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位 放權 搞活 促進幼兒主動發展
3、在有計劃、有組織的教育活動中放權
教師要少講解、少示范,盡量多啟發、多引導,放動腦、想象、創造權;多提供材料,少提供現成的材料,放動手、操作、發揮權;少定勢提問,多發散提問,放觀察、言論表達權;允許幼兒出錯、犯錯,多給以激勵、建設性的評價。可是在現實生活中,幼兒出錯往往被以“不對”判刑。錯,體現了幼兒的原有水平,也許,正是幼兒的創造火花爆發,也許,是求異思維顯現,這時,多么需要教師珍惜這大好時機,進行有的放矢的教育,進行個性培養,進行隨機教育呀。
二、兩點做法
為做到以上兩點,我們重點抓了以下兩點:
(一)抓提高
改革離不開人才,尤其是高素質、高水平的人才。教師是幼兒園的中堅力量,是主力軍,是實現教育觀念到幼兒發展的中間橋梁,教師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幼兒的主動、全面發展。抓教師素質的提高,應是提高幼兒素質的首要任務。
1、開展系列活動,提高教師的基本素質
一是組織、鼓勵教師繼續深造、學習,凡深造的老師請假優先,評職稱優先,工作適當照顧。二是創造條件,讓其多練基本功。我們先后組織了普通話、彈琴、繪畫、舞蹈、活動設計等比賽,舉行了繪畫、手工制作等作品展,開展了家園同樂等系列聯歡活動,促進其基本素質的提高。三是購置了大量的錄像帶等音像作品,訂閱了《學前教育》等幼教刊物,任其觀看、學習。四是請進來、走出去,開闊視野,取長補短。先后請進山師大、中央教課所的專家教授來園內授課、做現場教學和指導;組織參加市托幼辦舉辦的各種培訓班;還組織赴濟南、濱州等五個地市參觀學習。五是將老師們的上課、演講等活動錄制下來,再播放給大家看、評,進行反觀自找、自查。六是加強對幼教法規文件的學習,加強制度化管理,進行獻愛心、講奉獻等專題講座。以上活動,提高了教師的思想道德水準、理論水平、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為促進幼兒的主動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至今,職工中大學生4人,大專及在讀生39人,占教師總數的96%。有50%的教師上過市級以上的公開課、觀摩課。
2、進行聽課、優質課評選及半日活動設計等研討活動。
聽課:一是組織本課題組的老師互相聽課,取長補短,互相學習,二是全園性的聽課活動,為達到全園性的廣泛交流,規定每周三為聽課日,這一天凡不帶班教師可有選擇的到其它班聽課。優質課評選:每學期搞1—2次全園性的優質課評選,前提是各班組、各課題、教研組的互聽互評及評選活動,每人一節,層層選拔,最后選出作為示范性的優質課,以樹立榜樣,帶動全園的教育教學。要求講課的老師根據課題的指導思想和要求大膽、放開去搞,要求聽課的教師做詳細記錄。緊接著是評課。評課,決非僅評個一二高低,而重在研討。評課時,執教老師先做自我說課和評價,然后,每個老師都來講一講,講哪兒好,為什么;哪兒不好,為什么;怎樣上會更好。通過對課的剖析、評判,我園形成了濃厚的學術氛圍,只要是聽課評課,都爭先恐后地參加,教師的認識水平也由此提高,評價教育活動的著眼點也由表面轉向深層,由局部轉向整體。例如,原來,往往只談效果、教具、教態等,籠統,片面。而現在,主要談過程,找閃光點,看誰的目的達到了,怎樣達到的;看是讓幼兒摹仿還是引導孩子主動地學;是全班統一要求還是注意了個體差異;看是進行知識的傳授還是在進行能力培養;是否滲透了品德教育等等。評課使每個教師都“動”起來了,每次評課,大家行動上有提高,理論上有收獲,幾輪下來,教師的教學水平提高了一大截,涌現出了一批骨干教師,帶動了全園的教育教學。評課也使孩子“動”起來了,“活”起來了。原來是精神緊張盼下課,現在是心情舒暢,不愿下課,促進了孩子的主動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