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音樂:顛倒歌(精選4篇)
大班音樂:顛倒歌 篇1
設計意圖:
這是一首四二拍的大班歌曲,節奏清晰、平穩,歌曲形象、生動,最有趣的是歌詞幽默、風趣,它十分真實地描繪出了一幅詼諧逗樂的動物場景。幼兒對這些描繪既新奇又熟悉,這讓幼兒在學唱這首歌曲時感到輕松、愉快和快樂,在快樂的唱歌活動中得到身心全面健康的發展。課前我制作了精美的ppt課件,便于幼兒理解歌詞和增加活動的趣味性,更重要的是利用信息技術提高活動的教學效果。
活動目標:
1.學唱歌曲,唱準切分音和休止符。
2.在理解歌詞的基礎上,感受歌曲滑稽、可笑。
3.體驗活動帶來的快樂。
活動準備:
1. 電腦、投影儀、幕布。
2.多媒體課件、圖譜。
3.男、女孩分開坐好。
活動過程:
一.導入課題
1.教師:小朋友們,今天教室里來了許多的小動物,一起看看
它們是誰?(播放課件逐個出示歌曲中的八個動物:老鼠、獅子、螞蟻、
大象、魚、鳥、公雞、母雞)
2.問:它們中間誰是樹林之王?(獅子)誰力氣最(大象)魚兒在哪里生活?(水里)鳥兒在哪高飛?(藍天里)小朋友每天吃的雞蛋是誰生的?(母雞)誰每天早上喔喔啼?(公雞)誰怕大獅子?(小老鼠)螞蟻力氣大嗎?(沒力氣)
評析:提問的目的是引導幼兒對這八個小動物基本認識的回憶,為下一環節欣賞顛倒的畫面作鋪墊。
二.熟悉旋律,理解歌詞內容。
1.播放課件——八副顛倒的自然現象圖片,請幼兒仔細觀察,
引出歌詞。
師:今天樹林里發生了奇怪的事情,一起來看看吧。(幼:小老
鼠稱自己是大王,大獅子怕小老鼠,螞蟻扛大樹,大象沒有力氣,魚
在天上飛,小鳥在大海里游,公雞會生蛋,母雞喔喔啼)
師總結:我們看到的畫面跟生活中真實的現象不一樣,正好反了
是不是?反了我們還可以說怎么樣了?(顛倒)
評析:此環節目的為讓幼兒理解歌詞。
2.播放課件,讓幼兒視聽結合,完整欣賞一遍歌曲。
師總結:有一首歌就唱到了這些,名字就叫《顛倒歌》,一起來欣
賞吧。
評析:此環節目的為幼兒通過視、聽結合,既熟悉了旋律,又進一步理解了歌詞。
3.引導幼兒說出歌詞。
師問:剛才你們聽到了什么?(鼓勵幼兒說出歌詞,要說別人沒
說過的。)
三.進一步熟悉旋律并記住歌詞。
1.教師清唱,幫助幼兒進一步熟悉旋律和歌詞。
師:剛才還有小朋友沒太聽清楚,現在老師唱一遍,認真聽喲,
一會兒告訴我你還聽到了什么。
評析:此環節讓幼兒不受畫面的干擾,仔細傾聽老師的清唱,從
而更清楚地聽出還有哪些歌詞。
2.出示圖譜,鞏固歌詞。
師總結:其實你們剛才聽到的就是這首歌的歌詞,我把它們寫
了下來,不過都是用一個一個的叉(x)表示的。
(1)教師手指圖譜,幼兒邊念歌詞邊拍出節奏,強調其中的切分音和休止符。
師:小朋友,想要把一首歌唱好聽節奏準確很重要喔。汪老師手
指歌詞,你們邊念邊拍出節奏。一個x拍一次手(即一個四分音符為
一拍),兩個x連在一起下面還畫了一條線我們也拍一次手(即兩個八
分音符為一拍),看到o就空一拍,三個x在一起,前后兩個x下面還有線,我們就拍兩次手(即切分音為兩拍)。
評析:此環節目的為幼兒唱準切分音和休止符做準備。
(2)教師邊拍節奏邊演唱歌曲,幼兒再次傾聽。
評析:此環節是讓幼兒感知切分音和休止符的唱法。
四.幼兒學唱新歌曲。
1.放課件,幼兒視、聽結合整曲跟唱,要求幼兒通過歌聲表
達出歌曲的滑稽、可笑。
師:小朋友,這首歌這么好玩,你們一定也想學吧,那我們就一
起來學唱這首歌吧!
評析:此環節借助課件提醒幼兒記得歌詞,整曲跟唱學唱這首歌。
2.再次播放課件,幼兒視、聽結合整曲跟唱,并要求幼兒邊唱邊拍出節奏。
師:小朋友,我們再學著唱一遍,不過要邊唱邊拍出節奏喲!
評析:此環節目的為讓幼兒唱準歌曲中的切分音和休止符。
3.聽音樂,幼兒邊拍手邊整曲跟唱,提醒幼兒唱準切分音和休
止符。
師:小朋友,你們剛才唱得非常好。不過我們是大班的孩子,應
該給自己增加一些難度了。這一遍我們只放音樂,跟著音樂我們一起
邊唱邊拍出節奏好嗎?
評析:此環節目的讓幼兒自己學習記著歌詞整曲跟唱這首歌。
五.看圖譜,男、女生對唱的形式學唱歌曲。
師:剛才小朋友都是一起唱,現在我們換一種方式,也就是有的
地方男孩唱,有的地方女孩唱,有的地方一起唱,好嗎?
師:那要學會看老師的指揮喲,我的手指向女孩那誰唱?(女孩)
指向男孩誰唱?(男孩)我的兩只手都指了應該怎樣?(男孩女孩一
起唱)
(男、女互換角色,連唱兩遍)
評析:此環節的目的為打破全體幼兒一起跟唱的枯燥,變換一下唱
歌的形式(即對唱),增加活動的趣味性,活躍課堂氣氛,并初步學習看指揮的手勢唱歌。
六.播放課件,幼兒視、聽結合,男、女生對唱(交換角色,兩遍)。七.播放課件,幼兒視聽結合,鼓勵幼兒創編動作完整演唱歌曲。
師:小朋友,我們站起來,加上一些你喜歡的動作一起來唱這首歌好不好?可以做跟老師不一樣的動作喲!
評析:活動中幼兒已經坐了不少時間了,此環節為了讓幼兒活動一下身體,并在活動中有機會自由探索,創編自己喜歡的動作。
八.歌詞創編,開拓知識。
1.教師先示范創編。
師:這首歌真意思我很喜歡,我也會創編這樣的歌詞,還能把它唱出來耶,想聽嗎?(紅紅太陽掛在那個夜晚里,彎彎的月亮掛在白天里,夏天穿棉襖,冬天扇扇子,事情全顛倒,哈哈你說多可笑。)
2.幼兒嘗試創編歌詞,并鼓勵幼兒唱出來。
師總結:今天小朋友學會了一首很有意思的歌曲,那今天我們就
回家唱給爸爸媽媽聽,并且和和爸爸媽媽一起創編這樣的歌詞好嗎?
活動反思:
這是一首傳統的大班唱歌活動,歌詞風趣、詼諧,幼兒喜歡。活
動環節設計合理、緊湊,層層遞進,易于幼兒理解和接受。課件在活
動中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如利用課件讓幼兒觀察顛倒的自然現象,
這樣幼兒更容易理解和記住歌詞;播放課件,讓幼兒視聽結合學唱歌
曲,比以往老師彈琴或放磁帶讓幼兒跟唱歌曲效果要好得多。通過活
動可看出:有時不用傳統的鋼琴也可以完成一節唱歌教學的任務。通
過活動還培養了幼兒良好的聽音樂的習慣,如聽音樂讓幼兒說出歌詞。
活動中體現了《綱要》和《指南》的理念:活動中幼兒有主動探索的
機會,如創編自己喜歡的動作完整演唱歌曲,嘗試創編歌詞等,另外
因為歌曲本身的趣味性,所以活動的始終幼兒都是一直積極主動參與
的,而且還能與他人配合,如男、女孩對唱的環節。總得來說,不僅
完成了教學目標,也給幼兒帶來了全身心的愉悅。不過我覺得向幼兒
介紹切分音的時候,教師介紹得不是很明晰,切分音應作為本節活動
的一個難點來介紹。
大班音樂:顛倒歌 篇2
活動目標:
1.學唱歌曲《顛倒歌》,感受滑稽、可笑的意蘊。
2.改正歌曲中顛倒的事情并嘗試重新仿編歌曲。
3.在歌曲中能大膽表演,體驗《顛倒歌》帶來的樂趣。
活動準備:
1.知識準備:引導幼兒大膽想象顛倒、滑稽的事情。
2.物質準備:課件、錄好的歌曲伴奏。
一、組織教學
1.教師一邊用襯詞啦哼唱歌曲一邊帶領幼兒做拍手、拍腿動作。
2.教師繼續哼唱歌曲,幼兒找一個好朋友做拍手、拍腿動作。
二、故事導入,創設情境
師:在茂密的大森林里住著很多的小動物,有小白兔、蝸牛、猴子等等還有一只兇惡無比的大獅子。大獅子只要一看見小動物就會飛快的撲上去,把它們摁在地上,用它那鋒利的爪子將小動物撕成碎片吃下去,美美的飽餐一頓。一天晚上獅子睡著了,做了一個奇怪的夢,夢里的大森林所有事情都變反了。小朋友們接下來就讓老師帶大家到獅子的夢里去看看小動物們都怎樣了?怎么變反了?
三、學習歌曲
1.教師出示圖片,說一說你看到了什么現象。
小結:原來小動物之間的生活位置都錯了,事情全顛倒,你看了之后怎么樣?
2.學習歌詞。
老師把這些顛倒的事情編成了一首好聽的兒歌,請你來聽一聽。
小朋友請你們一起來跟老師學一學這首兒歌。
3.這些顛倒的事情還可以變成一首好聽的歌曲呢。(播放課件兩遍)
4.歌曲情緒處理:小小老鼠稱大王的時候心情怎么樣?(很驕傲、了不起,要唱的大聲一點)大獅子害怕又該用怎樣的聲音來唱呢?(小聲一點的)螞蟻扛大樹的時候要怎樣來唱呢?(大聲一點的,有力氣的)那大象沒力氣呢?(虛弱的,小聲地)
5.幼兒跟著老師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引導幼兒唱出強弱,富有表情。
6.師:這首歌聽起來怎么樣?(好聽、快樂……)有什么辦法讓它變得更好聽呢?引導幼兒除了用歌聲唱出來,還可用肢體動作等音樂元素表現出來。“稱大王”,“扛大樹”, “大象” ,“沒力氣”
7.幼兒看課件,隨著音樂輕松、愉快地演唱歌曲邊表演。
8.介紹歌名。
師:小朋友們真聰明,動物之間的現象全反了,我們應該給這首歌取什么名字呢?(《顛倒歌》)
四、嘗試仿編歌曲
1.啟發幼兒將生活中的現象顛倒了說一說。
2.教師示范仿編歌曲。
3.幼兒在老師的幫助下嘗試仿編歌曲。
五、改正顛倒現象,仿編歌曲。
1.這些小動物生活在顛倒的世界高興嗎?為什么?
2.那你們能否把歌詞變一變,讓歌曲符合正確的自然現象呢?
3.把顛倒歌改正確。將最后一句改成“事情全正確,我們多開心。”
4.先請幾位幼兒試試編編。
5.與好朋友一起編一編,唱一唱。
6.請個別幼兒連起來唱一唱。
7.全體幼兒唱一唱。
五、教師總結,放飛希翼
今天,老師覺得你們都特別棒,不僅學會了歌曲,而且還了解了許多自然知識。希望小朋友以后能用自己聰明的腦袋,明亮的眼睛去觀察了解更多的知識,學會更多的本領,好嗎?
大班音樂:顛倒歌 篇3
活動目標:
1.初步學唱歌曲,知道歌曲的名稱,理解歌曲內容。
2.感受歌曲幽黙、風趣的特點,并對音樂活動感興趣。
3.豐富詞匯:顛倒
活動重點:學唱歌曲,知道歌曲的名稱,感受歌曲的幽默風趣。
活動難點:理解詞語“顛倒”。
活動準備:
錄音機,背景圖一張,老鼠,獅子,大象,螞蟻,小魚,小鳥,公雞,母雞圖片各一張。
活動過程:
一、幼兒律動進教室
師:果園里的果子成熟了,我們一起去摘果子吧。(教師帶領幼兒做摘果子的律動進入教室。)
二、發聲練習
三、學新歌曲
(一)引題:今天森林里發生了一件很奇怪的事情,是什么呢?我們來聽聽。
(二)欣賞歌曲,初步理解歌曲:
1.你覺得這首歌曲哪里很奇怪?
2.提問:歌曲里面有哪些小動物?它們在干什么?(根據幼兒的回答,分別將動物圖片一一貼上)
(三)進一步理解歌曲
1.演唱歌曲第一段
師:小小老鼠當了什么?大獅子怕誰?螞蟻在干什么?大象又怎么了?
2.演唱歌曲第二段
師:現在請小朋友告訴老師小小魚兒飛在哪里?小鳥兒游在哪里?公雞在干什么?母雞又在干什么?
3.教師小結,引出歌曲題目并理解“顛倒”這一詞。
師:這首歌曲有趣嗎?那哪位小朋友能告訴老師這首歌題目叫什么?有誰能告訴老師“顛倒”是什么意思?“顛倒”就是說反過來的意思,像森林里面本來是大獅子做大王的,而小老鼠是怕大獅子的,可是歌里面卻是小老鼠在做大王,而大獅子卻變成怕小老鼠了,是不是把他們反過來了,這個就是顛倒的意思,這首歌里面的小動物都顛倒過來了,所以,我們我們把這首歌叫《顛倒歌》。
4.學唱歌曲
師:現在,我們一起來唱一唱這首有趣的“顛倒歌”吧。
師:這首歌曲呢是不是很有趣?那我們小朋友唱這首歌的時候心里是不是很開心啊?所以,我們接下來懷著很開心的心情來唱一遍。
師:現在,請小朋友們立正,大家站起來,用我們嘹亮優美的聲音再來唱一遍,這一回啊,大家要唱得比老師還要好聽,因為剛剛我們小朋友的嗓子都練過聲了。
四、歌曲表演(表演兩次)
師:接下來,我要請小朋友來表演一下。(請小朋友上來表演小動物,其余小朋友和老師一起唱。)
大班音樂:顛倒歌 篇4
活動目標:
1.學唱歌曲《顛倒歌》,唱準切分音和休止符。
2.通過理解歌詞內容表演歌曲,體會歌曲的幽默、風趣。
3.體驗合作演唱歌曲時,讓別人開心的樂趣,享受活動的快樂。
活動準備:制作《顛倒歌》課件。
活動過程:
一、說相反的游戲,引入主題。
·師:小朋友,我們一起來玩一個說相反的游戲吧。
·師:我說上,我說左,我說男生,我說黑······
生:我說下,我說右,我說女生,我說白······
·師:你們真厲害,都說對了呢,今天有一群小動物也想玩這個游戲,你們看,這是什么地方。(出示顛倒的樹林)
生:倒著的樹林。
·師:小動物們到了這個神奇的樹林里會發生哪些神奇的事兒呢?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二、欣賞歌曲第一段并學唱歌曲。
1.教師演唱,通過提問熟悉歌詞。
·師:你聽到了什么?(通過幼兒的回答完整地念一念歌詞,理解顛倒的意思。)
2.出示圖譜,有節奏地念歌詞。
·師:這些奇妙的事兒都被圖片記錄下來了,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師:小動物們到了這個顛倒樹林里,所有的事情都怎么樣啦?你們想把這些有趣的事兒唱出來嗎?我們一起來唱一唱吧。(一句一句唱一遍,再跟唱一遍)
3.練習休止符。
·師:這么快你們就會跟著我唱出來了,真不錯!你們看,圖譜上多了什么呀?
·師:你們知道這個0是什么意思嗎?
生:要停下來。
·師:對,這是休止符,就是要停頓的意思。有哪幾個地方有休止符呢?
·師:我們一起來試一試這三個地方。我們看著新圖譜再來唱一次吧。
三、完整地學唱歌曲的第二段。
1.出示小魚、小鳥的圖片。
·師:還有哪些小動物會到這個顛倒樹林里來探險呢?
生:小魚和小鳥。
·師:如果它們顛倒了會發生什么事兒呢?
2.出示公雞圖片。
·師:公雞聽說了這件事兒也很想去呢,它會邀請誰?它們進入顛倒的樹林又會發生什么呢?
3.學唱第二段。
·師:我都忍不住想把它們發生的事兒也唱到歌里去了,你們想嗎?
生:想。
a. 休止符的地方若是唱的不好。
·師:你們還記得這是什么嗎?注意唱休止符的地方要停頓。
b. 若是注意到了就稍微提一下。
·師:注意哦,這邊還有休止符呢!
4.把圖譜上的事情去掉,演唱第二段歌曲。
·師:我來考驗一下你們,只有小動物的提示,你們還會不會唱呢?
·師:小朋友們真厲害,能唱對休止符,如果唱的時候再神氣些、活潑些,那就更好了。
四、鼓勵幼兒看著圖譜,完整學唱整首歌曲。
1.完整學唱歌曲。
·師:接下來呀,我們把這些可笑的事兒連起來唱一唱,這個有點難哦,你們能接受挑戰嗎?
教師小結:他唱的時候真神氣。她不僅唱的好,表情也很有趣呢。他的聲音控制的真好,很活潑、很跳躍。
2.男女分組演唱一二兩段。
·師:剛才你們挑戰了自己,現在想挑戰一下你們的朋友嗎?
·師:我們要分成兩隊來比,你們想怎么比呢?
(分組或者男女,看幼兒的想法來定)
教師小結:女生或者這邊的表情很好,男生或者另一邊的唱的很活潑、很有趣。這邊的小朋友休止符的地方唱的很好,這邊的小朋友注意了表情和聲音,真是好樣的!
4.師幼輪唱。
·師:我也想來和你們挑戰一下呢,你們敢接受我的挑戰嗎?
·師:看來還是你們人多力量大,想不到你們不僅歌唱得好,動作也編的那么好看呢,你們成功了!
五、創編歌曲并演唱,表演歌曲。
1.啟發幼兒把其他的小動物創編進去。
·師:除了這些小動物,還會有其他的小動物也想到這個奇妙的樹林里來呢,你們看,它們都是誰呀?
生:小兔、蛐蛐、老虎和老牛。
·師:它們之間又會發生哪些顛倒的事兒呢?請你們趕快想一想。
·師:先是哪個小動物?
2.把幼兒創編的歌詞編到歌曲里,唱一唱。
·師:我們一起來你們想到的事情編到歌詞里唱一唱吧!
六、活動延伸。 教師小結:小朋友們編的不錯唱得更加棒,你們現在可都是小小音樂家了哦!還有許多許多的小動物會來到顛倒樹林里呢,大家可以把自己想到的畫出來,像我們剛才那樣編成一首完整的曲子,以后和大家一起來分享。活動反思: 顛倒歌是一首帶有詼諧、幽默曲風的歌曲童謠,歌曲活潑有趣并有韻律感。我和鄭曉燕都屬于慢條斯理型的人,比較適合唱抒情一些的歌曲,但這次,我們想挑戰一下自己,試一試活潑的歌曲。 第一次試教時,老師們對我們倆的感覺就是都像個老奶奶一樣,一首很詼諧、有趣的歌曲,愣是被我們倆教成了抒情歌曲,孩子的活潑樣一點都沒有。后來邱老師每天晚上都為我們彈琴,讓我們倆練習唱這首歌曲。在第二次試教的時候,我們在師范唱這首歌曲時總算有了一些進步的地方,可是在上課的體態、語氣方面離有趣、詼諧有很大的差距,這個只能靠我們自己慢慢琢磨感覺。 老師們還不厭其煩地聽我說課,我把每一句需要修改的地方都記下來,旁邊備注著用什么樣語氣、什么樣的表情,包括一個眼神應該怎樣都不能漏掉。就這樣我按照最后的教案,每天回去把老公當成小朋友練習。在最后一次試教中我終于擺脫了老奶奶的軟綿綿,有了年輕人的活力。 在教唱的過程中,我利用圖片吸引幼兒對學習歌曲的興趣,由于歌詞讓孩子很感興趣,所以孩子們對于歌詞的理解和記憶比較快,而且歌曲容易上口,所以孩子們學唱的很快,而且在歌唱時能保持愉快的情緒,也理解了休止符的意義。但是在創編歌詞的環節上,我準備的不夠充分,幼兒的興趣就降低了許多,而且能創編出歌詞的孩子比較少。我將吸取教訓,不斷反思,爭取在今后的創編環節中能有所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