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藝術:毛線變變變
教學內容及學情分析:
大班幼兒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動手操作能力,毛線又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色彩豐富、易于造型的一種材料。因此我們根據幼兒的實際發展水平,確立了毛線“變變變”作為一個活動主題,引導幼兒創造、探索毛線的玩法。
活動目標
1、使幼兒感受創作活動的樂趣,培養他們的合作能力及審美意識。
2、探索、嘗試、交流毛線的玩法,發展社會交往能力。
3、發展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活動準備:
1、各色毛線、剪刀、膠水、鉛筆、白紙、卡紙等,盡量多準備一些輔助材料。
2、毛線貼好的范畫。
活動過程:
1、師:小朋友們,今天老師帶來了一些毛線。誰能告訴大家毛線有什么用途?幼:織毛衣、翻花繩等。
2、師:毛線還可以用來變魔術呢!老師把它變成神奇的畫筆,用它來作畫。
出示范畫請幼兒欣賞,并引導幼兒討論這些作品是怎樣做出來的?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
3、教師引導幼兒討論:毛線還可以變成什么?
師:今天老師也為大家準備了許多漂亮的毛線,下面小朋友也可以用毛線來變魔術。
幼兒自由取線,自主探索玩法。(幼兒動手操作前,提醒幼兒注意剪刀、鉛筆等工具的使用安全)
4、教師引導幼兒相互交流各自的玩法,與幼兒協商確定幾種玩法,按照幼兒的意愿分組活動。
5、教師巡回指導各小組的活動,啟發幼兒根據方案充分發揮想象,及時表揚好的構思。
6、提醒幼兒注意互相學習,能力強的幼兒主動幫助能力弱的小朋友。
7、作品展示、評價
a.師: 我們小朋友都很聰明,用你們能干的小手,把毛線變成了美麗的作品,你們真了不起啊!誰為大家介紹一下你的作品,能讓我們一下子喜歡上你的作品呢?
b.引導幼兒從的構思、色彩搭配、美觀度等方面對比欣賞各組的作品,提高幼兒的審美鑒賞能力。
活動反思:
玩毛線活動是一種創造性活動,但是如果在活動中提供的范例太多,直接告訴幼兒該怎么做,會局限幼兒的思路,幼兒的作品多數會以模仿為主,創新內容單一。因此,我們在指導幼兒活動過程中,注意采用了提問方法、討論方法,讓幼兒去思考,自己作出結論,讓幼兒在自己探索中主動學習。毛線變變變活動旨在讓幼兒由易到難,大膽表現富有創意的造型,但是自主創新不是放任自流,一些技能技巧還是需要老師去合理的指導,才不會使幼兒畏難而退,才能培養幼兒想象、創造能力,讓幼兒體驗創新的樂趣。
只要我們善于去挖掘,使每個幼兒勤于動手、動腦,建立起大膽創造的信心,把自己的潛在創造能力充分表現出來,將使幼兒終身受益。
附:
本次活動中涉及的玩法
毛線繞畫框----把各種形狀的厚卡紙邊緣剪成均勻的鋸齒,按一定的規律用毛線在鋸齒間纏繞,做成好看的畫框。
毛線球----把毛線剪成許多長短相同的段,然后在中間部位捆扎,做成毛線絨球。
編辮子----將適量的毛線段平均分成三股,幼兒練習編麻花辮。
編花籃----用毛線在成品小塑料花籃的經條上按一定規律纏繞,進行編花籃。
織漁網----先將毛線纏在梭子上,像織毛衣一樣起一個頭,左手拿一個像尺子一樣的竹板,然后用梭子在板上及上一層的網扣中來回穿梭系扣,這樣網越織越大。
毛線粘貼畫----先用鉛筆在紙上畫好圖,再沿畫好的輪廓涂上膠水,選好毛線,根據自己的構思選擇連線環貼、剪碎粘貼、剪段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