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欣賞——蘋果樹找醫生
2、 第二遍無畫面欣賞音樂請孩子們把剛剛自己發表的想法用動作表現出來。這樣做的主要目的是培養孩子的傾聽、模仿和想象能力,幫助孩子對音樂的理解。教師在這個過程中捉著重與引導孩子傾聽和想象,并對不同的孩子詢問他們的感受。
教師:你們聽出來了嗎?到底啄木鳥是怎樣為蘋果樹檢查身體的?
3、分段欣賞
1、a段:共四句,每樂句由上而下均勻地撫摸樹干,表示啄木鳥在為蘋果樹作檢查。
師:“聽了這首音樂,你心里有什么感覺?啄木鳥醫生來了首先要做什么事情?” 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他們的思維方式都有所不同,回答不可能千篇一律。如何提升幼兒的認識,使他們的學習變得更有意義,那就需要老師不僅要博學多才,還要靈活機智了。
幼一:“啄木鳥在為蘋果樹檢查身體。”(這個孩子富有同情心,他可能正在同情生病的蘋果樹,那我們可趁機教育幼兒要富有愛心,并鼓勵他們向啄木鳥學習,并引導孩子模仿啄木鳥為蘋果樹檢查身體。)鼓勵孩子的發言。
師:有什么好的辦法可以讓啄木鳥為蘋果樹仔細的檢查出是哪生了病?引導孩子學會觀察和處理問題的方法。從上到下、從左到右。要求孩子能聽出啄木鳥為幾可蘋果數檢查身體,沒一句的開始要求幼兒拍一下手。(4棵)
師生共同游戲分組游戲為蘋果樹檢查。
3、 b段:第1、2、3句中每句三個跳音,第4句一個跳音,表示啄木鳥在捉蟲。(難點)
教師努力引導孩子能聽出跳音,而且前三句是 三個跳音,最后一句是一個跳音。在這里我出示了節奏圖譜,讓孩子能直觀感受到啄木鳥在捉蟲的動作和節奏。
在這里我設計了讓孩子來聽一聽、說一說、動一動、演一演的方法幫助孩子理解音樂并模仿啄木鳥有節奏的表演啄木鳥捉蟲的動作。
4、 啄木鳥醫生為蘋果樹看了病,結果會怎樣?第三段音樂欣賞。
師:接下來的這段音樂蘋果樹怎么樣了?可能會發生什么事情?
c段:每四個小節畫半個樹冠,表示蘋果樹恢復健康,茁壯成長。
孩子對一種表現方式的興趣不是非常持久,所以我們可以嘗試讓孩子用不同的形式表示強音。經我多次實踐,這樣變化的方式很受孩子歡迎。
幼一:“這首樂曲真優美,我聽了還想聽。”(
幼二:音樂聽起來有點斷。
幼三:活潑……
教師適時引導孩子找準強音,鼓勵幼兒有不同的動作來表示強音。《綱要》中指出,幼兒園教育應尊重幼兒的人格和權利,尊重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和學習特點,關注個別差異,促進幼兒富有個性的發展。此環節要特別注意面向全體,尤其是能力較差、膽子較小的幼兒更應給予積極的鼓勵和機會,請他們上來表演,肯定他們的想法和意見。
師:這段音樂講的是什么?
(三)完整欣賞:
師:這首曲子有幾段?講了幾件什么事?
孩子在單純享受樂曲的旋律美呢!老師在這時就可以順勢引導幼兒了解歌曲的性質了。認識樂曲結構,音樂和故事一樣(說了三件事)有三段。(重點)
教師和幼兒一起為三段音樂編不同的表演動作,并一起表演。
分角色合作表演。<br><p></p>幼兒每5個為一組,四個幼兒演果樹,一個幼兒演啄木鳥。表現啄木鳥為蘋果樹治病的過程和蘋果樹恢復健康的愉悅情感。《綱要》中指出,老師要培養幼兒大膽的表現自己情感和體驗的能力;鼓勵幼兒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藝術表現活動,所以我認為我設計的音樂情境表演是孩子領會樂曲的一種升華,也會是孩子們喜歡的一種學習方式。
四、延伸活動:
用打擊樂為樂曲伴奏,討論如何用配器和節奏型的變化表現三段不同的音樂。
a) 如a段用x —/x —/節奏、b段用x x/x 0/節奏、c段用x —/x—/節奏為樂曲伴奏。
b) 組織幼兒為樂曲配器進行演奏。如用碰鈴演奏a段,響板演奏b段,鈴鼓搖奏演奏c段的基礎上,根據幼兒現有打擊樂器的條件,看指揮變化演奏方法,累加樂器種類,逐步豐富演奏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