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語言活動《狐假虎威》說課稿
狐假虎威是一則成語故事,講的是一只狐貍借著老虎的威風嚇跑了森林中的百獸。故事告訴我們生活中有些人借著別人的力量嚇唬人,其實自己沒有本領。語言諷刺了仗勢欺人者的奸詐狡猾。全文語言生動有趣,非常適合幼兒學習和表演。
大班的幼兒年齡小,容易被故事中的人物和情節所吸引。因此,本課學習起來并不難。幼兒對故事的理解,往往是通過聽、看、大膽猜測等方法,根據對幼兒的分析與了解,讓幼兒以各種方式來感受故事,加強對人物的理解。此外,還將通過表演來理解部分詞語,增強感受,讓幼兒在活潑、輕松的環境中理解課文,學習詞匯,明白故事。幼兒語言教學應以講、讀為主,利用問題引導幼兒逐步深入理解故事,如果完全放手利用圖片,讓幼兒想像說一說,幼兒會無從下手,也可以說還沒有形成一定的能力,還有待于培養,因此本課教學以,問題引入,在觀察、猜測、說、聽、讀、講、演中體驗故事情,明白道理。
根據以上各方面的分析,我設計活動目標有三:
1、 理解故事內容。
2、 了解“狐假虎威”的含義。
3、啟發幼兒大膽運用動作、表情、語言來表演故事。
活動重點:理解故事內容
活動難點:啟發幼兒大膽運用動作、表情、語言來表演故事。
在設計教學活動時,首先我用謎語引入,引發幼兒學習興趣,讓幼兒產生好奇心,并在好奇心的驅使下主動參與學習,自主探索。接著學習故事環節,主要是利用掛圖,讓幼兒自主觀察,大膽猜測故事的情節發展,能有自己獨特的語言完整的表述圖意,盡而培養幼兒語言表達能力。與此同時,對部分詞語加深理解,嘗試用動作、表情、語言表演對詞語的理解,為突破教學難點做鋪墊。第三環節,看動畫片,回顧故事內容,加深對故事內容的整體感悟。
第四環節,幼兒復述故事,在此環節加深對部分詞語的理解,并學會掌握一些詞語。以上二、三、四、環節的設計主要是為了很好地落實目標,完成教學重點服務,也是為突破教學難點做好了鋪墊。第五環節,讓幼兒明白寓言故事告訴我們的道理,使其受到教育。第六環節,讓幼兒大膽運用動作、表情、語言來表演故事。第七環節,讓幼兒將學習的故事講給家人聽,還可以演一演。
教學中,我力求讓幼兒大膽想象,自主探究,自主學習,讓幼兒觀察能力,想象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等方面都有所鍛煉和培養。通過本次教學活動,我覺得在對幼兒的放與收,拿捏得不是那么恰到好處,在今后的教學中還有待于不斷完善,總結經驗,彌補不足。懇請領導和教師針對本節課的不足給與指正,我會虛心接受。
活動流程:
一、謎語導入:引起興趣。
師:小朋友喜歡猜謎語嗎?今天老師給你們猜一個謎語,看看你們能不能猜到“遠看像只貓,生來脾氣暴,張開大嘴一聲吼,嚇得百獸都發抖!保ɡ匣ⅲ
師:老虎被稱為什么?
師:森林里的動物怕不怕老虎?
師:可是在森林了發生了一件奇怪的事,有一只動物比老虎還厲害,小動物們見了它都跑了,想不想知道它是誰?到底發生了什么事?
二、出示《狐假虎威》ppt,讓幼兒理解故事內容。
1. 結合每一幅圖片有感情的講解,語言生動,表情豐富,激發幼兒興趣。
2、講解過程中可適當讓幼兒來猜想故事內容,如:老虎撲的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