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社會活動:蒙古族的旅行
活動目標:
1、 初步了解蒙古族人民的居住地、服飾特點、風俗習慣等。
2、 能積極參與音樂活動,用動作表現(xiàn)蒙古族人喜歡的活動,如騎馬、擠奶等。
3、 知道蒙古族是我國56個民族中的大民族之一,對民族文化感興趣。
活動準備:
1、 從網(wǎng)上下載有關蒙古族的圖片制作成幻燈片演示文稿。
2、 教師事先要對蒙古族有較多的了解。
3、 音樂磁帶《擠奶》《騎馬》《小牧民》。
活動過程:
(一) 旅行前:看中國地圖并了解內蒙古的地理位置。
1、我們住在哪里?請在地圖上找一找。
2、在地圖上找找內蒙古在什么地方?地形象什么?
3、你會采用什么交通工具去旅行?
4、播放音樂,幼兒模仿交通工具的特征出發(fā)。
(二) 旅行中:看課件了解蒙古族的民族特點。
(教師用導游的身份和語氣與幼兒對話,激發(fā)幼兒參與的熱情。)
1、地理風光:草原、牛羊、蒙古包等,知道蒙古族自稱“蒙古”。其意為“永恒之火”。
別稱“馬背民族”。
2、見面禮儀:獻哈達是蒙古族的一項高貴禮節(jié)。獻哈達時,獻者躬身雙手托著遞給
對方,受者亦應躬身雙手接過或躬身讓獻者將哈達掛在脖子上,并表示謝意。見面要互致
問候,即便是陌生人也要問好。平輩、熟人相見,一般問:“賽拜努(你好)”;若是遇見
長者或初次見面的人,則要問:“他賽拜努。”(您好)。教師介紹后,請幼兒模擬練習獻哈
達。
3、服飾特點:首飾、長袍、腰帶和靴子是蒙古族服飾的4個主要部分,婦女頭上的
裝飾多為瑪瑙、珍珠、金銀制成。
4、食俗:蒙古族牧民視綿羊為生活的保證、財富的源泉。日食三餐,每餐都離不開
奶與肉。最具特色的是蒙古族烤全羊(剝皮烤)、爐烤帶皮整羊或稱阿拉善烤全羊,最常
見的是手把羊肉;蒙古族每天離不開茶,除飲紅茶外,幾乎都有飲奶茶的習慣,每天早上
第一件事就煮奶茶……
4、 特產:蒙牛乳業(yè)。請幼兒說說它的口味及營養(yǎng),并且提供牛奶品嘗一下。
5、 愛好:騎馬、賽馬、摔跤、擠奶、拉馬頭琴等。
(三) 旅行結束:和蒙古人(由一老師扮演或放一段影片)一起隨音樂表演。
1、傾聽音樂《小牧民》:你好象看到了蒙古人在干什么?
2、用蒙古人喜歡的動作來表演音樂。
活動延伸:
1、繼續(xù)在表演區(qū)里隨音樂表演。
2、幼兒自己搜集更多關于民族的信息和大家一起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