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數學《小動物聚會》說課稿
一、教材分析:
新《幼兒教育指導綱要》中對數學教育的新目標和教育價值中提出“能從生活和游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系并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興趣”。這就要求我們的孩子能在生活和游戲的真實情境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逐漸形成數學感和數學意識,體驗到數學的重要意義。因此,幼兒園的數學教育活動應改變以往的講解說教、解答各類題目的方式,將游戲活動與數學活動有機結合中,使數學活動游戲化。
本活動課強調幼兒的已有經驗,在設計上注重幼兒的生活經驗,密切聯系生活,強調在解決現實問題的過程中,讓幼兒經歷抽象數學概念并進行解釋和應用的過程,從中獲得對自編應用題的感悟。教材中的主題圖以幼兒喜愛的童話形式出現,目的是讓幼兒在生動的情境中提出問題,掌握自編應用題的簡單應用。
二、分析幼兒:
大班孩子對算式已經有了初步認識,并能夠初步用算式解決問題。但自編應用題對幼兒來說接觸的還是比較少的,由于本班學生思維敏捷,愿意和小伙伴交流合作、并且喜歡得到老師的表揚。根據現代教育的需要,我們將多媒體與大班的數學教學相結合,試圖利用先進的多媒體教學手段,幫助幼兒更好的學習數學。在實施過程中,我們充分的考慮到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多媒體技術的特點、以及在利用多媒體進行大班數學教學的具體步驟。
三、教學目標:
1、結合“小動物聚會”的具體情境,發展提出問題與應用數學的意識,會運用算式解決生活中簡單的實際問題。
2、通過各種數學活動培養幼兒創新意識及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3、在解決應用題的過程中進一步體會應用題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增強幼兒學習數學的信心。
四、教學重、難點:根據教學目標結合我班學生實際,我把本節課的重點設為培養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體會應用題的簡單應用;難點設為加深對自編應用題的理解。
五、教法與學法:
教法
1、情景導入法。故事情境導入,引起幼兒興趣。
2、媒體展示法。多媒體教學能使教學更具體化、形象化、信息化。
3、實踐體驗法。如果在活動課中能善于抓住幼兒學習的心理,盡力創設讓幼兒實踐體驗的活動,那枯燥的數學課就會像吸鐵石一樣牢牢吸引幼兒的注意力,激發他們的學習積極性。
(1)合作學習法:幼兒的個性是不同的,有的大方,有的膽小,為了調動每一位幼兒的積極性,促進幼兒身心的發展,快速有效地提高教學質量,為此讓幼兒進行小組合作學習,以此激發幼兒主動參與的意識,使幼兒在教學活動中不斷認識自我,發展自我。
(2)參與學習法:大班幼兒形象思維勝于抽象思維,而且他們的自控能力還不夠強,為此在學習中能動靜交替,可以說,可以用動作表演,可以拿起鉛筆寫下來,定會提高學習的效率。這樣也使學生最大限度投入教學活動中,同時發揮個體思維的作用,讓幼兒有成功的體驗。為了讓活動生動有趣,我做了以下準備:
六、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學具圓片、幻燈片、各種動物圖片、猴子排序圖片、記分牌、10以內加減運算題卡。
七、教學過程:根據《課標》指出的“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的理念,我安排了以下x個環節:
1、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學前幼兒對童話故事非常感興趣,因此我創設了白雪公主來到森林里答謝小矮人,小動物們為白雪公主舉辦小動物聚會的童話故事,引出新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