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小班教案《小刺猬》(精選12篇)
幼兒園小班教案《小刺猬》 篇1
活動一:
活動名稱:小刺猬采棗子
活動目標:
1、幼兒練習手膝著地爬,發展動作的協調能力。
2、幼兒主動參與活動,體驗友愛的情感。
活動重點:
能手膝著的地下向前爬。
活動準備:
紅色“棗子”若干、小籃子若干、鉆筒兩個、幼兒身穿毛衣。
活動過程:
1、準備活動:
(1)教師拌刺猬媽媽,帶領小刺猬入場。
(2 ) 聽音樂做動物模仿操:
―“今天天氣真好,讓我們一起鍛煉身體把!”練習手膝著地爬。
2、練習爬:
―“寶寶們,我們鍛煉完身體,肚子都餓了,那我們去摘棗子吃吧!”
(1)幼兒自由的爬過“山洞”、“土坡”,來到棗園。
(2)根據有節奏的音樂,教師注意觀察幼兒爬的方法,指導糾正。
3、游戲過程:
――“大樹底下棗子這么多,我們把棗子帶回家吧!”
鼓勵幼兒想出各種方法,讓棗子粘在毛衣上。
如:側滾背棗,同伴相互幫助等。
4、活動結束:
―“我們有這么多棗子,高興嗎?一起來數一數背多少棗子?”
教師幫助幼兒去取下棗子,邊數邊放進籮筐。
自由表演:我們真快樂(體驗情感)。
活動二:
活動名稱:小刺猬曬太陽
活動目標:
1、用弧線和短直線連接的方法表現刺猬的外形特征。
2、能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重點:
會畫弧線和短直線。
活動準備:
以引導幼兒觀察過小刺猬、幼兒用書《小刺猬曬太陽》。
活動過程:
1、故事引出主題:
(1) 老師用故事引出:
―“今天天氣真好,刺猬媽媽要帶它的孩子去曬太陽,我們一起數一數,刺猬媽媽有幾個孩子?”
(2) 幼兒與老師一起數刺猬的個數:
―“它們看上去像什么?”
幼兒通過觀察范例,了解刺猬的外形特征,知道刺猬有大有小。
2、討論小刺猬的畫法:
―“小刺猬的身體是什么形狀?”
老師演示,請幼兒伸出手指跟畫。
3、幼兒表現:
(1) 引導幼兒先畫出小刺猬的身體。
(2) 鼓勵幼兒大膽表現。
4、欣賞作品:
說說自己的作品:
―“你畫了幾只刺猬?誰是刺猬媽媽?”
幼兒園小班教案《小刺猬》 篇2
活動目標
1、借助圖畫仔細觀察,初步理解故事并體驗小刺猬圓圓的心理。
2、能用較連貫的語言復述故事,并嘗試積極地表演故事。
3、懂得自身的保護功能,知道不能隨意學時髦的道理。
4、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5、理解故事內容,豐富相關詞匯。
教學重點、難點
仔細觀察,初步理解故事并體驗小刺猬圓圓的心理。
能用較連貫的語言復述故事。
活動準備
Flash課件 刺猬頭飾4個、大灰狼頭飾1個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引入: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位新朋友,來看看他是誰?(小刺猬)。
幼兒自由觀察、思考:這是一只怎樣的刺猬呢?
導入:他到底是一致怎樣的刺猬,想知道嗎?(想)那老師就給小朋友們講講吧!
二、基本部分
〈一〉老師講述故事,幼兒感知。
提問:
1、這只小刺猬叫什么名字?
2、故事里都講了些什么?
〈二〉看圖講述,理解內容。
【圖1】小刺猬和媽媽上街,看到了什么?(卷毛獅子狗)
【圖2】它又是怎么做的?(到理發店把刺燙成卷的了)
【圖3】它燙成卷刺后小朋友是怎么說的? (小朋友都夸它說:“多漂亮的刺猬啊!”)
小刺猬聽了心里怎么想?(很得意)
體驗:小刺猬可得意了,我們來學學小刺猬得意的樣子。(師幼共同表演,還可請個別幼兒表演)
【圖4】秋天來了,棗子熟了,媽媽帶著孩子們上山采棗子。又會發生怎樣的情況呢?
【圖5】看!圓圓怎么了?(他的卷刺怎么頁次不到棗子)
對啊!它刺不到棗子心理又會怎么呢?(很難過,回家時他慢吞吞的走在最后邊)
【圖6】圓圓很難過,回家時他慢吞吞的走在最后邊)哎呀!發生了什么事啊!(大灰狼要去捉圓圓)
大灰狼為什么要捉它呢?(他的刺變成卷的了,大灰狼不怕了)
這時圓圓的心理怎樣?(很著急、很害怕)
它會說什么呢?(小刺猬著急的說:“媽媽,快來救我啊!)
體驗:我們一塊來學學小刺猬著急的樣子?
【圖7】看!刺猬媽媽是怎么救它的?
發生了這么多事,圓圓心里又是怎么想的呢?(還是直的刺好)
【圖8】最后,它是怎么做的?(叫媽媽把刺燙直了)
〈三〉復述故事
1、師幼共同講述故事
2、鼓勵幼兒大膽講述、表演故事。
三、結束部分
1、這是一只怎樣的小刺猬?(愛學時髦的小刺猬)這個故事的叫什么名字?《小刺猬學時髦》
2、誰能告訴老師什么叫時髦呢?(理解“時髦”愛漂亮,愛打扮,愛臭美、喜歡化裝等)
3、我們小朋友能學時髦嗎?(不能)對呀!亂學時髦可是會給我們帶來麻煩的對啊!我們一起來聽小刺猬最后是怎么說的?
4、教師小結:
我們的身體各部位很有用處,不能關追求好看而去隨便改造,那樣為帶來好多不便,甚至危害我們的健康。比如:媽媽去割雙眼皮、隆鼻等等
活動延伸:
小刺猬的刺可以保護自己、還可以帶野果,回家讓爸爸媽媽幫忙找找,其他小動物的身體上都有什么保護自己的本領?
總體上講,在教學思路設計、細節處理上,本節課還算比較成功,加之動畫課件的引入,幼兒興趣很高,能很快的明白故事內容 ,并嘗試講述故事。
在理解故事的基礎上,重點體會圓圓心理變化這一目標定位沒有充分考慮幼兒的認知水平,加之引導上不夠細化,因此雖然教師很用力的講述,但幼兒似乎并不感興趣,他們只對故事情節的發展感興趣。
在結束環節上,幼兒能用自己的語言合理的表達出對“時髦”一詞的理解,教師適當找些生活中的實例,加深幼兒印象,使幼兒懂得不可盲目追趕時髦的道理,這一環節處理有教育意義、也很簡單明了、易于幼兒接受。
在課堂教學語言、問題設置上,教師小學化傾向還是存在很明顯,超越幼兒年齡特點、認知水平,需要在以后多學習《綱要》的精神和內涵,多進行請教、學習,以克服這些弊病。
幼兒園小班教案《小刺猬》 篇3
十一月份我園進行了“秋天的水果”,根據這一主題我選擇了健康《小刺猬背果果》這一活動,讓孩子們通過游戲認識常見的三種水果蘋果、梨、橘子。
第一次說課后,經過級部老師和蔣園長的建議,一開始就給孩子們戴刺猬頭飾,對于托班的孩子來說容易分散他們的注意力,于是我把戴刺猬頭飾的時間調整到了最后部分的游戲環節中。
在二研前,我想孩子們的座位怎么安排呢?是坐在墊子上還是坐在小椅子上?想來想去我還是先采用了坐在墊子上。在二研試教的過程中,孩子們在墊子上的坐姿、坐的位置比較亂,不利于方便老師較順利的進行活動。
于是在三研時我就進行了調整,讓孩子們坐在椅子上,椅子排放在墊子的三個方向。孩子們做完熱身運動《小羊爬》后,坐在自己的椅子上,顯得整齊。但是在小羊爬的時,孩子的凳子與墊子間有一段距離,這是我留給孩子們爬的地兒,事與愿違,孩子們看見墊子,都在墊子上隨意的爬,其實托班的孩子在熱身運動時,是應該稍微隨意些的,不該有局限性。在學本領的“滾”的環節中,孩子們學習得都很棒。在后來的《小刺猬背果果》環節中,由于頭飾的松緊材質不同、長短不一定適合孩子的頭的大小,所以在活動中有個別孩子的頭飾一會兒就掉下來好幾次,我也聽到有老師說:“頭飾可以不用戴。”我也想過,但是為了讓孩子融入活動中,并喜歡主動地參與到這個游戲中來我便請家長幫忙做了刺猬頭飾。
整個活動,我覺得流程還是比較清晰的,重點也突出,孩子們的興趣也很濃,他們都積極主動地參與到了活動中,就連平時不用心的倪筠皓也投入到了其中,可見這節課的設計是有一定的創意。
幼兒園小班教案《小刺猬》 篇4
活動目標
1.探索側身翻滾的動作,能初步完成快速的側滾與起身,提高身體的靈活性與協調能力。
2.能樂于與同伴進行合作,共同進行翻滾游戲。
活動準備軟墊若干、呼啦圈若干。
活動過程
1.師生問好。
2.聰明的小刺猬。
(1)教師帶領幼兒進行熱身,并進行系列肢體游戲(小刺猬撐、小刺猬卷)。
(2)教師引導幼兒自主探索翻滾動作并進行展示與分享。
(3)教師提煉動作,幼兒嘗試游戲(小刺猬飛滾、超級刺猬)。
3.超級刺猬。
(1)教師分組并擺放器材,提示幼兒快速翻滾過軟墊。
(2)分享、提煉于加工。教師示范“超級刺猬”的翻滾方法,提煉關鍵詞“小手撐”、“肩膀倒”。
(3)幼兒嘗試游戲。教師適時指正并提示幼兒頭部不著地。
(4)魚躍側滾。教師互動參與,增添游戲趣味性與挑戰性。
4.兩只小刺猬。
(1)組織幼兒兩兩合作結伴,共同探索雙人滾動的游戲動作。
(2)分享交流與展示。
(3)教師引入“瘋狂小刺猬”游戲,組織幼兒手腳鏈接協同側滾,看看能連多長,挑戰合作翻滾新記錄!
5.組織幼兒放松活動。
幼兒園小班教案《小刺猬》 篇5
活動目標:
1、用弧線和短直線連接的方法表現刺猬的外形特點。
2、能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3、培養幼兒的觀察、操作、表達能力,提高幼兒的審美情趣及創新意識。
4、引導孩子們在活動結束后把自己的繪畫材料分類擺放,養成良好習慣。
活動準備:
1、已引導幼兒觀察過小刺猬。
2、幼兒用書《小刺猬曬太陽》。
活動過程:
1、故事引出主題:
師:“今天天氣真好,刺猬媽媽要帶它的孩子去曬太陽,我們一起數一數,刺猬媽媽有幾個孩子?”
幼兒與老師一起數刺猬的個數:
師:“它們看上去像什么?”
幼兒通過觀察范例,了解刺猬的外型特征,知道刺猬有大有小。
2、討論小刺猬的畫法:
師:“小刺猬的身體是什么形狀?”
個別幼兒示范畫:
師:“身體上一根根的小直線代表什么?小刺猬它在干什么呢?”
教師演示,請幼兒伸出手指跟畫。
3、幼兒表現:
引導幼兒先畫出小刺猬的身體。鼓勵幼兒大膽表現。
4、欣賞作品:
說說自己的作品:“你畫了幾只刺猬?誰是刺猬媽媽?”
幼兒園小班教案《小刺猬》 篇6
一、活動目標:
1、了解刺猬的生活環境及刺的作用。
2、可以自己動手制作刺猬。
3、發展幼兒的動手能力和創造力。
4、愿意參加美術活動,感受到手操作的快樂。
二、活動重點:
了解刺猬的生活環境及刺的作用
三、活動難點:
可以按步驟制作刺猬
四、活動準備:
關于刺猬的故事、黑色向日葵籽、一次性蛋糕盤、彩色面、手工成品刺猬一只
五、活動過程:
(1)故事引入《勇敢的小刺猬》
內容:
這天,小兔、小鹿、小猴、小松鼠在森林里捉迷藏,大家玩得很開心。
小刺猬來了說:"我也來參加好嗎?"小兔說:"行,快來吧!"
小猴擺著手說:"不行,小刺猬跑不快,笨頭笨腦的,我不跟他玩!"
小刺猬見小猴不歡迎他,只好縮起圓圓的身子,退到草叢中去了。
捉迷藏又開始了,小兔鉆進一個小土洞里,洞里正躲著一條大花蛇。
大花蛇發現了小白兔,吐著紅紅的信子朝小兔竄來,小兔嚇得連滾帶跳的逃跑著。
眼看大花蛇就要咬住小兔了,小猴、小鹿也嚇得逃跑了。
這時,只見小刺猬一下子咬住了大花蛇的尾巴,再把身體縮成一團。
大花蛇回頭咬小刺猬,小刺猬豎起渾身硬刺,把大花蛇刺死了。
小猴、小鹿都回來了,小猴紅著臉說:"小刺猬,真對不起你,我們一起玩吧!"(1)提問:在剛才的故事里小刺猬怎么做的啊?
它的刺可以做什么啊?
你們見過刺猬嗎?在哪兒見過的?
刺猬生活在什么地方?它喜歡吃什么?
(2)出示成品刺猬
今天我給大家帶來一個好朋友(蹬蹬),它是誰啊?
強調:它是一只小刺猬(量詞)
你們知道它是怎樣制作出來的嗎?
現在吖我就告訴你們
寶貝們請仔細觀察,我們來看一看刺猬身上有什么?(有刺)
那用什么來當得刺呢?(牙簽)
小朋友非常棒觀察的很認真,它是用我們生活中的牙簽做刺猬身上的尖刺
那再來看看眼睛是用什么做的呢?(黑色向日葵籽)
最神奇、最神奇、最神奇的地方就是它的身體,你們想知道它的身體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嗎?
先保密,你們一會兒就知道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了。
2、制作步驟:
(1)、刺猬的身體,橢圓形前后有點尖
(2)、刺猬的眼睛,將尖頭插入
(3)、刺猬的刺,將半截牙簽插入(尖頭朝外)
強調:
1、將刺插到背上
2、不要插太多
3、你們對我制作出的刺猬感興趣嗎?請寶貝們面對桌子,也制作出屬于自己的刺猬吧!
我有一個要求牙簽的一端很尖,請寶貝們注意安全。
1.教師巡視指導。
2.對幼兒作品展示,給予鼓勵表揚.
下面我們來展示一下寶貝們制作的刺猬,請我們的客人老師來評價評價吧。
請寶貝們回到座位,現在你們指導制作小刺猬身體的材料是什么了吧!
我們做了好多好多彩色的刺猬,寶貝在外面草地上可以相互換著玩一玩自己制作的刺猬,現在拿上你們的刺猬出去玩吧!
活動延伸:
可以讓孩子們試一試用火柴棍當做刺猬的刺,這樣就成了背果果的小刺猬了,這樣會更有趣。
教學反思:
讓小朋友們在制作小刺猬的過程中享受到了制作玩具的樂趣。小朋友們也知道了做玩具的材料還可以是健康環保的,對我們的身體無害,以后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只要通過小朋友的巧手,就能制作出更多小朋友們喜歡的玩具。
幼兒園小班教案《小刺猬》 篇7
活動目標
1、遺遼點心精明,讓幼兒鞏固手指點畫的方法。
2、養成幼兒良好的作畫習慣。
3、引導幼兒體驗作畫的樂趣。
活動準備
材料準備:事先將調好的紅色顏料在每桌上放兩份;畫有刺猬的紙每人一張。
經驗準備:觀看有關刺猬的簡短視頻以及師幼談話,使孩子對刺猬有所了解。
活動過程
1、出示刺猬,引起幼兒興趣
師:(出示刺猬圖片)“小朋友看看,誰來了?”
幼:“刺猬。”
師:“對,是刺猬。你們是怎么認識它的?你們在哪里見過刺猬呀?”
幼:“我在電視上看的。”
師:“下面請你們聽一段小故事。有一天,小刺猬到樹林里去玩,走呀走呀,看到樹底下有許多紅紅的很好吃的果子,小刺猬想把果子背回家,你們說說該怎么背回家。”
幼:“刺猬會打滾的。”
師:“對,刺猬會打滾,而且背上還有很多刺,它打一個滾,就有很多紅果子背上去了。”
2、教師示范
師:“你們看,我伸出食指,蘸一點顏料,點在小刺猬的刺上,這樣小刺猬就背好一個果子了,然后手指拿起來,換一根刺再點一點,小刺猬可以背好多的果子呢!你們看。”(師邊說邊示范畫)
然后請每個人伸出食指,教師用手指跟每個孩子的食指碰一碰,并發出“叮咚”的聲音,孩子們可感興趣了。然后讓他們跟著教師一起點,以加深他們如何點畫的印象。
3、請個別幼兒來示范點畫
在幼兒示范的過程中;看幼兒是否已掌握點畫,并注意觀察是否有隱性的問題存在。
師:“下面請一位小朋友來點畫,誰愿意來呀?”
(一位小朋友來點畫,基本上沒有什么問題)
師:“這位小朋友點的小刺猬背果子真棒,我們給他拍拍手!”
4、幼兒集體作畫
很多幼兒都想來嘗試點畫,都說;“老師,我也要玩,我也要玩。”
師:“好,不急,大家都有的。”(給每個幼兒一張畫紙,每桌兩盤紅顏料)
(1)提醒幼兒給刺猬背滿果子,不能在同一個地方重復點畫,使畫面更飽滿。
(2)提醒個別幼兒要點畫,不要用手指涂畫,如“食指點一點,拿起來,再點一點,再拿起來,點好一個紅果子,再拿起來”。
(3)提醒幼兒蘸顏料時不能蘸太多,并注意衛生,如“點呀點,呀,沒有顏色了,那怎么辦呢?對,蘸一蘸”。強調要點到手指沒有顏色了,再蘸顏料,如果手指上有,那就還可以畫呢!
5、欣賞作品
請小朋友談談自己幫小刺猬背的果子,并相互欣賞,看看哪只小刺猬背得果子多。
幼兒園小班教案《小刺猬》 篇8
一、活動目標:
1、了解刺猬的生活環境及刺的作用。
2、可以自己動手制作刺猬。
3、發展幼兒的動手能力和創造力。
4、愿意參加美術活動,感受到手操作的快樂。
二、活動重點:
了解刺猬的生活環境及刺的作用
三、活動難點:
可以按步驟制作刺猬
四、活動準備:
關于刺猬的故事、黑色向日葵籽、一次性蛋糕盤、彩色面、手工成品刺猬一只
五、活動過程:
1、故事引入《勇敢的小刺猬》。
內容:
這天,小兔、小鹿、小猴、小松鼠在森林里捉迷藏,大家玩得很開心。
小刺猬來了說:"我也來參加好嗎?"小兔說:"行,快來吧!"
小猴擺著手說:"不行,小刺猬跑不快,笨頭笨腦的,我不跟他玩!"
小刺猬見小猴不歡迎他,只好縮起圓圓的身子,退到草叢中去了。
捉迷藏又開始了,小兔鉆進一個小土洞里,洞里正躲著一條大花蛇。
大花蛇發現了小白兔,吐著紅紅的信子朝小兔竄來,小兔嚇得連滾帶跳的逃跑著。
眼看大花蛇就要咬住小兔了,小猴、小鹿也嚇得逃跑了。
這時,只見小刺猬一下子咬住了大花蛇的尾巴,再把身體縮成一團。
大花蛇回頭咬小刺猬,小刺猬豎起渾身硬刺,把大花蛇刺死了。
小猴、小鹿都回來了,小猴紅著臉說:"小刺猬,真對不起你,我們一起玩吧!"
(1)提問:在剛才的故事里小刺猬怎么做的啊?
它的刺可以做什么啊?
你們見過刺猬嗎?在哪兒見過的?
刺猬生活在什么地方?它喜歡吃什么?
(2)出示成品刺猬。
今天我給大家帶來一個好朋友(蹬蹬),它是誰啊?
強調:它是一只小刺猬。(量詞)
你們知道它是怎樣制作出來的嗎?
現在吖我就告訴你們。
寶貝們請仔細觀察,我們來看一看刺猬身上有什么?(有刺)
那用什么來當得刺呢?(牙簽)
小朋友非常棒觀察的很認真,它是用我們生活中的牙簽做刺猬身上的尖刺。
那再來看看眼睛是用什么做的呢?(黑色向日葵籽)
最神奇、最神奇、最神奇的地方就是它的身體,你們想知道它的身體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嗎?
先保密,你們一會兒就知道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了。
2、制作步驟:
(1)、刺猬的`身體,橢圓形前后有點尖。
(2)、刺猬的眼睛,將尖頭插入。
(3)、刺猬的刺,將半截牙簽插入。(尖頭朝外)
強調:
1、將刺插到背上。
2、不要插太多。
3、你們對我制作出的刺猬感興趣嗎?請寶貝們面對桌子,也制作出屬于自己的刺猬吧。
我有一個要求牙簽的一端很尖,請寶貝們注意安全。
1、教師巡視指導。
1、對幼兒作品展示,給予鼓勵表揚。
下面我們來展示一下寶貝們制作的刺猬,請我們的客人老師來評價評價吧。
請寶貝們回到座位,現在你們指導制作小刺猬身體的材料是什么了吧!
我們做了好多好多彩色的刺猬,寶貝在外面草地上可以相互換著玩一玩自己制作的刺猬,現在拿上你們的刺猬出去玩吧!
活動延伸:
可以讓孩子們試一試用火柴棍當做刺猬的刺,這樣就成了背果果的小刺猬了,這樣會更有趣。
教學反思:
讓小朋友們在制作小刺猬的過程中享受到了制作玩具的樂趣。小朋友們也知道了做玩具的材料還可以是健康環保的,對我們的身體無害,以后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只要通過小朋友的巧手,就能制作出更多小朋友們喜歡的玩具。
小百科:刺猬屬于異溫動物,是猬亞科的一類猬形目哺乳動物的統稱。它體肥矮、爪銳利、眼小、毛短,渾身布滿短而密的刺,體背和體側滿布棘刺,頭、尾和腹面被毛;嘴尖而長,尾短;前后足均具5趾,蹠行,少數種類前足4趾;齒36~44枚,均具尖銳齒尖。
幼兒園小班教案《小刺猬》 篇9
活動目標:
1、愿意參加數學活動,體驗數學的有用和有趣。
2、初步學習用一一對應的方式比較兩組物體的多少,感知多、少的概念。
3、嘗試用增加物體或者減少物體的方式使兩組物體的數量一樣多。
活動重點:
愿意參加數學活動,初步學習用一一對應的方式比較兩組物體的多少,感知多、少的概念。
活動難點:
嘗試用增加物體或者減少物體的方式使兩組物體的數量一樣多。
活動準備:
ppt課件
活動過程:
一、以小刺猬摘果子的情境導入,引起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教師:秋天是個豐收的季節,許多果子都熟了。今天小刺猬就要去果園摘果子了,我們看看它都收獲了哪些果子?(教師說完出示第2張ppt)
二、出示ppt第3-4張,引導幼兒學習用一一對應的方式比較兩組果子數量的多少。
1、教師出示第三張ppt,引導幼兒比較蘋果和梨的數量,引出“一一對應”的概念。
教師:這么多的果子堆在一起,我們怎么知道哪種果子的數量多呢?于是,小刺猬把所有果子摘下來之后,對他們的數量進行了比較。它首先比較的是蘋果和梨。(教師說完這句話,再出示第三張ppt)
重點提問:
(1)蘋果的數量多還是梨的數量多?
(2)你是怎么知道的?
(3)還有別的方法嗎?
教師請幾名幼兒說說自己的答案,然后引導幼兒觀察畫面:小刺猬今天給大家帶來了一個非常簡便的方法,叫做“一一對應”,用這個方法能很快知道哪種果子的數量多。我們一起來看看吧!蘋果從左到右排在第一行,梨也是按照從左到右的順序排在第二行,并且每個梨都排在每個蘋果的下面,這樣從左到右、從上到下的一個蘋果、一個梨的對應來看,最后沒有和梨對應的蘋果了,那就說明梨比蘋果多。明白了嗎?
2、出示第四張ppt,引導幼兒用“一一對應”的方式比較橘子和香蕉的數量。
教師:接下來,小刺猬想請小朋友們用這個“一一對應”的方法比較一下橘子和香蕉哪種果子的數量多。你們愿意嗎?(說完教師出示第四張ppt)
重點提問:
(1)橘子的數量多還是香蕉的數量多?
(2)你是怎樣比較的?
三、出示ppt第5-8張,引導幼兒嘗試用增加果子或者減少果子的方式使兩組果子的數量一樣多。
1、教師出示ppt第5-6張,提出重點提問,引發幼兒思考。
教師:現在小刺猬說了,我想讓蘋果和梨的數量一樣多,該怎么辦呢?
重點提問:
(1)如果增加蘋果,那增加幾個蘋果就能使蘋果和梨的數量一樣多呢?
(2)除了增加蘋果,還有什么好方法呢?(引導幼兒說出減少一個梨,也能使兩組果子數量一樣多)
2、教師出示ppt第7-8張,引導幼兒用新方法使橘子和香蕉的數量一樣多。
教師:剛才我們想的方法都不錯,現在再來幫小刺猬想一想怎么使橘子和香蕉的數量一樣多?(如果幼兒不能自己說出來,那提問同上;如果幼兒能自己說出來,那么請教師注意幫助幼兒將意思表達完整)
四、創設情境讓幼兒練習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比較兩組果子的多少。
1、教師出示ppt第9張,并講述:現在,小刺猬們要把摘下來的果子運回家,每個刺猬只能運一個果子,我們來看一看它們能不能一次性就把果子運走呢?
重點提問:現在小刺猬要運蘋果,它們能一次性就把果子運走嗎?為什么?(引導幼兒說出用“一一對應”的方式比較蘋果和小刺猬的數量相同,所以小刺猬能一次性就把蘋果運走)
小結:原來,只有果子和小刺猬的數量一樣多的時候,小刺猬們才能一次性把果子運走。
2、教師出示ppt第10-11張,并講述:這次小刺猬要來運橘子了。那么小刺猬們能一次性就把橘子運走嗎?有什么好方法可以使橘子和小刺猬的數量一樣多呢?(增加兩個橘子或者去掉兩只刺猬)
3、教師出示ppt第12-13張,并提問:那怎樣使小刺猬們一次性把梨運回家呢?(增加一個梨或者去掉一只刺猬)
五、用“一一對應”的方法分奶片,鞏固新知識。
教師:小朋友們真是太聰明了,幫我解決了這么多問題,為了報答你們,我給你們準備了健康營養的奶片,每人一片。可是我不小心把每組數量分錯了,你們想一想怎樣才能使每個小朋友都拿到奶片呢?
延伸活動:
教師可以帶幼兒玩“搶椅子”的游戲,通過親身體驗來感知“一一對應”的方法在生活中的應用。
幼兒園小班教案《小刺猬》 篇10
教學目標:
在拓印的基礎上進行水粉添畫表現刺猬的形象。
積極參與活動,體驗水粉作畫的樂趣。
教學準備:
1.切開的山芋、灰色水粉顏料盆
2.黑色、黃、紅、橘色水粉、棉簽
3.有背景的長卷畫紙、范畫、示范用背景紙(8開)、背景音樂
教學重難點:
重點:山芋拓印刺猬的外形及添加果子。
難點:學會用提畫的方法添畫刺。
教學手段與方法:
圖片輔助教學、觀察法、演示講解法、操作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引出主題:
出示紅薯:這是什么?吃過嗎?紅薯不僅可以吃,還可以用來畫畫呢!
二、拓印示范:
教師出示切開的紅薯進行拓印示范
三、幼兒拓印:
幼兒拓印,教師巡回指導,鼓勵幼兒大膽操作。(提醒:各部位用力按一按;不同的方向印)
四、示范畫刺猬:
1.想象:長圓形的腳印像什么?
2.示范:看看老師將它變成什么?
3.了解添畫步驟:小刺猬是怎樣變出來的?先畫什么,再畫什么?(重點學習刺的畫法。)
4.欣賞范畫:(強調動態、不同方向刺的畫法)
五、幼兒創作:
1.提供黑色水粉畫五官、刺、腳
2.提供黃色、紅色、橘色添畫果子
六、展示作品、欣賞評價:
師:你喜歡哪只小刺猬?為什么?哪只小刺猬身上的刺尖尖的?這只小刺猬怎么摘果子的?
師:冬天就要到了,小刺猬背了這么多的果子準備過冬了,他真高興,謝謝你們!
幼兒園小班教案《小刺猬》 篇11
活動目標:
1、學習用半圓形畫刺猬。
2、大膽地畫出刺猬身上的刺,并畫上許多的蘋果。
3、作畫時細心地蘸色,保持桌面和畫面的干凈,體驗不同形式美術活動的樂趣。
4、能理解底色,會注意底色和紋樣之間的冷暖對比。
活動準備:
幼兒用書,水彩筆或油畫棒。
活動過程:
一、引出課題。
引導幼兒欣賞幼兒用書中的圖片。小兔果園里的蘋果成熟了,這么多紅紅的蘋果怎么背回去呀?小兔心里非常著急,有什么動物可以幫助它呢?我們就請小刺猬來幫助它吧。
二、講解示范。
1、畫一座半圓形的“小山”做刺猬的身體,然后涂上漂亮的顏色(留出臉部不要涂色)
2、臉的中間畫上眼睛,最前面畫上尖尖的往上翹的嘴巴。
3、畫上刺猬身上像針一樣的刺,刺要畫得多而密。
4、畫上許多的蘋果。
三、幼兒練習。
1、鼓勵幼兒大膽地畫出半圓形的刺猬身體和身上的刺。
2、會畫許多刺猬,并背上許多的蘋果。
四、講評。
幼兒互相參觀。說說誰畫的刺猬身體胖、力氣大、背上背的蘋果多、顏色涂得好看。
課后反思:
本次活動的教學重點是學習用半圓形畫刺猬,大膽地畫出刺猬身上的刺,并畫上許多的蘋果。引導幼兒有控制地畫封閉的圓和能均勻的順一個方向涂色,如果單一地畫橫線和豎線一定是很乏味的,于是,我設計了一個“小刺猬背果子”的情景。活動一開始,我先出示刺猬圖片提問:“小朋友看看,誰來到我們班上了?”然后以故事的形式引起幼兒學習的興趣。
幼兒園小班教案《小刺猬》 篇12
設計意圖:
秋天是一個收獲的季節,芋頭、山芋、棗子等等都成熟了。這些自然材料都成為我們幼兒園開展創意美術活動的寶貝。芋頭毛茸茸、圓滾滾,一頭尖一頭圓,真像一只可愛的小刺猬。結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我就設計《小刺猬背棗子》這活動,讓幼兒初步感知芋頭的外形特征,嘗試用插的方法來制作小刺猬。芋頭、紅棗這些都是生活中很容易取材的,用這些材料既貼近生活又形象逼真。旨在引導幼兒運用自然材料制作體驗活動帶來的樂趣。
活動目標:
1. 感知芋頭的外形特征,學習用插的方法制作小刺猬。
2. 體驗自然材料制作的樂趣。
活動重點:
學習用插的方法制作小刺猬。
活動難點:
能夠在合適的位置插。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認識小刺猬,了解小刺猬的外形特征。
材料準備:毛芋頭、牙簽、紅棗若干、小刺猬范例、工字釘若干。
活動過程:
1.導入
師:秋天到了,棗園里的棗子都成熟了。刺猬哥哥和刺猬妹妹這幾天都在忙著收棗子。
你們瞧,他們背著紅紅的棗子來了。
出示小刺猬,引導幼兒觀察。
2.出示小刺猬,感知刺猬的外形特征。
“你們看,刺猬是什么樣子的,誰能告訴我呢?”
引導幼兒說出刺猬的身上都是尖尖的刺等等。
師:小刺猬真能干還會被棗子,可是棗子太多了,刺猬哥哥、刺猬妹妹都來不及收。小
朋友,我們快來幫他們吧。我們一起來變出更多的小刺猬吧!
師:那你們知道小刺猬是怎么變出來的嗎?
老師示范:看看老師是怎么變的?小小芋頭躺桌上,尖尖腦袋小小眼,左一只來又一只(教師示范插眼睛左右對稱)前插插,后插插;左插插,右插插;插出滿身尖尖刺。(示范插刺猬身上的刺)紅棗子甜又香,小刺猬真能干,全身背滿紅棗子。(教師示范插棗子)
3.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提出要求:
(1)先用工字釘插好小刺猬的眼睛,然后用牙簽插在小刺猬的背上,變成尖尖刺。
(2)牙簽和釘子都有尖尖的刺,一定要小心,注意安全。
4.結束部分。
師:小朋友的小刺猬身上都背滿了棗子,現在我們把小刺猬送回家吧。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的的教學重點是引導幼兒學習插得方法制作小刺猬,如果單一地示范講解一定是很乏味的,活動一開始,我設計了刺猬哥哥刺猬妹妹背棗子的情景,吸引孩子的注意力:“秋天到了,棗園里的棗子都成熟了。刺猬哥哥和刺猬妹妹這幾天都在忙著收棗子。你們瞧,他們背著紅紅的棗子來了。”孩子們都很感興趣。“那你們知道小刺猬是怎么變出來的嗎?”看看老師是怎么變的?于是我就邊示范邊說兒歌幫助幼兒理解。
同過兒歌的幫助,整個示范講解過程中,幼兒興趣很高,完全被小刺猬引住了!《綱要》中指出:教育活動內容的組織應充分考慮幼兒的學習特點和認識規律,各領域的內容要注重趣味性、活動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戲之中。因此,在生動、有趣的游戲情境中學習,教師和幼兒都覺得輕松愉快!但在幼兒操作過程中,還是出現了幼兒在刺猬底部插尖尖刺的問題。還需要的示范講解的時候重點的在提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