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家長公開課教案(通用2篇)
幼兒園家長公開課教案 篇1
一、活動目標:
1.感受樂曲輕松、愉快的情緒。
2.學習用動作表現樂曲,并能根據樂曲的弱起靈活地變換動作。
3.體驗與同伴合作表演的快樂。
二、活動過程:
1.談話引入:
教師引導幼兒說出各種按摩方法,并編成一套完整的按摩操。
2."今天,老師開的理發店開張了……"引出樂曲并配合按摩操讓幼兒欣賞樂曲。
3.按樂曲節奏分解相應動作如:捏捏爬爬爬爬……捶捶捶捶捶捶……4."培訓小學員"共同欣賞及用動作表現音樂。
(1)把幼兒分為理發師及顧客兩組,合作表演。
(2)交換角色表演。
5.親子互動請家長與幼兒進行角色表演(再次用動作體現音樂)。
三、小結:
叮嚀:要求幼兒回家后按節拍為爸爸媽媽按摩。
幼兒園家長公開課教案 篇2
設計思路:
動物是幼兒最喜歡的話題之一,本次開展的“動物”為主題的全員性共同性主題活動,就是從幼兒的這一興趣點出發的。縱觀三個年齡段的幼兒,對于動物都有不同的興趣點和經驗點,如何根據年齡特點設計適合不同能力水平發展的幼兒混齡集體活動,提升集體活動的有效性,使本次實踐活動的一大宗旨。
在活動設計中,根據參與本次活動幼兒(小1中2、大3)的認知和年齡特點,我在第一環節先出示故事中三個主要動物的圖片,讓幼兒先認識討論一下它們的主要特點,然后再完整的講述故事,接著小結動物的隱身妙招。第二環節讓幼兒先后在四張課件中找出已隱身的動物,以激發幼兒探索的積極性,鼓勵他們大膽的進行表達。進而引出原來動物朋友們都有自己的好辦法,他們會按照自己的花花衣巧妙的躲在合適的地方,來保護自己。最后的環節,我設計的混齡幼兒合作裝扮游戲,考慮到這組幼兒的年齡跨度大,而且幼兒的能力比較弱,因此設計的是兩人的合作,這樣能降低合作的難度,它既有異齡混班合作的分組要求,又有同伴間合作相互幫助的契機,可以說是給幼兒一個較大的空間。最后再請老師幼兒根據自己裝扮的角色表演故事,增加了活動的趣味性,滿足了幼兒表演的愿望,又進一步驗證幼兒對前面知識的掌握情況。
目標:
1、鞏固常見動物的皮毛特征,了解其花紋的保護作用,有進一步探究的興趣。
2、樂意參與混齡活動,能根據動物的皮毛特征合作裝扮。
準備:
PPT、花紋即時貼、動物頭飾、筆、背景等
流程:
一、故事:“動物捉迷藏”
1、人物介紹(播放PPT):森林里的動物在玩捉迷藏,有綠油油的青蛙,有臟兮兮的蜥蜴,還有灰褐色的枯葉蝶。
問:小青蛙的花花衣是什么顏色的?
蜥蜴的花花衣是怎樣的?
枯葉蝶的花花衣象什么?
2、完整欣賞故事
問:誰來參加捉迷藏了?他們躲在哪里?(播放PPT)
小猴為什么找不到它們?
小結:原來動物朋友們都有自己的好辦法,他們會按照自己的花花衣巧妙的躲在合適的地方,來保護自己。
二、動物的“隱身妙招”(斑馬、蛇、貓頭鷹、豹子)
過渡:動物們躲藏的辦法真巧妙,還有很多動物也有花花衣,我們來找找它們躲在哪里吧。
1、播放PPT
2、討論:這是什么地方?誰躲在里面?
為什么我們很難發現它?
小結:不管是溫順的小動物還是兇猛的森林之王,它們都有一件神奇的花花衣,花花衣的花紋和它們生活的環境很象,它能保護動物們躲避危險,不被敵人發現。
三、合作表演
1、合作裝扮
要求:
(1)異班兩人合作互相裝扮
(2)選擇一個動物頭飾和相應的圖案貼紙裝扮。
重點觀察:合作情況、動物與花花衣圖案的匹配情況
2、集體表演難點:嘗試找到適合自己裝扮的動物躲藏的地方
要求:能說出自己是誰,躲在什么地方。
附故事:隱身妙招
森林里的動物在玩捉迷藏,有綠油油的青蛙,有臟兮兮的蜥蜴,還有灰褐色的枯葉蝶。機靈的小猴自信地說:“動物世界里,就數我最聰明了,我一定會把你們都找出來的!”小猴閉上眼睛數:“1、2、3”動物們一下子都躲了起來。青蛙鉆到草叢中,綠綠的青蛙閉上眼睛,誰也找不到它。蜥蜴趴在土堆上,它的皮膚和泥土顏色一樣,分不出哪是泥土,哪是蜥蜴。枯葉蝶悄悄的停在枯樹葉旁,枯葉蝶和枯樹葉顏色一模一樣。
小猴睜開眼睛,卻怎么也找不到了,只看到綠草叢、泥土堆和枯樹葉,什么也沒發現。
游戲結束了,小動物們都跑出來:“哈哈,我們都有躲起來的好辦法。小猴瞪大眼睛也找不著我們。”
活動反思:
帶有猜測性的第二個環節,幼兒的積極性最高,而且在找的過程中,幼兒把已有的認知經驗都展現出來了。合作環節中,幼兒的自主性表現比較充分,而且想象力和創造力也不錯,合作的成分也比較高。
幼兒對動物皮毛顏色與躲藏地關系比較能理解,但是對皮毛的花紋與躲藏地的聯系有點搞不清楚。因此表現在最后環節大年齡的孩子能根據自己的打扮準確的找到躲藏地,而小年齡的孩子還有一些只滿足躲的過程,而忽略了準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