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內河變清
在活動中我提供了大量讓幼兒自由交流的機會,我尊重每個幼兒的想法,肯定和接納他們。因此孩子們在老師的引導、鼓勵下,積極性高,能大膽表達自己對問題的看法,而且個個“有話可說、有話想說、有話敢說”。當他們討論“希望以后的內河變成什么樣?”時,有的說“內河變干凈了,小朋友就可以在上面劃船,老爺爺可以在岸邊休息鍛煉。”;有的說“內河變清了,小魚、小青蛙、小烏龜就不會離開了。”……他們的想法豐富多樣,因此在畫《我心中的內河》時畫面內容很豐富:藍藍的內河,清澈的河水,河面上有小鴨在游水;河邊小朋友在跳繩、做游戲;岸上綠樹成蔭,鮮花怒放……
(二) 活動不足之處:
1、活動最后環節形式單一,不利于幼兒自主性和創造性的發展。
因中班幼兒較少開展類似的綜合實踐活動,我考慮到孩子的表現能力有限,因此活動的最后環節主要以繪畫“我心中的內河”為主,形式較單一。如果能引導孩子用多種形式進行創作,如沙盤建構美麗的內河;粘貼繪畫心中的內河;為宣傳保護內河做準備等形式再現希望中的內河的話,幼兒的選擇性更強,也更能培養幼兒的自主性和創造性。
2、教學細節考慮不周全。
幼兒收集來的圖片資料大多較小,當個別幼兒在集體面前介紹交流時,許多幼兒無法看清楚。如果能利用多媒體教學,放大圖片讓全班幼兒欣賞交流,效果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