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音樂區主題活動
區域活動指導教案——表演區單位:中國科學院第三幼兒園 班級:小一班姓名:鄧力源 活動由來:4—5歲的幼兒正處于音樂能力發展的關鍵期。由于我班孩子在小班組中年齡偏大,較中班組孩子的年齡又略小一些,同時具備中小班幼兒共有的一些特點,也可以說是開展音樂活動的優勢條件。在托小班時他們就已經接觸了相當一部分音樂作品,并積累了一定的音樂學習經驗,具備了初步的音樂欣賞能力,他們的年齡特點同時也決定了他們具有極強的可塑性。表演區對于這個時期的幼兒音樂能力的發展所起到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教師可以根據本班孩子的已有水平制定和調節適合孩子發展的區域活動指導內容和指導方法等等。適合年齡:中小班組活動一:什么樂器在唱歌教學目標:1、認識小號木鼓、鈴鼓、撞鈴和沙錘;2、感知上述樂器的聲音并知道其演奏方法。教學準備:節奏樂器:木鼓、鈴鼓、撞鐘、沙錘,動物頭飾,錄音機,磁帶。教學重點:能敏銳地感知這四種節奏樂器的聲音;知道其正確的演奏方法。教學過程:1、老師要介紹幾個好朋友給你們認識,(依次出示小號木鼓、鈴鼓、撞鈴和沙錘),請幼兒猜猜各種樂器的名字。2、請幼兒閉上眼睛聽歌曲《小動物新年好》,教師依次使用木鼓、鈴鼓、撞鈴和沙錘伴奏,每樂句末請幼兒猜一猜是這幾種樂器里面的誰在唱歌。3、請給出答案的幼兒說一說為什么認為是該種樂器,該樂器的音色有何特點,并選擇一種聲音特點與其相近的小動物。如(木鼓:聲音低沉,像小狗的聲音;鈴鼓響亮,比較像小貓在叫;撞鐘聲音尖銳,像小雞在唱歌;沙錘聲音比較柔和,像小鴨子等等。)4、分別請幼兒上臺演奏,教師個別指導,并介紹樂器的演奏方法。5、再次播放音樂片段《小動物新年好》,幼兒自由選擇與樂器音色相搭配的小動物頭飾進行表演。拓展與延伸:樂器可以根據幼兒不同的發展水平隨時進行更換,在幼兒熟悉表演區的節奏樂器和打擊樂器后,還可以適當添加一些簡單的拉弦樂器與彈撥樂器的學習,以提高幼兒的音樂欣賞能力與聽辨能力。效果分析:指導開始的時候,教師可以根據不同的課程需要來設計不同的導入形式,本次指導我選擇了開門見山的方法,直奔主題?紤]到幼兒音樂能力方面的個體差異,本次課開始的樂器名稱并不是直接由教師做介紹,而是將主動權拋給了孩子,突出孩子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音樂是抽象且極富表現力的,同一首音曲不同的人聽就會有不同的感受,所以在課程進行的過程中教師也盡量不要直接給出所謂的權威答案,應積極的鼓勵幼兒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對所聽所想發表不同的意見和見解。活動二:音符寶寶找家教學目標:1、初步認識五線譜。2、熟悉1——7的唱名及音階位置。教學準備:繪制一副長寬0.5 m的五線譜掛圖,七個不同的小動物頭像卡,膠棒。教學重點:1——7的唱名及音階位置教學過程:1、故事引入。在一個叫做五線譜的房子里住著七個音符寶寶,他們分別叫做do-do、re-re、mi-mi、fa-fa、sol-sol、la-la和ti-ti 。有一天他們出去玩,走了很長很長的路,玩了很多很多好玩的地方,一轉眼天就快黑了,哆哆突然大叫起來:“我們現在到哪兒了呀,我不記得回家的路了,怎么辦?”這群孩子們這才意識到他們已經不知不覺離開家很遠了,正在大家一籌莫展的時候,咪咪高興的叫起來:“不急不急,媽媽說過,如果我們找不著回家的路,就對著大樹把家里的地址說出來,這樣聰明的小朋友就能送我們回家了! 2、do-do高興極了,那我們趕緊試試吧!靶∨笥眩易≡谖寰譜房子地下室的一張小木床上,你們能送我回家嗎?”(請幼兒用膠棒將哆哆的小動物頭卡送回家)3、教師依次按re-re、mi-mi、fa-fa、sol-sol、la-la和ti-ti在五線譜中的位置設置提示語請幼兒上臺操作,直到七個音符寶寶全部被送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