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社會《手的秘密》
活動反思:很榮幸有機會參加本次研討活動。這次執教的大班社會《手的秘密》是結合大班主題《我的身體》和園本教研“探索之路”的研討生成出來的教學活動。本次活動,我們讓幼兒從觀察手的特征、手勢以及手能表達的情感分析,通過圖片和力克視頻的刺激,讓幼兒感受到手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在回憶生活中的手勢時,通過幫助幼兒梳理,使他們了解到很多手勢及所表達的意思。陳鶴琴先生說過:兒童以游戲為生命,我們應創造適當的環境,使其天真爛漫、活潑好動的特點得到充分的發展,應多采用游戲式的教學法,以提高教學效果。所以在這個環節中,我創設了游戲場景,引導孩子們不用手試一試堆積木,調動他們多種感官的參與,在對比中感知了手的靈活,在游戲中體驗手的特點、作用,從而產生了保護小手的愿望。在此次活動的設計和執行過程中,我考慮了幼兒的學習特點和認知規律,創設豐富有趣的游戲化情景,充分調動幼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他們在不知不覺中獲得了相關的經驗,得到情感的滿足。 活動實施時,在各環節的時間節奏上,我控制的不是太好,其中觀察手的外形特征這一環節有拖沓的現象。在感知勞動者的手時,引導得不夠到位,以至于是老師告知孩子粗糙的手是美的,應該讓孩子再進行交流,分析各行各業手粗糙的原因,從而產生感謝的勞動者的愿望。當然,還有其他的不足之處,懇請各位專家、老師多多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