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體育:移石過河
教學理論依據
根據維果斯基“最近發展區”理論,雖然某些動作是天生的,但仍然需要學習訓練,以增進動作技能的發展.大班幼兒的神經系統成熟許多,自我控制能力明顯提高。主要表現在對動作準確性的控制上,又表現在他們自己行為的控制上,有一定的自我約束能力。要促進技能發展,就應該在這個時期及時的實施動作技能訓練。
游戲是幼兒園教育的重要組成和基本形式,是最適合幼兒身心發展特點的學習方式,大班幼兒游戲中的規則及團隊意識是應該重點引導的方面。活動中我通過設置團隊交流競賽等環節讓幼兒在游戲中表達意愿,宣泄情緒,展示能力,提高社會性。
實施策略
1.情景創設,調動幼兒積極主動參與的興趣。在本次活動中,我創設了“過河大闖關”情境,吸引幼兒主動參與、大膽嘗試,在生動、活潑的教學氛圍中,讓幼兒身臨其境,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中去。
2.游戲練習,學習移石過河的動作技能。把動作的練習融入情景游戲中,通過形式、材料的不斷變換調動幼兒積極參與的興趣,由易到難,順利完成教學目標。
3.趣味體驗,感受與同伴一起游戲的快樂。讓幼兒在鞏固、運用移石過河基本技能的基礎上,嘗試運用團隊協商、討論等策略參與游戲,體驗與同伴一起游戲的樂趣。
4.巧用競爭,感受集體榮譽感。競賽性游戲能進一步激發大班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主動性,延續興奮點,培養幼兒的合作意識和集體榮譽感。
活動目標
1.學習雙腳在有間隔的物體上交替移動踏板向前走的技能。
2.鍛煉腿部力量,發展身體的平衡性和協調性。
3.體驗與同伴合作游戲的歡樂氛圍。
活動準備
廢舊紙盒若干、高20cm左右物品若干、小河的場景布置、音樂等。
活動重點
學習雙腳在間隔的物體上交替移動踏板向前走的技能。
活動難點
在游戲中運用團隊商討、合作等策略。
活動過程
1.激發興趣,熱身準備
今天我們要和手中的紙盒做不一樣的游戲,先來做熱身運動吧。
播放音樂《拉拉愛》,帶領幼兒做動作,放松身體,時間約2分鐘。
2.自主探索,共同學習
(1)出示小河,引導幼兒討論:怎樣利用紙盒工具到河對面去?
帶領幼兒分兩隊站在小河的兩頭,播放流水的音樂,引起興趣,直入主題“今天我們要玩過河闖關擂臺賽,想一想這樣利用我們的紙盒朋友到達安全到達河對面呢”
幼兒討論,講述,個別幼兒可示范過河方法。
教師進一步引導“如果只有兩個紙盒朋友,我們能這樣過河呢”
(2)教師講解移石過河的動作要領。
“今天,我們玩一種特別有趣適合大班孩子們玩的過河游戲——移石過河,先來看老師是這樣移動手中的紙盒石頭度過這條小河的!
教師示范并講述“擺好第一塊石頭,雙腳站穩后,再找合適的位置擺好第二塊石頭,通過身體和石頭的移動到達河對面,如果想如速度快些應該怎么做呢?”啟發幼兒注意到擺放位置與速度的關系,并提醒幼兒在注意速度的同時首先保證身體的穩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