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數學:種子排隊(精選2篇)
大班數學:種子排隊 篇1
一、活動目標1、學習將收集的種子進行分類,排列,并做記錄。2、積極探索、分析討論,感知物體的大小、數量與排列長短的關系。3、嘗試用簡單的數學知識解釋周圍現象。二、活動準備1、幼兒人手一份種子(蠶豆、黃豆、紅豆各十顆)。鉛筆人手一支。2、紙板 3、籃球、皮球各一個。4、十倍于幼兒腳長的鋼絲一根。三、活動過程1、導入活動,引起幼兒興趣。t:元旦就要到了,種子們都想參加慶元旦聯歡晚會,聽說大3班的小朋友很能干,想請你們幫它們排練一個節目,你們愿意嗎? 先來熟悉一下,(出示瓶裝的種子)是哪些種子?s:蠶豆、玉米、瓜子。t:今天我們先排隊形。呀!一說起排節目,它們都搶著要自己先排。這樣,我們先來幫他們分分小組。你們說,該怎樣分呢?s:玉米排在一起,瓜子排在一起,蠶豆排在一起。2、第一次探索活動:感知數量相同,大小不一的種子,排列長短不一樣。(1) 講解操作要領。t:對,要是排成這樣(出示圖一)整齊的隊形就好了,你們看什么種子排在第一條線上最合適呢?為什么?s:玉米,因為玉米最小。t:那第二、第三條線呢?s:黃豆、蠶豆。t:排的時候從線的左邊開始,一個靠著一個,讓它們并排站在線上。三排全排完了,不要收,先數一數,把數字記到后面的格子中。看誰排的又快又整齊。(要做什么?目標、要怎么去做?規則、要注意什么?強調重點、完成作業的標志,自我檢測的依據)(2) 幼兒操作,用種子在紙板上排隊。(3) 請幼兒講述排列結果。t:紅豆有幾顆? s:十顆。t:黃豆有幾顆? s:十顆。t:蠶豆呢? s:十顆。t:它們都是十顆啊?那它們排的隊伍一樣長嗎?s:不一樣長。(4) 怪了,明明都是十顆,為什么隊形不一樣長呢?你們和旁邊的小朋友討論討論看。(幼兒討論)s:因為紅豆小,所以排的最短。s:因為蠶豆大,所以排的最長。s:因為黃豆不長也不短,所以排的隊伍不長也不短。小結:相同數量的種子,種子越小,排的隊形越短;種子越大,排的隊形越長。t:我們先把種子送回小筐里,幫它們換一種隊形。3、第二次探索活動:感知大小不一的種子,排列長短相同時,數量不同。(1)(出示圖二)就換這一種隊形吧,你們誰能看懂這張圖?t:這三條線怎么樣?s:一樣長。(2)設疑、引導幼兒思考。t:猜猜看,種子們在這三條一樣長的線上排隊形,它們用的數量會不會一樣多?s:一樣多。 s:不一樣多。(3)交代探索要求,幼兒操作。t:它們用的數量到底是不是一樣多呢?請你們用種子分別在三條一樣長的線上排排看。(幼兒操作)(4)講述操作結果。s:不一樣多。s:紅豆用得最多,蠶豆最少。(5)討論:“為什么排的隊形是一樣長的,但紅豆用得最多,蠶豆用得最少呢?”小結:隊形一樣長時,小種子用得多,大種子用得少。你們真能干,表揚表揚自己,今天種子們排了兩種隊形,也累了,我們輕輕地把它們送回筐里休息一會兒吧。4、結合生活實際,進一步感知大小、數量與排列長短的關系。(1) 師手拿籃球、皮球。t:聽說種子們已經在排隊形了,籃球和皮球也吵著要參加,你們想想看,如果用一樣數量的籃球和皮球排隊,誰得隊伍長,誰的隊伍短,為什么?s:皮球小,排的隊伍短;籃球大,排的隊伍長。t:讓它們排一樣長的隊伍,海洋球和乒乓球誰用的多?為什么?s:隊伍一樣長時,籃球大,所以用的少;皮球小,所以用的多。(2) 游戲:走鋼絲。t:光顧給它們排練了,我們自己還沒排呢,排什么呢?排個“走鋼絲”節目吧,先看老師練基本步伐,你們一起幫老師數走完這根鋼絲要幾步?t:老師走了幾步?是怎樣走的?s:從起點線處腳跟對腳尖走到終點線。 t:誰想上來試試?t:我們一起來幫他數數走了幾步?t:為什么老師用的步數少,他用的多呢?s:因為老師的腳大。t:你們想不想來試試?這里太小了,我們一起到操場上去練吧!
大班數學:種子排隊 篇2
活動目標:
1、 將收集來的種子進行排列,并能進行分析比較。
2、 能認真傾聽,積極思考,養成耐心細致的操作習慣。
活動準備:
1、幼兒人手一份種子(蠶豆、花生、黃豆各8顆)。
2、人手一張操作卡,一支鉛筆。
3、每組在備有同樣的種子一盆。
活動過程:
一、直接導入
小朋友,你們的桌子上都有哪些種子呢?請你們來說說看?(有蠶豆、花生、黃豆)
二、第一次排隊:感知數量相同。大小不同的種子,排列的長短不一樣。
1、 小朋友‘這些種子都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呢?(蠶豆是扁扁的,黃豆是圓
圓的;蠶豆大,黃豆小等)。
2、 說的很對!小朋友們,這些豆子的形狀不同、大小也不一樣,你們想一
想可以用什么辦法來比較這三樣種子哪個多、哪個少?哪個大、哪個小呢?(可以讓它們排隊)
3、 對呀,排隊是一個好辦法,排好了隊還可以數一數。
4、 幼兒第一次操作記錄
師:好吧,那我們就用排一排,數一數的方法,看看這三樣種子哪個多,哪
個少,(出示操作卡),問:這上面三條線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把每樣種子排在這個線上)
5、 那每條線的開頭有面小紅旗是表示什么呢?(就是從紅旗開始排隊)
6、 教師提出操作要求:小朋友排隊的時候,每顆種子都要緊緊挨著,不把
種子灑落在地上或桌子上,排好后數一數每排有幾顆,并在每排種子的后面的第一個方格里記錄。
7、 集體分析比較。
師:現在,老師請小朋友把你的記錄表拿上來給大家看看?小朋友,你們看,從這張操作卡上你們看出了什么?三樣種子的數量都是多少?(都是8顆,一樣多)
8、 你還發現了什么?它們的隊伍都一樣長嗎?(不一樣)那哪個最長,哪
個最短呢?
9、 提問:為什么種子數量一樣多,排列的隊伍都不一樣呢?(因為這些種
子的大小不一樣)
10、小結:小朋友說的真好,都被你們發現了這個秘密,原來啊,種子的數
量相同,大小不同,排列起來的長短是不一樣的。
三、第二次排隊:感知大小不同的種子,排列的隊伍相等時,種子的數量不
同。
1、小朋友,如果用這些種子在一樣長的線上排隊,種子的數量會不會一樣
多呢?
2、幼兒第二次操作。請幼兒接著往下排,排好隊伍后數一數,用數字寶寶
記錄在后面的第二個方格里。
3、集體分析比較
師:從這張操作卡上你們發現了什么?數量還一樣多嗎?(不一樣)為什么
排列一樣長的隊伍,有的種子少,有點餓種子多呢?(因為種子有大小)
4、說的真好,又被你們發現了一個秘密,原來排列的長度相同時,種子的
大小不同,數量也是不同的。
四、第三次排隊:感知排列的疏密與隊伍長短之間的關系。
1、明確要求:小朋友,現在老師要請你們在排一次,就是不管疏密方法排
隊,都要使每樣種子的數量一樣多,每樣種子都是8顆,排列的隊伍也是一樣長,記住哦,它們的隊伍要排的一樣長。
2、幼兒操作。師:小朋友,想一想怎樣把小的種子變得和大的種子一樣長
呢?或者把大的變得和小的長呢?
3、展示操作卡,集體分析。
師:小朋友我們來看看每樣種子要一樣多,隊伍是不是排的一樣長呢?你是
用什么方法讓隊伍變得一樣長呢?(把小的種子排的稀一點,大的種子排的密一點就變得一樣長了)
4、還有誰覺得自己排的比他更好的,請你上來。
結束語:小朋友,今天我們學會了給這些種子排隊,還可以用其他的種子來
排隊,小朋友晚上回家可以跟你們的爸爸媽媽一起排隊哦!
反思:
幼兒園數學教學是一門系統性、邏輯性很強的學科,有著自身的特點和規律。密切聯系幼兒和生活,利用幼兒平常接觸到的、熟悉的事物來設計數學活動,是解決數學知識的抽象性與幼兒思維具體形象性這一矛盾的最好方法。
操作法是幼兒學習數學的基本方法,我們投放幼兒自己收集、非常熟悉的大小不一的種子材料,創設問題情景,讓幼兒帶著問題去操作、思考、探索。通過種子排隊、層層遞進的環節,感知物體大小、數量與排列長短的一種互逆關系。本次活動,發展了幼兒的邏輯思維能力,培養了幼兒的學習習慣。活動中,幼兒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和看法,說出自己的理解,讓每位幼兒都有自己的操作空間,讓幼兒對數學活動充滿興趣,并為入學前增添了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