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社會:小路上的畫
活動目標:1.欣賞繪本,比較故事中人物的行為和態度,體驗友善情感。2.嘗試用“換種想法、換種做法”的思維方式,排解不良情緒,體驗助人和自助的樂趣。活動準備:1、課件、開心和不開心表情圖片 2. 記錄自已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不開心的事情的畫活動過程一、出示繪本,引起興趣1. 觀察封面師:小朋友,你們喜歡看書嗎?今天呀,我們一起來看本好看的書。你看到封面上有什么?2. 猜測繪本內容師:猜一猜,它會講一件什么樣的事情呢?二、觀察表情、動作,分析人物特征1. 觀察圖一、二,了解薩沙是怎樣的孩子。2. 觀察圖三、四,引出關鍵人物卡佳。3.觀察圖五、六,實例解析換一種方式做事情 4.觀察圖七、八、九,對比薩沙和卡佳的情緒,體會卡佳換一種做法后快樂的心情。5.小結:遇到一些不開心、不快樂的事情的時候,換一換想法,換一換做法,去解決問題讓自己開心起來。三、進行游戲,嘗試自我調整心情的方法1. 游戲比賽,嘗試調整失落情緒。師:今天老師帶我們小朋友來開心一下,玩個游戲——剪刀石頭布。2.嘗試換一種方法、換一種想法來戰勝對方。3. 觀看自然災害錄像,知道幫助別人能給別人帶去快樂,同時自己也會感覺快樂。4. 跟著老師一起聽音樂、看風景,換個心情。了解調節心情還有很多方法。四、遷移經驗,強化“換種想法、換種做法”的思維方式。1. 請幼兒述說自己記錄的煩惱事情。引發幼兒自由討論:請個別幼兒說一說自己想出來的好辦法。2.貼上“快樂表情卡",鼓勵幼兒永遠快樂,一起向快樂出發!幼兒邊說咒語“不開心的事情快跑掉”邊貼上快樂的標記。師:那我們那么多不開心的都是都跑掉,把不開心的事情忘記,讓我們做一個快樂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