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上的音樂家(音樂)
設計思路 喜歡音樂是孩子們的天性,在內容多樣的音樂活動中,孩子們積極參與,活潑快樂,他們的身心得到良好的陶冶和發展。我選擇《山上的音樂家》這首歌曲,有兩個目的。 目的之一:幼兒本身就對各種各樣的樂器懷著好奇,但平時他們沒有機會能親自摸一摸,親眼看一看,更不用說演奏各種樂器了,而《山上的音樂家》這首歌把各種樂器和可愛的小動物聯系在一起,更使孩子們感興趣。 目的之二:這首歌詞簡單易懂,特別是豐富的象聲詞,詼諧形象,孩子們特別容易接受,愿意接受。 在活動設計過程中,我思考著如何使幼兒積極參與音樂活動,使他們有"想一想","試一試"的欲望。在第一部分,我馬上以有趣的聲音和動物形象吸引住幼兒,讓他們和我一起參與"演奏"。第二部分是第一部分的模仿,為的是讓幼兒繼續熟悉曲調,為后面的編唱打下基礎。第三部分請個別能力強的,膽大的幼兒上來嘗試,同時也是對其他孩子的一種示范,使他們尋找到規律進入編唱的狀態。第四部分在愉快的情緒中,孩子們自然而然就能進行編唱,表演,他們的積極性也就更高了。 活動目的 1、啟發幼兒能用形象的動作表現歌曲的內容,學唱歌曲,初步仿編歌曲。學習弱起節奏。 2、初步認識小提琴、鋼琴、長笛、大鼓。 活動準備 1、小松鼠、小白兔、小鳥、小狐貍頭飾。 2、小提琴、鋼琴、長笛、大鼓的圖案及實物。 3、音樂磁帶。 重點難點 重點: 1、引導幼兒,用形象的動作和聲音來表現樂器。 2、節奏型∣∣∣∣│ 難點: 1、學習弱起節奏的歌曲。 2、初步嘗仿編歌曲。 活動流程 集體律動 欣賞感受 個別示范 表現歌曲 激發情緒 學唱歌曲 啟發仿編 集體律動 一、復習歌曲《騎小車》 今天我要帶你們到山上去,認識幾位新朋友,讓我們騎上小車 準備出發。 二、欣賞并學唱歌曲《山上的音樂家》,認識樂器 (一)欣賞第一段并學唱,認識小提琴。 1、看一看第一位好朋友是誰?(戴上小松鼠頭飾) 我要向你們介紹一下我的本領。(清唱第一遍) 提問:小松鼠的本領是什么?(拉小提琴)出示圖片 2、展示小提琴,聽錄音唱第二遍。 提問:小松鼠是怎樣拉小提琴的? 節奏型∣∣∣∣│ 3、幼兒試著表現歌曲內容。 (二)欣賞第二段并<br><p></p>學唱,認識鋼琴 1、接下來一位好朋友是誰?(戴上小白兔頭飾)清唱一遍 提問:小白兔的本領是什么?(彈鋼琴)出示圖片 2、展示鋼琴,聽錄音唱第二遍 提問:小白兔是怎么介紹自己的? 3、幼兒用好聽的歌聲和熟練的動作來表現歌曲的內容。 (三)請個別幼兒編唱第三段 1、還有一位好朋友是一只小鳥,(出示長笛)它的本領是吹長笛 (認識長笛) 誰愿意來做這只小小鳥,向大家介紹一下它的本領。 (請個別幼兒上來編唱) 2、全體幼兒練習 (四)最后一位好朋友是小狐貍,它的本領是什么?(出示大鼓, 認識大鼓) 3、小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