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我的朋友多又多》主題活動方案
設計意圖
在平時的自主游戲中,幼兒進行交換玩玩具,一起玩玩具。與此同時,在和同伴的一起生活中,幼兒也能夠表現出對同伴的關心和愛護:當一個幼兒的手受傷了,其他幼兒就會幫助他搬椅子,還給他喂飯。此時的幼兒需要培養他們與同伴之間的合作意識,讓幼兒感受到在幼兒這個大集體中,與好朋友的相處中一起生活、學習、游戲是非常高興的事情。
活動一:語言《你是我的好朋友》
目標:
1.喜歡朗誦兒歌。
2.樂意和小朋友一起玩游戲。
重點:初步朗誦兒歌。
難點:樂意和小朋友一起玩游戲。
準備:手偶。
過程:
1.教師出示猴哥和猴弟的手偶,
講故事,幫助幼兒理解“好朋友”的概念。
師:猴哥哥和猴弟弟是一對好朋友,他們每天一起上學、一起游戲,有好東西一起吃,猴哥哥搬不動小桌子,猴弟弟就會一起來抬,猴弟弟不會系鞋帶,猴哥哥會幫他系鞋帶??他們真是一對好朋友。
2. 教師用這兩個布袋木偶表演了兒歌的內容。
3.學習兒歌。
4.游戲:你是我的好朋友。
幼兒自由結伴,邊念兒歌邊做動作,教師引導幼兒改編第四句內容。
助孩子理解“好朋友”的概念。
活動二:數學《我的朋友》
活動目標:
1、能夠將相應的物體歸類擺放。
2、樂于參與操作活動,鍛煉動手能力。
活動準備:
垃圾筐若干,垃圾標記若干。
活動過程:
1、出示垃圾標記,引導幼兒觀察認識。
師:今天,教師里來了很多小客人,看看他們是誰?他們的名字叫標記。(幼兒先觀察再練習講述)
2、教師操作情境表演,激發幼兒活動興趣。
師:(以標記的角色講述)我今天是來找我的朋友的,我朋友的樣子和我長得一樣,請小朋友找到后放在我后面的籮筐里,好嗎?
3、幼兒嘗試操作。請兩名幼兒上前看標記將可樂瓶和葉子放在貼有相應標記的籮筐里,其余幼兒在一旁檢查。(教師看操作情況給予指導)
活動三:《我的新朋友》
活動目標
1. 認識三角形,了解三角的基本特征。
2.能找出生活中的三角形的物品。
3.會簡單區分不同的形狀。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對三角形的認知。
教學難點:會簡單區分不同的形狀。
活動準備
1.圖形(正方形,圓形和三角形)卡片若干,小三角形人手一個;
2.畫有小三角形輪廓的圖片人手一幅,油畫棒人手一盒;
3.畫有正方形,圓形和三角形的場地一塊,錄音機,磁帶
活動過程
一.故事導入,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數學王國里,來了許多的圖形寶寶,看看都是誰啊?
教師依次出示圖形寶寶:方方(正方形),圓圓(圓形),它們認識了一位新朋友,大家快來看看,它長什么樣子?請幼兒自由發言,說出自己通過觀察得到的想法。
二.基本部分,請幼兒動手親自操作,初步感知三角形的基本特征。
。1)師幼共同觀察大三角形,引導幼兒通過點數的方式說出:三角形有三條邊和三個角。師幼共同念兒歌:“三角形,三條邊,三條邊上走一走;三角形,三個角,三個角上站一站”。
。2)描一描,畫一畫。教師給每位幼兒一個三角形輪廓,讓幼兒自己選擇顏色為三角形涂色,鞏固其對三角形基本特征的認識。
三.結束部分,游戲:圖形寶寶找家
教師在地上事先畫一個圓圈,一個正方形和一個三角形。請幼兒自選圖形卡片,排好隊,隨著音樂逐個將手中拿的圖形卡片放在其相應的“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