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體育:神秘人體洞
活動背景;
洞在我們生活中隨處可見,什么樹洞、山洞,而且對于孩子來說,好像顯得特別的喜歡,我們經常會看見孩子在有洞的物品上挖呀,扣呀。隨著“神秘洞”主題活動的展開,孩子們對洞的認識也逐漸豐富了,而且他們時常在課間活動、戶外活動的時間尋找各種不同的洞。有時當他們找到一個不同與別的孩子發現的洞的時候,會顯得特別的開心與興奮。隨著孩子從認識客觀物體上的洞到自己身上一些特殊的洞,興趣是越來越濃。于此同時,從大班健康目標出發,它也要求孩子用自己的肢體動作來表現物體的某一特征或形態。從孩子興趣出發,結合綱要目標,,就形成了此次活動。
活動目標;
依據目標,結合興趣,我為此次活動指定了一下目標;
1、 引導孩子用肢體動作來建構洞,并通過同伴間的合作建構不同大小、形態的洞;
同伴間合作是一種水平比較高的學習方法。進入大班后,這種學習方法使用的非常多,它要求幼兒能夠按照一定的規則進行,要學會照顧到他人的建議,不能隨便按照自己的意愿單獨進行。這對幼兒社會規則的發展是很有幫助的。另外,俗話說的好“人多力量大”,“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同伴的力量總要比個人強,對于實踐探索類的活動是比較適合的。合作意識的培養不是一次、兩次活動就能解決的,它需要長時間、且不同的場合實施。為此我把同伴合作放進了我的第一目標。
2、 引導孩子用不同的方法來穿越洞;
我把引導孩子用不同的方法來穿越洞作為第二目標,原因是在個人單獨建構和同伴間合作建構所形成的洞肯定存在大小、高低的不同,要想通過就必須使用不同的方法,幼兒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
3、 體驗探索活動帶來的樂趣;
活動準備;
鉆圈四個,課桌四張,鋪與桌下的地墊四張,照相機(將孩子好的創意拍攝下來,進行展示,讓孩子有機會欣賞自己的創作,同時也可以鼓勵其他的孩子來學一學,起到經驗分享的作用)。
場地安排如圖。
活動過程;
教學方法;
教法:講解、介紹,引導鼓勵;
學法:實踐探索法,合作學習法。
整個教學活動分四個環節來進行;
一、“鉆洞”游戲,;
游戲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形式,它們樂意在游戲的過程中學習知識,掌握本領。抓住孩子的這一特點,在將孩子帶進操場后告訴他們老師要帶他們去穿越有很多的洞,你們愿意嗎?準備好了嗎?孩子的注意力一下子就被老師抓了過來,為接下來的活動開了一個好頭。在老師的帶領下,孩子們依次鉆過了圈的洞和桌子的洞,并在鉆洞的過程中感受到了鉆圈的方法與鉆桌子的方法是有所不同的,教師也會在鉆的過程中提醒孩子。在游戲的過程中孩子們不僅玩的開心,而且身體各個部位也得到了活動,起到了準備活動的作用。
二、嘗試個人建構人體洞;
1、 引導孩子嘗試建構人體洞;
在游戲結束后,教師將幼兒排成一個大圓,提問“剛才我們鉆的都是用物品現有的洞,現在你們能用自己的身體也來搭個洞,行嗎?”說完這句畫,孩子可能一時之間反應不過來。所以這時需要教師一個簡單的示范起到啟迪的作用。教師用自己的手臂在胸前一圍形成一個洞,請幼兒說說老師是用什么搭成了一個洞。除了手臂,你還可以用身體的哪些部分?在得到了啟發之后,就請孩子分散進行探索嘗試。分散探索有助于教師更好的觀察孩子的表現,能根據孩子的個體能力差異進行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