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輸》教學設計(通用2篇)
《運輸》教學設計 篇1
教學目標設計
知識與技能
1.了解城市交通運輸的主要特點;
2.了解城市交通面臨的主要問題以及采取的相應措施。
過程與方法
1.學會分析城市道路規劃的基本原則。
2.能夠剖析城市交通中存在的問題,并能夠提出可行性的對策。
情感態度價值觀
樹立評價道路合理性的正確觀念和環境保護的意識。
教學重、難點
重點
1.不同類型的城市道路網的特征、作用及其影響。
2.城市交通的主要問題及其對策。
難點:進行合理的城市布局和規劃。
教學方法
歸納法和個案分析法。
教學過程設計
承轉過渡:前幾節課我們學習了影響交通運輸點和線的主要區位因素,接下來我們來學習城市交通運輸。
一、城市交通運輸的主要特點
多媒體展示:圖7.19以及龍巖市中心城區交通圖、龍巖市近郊交通圖、龍巖市街道分布圖、龍巖市近郊人與車輛混行的照片。
學生閱讀教材和討論。
學生回答并總結:
主要有以下特點:
1.交通運輸點、線、面結合緊密;
2.城市道路交通設施和管理設施多;
3.行人與車輛,車輛與車輛交叉,形成典型的混合交通;
4.行人和車輛的流動方向和數量經常變化。
二、城市道路網
學生自讀圖7.20、7.21。
思考和討論:
1.從“莫斯科市的環行放射式道路網”和“合肥市的方格-環行-放射式道路網”兩圖中,了解環行放射式道路網和方格-環行-放射式道路網的分布特點是什么?
2.為什么我國北方的一些大城市形成了方格-環行-放射式道路網?
學生回答,教師點撥:
方格式道路網可選線路多,能均勻地分配交通量,易辨別方向,但也有缺點,方格式道路網多繞道行走,不方便,道路交叉路口多,容易堵車。為了避免繞道行走,可以在方格系統中加入放射線道路,形成直達運輸,但是這樣雖然方便了對角方向的直接交通,由于線路直通市中心,會造成市中心的交通擁堵,因此可通過加上環行線路來解決市中心的交通擁堵的問題,所以我國北方的一些大城市在歷史沿革的基礎上形成了方格-環行-放射式道路網。
多媒體展示柏林市城市道路網圖并設問:
1.柏林市的城市道路網屬于___________式道路網。
2.圖中的干線線路呈_______狀。
3.簡述城市道路網的布局的好處。
學生思考和練習。
承轉過渡:由于一些城市在進行路網規劃時,沒有考慮當地的具體情況,目前許多城市交通面臨著很大的問題,因此必須改善城市交通環境。
三、改善城市交通環境
提問:目前城市交通面臨的主要問題是什么?
學生閱讀教材回答:目前城市交通面臨著兩大主要問題:
1.交通線路擁堵;
2.交通環境污染。
多媒體展示課本圖7.22。
學生閱讀教材和思考:
1.甲城和乙城,哪個城市布局更均衡?(甲城)
哪個城市的交通問題更嚴重?(乙城)
2.甲城和乙城,哪個城市生活區和工廠區、政府機關集中區距離較遠?哪個城市商業服務區和文娛場所過分集中?(乙城;乙城)
3.甲城和乙城,哪個城市過境道路和市內道路相分離?(甲城)
4.甲城和乙城,城市總體布局更合理?(甲城)
教師引導學生總結:由于甲城有比較方便的交通道路系統,交通更為暢通,方便人們出行,因此甲城的城市總體布局比乙城合理。
承轉過渡:不合理的規劃城市會導致城市車輛過多過密,從而造成交通擁堵問題和城市環境問題,那我們該如何來解決呢?
學生討論教師引導:
通過合理規劃,來解決交通擁堵問題。
解決城市環境問題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1.實施減少汽車尾氣污染的技術措施;如使用清潔能源,改進發動機等;
2.廣種花草樹木,綠化美化交通道路;
3.合理規劃城市道路。
課堂練習:
1.關于改善城市交通環境的正確敘述是( )
a.合理的城市總體規劃在改善城市交通環境中有重要作用
b.解決城市交通環境污染的有效方法是減少汽車數量
c.解決交通線路擁堵的根本措施是增加交通警察,加強交通管理
d.通過合理規劃城市道路來解決城市交通環境污染問題是不可行的
2.交通安全問題對城市來說格外重要,其主要原因是( )
a.城市人口密集、來往行人多
b.城市居民素質低,安全知識普及不夠
c.車輛的流動方向和數量經常發生變化
d.行人和車輛、車輛和車輛交叉,形成典型的混合交通
3.解決交通線路擁堵的根本措施是( )
a.擴寬城市主干道 b.合理規劃城市道路 c.修建高速公路 d.控制城市用地規模
4.讀下圖,回答:
(1)甲、乙兩城市哪個布局更緊湊: 對城市交通有何影響。
(2) 城市生活區與工廠區、政府機關相距較遠。
(3) 城市商業服務區和文娛場所過分集中。
(4) 城市過境道路與市內道路相分離。
(5)在大城市,家用轎車和公共交通(公交車、地鐵、出租車等)的發展,應優先發展哪一種?說說你的理由 。
(6)解決交通環境污染的主要方法有:① ② ③
板書設計:
一、城市交通運輸的主要特點
主要有以下特點:
1.交通運輸點、線、面結合緊密;
2.城市道路交通設施和管理設施多;
3.行人與車輛,車輛與車輛交叉,形成典型的混合交通;
4.行人和車輛的流動方向和數量經常變化。
二、城市道路網
三、改善城市交通環境
(一)城市交通面臨的主要問題
1.交通線路擁堵;
2.交通環境污染。
(二)合理規劃。
(三)主要措施:
1.實施減少汽車尾氣污染的技術措施;如使用清潔能源,改進發動機等;
2.廣種花草樹木,綠化美化交通道路;
3.合理規劃城市道路。
《運輸》教學設計 篇2
一、 主題產生的原因:
一天,晨間談話,孩子們興致勃勃地談論自己外出旅行的
事情。爭先恐后告訴我自己旅行過的地方,坐過的交通工具等-----
陽陽:“我回老家浙江,坐過飛機、火車”,余在洋:“我去香港時
坐過火車”,豆豆:“我去四川坐過飛機和輪船------”我不禁問一
句:“如果沒有這些交通工具,你們能去這么遠地方玩嗎?”“不
能,”我詢問道:“我們來進行一個‘運輸’的研究活動”。孩子們
高興地拍手叫好。
二、 預設學習目標:
通過運輸的探索活動,促進幼兒觀察能力、動手能力、談話
能力、記錄觀察結果的能力,激發幼兒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三、 預設學習目標:
1、 引導幼兒觀察、記錄各種的運輸工具,進一不激發幼探索的興趣。
2、 在探索中,鼓勵幼兒大膽表述對不同運輸工具的看法,培養幼兒的分析、辨別能力。
3、 知道各種運輸工具的名稱、用途,以及對人類生活的重要性。
4、 引導幼兒了解一些運輸過程中所需遵守的規則和方式 ,培養幼兒的安全意識、環保意識。
5、 引導幼兒運用多種材料制作運輸工具,培養幼兒觀察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6、 能與同伴、家長、教師共同討論,共同合作,發展 幼兒的交往能力和協助精神。
四、 家長參與、社區資源
1、 幫助收集一些有關運輸工具的玩具、圖片、圖書資料。
2、 請家長利用家中電腦上網,讓孩子與熟悉人作一次交流。
3、 在日常生活中及時引導孩子發現各種各樣的運輸并和孩子交流。
4、 親子活動:一起制作《我喜歡的運輸工具》
五、 主題知識網絡:
運輸的工具、對象、規則、以及運輸途徑。
六、 主題活動網絡
語言:1、談話:上網去
2、文學欣賞:我自己的書
3、討論:愛心行動
4、交流:我知道的運輸工具
5、講述:動物園搬家
6、軍民大生產
科學:1、未來的運輸工具
2、運菜
3、愛心行動(二)
4、古老的運輸工具
健康:1、運磚
2、搬氣球
3、運玩具
4、趕馬車
社會:1、運輸的規則
2、熱鬧的馬路
3、我們去遠足
4、海陸空三軍
美術:1、手工:繁忙的港灣
2、繪畫;馬路上的車
3、繪畫、我們去旅行
4、手工、愛心行動(三)
5、折紙:飛機
音樂:1、游戲:捕魚
2、歌曲;小熊過橋
3、游戲:小兔和狼
4、律動活動:學軍律動
七、 環境創設:
1、 墻飾布置:各種運輸工具的圖片
幼兒的作品展
未來的運輸工具
2、區域材料提供:收集各種運輸工具照片、圖片圖書、
玩具
美工區:蠟筆、橡皮泥、各種紙盒
閱讀區:各種運輸工具的字卡、兒歌、圖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