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做編編講講(語言)
活動五 易拉罐講述的故事
材 料:空易拉罐、各色顏料、白紙。
做 法:
幼兒分散操作。將較濃的顏色水滴在白紙上(可使用空眼藥水瓶,容易控制),可滴多種不同的顏色,隨意布局。再取易拉罐橫放在紙上任意滾動碾壓,顏色水不僅會擴散,還會相互交融,形成多樣的形態、豐富的色彩,這非常有助于幼兒想像。“哇!這里面藏著有趣的故事!這好像是什么地方?這好像是什么動物?它們在做什么?”
指導要點:
1.參與。教師可用自己的參與行為來引起孩子們的興趣,交代方法。例如:“我能讓沙子講出有趣的故事,奇怪吧?那就瞧我的!”
2.設疑。孩子的想像需要激發,教師可用“設問”的方式幫助孩子打開思路,引發孩子想像。例如:“咦,這像什么?這像什么地方?”
3.傾聽。幼兒有了想法,最喜歡講給老師聽,老師的傾聽就是對他的支持和鼓勵。在傾聽中,教師除了點頭、微笑、贊許外,還可以適當指導。有可能的話,最好邊聽邊記錄孩子編講的故事,然后再念給孩子聽。
4.交流。本活動大多是分散進行的,教師應有意識地建議幼兒互相欣賞、傾聽。例如,教師可以用自己的欣賞態度來感染幼兒,提議幼兒合作編講故事,相互欣賞各自的作品,也可組織分組的或集體的故事交流會等。
建 議:
1.應簡單、有效地讓幼兒知道操作的方法,使他們盡快進入情境。
2.在熟悉材料的使用方法后,可啟發幼兒不受原制作法的局限,創造性地變化材料的用法,使幼兒始終保持濃厚的興趣。各項活動內容也可根據需要交叉或同時進行,使活動豐富多彩,更有吸引力。
3.尊重幼兒的想像,不要以成人的所謂“合理性”來苛求孩子。幼兒的想像是精彩的,也是幼稚的,對此,要欣賞、寬容。只要幼兒能“自圓其說”,就要加以肯定。指導的重點在于:促使幼兒喜歡想像,鼓勵多角度想像,想得新穎獨特。
4.可采用幼兒喜歡的講故事方式。如可使用擴音器講故事,講的人有精神,聽的人也更能集中注意力。也可對著錄音機講故事,再放出來自己聽或讓大家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