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語言:兒歌《問》
活動目標:
1、理解兒歌內容,初步感受問答兒歌的結構特點。
2、能夠有節奏的朗誦兒歌。
3、喜歡參與問答游戲,體驗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對江南水鄉的了解,包括(菱角、漁網);對尖的、圓的、
方方的東西的認知。
物質準備:幼兒用書《蟲蟲飛》、相關兒歌內容圖片(寶塔、菱角、
太陽、荷葉、風箏、漁網)、響板、江南水鄉視頻、音頻。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引出主題。
師:我們生活在哪座城市?知道西安是一座北方城市。
你去過南方嗎?南方的景色是什么樣的?
二、觀看視頻,感受江南水鄉的美。
1、師:出示“?”這是什么符號?表示什么意思?讓幼兒理解問答形式。
2、師:你都看到了什么?在這里面發現什么東西是尖尖的、圓圓的、方方的?
3、師:老師也有新的發現,你們聽聽老師發現了什么?
4、教師用對唱的形式唱出兒歌的第一段。
三、分段欣賞,感受問答兒歌的句式特點。
(一)欣賞兒歌的第一段,理解問答式兒歌的特點。
1、教師用對唱的方式唱出兒歌的第一段內容,幼兒感知問答兒歌的句式特點(有問有答)。
師:你都聽到什么?它是怎么問的?又是怎樣答的?
2、教師朗誦兒歌的第一段,師生問答,感受和理解問答式兒歌的語言風格。
(二)幼兒自主閱讀小書,嘗試仿編兒歌的后兩段。
1、師:這首兒歌就藏在這本小書中,請小朋友仔細找一找,看一看在書中的第幾頁?(幼兒看圖朗誦兒歌第一段)
2、師:除了我們說的尖尖的東西,你還看到了什么不一樣的東西?
3、幼兒講述,教師出示相應圖片,幼兒嘗試仿編詩歌內容。
四、完整欣賞,感受語言節奏。
1、師幼用不同形式完整朗誦兒歌。
* 我問你答 * 男女問答 * 打響板朗誦
* 聽音樂對唱
五、延伸活動,鼓勵幼兒創編兒歌。
六、區域活動
語言區:小書《蟲蟲飛》、兒歌的相關圖片、供幼兒仿編的圖片、自制小書。
科學區:菱角、放大鏡、有關植物的書、菱角的生長過程圖片、圖形的分類。
表演區:兒歌中的相關圖片、提供音頻幼兒分角色進行對歌。
建構區:提供積木、紙盒幼兒創意拼搭。
美勞區:可利用繪畫工具畫出兒歌內容、泡泡泥制作兒歌相關內容、彩紙折寶塔。
附兒歌:《問》
什么尖尖尖上天?
什么尖尖在水邊?
寶塔尖尖尖上天,
菱角尖尖在水邊。
什么圓圓圓上天?
什么圓圓在水邊?
太陽圓圓圓上天,
荷葉圓圓在水邊。
什么方方方上天?
什么方方在水邊?
風箏方方方上天,
漁網方方在水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