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柳樹姑娘(精選7篇)
音樂:柳樹姑娘 篇1
活動過程:
一、提問導入課題
教師:春天來了,嫩綠的柳枝隨風飄舞,像姑娘的什么呢?你們聽一聽?(教師有表情地演唱)歌曲里唱了些什么?
二、出示圖譜,學唱歌曲
l、教師出示圖譜,邊演示邊完整清唱。
①教師:這張圖譜可以幫助我們學唱歌,下面我來唱,你們看我唱到那兒了?
②教師演唱,提問幼兒。
2、學唱歌曲。
(1)教師指圖演唱,讓幼兒了解使用圖譜的方法。教師:小朋友,這張圖譜用美麗的畫把歌詞給畫了出來,這譜可以幫助我們記住歌詞,使我們知道這首歌唱的是什么?每一句用什么樣的情緒唱?
(2)幼兒跟隨教師邊指圖譜邊演唱。
(3)教師提示:
①幼兒注意唱好三拍子的旋律。(強、弱、弱)
②用輕快、活潑的情緒演唱:“洗洗干凈,多么漂亮”……
3、學唱襯詞,練習二聲部唱。
(1)這次演唱請小朋友唱歌詞,每兩小節歌詞的后兩拍教師用“沙沙沙”襯詞演唱,從第9小節開始至結束師幼合唱。下面我們來試一試。
(2)幼兒分組輪唱襯詞(教師參與),練習二聲部唱。
4、教師可鼓勵幼兒創編動作有表情地邊唱邊表演。
活動目標:
1、感受三拍子歌曲的優美旋律,能輕柔、有表情的演唱。
2、用唱襯詞的方法學習簡單的二聲部唱,體驗合作的快樂。
3、了解少數民族歌曲獨特風格。
活動準備:
l、教師帶領幼兒欣賞春天景色,觀察柳枝風吹的動態,引導幼兒展開想象。
2、根據歌曲設計圖譜一幅。(也可用粉筆在黑板上畫圖譜)
音樂:柳樹姑娘 篇2
活動目標:
1.感受三拍子歌曲的優美旋律,學習用優美和活潑輕快的歌聲演唱。
2.嘗試用唱襯詞的方法,學習簡單的二聲部合唱,體驗二聲部合唱的樂趣。
3.學會歌唱本首歌曲。
4.感受音樂節奏,樂意參與音樂游戲活動,體驗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1.教學課件
2.歌曲《柳樹姑娘》磁帶
活動流程:
一、談話導入活動。
1、教師:現在是什么季節?(春天)春天有什么變化?(小草綠了,花兒開了,柳樹發芽了,燕子飛回來了,春天天氣越來越暖和等)
2、小結:春天是萬物生長的季節。
二、欣賞歌曲《柳樹姑娘》,理解歌詞內容。
1、出示柳條,這是什么?(柳條)你在哪里見過柳條?(河邊、池塘邊、公園里)柳條是什么樣子的?(葉子細細枝條長長的)細細、長長的柳條像什么?(像小女生的長辮子)
2、今天老師帶來一首歌曲叫《柳樹姑娘》,我們一起來聽聽。
3、教師播放歌曲《柳樹姑娘》幼兒欣賞。
4、提問:這首歌曲叫什么?(柳樹姑娘)歌曲中把柳樹叫做什么?(柳樹姑娘)柳條是柳樹姑娘的什么呀?(柳樹姑娘的辮子)風兒一吹,吹到哪里?(吹到池塘)吹到池塘做什么?(洗洗干凈更漂亮)
5、小結:河邊的柳樹,長長的枝條隨風輕擺。有的枝條被風甩進了池塘,仍不停地搖擺著,好像姑娘在輕柔地清洗自己長長的秀發,多么干凈,多么漂亮。可愛的小鳥在枝間飛舞、歡唱,和柳樹姑娘組成了一幅動人的春天畫面。
三、學唱歌曲《柳樹姑娘》
1、教師再次播放歌曲,幼兒欣賞。
2、師:這首歌曲是幾拍子的?(4/3)4/3的特點是什么?(強、弱、弱)請幼兒徒手拍三拍子的節奏。
3、教師結合圖譜,帶幼兒邊拍節奏,邊念歌詞。
4、重點強調句首重音的力度。
5、幼兒跟琴學唱歌曲。
6、提醒幼兒用優美和歡快的歌聲演唱。
(1)開頭兩句柳樹姑娘,辮兒長長怎樣唱?(優美的)
(2)洗洗干凈,多么漂亮怎樣唱?(活潑輕快)
四、學習簡單的二聲部演唱。
1、師:小朋友剛才都發現了這首歌有兩個聲部,第二聲部是用什么方式演唱的?(用“啊”的聲音)我們把這種“啊”的唱法叫襯詞。
2、再次欣賞歌曲,找找唱襯詞的地方。
3、教師結合課件幫助幼兒熟悉第二聲部唱襯詞的地方。
4、幼兒唱歌曲,教師唱襯詞。
5、將幼兒分成兩組,一組幼兒唱歌詞,一組幼兒唱襯詞。
6、鼓勵幼兒邊唱邊用肢體動作表現歌曲內容。
活動反思:
1、緊緊圍繞目標大膽創新。在活動中,我大膽地把難點“掌握附點音符”放在第一環節,利用師生互動接唱的形式,既拉近了我和孩子們之間的距離,集中了孩子注意力。同時也讓孩子們很輕松地掌握了附點音符,為下面感受、學唱埋下伏筆。在學唱歌曲時,我一改傳統逐句教唱的形式,利用新穎的圖譜,在看一看、說一說、聽一聽、唱一唱、拍一拍中反復感受詩意般的歌曲內容及旋律,整個活動中孩子們都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積極主動的參與者,這正符合了綱要中“喜歡參加藝術活動,并能大膽地表現自己的情感和體驗”的目標及“要避免僅僅重視表現技能或藝術活動的效果,而忽視幼兒在活動過程中的情感體驗和態度傾向”的指導精神。
2、轉變理念,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你最喜歡哪一句?誰愿意來告訴大家?”“誰愿意來說一說”,對于孩子回答不否定,給他們創造一個寬松的氛圍,讓孩子充分發揮想象,暢所欲言,這正符合了綱要中“提供自由表現的機會,鼓勵幼兒用不同藝術形式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個幼兒的想法和創造,肯定和接納他們獨特的審美感受和表現方式,分享他們創造的快樂”。
3、注重面向全體,照顧個體差異。比如在角色表演這一環節“我是柳樹媽媽,誰愿意來當我的寶寶?”對孩子不做強制要求,照顧到個別性格內向的孩子。“請你為我們伴奏,你還有更重要的任務”,讓孩子感覺到自己也可以發揮重要的作用。
總之,我要求自己力爭把綱要理念轉化為實踐,我知道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自己做得還遠遠不夠,繼續努力!
音樂:柳樹姑娘 篇3
教學目標:
1、學習歌曲《柳樹姑娘》,掌握附點四分音符的時值,并能辨別、比較四分音符與附點四分音符的長短。
2、聆聽歌曲《柳樹姑娘》,感受歌曲的情緒、內容與風格。
教學內容:
演唱曲《柳樹姑娘》
教材分析:
歌曲《柳樹姑娘》是一首曲調優美,輕快的簡易二部合唱歌曲。歌詞簡煉,它形象生動地描繪了江南水鄉萬物一新,一片生機盎然的春天景象。歌曲為3/4拍,羽調式,一段體結構。全曲為基本節奏型。第1-8小節,上下句對稱,旋律采用了模進手法,三度、四度、五度的跳進使得曲調舒展而又優美,形象地表現了“柳樹姑娘”在春風里飄柔的姿態。第二聲部只用了第一聲部的同音支聲,配以八分音符節奏及跳音的“啦”唱法,烘托出歡樂的氣氛。第9-12小節,節奏突然緊縮,向上三度的模進,使曲調更為歡快,與前形成了較強的對比。最后曲調又趨平穩舒展。結束句在富有民歌特色的襯詞“啊哩啰”中歡快地結束,抒發了人們對美麗的春天的贊美之情。
學情分析:
這是本學期的第一課的內容,不論是從歌曲角度還是從視譜方面都有了一定的難度,教師要給予適當的引導,讓學生有學習的信心,學習的興趣。
所用教具:黑板、電子琴、投影機、計算機。
教學過程:
一、學習表演《柳樹姑娘》
1、歌名直接切入為導入:柳樹的枝條,像什么這首歌曲的擬人化的手法把柳樹比作姑娘,枝條就是她長長的辮子,風兒一吹,甩進池塘,洗洗干凈,多么漂亮。這樣的風景你能想像嗎這樣環境美不美。
2、聆聽錄音范唱
設問:這首歌曲是齊唱還是合唱
3、講解附點四分音符:
(1)這樣的節奏我們唱過,你能舉出唱過的歌名嗎?
(2)“×”這個音符是四分音符的后面加上一點,在樂理上我們稱為附點四分音符,它與四分音符的區別就多了一附點,為了強調這附點,所以在名稱上把附點放在前面稱附點四分音符。我們學一下模仿蟬的叫聲“知、了”所以蟬又名“知了”。“知了”的鳴叫就是帶附點的。
4、再聽錄音范唱,大家看著歌譜輕輕跟唱曲調。
5、先學唱第一聲部的前8小節曲調。
(1)設問:這8小節的曲調的節奏有一個規律你發現了嗎
(2)我們一齊拍打一下它的節奏。
(3)慢速度地把音符唱著試試。
6、請自學后8小節。
7、完整把第一聲部曲調唱好。
8、又一道水鄉的風景線。
二、聽辨練習:附點四分音符
1、從聽覺上鞏固附點四分音符的長短,并與四分音符的區別對比
2、從視覺上通過涂色找到四分音符與附點四分音符的區別。
三、學習音樂知識:
1、在模仿“知了”鳴叫聲中學習附點。
2、講解附點四分音符的長短,從實踐中掌握。
(1)圖解:
(2)四分音符與附點四分音符的時值比較。
(3)從過去唱過的歌曲中找附點四分音符,如上節課《采菱》就有。
找出《采菱》曲譜中的附點四分音符,并從唱曲調中熟悉附點四分音符。
(4)結合《柳樹姑娘》的實踐掌握附點四分音符的時值。
(5)名稱的由來:強調附點,所以把附點放在前面。
(6)附點的時值:增加原音符時值的一半。
四、學習音樂知識:頓音記號
1、在結合《柳樹姑娘》的學唱中進行
2、順帶了解頓音記號的作用即可
課后反思:設計這節課,我是以新課標思路為思路為指導和依據的。音樂課是人文學科的一個重要領域,是實施美育的主要途徑之一,是培養高素質人才的重要手段和必修課。《柳樹姑娘》雖篇幅不大,但它是一個兩聲部的合唱,需要扎實的氣息和良好的樂感,有一定的難度。
課上我注意發揮學生的'自學參與性和師生間的互動優勢,引導學生討論、研究歌曲每一部分音響結構所包含的情感和思想。同時在唱的過程中鼓勵孩子們把這種感情和思想轉化為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試探著用音響表現出來。在和諧的氛圍中,孩子們互相啟發、補充,每人都有平等參與和表現機會,共同獲得、共同提高。
當同學們基本學會后。我及時圍繞著音樂形象和意境引導學生感受音樂和表現音樂的能力,讓他們進行小組比賽。在比賽過程中,達到既復習、鞏固了原有的知識,又避免機械重復的目的,使孩子們提高學習興趣的同時增強自己的自信心,課堂上的情緒氛圍也會層層推向高潮。
另外,我在課堂上注意在每步環節都營造好養育的情感情緒氛圍,使美育成為課堂上貫穿學習心靈感受的另外一條主線。這種美育的情感情緒氛圍,既溶解在教師的教之中,也溶解在學生領會和訓練之中。培育學生美好的情操和健全的人格是音樂學科的特色,也是我在音樂教學中所追求的目的。
音樂:柳樹姑娘 篇4
課時:1課時
教學目標:
1.學習歌曲《柳樹姑娘》,掌握附點四分音符的時值,并能辨別、比較四分音符與附點四分音符的長短。
2.聆聽歌曲《柳樹姑娘》,感受歌曲的情緒、內容與風格。
教學內容:
演唱曲《柳樹姑娘》
教材分析:
歌曲《柳樹姑娘》是一首曲調優美,輕快的簡易二部合唱歌曲。歌詞簡煉,它形象生動地描繪了江南水鄉萬物一新,一片生機盎然的春天景象。歌曲為3/4拍,羽調式,一段體結構。全曲 “×•× ”為基本節奏型。第1-8小節,上下句對稱,旋律采用了模進手法,三度、四度、五度的跳進使得曲調舒展而又優美,形象地表現了“柳樹姑娘”在春風里飄柔的姿態。第二聲部只用了第一聲部的同音支聲,配以八分音符節奏及跳音的“啦”唱法,烘托出歡樂的氣氛。第9-12小節,節奏突然緊縮,向上三度的模進,使曲調更為歡快,與前形成了較強的對比。最后曲調又趨平穩舒展。結束句在富有民歌特色的襯詞“啊哩啰”中歡快地結束,抒發了人們對美麗的春天的贊美之情。學情分析:
這是本學期的第一課的內容,不論是從歌曲角度還是從視譜方面都有了一定的難度,教師要給予適當的引導,讓學生有學習的信心,學習的興趣。
所用教具:黑板、電子琴、投影機、計算機
教學過程:
一、學習表演《柳樹姑娘》
1.歌名直接切入為導入:柳樹的枝條,像什么?這首歌曲的擬人化的手法把柳樹比作姑娘,枝條就是她長長的辮子,風兒一吹,甩進池塘,洗洗干凈,多么漂亮。這樣的風景你能想像嗎?這樣環境美不美?
2.聆聽錄音范唱。
設問:這首歌曲是齊唱還是合唱?
3.講解附點四分音符:
(1)這樣的節奏我們唱過,你能舉出唱過的歌名嗎?
(2)“ ו”這個音符是四分音符的后面加上一點,在樂理上我們稱為附點四分音符,它與四分音符的區別就多了一附點,為了強調這附點,所以在名稱上把附點放在前面稱附點四分音符。我們學一下模仿蟬的叫聲“知.了 ”所以蟬又名“知了”。“知了”的鳴叫就是帶附點的。
4.再聽錄音范唱,大家看著歌譜輕輕跟唱曲調。
5.先學唱第一聲部的前8小節曲調。
(1)設問:這8小節的曲調的節奏有一個規律你發現了嗎?
(2)我們一齊拍打一下它的節奏。
(3)慢速度地把音符唱著試試。
6.請自學后8小節。
7.完整把第一聲部曲調唱好。
8.又一道水鄉的風景線。
二、聽辨練習:附點四分音符
1.從聽覺上鞏固附點四分音符的長短,并與四分音符的區別對比。
2.從視覺上通過涂色找到四分音符與附點四分音符的區別。
三、學習音樂知識:附點四分音符 教學基本要求
1.在模仿“知了”鳴叫聲中學習附點。
2.講解附點四分音符的長短,從實踐中掌握。
(1)圖解:
(2)四分音符與附點四分音符的時值比較。
(3)從過去唱過的歌曲中找附點四分音符,如上節課《采菱》就有。
找出《采菱》曲譜中的附點四分音符,并從唱曲調中熟悉附點四分音符。
(4)結合《柳樹姑娘》的實踐掌握附點四分音符的時值。
(5)名稱的由來:強調附點,所以把附點放在前面。
(6)附點的時值:增加原音符時值的一半。
四、學習音樂知識:頓音記號
1.在結合《柳樹姑娘》的學唱中進行。
2.順帶了解頓音記號的作用即可。
課后反思:設計這節課,我是以新課標思路為思路為指導和依據的。音樂課是人文學科的一個重要領域,是實施美育的主要途徑之一,是培養高素質人才的重要手段和必修課。《柳樹姑娘》雖篇幅不大,但它是一個兩聲部的合唱,需要扎實的氣息和良好的樂感,有一定的難度。
課上我注意發揮學生的自學參與性和師生間的互動優勢,引導學生討論、研究歌曲每一部分音響結構所包含的情感和思想。同時在唱的過程中鼓勵孩子們把這種感情和思想轉化為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試探著用音響表現出來。在和諧的氛圍中,孩子們互相啟發、補充,每人都有平等參與和表現機會,共同獲得、共同提高。
當同學們基本學會后。我及時圍繞著音樂形象和意境引導學生感受音樂和表現音樂的能力,讓他們進行小組比賽。在比賽過程中,達到既復習、鞏固了原有的知識,又避免機械重復的目的,使孩子們提高學習興趣的同時增強自己的自信心,課堂上的情緒氛圍也會層層推向高潮。
另外,我在課堂上注意在每步環節都營造好養育的情感情緒氛圍,使美育成為課堂上貫穿學習心靈感受的另外一條主線。這種美育的情感情緒氛圍,既溶解在教師的教之中,也溶解在學生領會和訓練之中。培育學生美好的情操和健全的人格是音樂學科的特色,也是我在音樂教學中所追求的目的。
音樂:柳樹姑娘 篇5
1、活動目標
1、感受歌曲優美的旋律,能用連貫、優美以及活潑輕快的歌聲分別表現歌曲的前后兩段。
2、學習簡單的二聲部合唱,能控制調節自己的歌聲。
3、感受旋律的氣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參加集體音樂活動的樂趣。
4、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5、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2、活動準備
圖譜
3、活動過程
一、律動
1、美麗的春天來了,柳樹發芽了。微風一吹,嫩嫩的柳枝會怎么樣呢?(隨風擺動)
2、感受歌曲旋律,幼兒當柳枝,跟著音樂,在微風中動起來。
二、學唱歌曲
1、欣賞歌曲
師:柳樹可真美啊,聽我來唱一唱美麗的柳樹。仔細聽聽,歌曲里唱的柳樹是什么樣的?
2、借助圖譜理解歌詞
(1)聽了歌曲你有什么感受?在歌曲里你聽到了什么?
(2)幼兒邊看圖譜邊聽老師演唱歌曲,進一步理解歌詞。
(3)在圖譜上你還有什么地方不懂嗎?請你看著圖譜再聽我來唱一唱。(師指圖演唱)
(4)幼兒隨老師看著圖譜念歌詞。
3、學唱歌曲
(1)完整演唱1、2遍
(2)引導幼兒有感情地演唱
(3)柳樹姑娘拖著長長的辮子,隨風輕輕擺動,我們應該怎么唱?(優美)柳樹姑娘在池塘里高興地洗頭發我們應該怎么唱?(活潑輕快)
(4)你最喜歡唱那幾句?(引導幼兒用連貫、優美以及活潑、輕快的歌聲分別表現歌曲的前后兩段。)
三、學習二聲部合唱
1、第一種簡單的二聲部合唱
一部分幼兒唱歌詞,一部分幼兒同時跟著音樂旋律用“啦”或“呣”來哼唱,從第五句開始全體合唱。(教師示范演唱并帶領幼兒分聲部合唱)
2、學習第二種合唱方法
第一聲部的幼兒唱歌詞,第二聲部的幼兒在第1~4句的句末伴唱“啦啦啦”,第五句全體合唱。(先師幼合作,再幼幼合作,教師可通過指揮來幫助幼兒合唱)
音樂:柳樹姑娘 篇6
一、活動目標:
1、用愉快、舒緩的聲音來演唱歌曲。
2、能堅持自己的聲部,進行合作性演唱。
3、學習看圖譜和指揮為歌曲伴唱。
二、活動準備:歌曲圖譜
三、活動過程:
一)復習歌曲,引導幼兒用愉快、舒緩的聲音來歌唱。
教師(出示圖譜):小朋友還記得這首歌曲嗎?這首歌曲的名字叫什么?
教師:柳樹姑娘又要來跳舞啦,我們和她一起來唱一唱吧。
教師:柳樹姑娘洗干凈了,心里覺得怎么樣呀?(開心,舒服)
教師:看好老師的指揮,用快樂的聲音來唱一唱,讓我看看你們的表情和聲音,聽好音樂,前奏用拍手表示。
二)學習雙聲部演唱,看圖譜和指揮唱襯詞。
1、傾聽新旋律,感受伴唱部分的歌唱效果。
教師:柳葉們唱得這么高興,有一片調皮的小柳葉也來唱歌了?它藏在哪里呢?我們一起來聽一聽。我來當小柳葉。(兩個教師合作演示唱)
提問:1)小樹葉藏在哪里呀?(每一句的后面)
2)那它藏在后面都唱了什么呢?(豐富圖譜:姑娘、長長、一甩、池塘)
教師小結:它藏在每一句的最后唱最后的兩個字。原來它唱的是襯詞呢,這樣讓歌曲更加好聽。
3)再次聽教師范唱一遍,說說什么時候唱襯詞。
2、學唱襯詞,跟著老師演唱
教師:我想邀請你們一起來做調皮的小柳葉來唱襯詞。好嗎?記住,一開始我們可是先藏起來的哦。
1)一教師主唱,幼兒唱襯詞。“我們請張老師主唱,我們為她唱襯詞,做調皮的小樹葉好嗎?” (2遍)
2)現在我要把小朋友分成兩半,一組跟著張老師唱主唱,另一組跟著我做小樹葉唱襯詞哦。(2遍,然后交換)
3、幼兒起立,整曲完整演唱一遍。
音樂:柳樹姑娘 篇7
活動目標:
1、理解歌詞內容,唱出句首重音,感受三拍子歌曲的優美旋律。
2、能用連貫、優美和活潑、輕快的歌聲演唱三拍子歌曲,能互相合作用唱襯詞的方法學習簡單的二聲部演唱。
3、體驗二聲部演唱的快樂,感受春天柳樹的姿態美。
活動準備:
1、教師帶幼兒到院子里或小河邊觀察柳樹。
可提問:春天來了,柳樹有什么變化?柳枝隨風飄舞,像什么?引導幼兒想象擬人化的柳樹姑娘形象,并引導幼兒用動作表現柳枝隨風飄搖的優美姿態。
2、幼兒熟悉兒歌《柳樹姑娘》,和聲圖示。
活動建議:
1、教師范唱,以多種形式引導幼兒學唱新歌。
(1)教師有感情、準確、清楚地翻唱歌曲《柳樹姑娘》,在句首重音處以琴聲暗示,提醒幼兒感受句首重音。
可提問:這首歌是幾拍子的?引導幼兒了解這首歌曲是三拍子的,并拍出三拍子的強———弱———弱變化。
(2)教師畫出圖譜內容,引導幼兒理解、學習歌詞內容。
教師邊畫邊說歌詞內容,引導幼兒通過跟圖譜、琴聲說歌詞等方式掌握歌詞內。
2、幼兒學唱歌曲,可采用集體唱、男女孩分組唱、表演唱等方式。
可引導幼兒說一說:前面4句表現柳樹姑娘拖著長長的辮子,隨風輕輕擺動,我們應該怎么唱?(連貫、優美)后面幾句表現柳樹姑娘在池塘里高興地洗頭發,我們的演唱會有什么變化?(活潑、輕快)讓幼兒學習用連貫優美、活潑輕快兩種演唱方法唱出歌曲的情緒變化,從中感受柳樹的姿態美。
3、教師引導幼兒學習簡單的二聲部合唱。
(1)出示二聲部圖譜,引導幼兒學唱襯詞。
教師可引導幼兒:春風也想來和你們一起唱歌,看它是怎么唱的?教師指圖示引導全體幼兒在前4句每句最后一個字后唱“啦啦啦”,從第5句開始全體合唱。
(2)采用教師與幼兒合作、將幼兒分成兩部分并互換等形式學習簡單的二聲部合唱。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要引領幼兒傾聽別人的歌聲,注意與同伴聲音協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