提升。
活動反思:
這次活動的安排,抓住了幼兒的興趣點,所以對幼兒有很大的吸引力。在幼兒觀察老師實驗的過程中,幼兒一直很安靜很認真地看著實驗過程。給幼兒提供感性經驗,幼兒在直觀的感受中,能很清晰地講述實驗的過程。
《連接》教學設計 篇2
活動目標:
1、通過操作了解物體與物體之間的各種連接方法,萌發探索興趣。
2、發揮想象力、創造力,并能完成地表達。
活動準備:
1、回型針、夾子、費舊報紙、不同種類的小紙盒、塑料飲料瓶、碟片及碟片盒、橡皮筋、音樂磁帶(找朋友)。
2、輔助材料:繩子、膠水、雙面膠、單面膠、剪刀、訂書機。
活動過程:
1、游戲:“找朋友”引入活動。
“我們來做個‘找朋友’的游戲。聽到音樂響時,馬上找到你的朋友并用各種不同的方法連接起來,表示你們是好朋友。音樂停時,你的動作也馬上停止。”
(2)教師與幼兒一起玩游戲。(提醒幼兒用不同的方法連接)
(3)教師引導幼兒說說和好朋友是怎樣連接的。
“你是和好朋友怎樣連接的?”(如沒有小朋友說,教師可提示說:“我和好朋友是怎樣連接的?”)教師請連接方法不同的小朋友說。
2、嘗試連接
(1) 介紹操作材料
“今天我帶了很多的朋友,他們都是生活中經常用到的東西,你們認識他們嗎?”教師出示操作材料。“誰說說他們的名字?”教師請個別幼兒說。
(2) 請幼兒說說材料是怎樣連接的
教師從拿出其中一個材料并提問:“紙盒怎樣把他們連接起來?”請個別幼兒回答:“可以把紙盒用雙面膠連接起來。”教師把材料一一拿出提問幼兒(回型針、夾子、費舊報紙等等)怎樣連接起來。
(3)幼兒分組操作,教師指導。
3、交流分享
“在連接時,你選用的是哪些東西?用什么方法把它們連接起來的?”教師和幼兒一起圍繞這兩點交流。
“小朋友們想出了很多的連接方法,你能把連接物變成一樣有用的東西嗎?”
4、發揮創造
(1) 幼兒再次探索,使其成為另一樣東西。
(2) 教師觀察指導,并引導、幫助幼兒。
5、表達
(1)展示作品,分享成功的快樂。
“我們大家看看這是什么?”以提問吸引幼兒的注意。教師請一幼兒上來介紹自己的作品。
a 每一小組(從選擇的材料來分)選一個幼兒介紹。
b 作品比較完整有意思的幼兒介紹。(教師在上個環節已和幼兒交流過做的是什么?)
(2)幼兒自由互相的介紹自己的作品后,整理材料結束活動。
《連接》教學設計 篇3
設計意圖:
連接在幼兒的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但他們對連接物體的這一科學原理概念模糊,需要我們提供、創設一個研究、探索的機會和環境。因此,我設計了本次活動。本次活動讓孩子們利用物品的連接,通過游戲、探索、嘗試連接現象,知道"連接"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從而激發孩子們觀察、探索周圍事物的興趣。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比較,了解物體之間的多種連接方式,發現有的物體連接不需要輔助物,有的要輔助物。
2、能根據需要輔助物連接的.材料的特殊結構,找到合理的連接方式。
3、鼓勵幼兒積極的參與活動,體驗探索連接的樂趣。
4、學會積累,記錄不同的探索方法,知道解決問題的方法有很多種。
5、能積極地與同伴交流自己的發現,激發進一步探索事物變化的愿望。
重點:
了解物體之間的多種連接方式。
難點:
尋找輔助物來連接。
活動準備:
1、布條、繩子、扭扭棒、勾子、回形針、筷子、兵乓球、紙盒。
2、活動圖片活動過程:
一、快樂連接師:今天我們來玩一個"快樂連接"的游戲,請小朋友找一個自己的好朋友,想個辦法讓你們兩個能連在一起。
二、我會連接
(一)請幼兒把不需要輔助物連接的物品連接,并說說連接的方式。
1、出示材料一:繩子、布條、勾子、扭扭棒、回形針。
2、幼兒操作材料,教師巡視指導。
3、請幼兒說一說。
師:你剛才連的是什么?;本文你是怎么把它們連接在一起的。為什么它們會連接?
小結:用了勾、綁等方法把同一種東西連在一起。因為他們開可以勾、可以綁。
(二)請幼兒把需要輔助物連接的物品連接,并說說連接的方式。
1、出示材料二:筷子、兵乓球、紙盒。
2、讓幼兒操作,并發現它們不能單獨連接。
師:這些材料為什么不會連接在一起?可是它們也想和好朋友連接在一起,你們能用剛才的那些朋友來讓他們連接嗎?
3、在材料一中尋找輔助材料來幫助它們連接
4、幼兒操作材料,教師巡視指導。
師:你請了誰來幫助他們連接?
小結:這些東西雖然自己不能連接,但通過了朋友的幫忙他們也能夠連接在一起。在我們生活中也有很多的連接,看看它們連接在一起會怎么樣?
三、生活中的連接
1、出示圖片(插頭與插座、水管與水龍頭、鋼筋連接等)。2、觀看圖片,了解連接給我們帶來方便與美觀。
師:小小的連接作用可真大,不但能美化我們的環境,而且還能給我們的生活帶來方便。
四、活動延伸:找連接
師:我們生活中還有好多的連接,讓我們一起去找找吧!
《連接》教學設計 篇4
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對探究活動的興趣,體驗探究過程的快樂。
2、鼓勵幼兒自由選擇材料與同伴一起探究各種連接方法,培養幼兒的創造性思維及動手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識。
活動準備:
1、幼兒會使用雙面膠,透明膠,訂書機。
2、雙面膠,透明膠,回行針,訂書機,夾子。
3、掛歷紙,紙箱,紙條,繩子,呼啦圈,皺紋紙,皺紋紙條,報紙,皮筋。
4、音樂,開火車。
活動過程:
1、帶孩子和老師熱情打招呼。
看今天我們活動室來了好多的客人老師,我們給我們客人老師打聲招呼好嗎?
2、幼兒玩連接游戲
(1)師;我知道每個寶貝都有自已的好朋友,今天我們來當機器人玩找朋友的游戲,但是今天的游戲和以前的不一哦,當念到“馬上找到好朋友時”你就要和你的好朋友用身體連接起來,保持不動。
(2)幼兒和老師一起念兒歌玩游戲。(師:看他們手拉著手連接在一起。快看他們頭挨著頭連接在一起)
(3)幼兒再次游戲(我們再來試試剛才沒有用過的方法好嘛,)
(3)幼兒嘗試不同的連接方式,師:除了站著連接還可以怎么連接?老師引導幼兒坐著,蹲著進行連接)
3、進一步探索連接起來不被分開的辦法
(1)師:怎么這么容易就分開了,(老師輕輕將兩個小朋友拉開)他們怎么不會被分開(拉不會分開的小朋友),現在蔣老師要請和你的好朋友商量一下怎樣連接在一起才不容易被分開,(幼兒討論一會)想好了嘛?現在我們再來玩游戲
(2)幼兒嘗試新的連接方法。
(3)交流:你和好朋友是怎樣連接起來的?
4、借助物體或工具進行連接
(1)投放材料引起幼兒進行探索的興趣(蔣老師還準備了很多東西我們去看看)(咦!可不可以用這些材料把你和朋友連接在一起呢?那我們去試試吧)
(2)小朋友自由選擇材料進行連接探究活動,老師進行個別指導。
(玩圈)你選的是什么材料,怎樣和朋友連接在一起的,那再去選別的材料試試。(已連接好幼兒)
(玩較長彩條)你選的是什么材料,怎樣和朋友連接在一起的,那你們可不可以多找幾個朋進行連接。
(玩較短需用工具連接的材料:紙條 皺紋紙)你們連接起來了嘛?(太短了)那想辦法去將它變長點。
(玩報紙 掛歷紙)除了頂在頭上還可以怎樣進行連接(引導幼兒將報紙撕成兩個洞進行連接)
(一個人玩)快去用你手中的材料將你和朋友連接在一起呀。
5、合作游戲
(1)幼兒進行分享連接活動。
孩子們剛才玩得真棒,真會動腦筋,那你先和你身邊的朋友說說你剛才是怎樣玩的好嗎!(幼兒自由交流),誰愿意大聲告訴我你是怎樣玩的?
(2)幼兒合作連接火車,鼓勵幼兒使用不同的材料,不同的方法連接。
現在蔣老師請你們把紙箱連接起來變成一列長長的火車好嗎?(投放紙箱)
(一個人或幾個在一旁玩紙箱)寶貝趕快去選材料將你的火車車箱和朋友的連接起來呀。
(幾個車箱放在一起并未進行連接)怎么還沒連接起來了趕快去選材料呀。
(紙箱上有洞)這個紙箱上有洞我們可以選什么將他們連接起來了。
6、結束部分
老師要和你們一起連成一列長長的火車,(孩子們站在紙箱里)小火車出發了和客人老師說再見,幼兒聽開火車音樂出活動室。
《連接》教學設計 篇5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物體與物體之間簡單的連接方法,并能大膽嘗試用不同的方法進行連接。
2、知道同一種物體,可以用不同的連接材料,同一種連接材料,可以連接不同的物體。
3、能積極參與活動,體驗活動帶來的樂趣。
活動準備:
1、課件、錄音機、磁帶《小鴨減肥記》
2、連接材料:螺絲、鐵釘、磁鐵、線、針、膠帶、膠水;釘書機、夾子等。(放在前面)
3、可連接的物品:第一組:拼插玩具 第二組:磁鐵玩具
活動過程:
(一)創設游戲情境,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1、師:聽說“連接”王國里要舉行“連接舞會”,小朋友們,你們愿意去參加嗎?那我們聽著音樂一起跳一跳,用身體連接起來吧。
2、教師帶領幼兒游戲。(連接方法:頭碰頭、屁股、腳、肩膀;手相握、搭橋、)
3、提問:你們是怎樣連接的?(我們是用和連接起來的”)。
過度語:小朋友真棒!用了不同的方法,把自己和好朋友連接起來。告訴你們,張老師還見過一個用連接方法做成的巨大的建筑呢,你們想不想去看看呀?
(二)創設自由探索的環境,了解簡單的連接方法。
1、出示課件鳥巢,
提問:
(1)這個巨大的建筑是什么呀?(鳥巢)
(2)小朋友見過鳥巢嗎?在哪里見到的?
(3)鳥巢是怎樣做成的呢?
總結:鳥巢是一種鋼結構形成的整體的巨型空間馬鞍形鋼木行架,它是由鋼結構、混凝土框架、剪刀墻體系連接后焊接形成的一種巨型建筑。
2、出示課件“螺絲”,幫助幼兒認識借助輔助材料形成的連接。
提問:
(1)小朋友看,這是什么?
(2)你在什么地方見過?
(3)在生活中你還見過哪些物品可以用螺絲連接起來?(桌子、椅子、水管……)
(4)小朋友想一想,桌子除了用螺絲連接還可以用什么材料連接?
總結:像桌子、椅子和小朋友剛才說的這些物品的連接是需要借助輔助材料才能完成的連接,小朋友想一想,有沒有不需要借助輔助材料就可以完成連接的物品呢?
3、出示課件“玩具” 幫助幼兒認識不借助輔助材料形成的連接。
提問:
(1)這是什么?
(2)它們是怎樣連接起來的?(直接把玩具拼插連接在一起)需不需要借助輔助材料呢?
(3)像玩具、拼圖這些不需要借助輔助材料,直接就可以連接起來,小朋友想一想?
(4)在生活中你還見過哪些物品是直接可以連接起來的?(拼圖、拼板……)
三、創設自由探索的環境,根據物體間不同的連接方法,大膽動手操作。
1、課件“國王聲音”:小朋友們,你們好!
師:咦?這是誰的聲音啊?
“我是“連接國”的國王,我們國家要舉行一個“連接大賽”聽說你們要來,我特意準備了一些連接材料和幾種不同的連接物品,你們愿意參加嗎?那就請你們徐澤自己喜歡的材料動手連接吧,看看誰是今天的“連接小能手”。
2、請小朋友選擇自己喜歡的材料去制作吧,可以自己制作也可以和小伙伴一起制作,比一比誰是今天的小能手?
3、幼兒自由操作,教師指導。
(1)你準備用什么材料,把和連接起來,做成什么?
(2)試一試還有沒有不同的連接方法。
4、展示作品,共同講評:
1、講評作品:
師:這是誰制作的?請你說一說你是怎樣連接的?
2、教師小結:今天,小朋友都能夠用不同的方法把物體和物體連接起來,知道了同一種物體,可以用不同的連接材料,同一種連接材料,可以連接不同的物體。現在我們把連接好的物品送給國王,讓他來評一評看看誰是今天的“連接小能手”吧。(輕音樂結束)
活動延伸:請小朋友回家后,找一找還有什么不同的連接方法,明天來告訴大家,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