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動的身體》教案(精選16篇)
《會動的身體》教案 篇1
一、活動目標
1、在游戲中初步感受節奏的變化。
2、樂意跟著老師一起游戲,體驗愉快的情緒。
二、活動準備
1、會唱歌曲《頭發肩膀膝蓋腳》
2、有快慢節奏的背景音樂
3、鼓一只
三、活動過程
1、引出
師:今天,我們來了那么多客人老師啊,我們先跟客人老師打招呼吧。
師:我們班的寶寶可是都很能干的哦,我們來為客人老師唱首歌《頭發肩膀膝蓋腳》。
2、語言游戲《在哪里?在這里》
(1)引導幼兒幼兒說出歌曲中所唱的身體的各部位。
師:剛才歌曲中唱到了我們身上的哪些地方啊?
師:好,那請你們用手指指看。
(2)教師有節奏地提問,幼兒根據節奏回答得有快有慢,并且一邊回答一邊用手摸摸相應的部位。
師:你的眼睛在哪里?(頭發,肩膀,鼻子……)
幼:我的眼睛在這里!
3、跟著小鼓有節奏地進行游戲
(1)引出小鼓
師:這是什么呀?
師:哦,是一個小鼓,這個小鼓還會唱歌呢。誰能讓小鼓唱起歌?(請3-4名幼兒嘗試讓小鼓“唱歌”)
(2)引出小手進行節奏游戲
師:小鼓今天來到我們班是想和我們的小手做朋友的,那小手都有哪些本領呢?
師:看看胡老師的小手在干什么?(爬呀爬、捏攏放開、拍手、拍肩……)
師:哇,小手有那么多的本領,那趕緊和小鼓做個游戲吧。小鼓唱歌唱的慢慢的,小手也要慢慢地做動作,如果小鼓唱得快快的,那我們的小
手也要快快地做動作。大家的小手準備好了嗎?
(3)引出小腳進行節奏游戲
師:我們的小手那么能干,還和小鼓做了這么好玩的游戲,我們的小腳想不想做游戲啊?
師:小腳會干什么呢?(跺腳)
師:原來小腳可以跺跺跺,那我們也來和小鼓做游戲吧。注意哦,耳朵聽仔細拉,小鼓唱歌可是有快有慢哦,小腳也要跺的有快有慢。
4、在手腳會節奏游戲的基礎上,學動身體
師:我們的小手小腳會做游戲,我們的身體也會動哦,你們看,老師的身體還會跳舞呢。
師:瞧,我可是聽著音樂做動作的哦,我一下子快快的,一下子又慢慢的。你們想不想試一試啊?
5、結束
在背景音樂下,教師帶領幼兒有快有慢地走出活動室。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中,我和孩子們一起感受音樂帶來的歡笑,并嘗試用動作表現音樂,體驗音樂教學的樂趣,從而發展孩子們的音樂智能和身體運動的興趣。在活動中,孩子們對這個活潑,有趣的音樂很感興趣,并非常急切的表現出自己的感受,老師也給了孩子自由表現的機會,尊重每個孩子的想法和創造,較好的調動了他們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每個孩子都得到了發展和提高。本活動在設計和實施過程中肯定還有不周到的地方,還請各位同行指正。
《會動的身體》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通過自身的探索活動,了解自己身體能動的一些部位,從而對自己的身體感興趣。
2.知道多運動,身體才會健康。
3.在大膽探索、自我發現的活動中,增強活動興趣,提高合作能力,體驗愉快情緒。
活動準備:
紙盒制作的木頭人;各種圖案標記;音樂《眉飛色舞》、《兔子舞》等。
活動過程:
一、出示木頭人,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1.請出木頭人,幼兒與木頭人打招呼。
師:小朋友們,聽,是誰在哭呀?我們一起把他請出來。
木頭人出現
提問:他是誰?木頭人怎么了?他為什么不高興呢?我們問問他。
木頭人講述原因(不舒服、不能動)
2.幼兒幫木頭人脫掉“外衣”。
請部分幼兒幫助木頭人脫掉身上用紙盒做的“外衣”。
3.扮演木頭人的小朋友聽音樂表演。
二、探索自己身體可以動的部位,并做標記。
1.觀察并講述扮演木頭人的小朋友表演時身體哪些部位在動。
表演時,教師提醒幼兒觀察:小朋友們仔細看一看,跳舞的時候他身體的哪些地方在動?
表演結束,提問:你看到他跳舞時身體的哪些地方動了?(幼兒講述自己的發現)
2.幼兒給自己身體會動的部位貼標記。教師巡回指導。
師:其實,我們身體的許多部位都可以動,請小朋友們用自己的身體來動一動,按順序來找一找,在能動的部位貼上你喜歡的標記。(幼兒自由探索)
3.幼兒相互交流,并把有標記的部位動給對方看。
師:找一個好朋友,把你找到的部位動給他看一看。
4.請個別幼兒展示,讓有標記的部位動一動,并啟發別人模仿。
5.聽音樂,幼兒自由做動作。
師:我們的身體上有這么多部位都能動,下面就讓我們跟著音樂讓你的身體動起來吧。
三、通過討論,知道多做運動,身體才會健康。
1.講述運動后的感覺。
提問:運動后你有什么感覺?賈老師運動后覺得好舒服呀!
。ü膭钣變捍竽懼v述自己的感受)
2.討論運動對身體的好處。
經常運動身體會怎么樣?(強壯、健康、不生病、棒棒的……)
3.說說人們常做的運動項目。
你看到人們做過什么運動?(做操、打球、打太極拳、跳舞、健身廣場鍛煉、跑步……)
4.小結:為了健康,小朋友們從小要喜歡運動,經常運動。
四、表演《眉飛色舞》
1.幼兒表演《眉飛色舞》
2.邀請其他教師一起表演。
五、活動結束。
《會動的身體》教案 篇3
活動設計背景
小班孩子們都喜歡玩游戲,音樂游戲不僅給孩子們帶來了樂趣,并且給孩子們帶來音樂的享受。小班幼兒模仿性很強,音樂游戲會動的身體樂曲快慢很明顯,并且簡單流暢,并且符合小班幼兒年齡特點。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感知音樂快慢的明顯變化,并且根據音樂節奏的不同來做出相應的動作。
2、讓幼兒充分體驗音樂帶來的快樂。
3、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與同伴共游戲的快樂,樂意與同伴一起游戲。
5、通過活動幼兒學會游戲,感受游戲的樂趣。
教學重點、難點
引導幼兒用各種身體動作去感知音樂節奏的快慢,讓幼兒獲得豐富,愉悅的情感體驗。
活動準備
音樂一首(快慢明顯的音樂),猴子,兔子,蝸牛,烏龜的圖片。
活動過程
一、直接導入。
1、放音樂,跟著音樂做游戲。
2、教師與幼兒一起跟著音樂來做,幫助幼兒復習以前學的知識,鞏固對身體各部位的名稱。
二、欣賞音樂,初步感知音樂的快慢。
第一遍放音樂,引導幼兒區別音樂的快慢。
小結:你們剛才說的很對,在這首音樂里有的快有的慢,你們真棒,我非常喜歡你們。
三、根據音樂的快慢,用各種身體動作表現出來。
教師:如果音樂快,你會做出什么樣的動作?
教師:如果音樂慢呢,你又會做什么樣的動作?
教師:那讓我們跟著音樂一起來做動作把,一定要注意節奏的快慢啊。
教師:我來看看誰做的.最漂亮,并且和別人不一樣,就讓他上來給咱們表演。
小結:你們剛才用各種動作來表現音樂的快慢,你們很棒,但是森林里的小動物們著急了,為什么呢?因為它們也想和你們一樣跟著音樂來表演
四、探索不同動物的不同動作,鞏固音樂的快慢。
1、教師出示圖片,猴子,兔子,烏龜,蝸(問什么動物走路該用什么樣的音樂來表現)
2、跟著音樂學小動物走路。
小結:音樂有快有慢,小動物們走路也有快有慢都不一樣,真的好神奇啊。
教師:來把,讓我們最后跟著音樂做你自己最喜歡的動作。
五、放音樂,結束活動。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中,我和孩子們一起感受音樂帶來的歡笑,并嘗試用動作表現音樂,體驗音樂教學的樂趣,從而發展孩子們的音樂智能和身體運動的興趣。在活動中,孩子們對這個活潑,有趣的音樂很感興趣,并非常急切的表現出自己的感受,老師也給了孩子自由表現的機會,尊重每個孩子的想法和創造,較好的調動了他們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每個孩子都得到了發展和提高。本活動在設計和實施過程中肯定還有不周到的地方,還請各位同行指正。
《會動的身體》教案 篇4
在二期課改先進理念的指引下,課程內容應有將幼兒各經驗點進行鏈接,在主題背景下如何開展集體教學活動?下面我就來談談“會動的身體”設計的思路和想法。
“會動的身體”這個活動的一級主題是“我自己”,這個主題重點是探索身體的奧秘,探索人的相同點和差異性,會欣賞和保護自己的身體,嘗試用不同的方式表現自己的情緒。這個主題我是通過“我和別人不一樣”、“和影子捉迷藏”、“身體真有用”這三個二級主題來完成的。
1、“我和別人不一樣”:大班正處于自我意識與發展的最初階段,已經能初步的認識自我和評價自我。教師從外形入手,讓幼兒用各種方式表現自己的名字、個性或能力的獨特性,從中知道自己是區別于任何人的,逐步形成幼兒的獨立意識,增強幼兒的自信心。
2、“和影子捉迷藏”:讓幼兒對身體的影子及其變化感到好奇,并感知和探索影子的基本特征。
3、“身體真有用”:大班的孩子對自己充滿著興趣,我就創設各種學習的環境,讓孩子尋找收集資料來認識自己的身體,懂得活動能使我們的身體更靈活,從中也促進了孩子之間的相互交往,增進了與同伴之間的情感交流。
“會動的身體”這個活動是“身體真有用”下的一個分支活動。
活動目標:
探索身體上會動的部位,對身體的部位感興趣。產生用身體的動作來表現自己想象的愿望。
經驗準備:
通過歌曲“我的身體”了解身體各部位的名稱,在此基礎上讓孩子收集資料進行創編歌曲。
物質準備:
幼兒人手一份娃娃人體圖、筆、投影儀、音樂磁帶。
活動重點和難點:
身體會動的部位,通過探索發現,發揮幼兒的主動性,使活動得以深化。
活動流程:
激發興趣探索發現分享交流大膽想象。
第一環節:激發興趣
進行音樂活動“我的小雞”。因為大班的孩子正處于直覺行動思維,通過音樂活動,能讓孩子直接體驗,以利于他們的探索發現。之所以要用這個音樂舞蹈,有以下幾點思考:一是“我的小雞”這個音樂活動孩子較為感興趣,以這個為活動導入更能激發孩子的興趣,發揮音樂的愉悅功能。二是因為這個音樂舞蹈的動作幅度和活動量都比較大,通過這個舞蹈,孩子除了感受到一些明顯的外部表現外,他們也能體驗到自己的呼吸、心跳等內部的器官也會動,這樣更能拓展幼兒的思維,為下面孩子進一步的探索發現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第二環節:探索發現
教師為幼兒提供娃娃的人體圖,讓他們跟著音樂動動身體,并在身體會動的部位做上自己的標記。
第三環節:分享交流
利用投影儀把孩子探索發現出的結果通過師生互動、生生互動與大家交流。教師在此過程中,重點要提升孩子對身體內部器官活動的一些初淺經驗,進一步激發幼兒探究的愿望。
第四環節:大膽想象
進行游戲“我會變”;顒又,讓幼兒跟著音樂做動作,變一變,把自己的想象用自己的肢體動作來表現。
活動延伸:
通過設置問題進一步激發幼兒探索身體奧秘的愿望。如:人身體的這些部位會動可以幫助我們做些什么?人睡著了真的不動了嗎?如果幼兒感興趣的話,可以開展音樂活動“我會變”,讓孩子通過創編把自己的想象用歌聲唱出來。
《會動的身體》教案 篇5
設計思路:
進入大班后,孩子的基本動作更為靈活,他們不僅能夠自如地進行跑、跳、爬等動作,還敢于嘗試、探索各種動作。
《綱要》中指出:幼兒應大膽的進行各種身體運動,并具有調整自己身體運動的能力。出于孩子們的動機、興趣和心理需要,我設計了探索“身體移動”的活動,在活動中孩子們將利用身體的四肢包括頭、腰等各個部位來嘗試移動,從自己身體本身得到運動的快樂是本次活動的.宗旨。
活動目標:
1、發展幼兒走、跑、條、跳、爬、滾等能力,提高機體的協調性、平衡性。
2、在綁住雙腳的情況下,敢于運用自己身體各個部位來探索不同的動作,從中體驗運動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彈性牛皮筋16根。
2、布置好活動場地。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請幼兒進入活動場地,你們剛才是怎么進來的?(走、跑)
2、除了走和跑,你們還有什么方法可以讓自己的身體移動?請幼兒試一試后在集體前說說自己的方法。
二、會移動的身體
1、現在我們想請你們參加一個大挑戰,把你們的雙腳綁起來,你們可以利用身體的各個部位,比如頭、手、肩膀、腰、臀部、膝蓋等來移動身體
請你們去試一試,等會兒來告訴大家你是利用什么讓身體移動的?想的方法最好和別人不一樣,越多越好。ㄓ變禾剿鳎
2、集中,交流各種方法,講講是是利用什么讓身體移動的,和幼兒一起來積極嘗試有創意、有難度的動作。
3、補償練習,請你們再去玩一玩剛才你沒玩過的方法,等會兒我們進行比賽。
4、小比賽,請幼兒站在同一起跑線上,用你喜歡的方法移動,到達終點,看看誰最快!
5、你們的表現真不錯,你們已經被邀請參加“勇者總動員”了,看,前面有三塊泡漠板,一道鐵絲網,和一根繩索,過關的時候要經過三塊泡漠板,過鐵絲網的時候身體不能碰到,再利用繩索到達終點?梢杂媚阌X得最好的方法過去?
(分兩對以接力的形式進行比賽)
三、放松活動
結開繩子,踏步出活動室。
《會動的身體》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在玩玩、看看、說說、動動中,知道身體的很多部位是會動的,對自己的身體感興趣。
2、愿意和大家說說自己的體驗和感受。
3、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
5、能積極地與同伴交流自己的發現,激發進一步探索事物變化的愿望。
活動準備:
1、一盤磁帶(迪斯科音樂)
2、各種玩具:皮球、雞毛、氣球、圈各4個
活動過程:
一、幼兒自由玩各種玩具,初步感受身體會動。
1、師:今天,顧老師準備了很多好玩的東西,看看有些什么?你們想不想去玩一玩呀?
2、好,每個小朋友選一樣你喜歡的玩具去玩吧!(幼兒玩,師鼓勵幼兒在玩的過程中創造“一物多玩”)
3、提問:誰來說說,你玩了什么?是怎么玩的?(幼兒示范、說,師引出如手動起來了等)
二、探索身體更多會動的部位
1、師:剛才,我們小朋友玩的時候發現手、腳、嘴巴會動起來,那想想,我們身體還有哪些部位也能動起來呢?(幼兒想一下)
2、好,聽著音樂一起來動動我們的身體,看看哪些部位也能動起來?(放音樂,幼兒動起來)
3、提問:開心嗎?那誰來說說看,你身體的哪些部位也動起來了?(幼兒說,大家一起跟著做)
三、游戲:動起來。感受身體動了的快樂
1、小結:原來我們的身體有很多部位都能夠動起來的。
2、下面,我們再聽著音樂,把身體的各個部位都動起來吧!(師帶幼兒一起做)
3、每人去找一位客人老師,讓她們的身體也動起來吧!(高潮,結束活動)
活動反思:
在課前可以讓幼兒回家和爸爸媽媽探索身上會動的部位在幼兒與家長探索的基礎上再引出問題,在其他方面幼兒與教師的互動還比較積極,幼兒在活動中體驗了探索的快樂。
《會動的身體》教案 篇7
大班健康活動:會動的身體活動目標:1、通過自身的探索活動,了解自己身體能動的一些部位,從而對自己的身體感興趣。2、知道多運動,身體才會健康。3、在大膽探索、自我發現的活動中,增強活動興趣,提高合作能力,體驗愉快情緒;顒訙蕚洌杭埡兄谱鞯哪绢^人;各種圖案標記;音樂《眉飛色舞》、《兔子舞》等;顒舆^程:一、出示木頭人,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1、請出木頭人,幼兒與木頭人打招呼。師:小朋友們,聽,是誰在哭呀?我們一起把他請出來。木頭人出現提問:他是誰?木頭人怎么了?他為什么不高興呢?我們問問他。木頭人講述原因(不舒服、不能動)2、幼兒幫木頭人脫掉“外衣”。請部分幼兒幫助木頭人脫掉身上用紙盒做的“外衣”。3、扮演木頭人的小朋友聽音樂表演。二、探索自己身體可以動的部位,并做標記。1、觀察并講述扮演木頭人的小朋友表演時身體哪些部位在動。表演時,教師提醒幼兒觀察:小朋友們仔細看一看,跳舞的時候他身體的哪些地方在動?表演結束,提問:你看到他跳舞時身體的哪些地方動了?(幼兒講述自己的發現)2、幼兒給自己身體會動的部位貼標記。教師巡回指導。師:其實,我們身體的許多部位都可以動,請小朋友們用自己的身體來動一動,按順序來找一找,在能動的部位貼上你喜歡的標記。(幼兒自由探索)3、幼兒相互交流,并把有標記的部位動給對方看。師:找一個好朋友,把你找到的部位動給他看一看。4、請個別幼兒展示,讓有標記的部位動一動,并啟發別人模仿。5、聽音樂,<BR><P></P>幼兒自由做動作。師:我們的身體上有這么多部位都能動,下面就讓我們跟著音樂讓你的身體動起來吧。三、通過討論,知道多做運動,身體才會健康。1、講述運動后的感覺。提問:運動后你有什么感覺?賈老師運動后覺得好舒服呀!(鼓勵幼兒大膽講述自己的感受)2、討論運動對身體的好處。經常運動身體會怎么樣?(強壯、健康、不生病、棒棒的……)3、說說人們常做的運動項目。你看到人們做過什么運動?(做操、打球、打太極拳、跳舞、健身廣場鍛煉、跑步……)4、小結:為了健康,小朋友們從小要喜歡運動,經常運動。四、表演《眉飛色舞》1、幼兒表演《眉飛色舞》2、邀請其他教師一起表演。
《會動的身體》教案 篇8
大班健康活動:會動的身體 活動目標:1、通過自身的探索活動,了解自己身體能動的一些部位,從而對自己的身體感興趣。2、知道多運動,身體才會健康。3、在大膽探索、自我發現的活動中,增強活動興趣,提高合作能力,體驗愉快情緒。活動準備:紙盒制作的木頭人;各種圖案標記;音樂《眉飛色舞》、《兔子舞》等。活動過程:一、出示木頭人,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1、請出木頭人,幼兒與木頭人打招呼。師:小朋友們,聽,是誰在哭呀?我們一起把他請出來。木頭人出現提問:他是誰?木頭人怎么了?他為什么不高興呢?我們問問他。木頭人講述原因(不舒服、不能動)2、幼兒幫木頭人脫掉“外衣”。請部分幼兒幫助木頭人脫掉身上用紙盒做的“外衣”。3、扮演木頭人的小朋友聽音樂表演。二、探索自己身體可以動的部位,并做標記。1、觀察并講述扮演木頭人的小朋友表演時身體哪些部位在動。表演時,教師提醒幼兒觀察:小朋友們仔細看一看,跳舞的時候他身體的哪些地方在動?表演結束,提問:你看到他跳舞時身體的哪些地方動了?(幼兒講述自己的發現)2、幼兒給自己身體會動的部位貼標記。教師巡回指導。師:其實,我們身體的許多部位都可以動,請小朋友們用自己的身體來動一動,按順序來找一找,在能動的部位貼上你喜歡的標記。(幼兒自由探索)3、幼兒相互交流,并把有標記的部位動給對方看。師:找一個好朋友,把你找到的部位動給他看一看。4、請個別幼兒展示,讓有標記的部位動一動,并啟發別人模仿。5、聽音樂,幼兒自由做動作。師:我們的身體上有這么多部位都能動,下面就讓我們跟著音樂讓你的身體動起來吧。三、通過討論,知道多做運動,身體才會健康。1、講述運動后的感覺。提問:運動后你有什么感覺?賈老師運動后覺得好舒服呀。ü膭钣變捍竽懼v述自己的感受)2、討論運動對身體的好處。經常運動身體會怎么樣?(強壯、健康、不生病、棒棒的……)3、說說人們常做的運動項目。你看到人們做過什么運動?(做操、打球、打太極拳、跳舞、健身廣場鍛煉、跑步……)4、小結:為了健康,小朋友們從小要喜歡運動,經常運動。四、表演《眉飛色舞》1、幼兒表演《眉飛色舞》2、邀請其他教師一起表演。
《會動的身體》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通過自身的探索活動,了解自己身體能動的一些部位,從而對自己的身體感興趣。
2.知道多運動,身體才會健康。
3.在大膽探索、自我發現的活動中,增強活動興趣,提高合作能力,體驗愉快情緒。
活動準備:
紙盒制作的木頭人;各種圖案標記;音樂《眉飛色舞》、《兔子舞》等。
活動過程:
一、出示木頭人,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1.請出木頭人,幼兒與木頭人打招呼。
師:小朋友們,聽,是誰在哭呀?我們一起把他請出來。
木頭人出現
提問:他是誰?木頭人怎么了?他為什么不高興呢?我們問問他。
木頭人講述原因(不舒服、不能動)
2.幼兒幫木頭人脫掉“外衣”。
請部分幼兒幫助木頭人脫掉身上用紙盒做的“外衣”。
3.扮演木頭人的小朋友聽音樂表演。
二、探索自己身體可以動的部位,并做標記。
1.觀察并講述扮演木頭人的小朋友表演時身體哪些部位在動。
表演時,教師提醒幼兒觀察:小朋友們仔細看一看,跳舞的時候他身體的哪些地方在動?
表演結束,提問:你看到他跳舞時身體的哪些地方動了?(幼兒講述自己的發現)
2.幼兒給自己身體會動的部位貼標記。教師巡回指導。
師:其實,我們身體的許多部位都可以動,請小朋友們用自己的身體來動一動,按順序來找一找,在能動的部位貼上你喜歡的標記。(幼兒自由探索)
3.幼兒相互交流,并把有標記的部位動給對方看。
師:找一個好朋友,把你找到的部位動給他看一看。
4.請個別幼兒展示,讓有標記的部位動一動,并啟發別人模仿。
5.聽音樂,幼兒自由做動作。
師:我們的身體上有這么多部位都能動,下面就讓我們跟著音樂讓你的身體動起來吧。
三、通過討論,知道多做運動,身體才會健康。
1.講述運動后的感覺。
提問:運動后你有什么感覺?賈老師運動后覺得好舒服呀!
。ü膭钣變捍竽懼v述自己的感受)
2.討論運動對身體的好處。
經常運動身體會怎么樣?(強壯、健康、不生病、棒棒的……)
3.說說人們常做的運動項目。
你看到人們做過什么運動?(做操、打球、打太極拳、跳舞、健身廣場鍛煉、跑步……)
4.小結:為了健康,小朋友們從小要喜歡運動,經常運動。
四、表演《眉飛色舞》
1.幼兒表演《眉飛色舞》
2.邀請其他教師一起表演。
教學反思:孩子們在動靜交替的教學中更能快樂的度過一節課,并享受了課中所學到知識的快樂,通過對音樂的感受力,了解到身體各部位都能動起來,對孩子們最好的課堂就是開心的去接受,直觀教學尤為重要。
《會動的身體》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通過自身的探索活動,了解自己身體能動的一些部位,從而對自己的身體感興趣。
2、知道多運動,身體才會健康。
3、在大膽探索、自我發現的活動中,增強活動興趣,提高合作能力,體驗愉快情緒。
活動準備:
紙盒制作的木頭人;各種圖案標記;音樂《眉飛色舞》、《兔子舞》等。
活動過程:
一、出示木頭人,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1、請出木頭人,幼兒與木頭人打招呼。
師:小朋友們,聽,是誰在哭呀?我們一起把他請出來。
木頭人出現提問:他是誰?木頭人怎么了?他為什么不高興呢?我們問問他。
木頭人講述原因(不舒服、不能動)2、幼兒幫木頭人脫掉“外衣”。
請部分幼兒幫助木頭人脫掉身上用紙盒做的“外衣”。
3、扮演木頭人的小朋友聽音樂表演。
二、探索自己身體可以動的部位,并做標記。
1、觀察并講述扮演木頭人的小朋友表演時身體哪些部位在動。
表演時,教師提醒幼兒觀察:小朋友們仔細看一看,跳舞的時候他身體的哪些地方在動?
表演結束,提問:你看到他跳舞時身體的哪些地方動了?(幼兒講述自己的發現)2、幼兒給自己身體會動的部位貼標記。教師巡回指導。
師:其實,我們身體的許多部位都可以動,請小朋友們用自己的身體來動一動,按順序來找一找,在能動的部位貼上你喜歡的標記。(幼兒自由探索)3、幼兒相互交流,并把有標記的部位動給對方看。
師:找一個好朋友,把你找到的部位動給他看一看。
4、請個別幼兒展示,讓有標記的部位動一動,并啟發別人模仿。
5、聽音樂,幼兒自由做動作。
師:我們的身體上有這么多部位都能動,下面就讓我們跟著音樂讓你的身體動起來吧。
三、通過討論,知道多做運動,身體才會健康。
1、講述運動后的感覺。
提問:運動后你有什么感覺?賈老師運動后覺得好舒服呀!
(鼓勵幼兒大膽講述自己的感受)2、討論運動對身體的好處。
經常運動身體會怎么樣?(強壯、健康、不生病、棒棒的……)3、說說人們常做的運動項目。
你看到人們做過什么運動?(做操、打球、打太極拳、跳舞、健身廣場鍛煉、跑步……)4、小結:為了健康,小朋友們從小要喜歡運動,經常運動。
四、表演《眉飛色舞》
1、幼兒表演《眉飛色舞》
2、邀請其他教師一起表演。
《會動的身體》教案 篇11
活動目標
1.在玩玩找找中發現能使自己身體動起來的關節,對自己的身體感興趣。
2.愿意在集體面前大膽的講述自己的發現。
重點難點
在自主探索中發現身體的運動技能。
活動準備
1、小木偶、木偶圖、圓點粘紙
2、音樂《健康歌》、《小木偶的舞蹈》
3、幼兒有玩過木偶人的經驗
活動過程
一、交流討論——讓幼兒對自己的身體感興趣我們每個人,不管是大人還是小孩,都有一個神奇的身體,因為它會動,你知道自己的身體哪些地方會動嗎?(手、腳、頭、腰等)
小結:正是因為這些地方會動,所以我們的身體才很靈活,真神奇。
二、探索發現——發現小木偶能動起來的秘密
。ㄒ唬┳灾魈剿餍∧九紩⻊拥牟课
1、今天老師帶來一個小木偶(出示小木偶),請你幫忙找找小木偶的身上哪些地方會動?
2、請每一個小朋友找一個小木偶。教師放一段音樂,當音樂響起的時候,讓幼兒隨意動一動,扭一扭小木偶的身體。如果發現小木偶的身上有會動的地方,就在這個部位粘上一張粘紙。當音樂結束的時候,結束游戲,將小木偶放回桌上。
(二)找到小木偶會動的部位
1、幼兒操作(教師巡回觀察是否有幼兒將粘紙貼在木偶的關節上,若沒有,則需要引導個別幼兒關注小木偶的關節。)
2、找到了嗎?小木偶的哪里會動?(交流貼在手臂上和肩關節上的貼紙,引發幼兒思考并關注究竟是什么地方在動。)
3、小結:手會動是因為這里的腕關節在動,胳膊會動是因為肘關節和肩關節會動。正因為有了這些關節,我們的身體才會動,才可以變得很靈活。
三、尋找關節——知道關節帶動著身體運動
(一)互相探索會動的身體
1、我們的身體藏著許多會動的關節,接下來,兩個好朋友一起,跟著音樂互相找一找身體上有那些會動的關節。
2、當音樂響起的時候,請跟著音樂隨意的動一動自己的身體,如果你發現好朋友的身上有會動的關節,就在這個關節上輕輕地拍一拍,表示你找到了會動的關節。
3、幼兒操作。(教師巡回觀察幼兒是否找到了會動的關節,如果沒有找到,需要進行引導。)
。ǘ┝私鈺⻊拥年P節
1、有沒有找到會動的關節?(出示木偶圖)
2、你說得對,這里藏著一個關節,這個關節叫做關節。(教師根據幼兒說到的關節,將圓點標記貼在木偶圖相應的關節上,如肩關節、肘關節、髖關節、膝關節、腕關節、踝關節、指關節、頸椎、腰椎等。)
3、小結:今天,我們發現身上有很多會動的關節,其實會動的關節還有很多,我們可以在以后的生活、運動中慢慢找。
四、游戲——幫助幼兒梳理能動的關節
1、認識了這么多的關節,接下來要請小朋友跟著老師一起動一動,跳一跳,讓自己的關節運動起來。
2、運動兒歌:
動動我們的小頸椎,下、上、右、左。向右轉一圈,向左轉一圈。動動我們的肘關節,轉轉我們的肩關節。
動動我們的肘關節,轉轉我們的肩關節。
小手插在髖關節,扭一扭。轉轉我們的髖關節,換個方向轉一轉。小手放在膝關節,轉一轉。
小手回到髖關節,抬抬我們的膝關節,踢踢我們的膝關節。
最后動動腕關節,別忘了,還有踝關節。換個踝關節動一動,我們的身體真靈活!
活動總結
幼兒對活動的內容很感興趣,對身體能動的秘密有較強的求知欲。雖然活動已經結束,但是幼兒的興趣不減。課間,他們會圍在一起,幾位小朋友又是摸又是看又是討論不休?吹竭@樣的情況,教師可以滿足幼兒的求知欲,發揮延伸活動的價值。教師可以將人體骨骼圖張貼在主題墻上,既可以布置主題墻,還可以引導幼兒課間時繼續觀察、探索、討論以及記錄。
《會動的身體》教案 篇12
目標:
1,通過活動,使幼兒了解會動的身體,并學會記錄。
2,初步了解保護身體的方法。
準備:音樂磁帶、人體圖、“受傷孩子”圖片一張
過程:
一、聽音樂動動身體:
1、 剛才我們活動了一下身體,現在請小朋友說說剛才你們身體的哪些會動?
2、 幼兒自由議論。
二、幼兒作記錄:
1、 按人體圖畫出身體會動的部分。想想身體還有哪些部分會動?
2、 簡單介紹自己所做的記錄。
3、 教師小結:身體會動真好啊,身體除了我們看得見的地方會動,還有許多看不見的地方也會動。我們要保護自己的身體,不讓它受傷,可是,有一個小朋友卻受傷了,是怎么一回事呢?
三、講故事“橡皮膏朋朋”
1、 故事里的朋朋怎么會受傷的?
2、 想想有什么辦法可以讓朋朋不受傷?
3、 小朋友怎樣來保護自己的身體?
四、帶孩子們到操場上去鍛煉:注意要保護自己的身體。
《會動的身體》教案 篇13
活動目標:
1、通過自身的探索活動,了解自己身體能動的一些部位,從而對自己的身體感興趣。
2、知道多運動,身體才會健康。
3、在大膽探索、自我發現的活動中,增強活動興趣,提高合作能力,體驗愉快情緒。
4、培養幼兒動腦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5、幫助幼兒初步建立自我防范和自我保護的意識。
活動準備:
1、木頭人2、各種圖案標記(粘貼)3、音樂《眉飛色舞》。
4、課件《我們愛運動》
活動過程:
一、出示木頭人,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1、(隨音樂出發去木偶王國玩) 師:小朋友們聽,是誰在哭呀?我們一起把他請出來。請出木頭人,幼兒與木頭人打招呼。木頭人出現提問:他是誰?木頭人怎么了?他為什么不高興呢?我們問問他。木頭人講述原因(老巫婆給我施了魔法,不舒服、不能動,請你們把我身上的膠帶拿掉我就能動了)2、幼兒幫木頭人脫掉"外衣"。 (膠 帶)3、我現在身體非常舒服,我給大家跳個舞。
二、探索自己身體可以動的部位,并做標記。
1、看課件:觀察并講述木頭人表演時身體哪些部位在動。表演時,教師提醒幼兒觀察:小朋友們仔細看一看,跳舞的時候他身體的哪些地方在動?表演結束,提問:你看到他跳舞時身體的哪些地方動了?(幼兒講述自己的發現并說出各部位的名稱并模仿)2、幼兒給自己身體會動的部位貼標記。教師巡回指導。師:其實,我們身體的許多部位都可以動,請小朋友們用自己的身體來動一動,來找一找,在能動的部位貼上你喜歡的標記。(幼兒自由探索)3、幼兒相互交流,并把有標記的部位動給對方看。師:找一個好朋友,把你找到的部位動給他看一看。
4、請個別幼兒展示,讓有標記的部位動一動,并啟發別人模仿。
5、聽音樂,幼兒自由做動作。師:我們的身體上有這么多部位都能動,下面就讓我們跟著音樂讓你的身體動起來吧。
三、通過討論,知道多做運動,身體才會健康。
1、講述運動后的感覺。提問:運動后你有什么感覺?毛老師運動后覺得好舒服呀!(鼓勵幼兒大膽講述自己的感受)2、討論運動對身體的好處。經常運動身體會怎么樣?(強壯、健康、不生病、棒棒的……)3、說說人們常做的運動項目。你看到人們做過什么運動?(做操、打球、打太極拳、跳舞、健身廣場鍛煉、跑步……)(看圖片)1、小朋友回家和父母共同找一找生活中還有哪些運動項目2、為了健康,小朋友們從小要喜歡運動,經常運動。(注意安全)我們現在就動起來。
四、表演《眉飛色舞》:邀請其他教師和幼兒一起表演。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中,我和孩子們一起感受音樂帶來的歡笑,并嘗試用動作表現音樂,體驗音樂教學的樂趣,從而發展孩子們的音樂智能和身體運動的興趣。在活動中,孩子們對這個活潑,有趣的音樂很感興趣,并非常急切的表現出自己的感受,老師也給了孩子自由表現的機會,尊重每個孩子的想法和創造,較好的調動了他們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每個孩子都得到了發展和提高。本活動在設計和實施過程中肯定還有不周到的地方,還請各位同行指正。
《會動的身體》教案 篇14
活動目標:
1、在玩玩、看看、說說、動動中,知道身體的很多部位是會動的,對自己的身體感興趣。
2、愿意和大家說說自己的體驗和感受。
3、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
5、能積極地與同伴交流自己的發現,激發進一步探索事物變化的愿望。
活動準備:
1、一盤磁帶(迪斯科音樂)
2、各種玩具:皮球、雞毛、氣球、圈各4個
活動過程:
一、幼兒自由玩各種玩具,初步感受身體會動。
1、師:今天,顧老師準備了很多好玩的東西,看看有些什么?你們想不想去玩一玩呀?
2、好,每個小朋友選一樣你喜歡的玩具去玩吧。ㄓ變和妫瑤煿膭钣變涸谕娴倪^程中創造“一物多玩”)
3、提問:誰來說說,你玩了什么?是怎么玩的?(幼兒示范、說,師引出如手動起來了等)
二、探索身體更多會動的部位
1、師:剛才,我們小朋友玩的時候發現手、腳、嘴巴會動起來,那想想,我們身體還有哪些部位也能動起來呢?(幼兒想一下)
2、好,聽著音樂一起來動動我們的身體,看看哪些部位也能動起來?(放音樂,幼兒動起來)
3、提問:開心嗎?那誰來說說看,你身體的哪些部位也動起來了?(幼兒說,大家一起跟著做)
三、游戲:動起來。感受身體動了的快樂
1、小結:原來我們的身體有很多部位都能夠動起來的。
2、下面,我們再聽著音樂,把身體的各個部位都動起來吧。◣煄в變阂黄鹱觯
3、每人去找一位客人老師,讓她們的身體也動起來吧。ǜ叱保Y束活動)
《會動的身體》教案 篇15
活動目標:
1.在玩玩、看看、說說、動動中,知道身體的很多部位是會動的,對自己的身體感興趣。
2.愿意和大家說說自己的體驗和感受。
活動準備:
1.一盤磁帶(迪斯科音樂)
2.各種玩具:皮球、雞毛、氣球、圈各4個
活動過程:
一、幼兒自由玩各種玩具,初步感受身體會動。
1.師:今天,老師準備了很多好玩的東西,看看有些什么?你們想不想去玩一玩呀?
2.每個小朋友選一樣你喜歡的玩具去玩吧。ㄓ變和,師鼓勵幼兒在玩的過程中創造"一物多玩")
3.提問:誰來說說,你玩了什么?是怎么玩的?
二、探索身體更多會動的部位
1.師:剛才,我們小朋友玩的時候發現手、腳、嘴巴會動起來,那想想,我們身體還有哪些部位也能動起來呢?
2.聽著音樂一起來動動我們的身體,看看哪些部位也能動起來?(放音樂,幼兒動起來)
3.提問:開心嗎?你身體的哪些部位也動起來了?(幼兒說,大家一起跟著做)
三、游戲:動起來。
感受身體動了的快樂
1.小結:原來我們的身體有很多部位都能夠動起來的。
2.下面,我們再聽著音樂,把身體的各個部位都動起來吧!
3.每人去找一位客人老師,讓她們的身體也動起來吧!
《會動的身體》教案 篇16
活動目標:
1、通過自身探索,了解身體能動的部位,萌發對人體的探索興趣。
2、學會正確保護自己身體的方法,知道多運動,身體才會健康。
3、在大膽探索、自我發現的活動中,增強對人體的了解,提高自我保護能力。
活動準備:
知識準備:豐富孩子有關自己身體的認識。
物質準備:木頭人圖片;人體簡化圖等。
活動過程:
一、出示木頭人,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1、出示木頭人,幼兒與木頭人打招呼。
導語:“今天有位客人來我們幼兒園,我們一起把他請出來!
2、用木頭人的口吻導入主題
“木頭人很羨慕小朋友的身體會動,他想讓小朋友跳一段舞蹈給他看,你們愿意滿足木頭人心愿嗎?”
二、探索自己身體可以動的部位,并做標記。
1、觀察并講述自己在表演時身體哪些部位在動。
提問:“在跳舞時身體的哪些地方動了?”
2、幼兒給自己身體會動的部位畫標記。
導語:“請小朋友們用自己的身體來動一動,按順序來找一找,在能動的部位標上你喜歡的標記。”
3、幼兒自由探索,相互交流,并把有標記的部位動給同伴看。
師:每個人找一個好朋友,把你找到的部位動給他看一看。
4、請個別幼兒展示自己的表征結果,啟發同伴模仿。
5、游戲《找關節》老師做動作請幼兒表征
提問:“這些會動的關節平時都可以幫我們做什么?怎樣保護它們”
6、聽音樂,幼兒自由做動作,體驗關節的作用
三、討論,知道如何保護自己的身體。
1、講述運動后的感覺。
提問:運動后你有什么感覺?舒服嗎?你覺得我們的身體還有哪些看不見的地方也在動?
2、討論運動對身體的好處與過量運動的壞處。
經常運動身體會怎么樣?
如果一天之中運動的太多了會怎樣?
3、說說人們常做的運動項目。
日常生活中你看到人們做過哪些運動?
四、活動結束
小結:剛剛我們說過的好多運動都是奧運會的運動項目,北京奧運會就要來到了,我們也要像我們祖國的奧運健兒一樣多多運動,在奧運年里讓身體變得更健康更強壯,為我們的北京奧運加油,喝彩!
五、活動延伸
在科學區、語言區投放有關人體模型和書面資料,讓幼兒自由探索發現身體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