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語言活動《小兔逃家》
活動目標
⒈傾聽故事,理解所變角色之間的關系并用“要是……我就……”的句式進行“你追我逃”的故事創編。
⒉理解作品中母子間的親情、體驗“你變,我也變”的情趣。
活動準備:課件、圖片
活動過程
一、理解故事中的角色關系:小兔要離開家
⒈有只小兔想離開家,它對媽媽說:“媽媽,我要逃跑啦。”媽媽說:“你逃跑,我就去追你!毙⊥谜f:“我變成小魚!眿寢屨f:“我變成釣魚人!
⒉小兔為了逃跑,它變成了什么?媽媽又變成了什么呢?
⒊引導幼兒討論“小魚”和“釣魚人”的關系,為理解故事內容做準備。
提問:小兔子變成小魚后,為什么媽媽要變成釣魚人?
總結:原來,媽媽是要追到小兔子,才變成釣魚的人!
⒋理解小兔是媽媽心愛的寶寶:兔媽媽為什么要追小兔,兔媽媽是怎么說的?
⒌陳老師這里有一個故事,講的就是小兔逃家的故事。我們來聽一聽故事里小兔為了逃跑變成了什么?媽媽又變成了什么去追小兔子?
二、理解故事內容:媽媽去追小兔子
⒈看圖完整欣賞故事一遍。
⒉小兔和媽媽分別變成了什么?為什么要這樣變?
⒊教師根據故事內容依次出示卡片,幫助幼兒理解所變角色之間的關系。
提問:小兔為了逃跑變成了什么?兔媽媽又變成了什么追小兔?(教師根據幼兒回答用故事里的對話進行提煉))
⑴花——花匠:小兔說我要變成花逃跑,兔媽媽說那我變成花匠追你。為什么變成花匠就能在追到小兔變得花呢?
⑵船——風:要是小兔變成了船,媽媽就變成什么呢?為什么?
⑶小鳥——樹:小鳥變成了什么?媽媽變成了大樹?為什么?
⑷小孩——媽媽:要是媽媽變成大樹,小兔是怎么回答的?媽媽又是怎么說的呢?為什么?
⒋最后,小兔子還逃跑嗎?
小兔想盡辦法逃跑,但兔媽媽總能想出辦法追到小兔子,兔媽媽為什么要絞盡腦汁的追到小兔子呢?(感受親情)
⒌總結:原來兔媽媽是那么深愛著小兔子,所以它不舍得小兔子逃跑呢!
⒍多么感人的故事。‖F在請你們看著圖片為我講講這個故事,好嗎?(幼兒完整講述故事)
三、創編游戲“你逃我追”
⒈小兔又想逃跑了,這次它變成了老鼠,那媽媽會變成什么?那它變成腳、老虎、獵人呢?(請幼兒用“要是……我就……”的句式回答)
⒉如果你是小兔你還想變什么?那媽媽又會變成什么來追你呢?(請幼兒用“要是……我就……”的句式創編)
⒊請你和身邊的好朋友一起來說一說,玩一玩。(鼓勵幼兒大膽想象創編如:一幼兒說“我變成小鳥”,另一幼兒說“我變成大樹”;一幼兒說“我變成小腳”,另一幼兒說“我變成鞋子”。如此循環。)
引導幼兒用語言表達“追逃”關系,也可加上動作,使其更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