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語言:烏鴉和狐貍
活動目標1.分析畫面內容,能較合理地猜測故事情節(jié)。
2.積極參加活動,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幼兒有關于倒影的經驗。多媒體課件一個。活動過程:一、導入:師:小朋友,瞧,這是誰?對的,是狐貍。今天我們就要講一個關于狐貍的故事。二、觀察狐貍的三種表情,嘗試猜測狐貍表情變化的原因。 1.師:①看,狐貍怎么了?②狐貍為什么流口水呀?③它看到什么東西,會口水直流呢?(狐貍看到好吃的,就會口水直流。)狐貍究竟遇到什么事情呢,等會小朋友們就知道了。2.師:①咦,狐貍的表情怎么一下子變了,它現(xiàn)在是什么表情?(很得意、很神氣)②你是從什么地方看出來的?老師有一個好聽的詞,叫洋洋得意。洋洋得意就是感覺非常滿意,神氣十足的樣子。③誰來學一學狐貍洋洋得意的表情?請你到前面來。小朋友學得真像啊。我們一起學一學。④狐貍現(xiàn)在洋洋得意,你猜猜他遇到了什么好事?3.看,狐貍的表情又變了,這是什么表情呢?你又是怎么知道的呀?(垂頭喪氣、無精打采。)你看它的眉毛怎么樣?眼睛呢?原來狐貍這樣的表情就叫垂頭喪氣。垂頭喪氣就是耷拉著腦袋,情緒低落。你看,現(xiàn)在狐貍眉毛耷拉著,連頭也抬不起來了。4.剛才我們看到了狐貍的三個表情分別是……(幼兒講述口水直流、洋洋得意、垂頭喪氣)那我們從這三個表情中猜猜狐貍可能發(fā)生了什么事情?三、感知烏鴉的情緒變化。1.師:你們猜的都有可能,其實狐貍一會口水直流、洋洋得意,一會垂頭喪氣,是和它有關!(出示烏鴉)誰呀?最最關鍵的是和烏鴉嘴里的(肉)有關呢。2.(出示三只烏鴉的線索圖)(1)請你們仔細觀察這三張圖,也來猜一猜烏鴉發(fā)生了一件什么事情?(烏鴉有一塊肉,它的肉掉了,最后又找回來了。)(2)先來看第一幅圖:烏鴉一開始叼著肉,心情怎樣?當肉掉了的時候,烏鴉是什么心情?最后肉找回來了,烏鴉很?3.烏鴉和狐貍的心情變化是一樣的嗎?幼兒一起說:烏鴉從開心到著急,再到高興,而狐貍從口水直流到洋洋得意,再到垂頭喪氣。師:烏鴉和狐貍中間發(fā)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我們一起來聽故事《烏鴉和狐貍》。四、分段理解,播放課件第一段提問,引導幼兒感知圖片之間的對應關系,理解圖片內容。1.故事聽完了,現(xiàn)在誰來告訴大家,狐貍為什么口水直流?原來狐貍很想吃烏鴉嘴巴里的肉。狐貍用了什么辦法使烏鴉張嘴的?狐貍是怎么對烏鴉說的呢,出示相應的圖片。(幼兒說出一條教師點出圖片。)師:那我們一起來學學狐貍說話。“喲,烏鴉先生啊,您當選鳥王最有資格了,這第一嘛,是身材好,長得瀟灑英俊;第二呀,您飛得又高又快,勇猛無敵;第三是嗓音圓潤,誰都愛聽呀。這前兩條嘛,大家都是公認的,最后一條呢,還有人不太相信。”師:現(xiàn)在我來當狐貍,你們當烏鴉。“喲,烏鴉先生啊,您當選鳥王最有資格了,這第一嘛,是身材好,長得瀟灑英俊;第二呀,您飛得又高又快,勇猛無敵;第三是嗓音圓潤,誰都愛聽呀。這前兩條嘛,大家都是公認的,最后一條呢,還有人不太相信。”師:你們想表演嗎?那現(xiàn)在我們換一下,你們來當狐貍,我當烏鴉。(師幼再集體練習一遍)2.請幼兒分兩組表演,在表演前教師進行強調。師:最后烏鴉為了表現(xiàn)它聲音好聽,張嘴唱歌的時候,肉掉了,那狐貍要怎么做呢?(趕緊撿回來做到座位上。)3.烏鴉的肉被騙走了,那烏鴉會放棄這塊肉嗎?是不是小朋友說的這樣呢,我們接下去看。(出示河邊的圖片)狐貍來到了哪兒?(小河邊)它看到了什么?河里的那塊肉是真的嗎?(不是),那是什么?烏鴉是怎么對狐貍說的?“河里的那塊肉比你的大多啦!”狐貍上當了嗎?你們看——(課件)最后,狐貍沒有吃到肉,只能垂頭喪氣地走了。六、完整欣賞一遍故事。七、小結,結束活動。師:聽了這個故事,我們小朋友在生活中一定要積極開動腦筋,做一個會動腦筋的小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