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語言活動:逃家小兔
設計意圖:繪本《逃家小兔》是一個關于母愛的故事,主要描述了一只小兔子和它媽媽之間的一場情感對白,兩人在快樂而又奇特的追逐游戲、捉迷藏游戲中,真心交流,充滿詩意和浪漫。整個故事內容簡單但富于韻味,給人溫馨感、溫暖感。大班的孩子語言表達能力逐步發展,故事中充滿想象的畫面和情節能夠給孩子提供很大的空間,促進孩子的表現表達。為此,我設計了本活動,期望通過傾聽、猜測、想象、表達等多種策略的運用,來幫助孩子理解故事內容,促進連貫表達,感受母愛的偉大。活動目標:1.觀察、分析、講述,理解故事內容。2.大膽想象,嘗試用“如果……就……”的句式完整清晰表達。3.感受媽媽對孩子無私、偉大的愛,體會故事的溫馨。教學重、難點: 嘗試用“如果……就……”的句式完整清晰地表達想法。教學方法:情景教學法 設問質疑法 游戲教學法學 法:自主閱讀法 情景表演法 實驗探索法活動準備:ppt課件,圖片若干張,細竹竿5根活動過程: 一、閱讀封面,猜測交流,激發興趣開始部分我直接出示書的封面,設置疑問:書的封面上有誰?兔媽媽和兔寶寶之間可能會有哪些有趣的話題?(這個問題是開放式的,孩子可以調動孩子的已有經驗,講述自己和媽媽之間可能有的話題,也可以站在兔子立場進行猜測講述,為故事后續展開做好鋪墊。)它們到底會說些什么,我們一起聽一聽。(用先猜測、后傾聽的方式,帶著孩子走進故事這個溫馨的故事。)二、分步閱讀,嘗試表述,理解繪本(此環節兔寶寶和兔媽媽一共有五次追逐式的游戲對白。根據孩子的認知規律和學習特點,我設計了不同的學習策略分析、理解相對并列的內容,從而有效提升孩子的思維品質和表達能力。)第一次的追逐式變化采用重點觀察分析,傾聽復述的方式。傾聽錄音之后提問:小兔變成了什么?他是怎么說的?媽媽變成了什么?媽媽是怎么說的?學習句式模板“如果……就……”。然后,我采用師生互動策略,分角色表演對話,一方面鞏固句式模板,另一方面感受兔媽媽和小兔子之間的充滿趣味和溫情的親子交流。在出示兔媽媽捕魚這幅圖后,我會提問:瞧,媽媽它是用什么方法捕小兔這條魚的?為什么要用胡蘿卜釣小兔呢?以此來說明媽媽很了解自己的孩子,而了解是愛的基礎。第二次追逐式的變化,我先引導孩子觀察分析,再鼓勵孩子嘗試模仿運用“如果……就……”的句式表達畫面,然后采用生生互動策略,讓孩子在情景中練習對話,以達到鞏固句式的目的。在出示兔媽媽爬山這幅圖后,我會提問:看看媽媽為了尋找小兔做了哪些準備?為什么要拿這些東西?以此來讓孩子感受兔媽媽為了自己的兔寶寶不怕苦、不怕累,和前面的了解相比,愛的分量加重了。(在兩次重點分析的基礎上,孩子已經積累了新的閱讀經驗,所以第三到第五次追逐變化,我采用幼兒自主閱讀,相互交流分享的方式展開,體現孩子學習的主體性。在這一過程中,對每個孩子的觀察能力、畫面信息的理解處理能力以及語言概括表達能力都得到鍛煉和提高。)(在相互分享交流時,為了加快課堂節奏,也為了讓更多孩子提供展現的機會,我運用接龍游戲的方式,鼓勵孩子快速地用“如果……就……”的句式講述畫面。)講述結束之后,我帶孩子進一步分析畫面,直接提問:畫面中,你們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嗎?再次將學習的主動權交給了孩子。并鼓勵孩子相互解答,這也是驗證孩子自主閱讀效果的一種方式。在孩子提問之后,教師結合重點說出自己的感受:有一幅圖最讓老師記憶深刻、難以忘懷,就是這一幅——(走鋼絲),我們一起來講一講。(畫面上兔媽媽為了兔寶寶,甘愿冒著生命危險走又細又高的鋼絲,這幅圖是母愛升華的精彩部分,也是這個繪本的精華部分,我期望在富有感情色彩的講述中,讓孩子感受母愛的偉大。這里,我還準備了細竹竿讓孩子走一走,讓他們在嘗試中體會到艱難和危險,以此進一步體會兔媽媽的危險處境及對兔寶寶的愛。)經歷五次追逐式的變化后,我會幫助孩子及時小結提煉:無論小兔逃到哪里,變成了什么,媽媽總會想盡一切辦法找到它。因為孩子是媽媽心中最珍貴的寶貝!三、遷移經驗,自主表達,感受母愛(繪本中的小兔和兔媽媽其實就是生活中的孩子和媽媽,充滿童趣的語言游戲也常常在親子之間進行。而和孩子們一起閱讀此繪本的目的,就是為了讓孩子在體會兔媽媽偉大的同時,遷移自己的生活,感受媽媽對自己的關愛。)因此,在活動最后,我設計問題:你的媽媽是怎樣關愛你的,請大家相互講一講。(這里給孩子提供兩兩講述的機會,促進每一個孩子的自主表達,然后再個別講述,交流分享。)媽媽這樣愛我們,我們可以怎樣表達對媽媽的熱愛呢?(這也是開放性的問題,讓孩子在表達中分享觀點,提升對媽媽的熱愛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