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社會:能干的你我
活動目標: 1、了解動物都有長處,懂得人人都有長處,增強自信心。 2、嘗試用記錄的方法表達自己的想法。 3、學習用自己的長處幫助別人,體驗其中的快樂。活動準備:1、圖片 2、記錄表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一、創設情節,了解動物的長處,體驗小烏龜由灰心、失望到高興、自信的情感變化過程。1、以故事形式創設情景,激發幼兒思維。(1)欣賞故事前半部分,體驗小烏龜失望、難過的心情。森林里要成立“動物活動中心”啦,這個好消息很快就傳開了,大家聚在一起討論:怎樣辦好我們自己的活動中心,讓動物們過得更開心。大象說:“我的長鼻子能給花草樹木噴水,我來管理花草樹木。”河馬說:“我的大嘴巴一口氣能吹幾個氣球,我來用氣球裝飾房子。”袋鼠媽媽說:“我的大口袋里能裝書報雜志,我來給大家提供流動服務。” 小烏龜在一旁難過極了:“我沒有長鼻子,沒有大嘴巴,也沒有大口袋,只有笨重的烏龜殼,能幫什么忙呢?”它坐在樹下嘆氣,傷心得直想哭。提問:誰能幫小烏龜想想辦法?幼兒討論、交流(2)欣賞故事后半部分,體驗小烏龜自信、高興的心情。提問:小烏龜自己想到了什么辦法?看著大家吃香噴噴的燒餅,小烏龜心里怎樣?3、了解動物的長處。提問:(1) 你喜歡誰?為什么?大象是怎樣幫助大家的?它為什么選擇管理花草樹木?(可以用長鼻子給鮮花噴水)。用動作表示“噴”。(2)河馬是怎樣幫助大家的?它為什么選擇用氣球裝飾動物活動中心?(發現河馬的長處:嘴巴大。)(3)袋鼠又是怎么做的?它為什么選擇為大家提供書報雜志服務?(發現袋鼠的長處:育兒袋。)小結:原來小動物們都用自己的長處在為大家服務,誰知道“長處”是什么意思?1、提問:聽說森林里開了動物活動中心,還有一些小動物也趕過來了,他們是誰呀?(蜜蜂、馬、啄木鳥圖片)他們能幫些什么忙?(幼兒討論)我們小朋友真聰明,想出了不同的辦法,老師準備了許多圖表,你可以給喜歡的動物去找一找它的長處,這個長處可以怎樣幫助別人,我們來給你把這些辦法畫下來,告訴他們好嗎?2、幼兒在圖表中記錄自己的發現與思考。(三張表分三個地方放)3、幼兒表達記錄的圖表意思:自由交流與個別幼兒在轉換儀上交流相結合。 跟他找到的長處一樣的小朋友請上來,把你畫的圖展示給大家看。 還有誰幫找到的長處不一樣的,在個別-----集體 小朋友真會動腦筋,幫小動物們想了這么多辦法,原來小動物們都有長處,還能用自己的長處幫助別人,給別人帶來方便和快樂,你們猜它們自己的心理開心嗎?為什么?(幫助了別人會很開心。)我們用聰明的大腦幫小動物們想出了這么多的辦法,開心嗎?做個開心的表情、動作。我們聰明的大腦會想辦法,這就是我們的長處。三、拓展幼兒的思維與經驗,幫助幼兒將尋找動物長處的經驗遷移到樹立自信、自強的自我意識中。1、我們小朋友還有什么長處?你想用你的長處做些什么事情,或者幫助誰?請你和旁邊的小朋友講講。2、幼兒討論。3、我知道小朋友的長處很多,還沒講完,沒關系,我們可以在表格中畫一畫。講解要求:這是我們小朋友,你可以添上你的長頭發或者短頭發,在第二格里畫上你的長處,第三格里畫上你想做的事情4、幼兒交流表達:找到了自己的長處開心嗎?去告訴你的好朋友或者老師聽。延伸活動: 除了動物和我們小朋友有長處,還有我們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叔叔阿姨,每個人都有長處,不信,下課后你可以繼續去找,老師在活動區里為你們準備了記錄紙,可以把你的發現記錄下來,也可以去和別人講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