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中班安全教案《迷路了怎么辦》(精選6篇)
幼兒園中班安全教案《迷路了怎么辦》 篇1
活動目標:
1、聽故事“問路”,了解鼠先生找到鼠小姐的經過。
2、通過故事表演,體驗問路后找到目的地的快樂。
3、幼兒可以用完整的普通話進行交流。
4、增強思維的靈活性。
活動準備:
故事磁帶,場地上布置路線圖,頭飾若干
活動過程:
一、迷路
導入:你們看到過鼠先生嗎?他要到我家來玩,可是怎么還沒有來?一定是迷路了吧!你們看見他了嗎?
二、問路
聽賞故事,交流討論。
1、鼠先生和鼠小姐遇見后是怎么打招呼的?
2、鼠先生迷路后碰見了誰?是怎么問路的`?他們是怎么回答他的?(依次出示頭飾)
3、鼠先生找到鼠小姐一共問了幾次路?遇見了誰?
三、表演
試由一幼兒扮演鼠先生,一幼兒扮演鼠小姐,其他人分別扮演其余角色,站在劃好行進路線場地上,重復鼠先生問路的過程,體驗找到目的地的快樂。
四、討論
假如你迷路了,有哪些辦法找到家人?我們可以向那些幫助我們的人說什么?
幼兒園中班安全教案《迷路了怎么辦》 篇2
記得去年執教過這節活動,當時跟孩子們講了一些求救的方法還和孩子們玩了相關游戲,感覺孩子們對這些方法是知道的。
這次該如何做呢?考慮到孩子們對一般的求救方法(找警察、找服務員、打電話給爸爸媽 媽……)已有認知,我想將重點放在引導孩子自己想辦法進行自救,主要是引導孩子學會一些自我保護的方法,我從網上下載了繪本《嘟嘟迷路了》,做成ppt演示文稿,相信孩子們會對這個故事感興趣,故事中小熊的自救方法也能給孩子們一些啟發。
活動開始時,和孩子們聊了出外的經驗,講述了一個小朋友迷路了,請小朋友給他想辦法,孩子們很快想到了找警察、打電話、大聲叫救命、找商店服務員等方法,這不出所料。
因此,進入下一個環節,講述小熊嘟嘟的故事:“今天天氣真好,小熊嘟嘟和熊爸爸、熊媽 媽、熊姐姐、熊哥哥一起去月亮灣玩兒,到了月亮灣,熊媽 媽開始忙野餐的菜,熊爸爸開始釣魚,小熊嘟嘟到旁邊去玩了,咦?那邊有只蝴蝶,小熊看了真喜歡,就追蝴蝶了,追啊、追啊,蝴蝶越飛越遠,小熊越追越遠,可是蝴蝶還是飛走了,小熊沒有捉到蝴蝶,小熊想回到媽 媽身邊,可是,他回頭一看,已經看不到媽 媽了,他找不到回去的路了,怎么辦啊?怎么辦啊?”孩子們開始為小熊想辦法,“找警察”“這里沒有警察啊。”“大聲叫。”“是的,大聲叫,可是小熊叫啊叫啊就是沒人聽見。”“在原地等”……孩子們想到了不少辦法,“是的,小朋友想出了不少辦法,小熊都試過了,沒用啊,這時候他快要哭了,可是,他沒有哭,他想:我要勇敢,我不害怕。他冷靜下來,慢慢想他來的路,他想到,來的時候看到過一棵蘋果樹,小熊回頭一看,蘋果樹就在前面,于是他朝蘋果樹走去,呀,真的就是這棵蘋果樹呢。小熊又想,來的時候我還經過一個小水坑的,我差點兒掉進去了,小熊往前一看,小水坑就在不遠處呢,小熊飛快地跑過去,小心是繞過了水坑,小熊心想:嗯,好在我來的時候記住了路上的東西,要不然我肯定找不到回去的路了(此話是我加上去的,意在讓小朋友明白今后走在路上要有意識地記路上的標記,這對孩子今后生活肯定是有幫助的,我講這個故事的目的就在于此),小熊高興地走啊走啊,走到了一個叉路口,往哪邊走呢?小熊沒辦法了。”“聽有沒有爸爸媽 媽的聲音。”“大聲叫,這時候肯定離爸爸媽 媽不遠了,他們會聽到的”……孩子們還真想得不少呢。“是的,小熊大聲叫媽 媽——爸爸——這時候正好兔媽 媽和兔寶寶經過這里,小熊就問兔媽 媽,月亮灣在哪里。兔媽 媽告訴他:向右拐。小朋友想想看,如果小熊不知道來的地方在哪里,兔媽 媽能告訴他嗎?”“不能。”“所以,我們出去的話要——”“要記住到什么地方了。”“是的,這個非常重要,我們出去如果萬一走丟了,一定要知道是到哪里來的,這樣別人才能幫助我們。這又是此故事中需要孩子們了解的一個關鍵點。”“小熊沿著路走啊走啊,這時候聽到媽 媽在叫:小熊,你在哪里?小熊馬上答應:媽 媽,我在這里。小熊終于找到了爸爸媽 媽了,又和大家在一起了,小熊心里真開心。”
故事講完了,小朋友們也為小熊松了口氣,教師提問:“小熊今天為什么能找到爸爸媽 媽呢?”“因為他記得蘋果樹、記得水坑、記得月亮灣。”看來孩子們是理解了故事,他們知道了自己要掌握這些本領,于是教師問:“你今后如果出門的話,你要記住什么呢?”“記住爸爸媽 媽的電話、記住家里的地址,記住路上的房子……。”這節課的目的是達到了!
幼兒園中班安全教案《迷路了怎么辦》 篇3
教案目標:
1、樹立幼兒初步的防范意識。
2、培養幼兒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快速應答能力。
3、引導幼兒了解一些自我保護的常識,知道迷路時應怎么求救。
教案準備:
1、排練情景表演:南南迷路了。
教案過程:
一、請幼兒觀看情景表演"南南迷路了",教師在主要部分給以提示。
二、引導幼兒討論:南南迷路了,他怎么做的?這樣會出現什么后果?并說一說如果自己遇到了這樣情況時應采取怎樣的做法,引導幼兒明白遇事要動腦筋。
1、幼兒展開討論,說出自己的看法,并進行簡單記錄,教師將幼兒的記錄進行整理、張貼、以提高幼兒自我保護意識。
2、開展"有獎竟猜"游戲,可將幼兒分為男女兩方,提問問題,幼兒迅速且較完整的說出想法,答對的一方可獎一朵小紅花。
(1)在商店里,不小心和家人走失了,你該怎么辦?
(2)在城市迷了路,你該怎么辦?如果有人強迫帶你走,你該怎么辦?(可以根據路標、路牌和公共汽車的站牌辨認方向和路線,還可以向交通民警或治安巡邏民警求助。)
(3)在農村迷了路,你該怎么辦?(應當盡量向公路、村莊靠近,爭取當地村民的幫助。如果是在夜間,則可以循著燈光、狗叫聲、公路上汽車的馬達聲尋找有人的地方求助。)
(4)在幼兒園跟父母走失了,你該怎么辦?
三、教師小結,活動結束
1、小朋友們平時應當注意準確地記下自己家庭所在的地區、街道、門牌號碼、電話號碼及父母的工作單位名稱、地址、電話號碼等,以便需要聯系時能夠及時聯系。
2、如果迷失了方向,要沉著鎮靜,開動腦筋想辦法,不要瞎闖亂跑,以免造成體力的過度消耗和意外。
反思:
活動中,教師通過情景表演、問題討論等方法,使幼兒了解一些自我保護的常識,知道迷路時應怎么求救,培養了幼兒初步的安全意識。在幼兒的回答與表現中發現孩子們對城市里、商店(超市)里迷路了怎樣求救比較有想法,能說出許多,但對于農村里、夜間怎樣想辦法求救,感覺有點困難,所以在這些方面還需要繼續培養,此外還發現班級幼兒中有的連自己父母的名字、電話、住址都說不清楚,需要加強引導教育,提高孩子的自我保護意識。
幼兒園中班安全教案《迷路了怎么辦》 篇4
教案目的:
1、讓孩子開始有自我保護意識。
2、培養孩子們自己思考的能力,提高應對能力。
3、引導孩子們知道迷路了該怎么辦?
教案準備:
在教室里可以擺設一個街路的情景。
教案流程:
一、請幼兒觀看情形扮演"南南迷路了",教員在主要局部給以提示。
二、教師開端引導孩子。
1、引導幼兒討論:南南迷路了,他怎樣做的?這樣會呈現什么結果?并說一說假如本人遇到了這樣狀況時應采取怎樣的做法,引導幼兒明白遇事要動腦筋。
2、幼兒展開討論,說出本人的見地,并停止簡單記載,教員將幼兒的記載停止整理、張貼、以進步幼兒自我維護認識。
3、展開"有獎竟猜"游戲,可將幼兒分為男女兩方,發問問題,幼兒疾速且較完好的說出想法,答對的一方可獎一朵小紅花。
(1)在商店里,不當心和家人走失了,你該怎樣辦?
(2)在城市迷了路,你該怎樣辦?假如有人強迫帶你走,你該怎樣辦?(能夠依據路標、路牌和公共汽車的站牌識別方向和道路,還能夠向交通民警或治安巡查民警求助。)
(3)在鄉村迷了路,你該怎樣辦?(應當盡量向公路、村莊靠近,爭取當地村民的協助。假如是在夜間,則能夠循著燈光、狗叫聲、公路上汽車的馬達聲尋覓有人的中央求助。)
(4)在幼兒園跟父母走失了,你該怎樣辦?
三、教員小結,活動完畢。
1、小朋友們平常應當留意精確地記下本人家庭所在的地域、街道、門牌號碼、電話號碼及父母的工作單位稱號、地址、電話號碼等,以便需求聯絡時可以及時聯絡。
2、假如迷失了方向,要冷靜鎮靜,開動腦筋想方法,不要瞎闖亂跑,以免形成膂力的過度耗費和不測。
教案總結:
活動中,教員經過情形扮演、問題討論等辦法,使幼兒理解一些自我維護的常識,曉得迷路時應怎樣求救,培育了幼兒初步的平安認識。在幼兒的答復與表現中發現孩子們對城市里、商店(超市)里迷路了怎樣求救比擬有想法,能說出許多,但關于鄉村里、夜間怎樣想方法求救,覺得有點艱難,所以在這些方面還需求繼續培育,此外還發現班級幼兒中有的連本人父母的名字、電話、住址都說不分明,需求增強引導教育,進步孩子的自我維護認識。
幼兒園中班安全教案《迷路了怎么辦》 篇5
目標:
1、讓幼兒知道自己及家庭的簡單情況,增強幼兒的自我意識。
2、培養幼兒自我保護能力。
3、考驗小朋友們的反應能力,鍛煉他們的個人能力。
材料:
用積木搭幾條街道,十字路口搭一個民亭;用椅子搭幾個家;已布置好的兒童商場一個。
準備:
1、在組織此活動前應與家長聯系,請家長告訴幼兒有關家庭的簡單情況。
2、民警了解情況時,應一一詢問幼兒的姓名、家庭住址、家里的電話號碼、爸爸媽媽的姓名及工作單位等情況。
過程:
1、分配角色。老師扮演大姐姐,幼兒扮演小伙伴,助教扮演民警。
2、創設情景。大姐姐和小伙伴一起到很遠的商場去玩,回家時,走到十字路口迷路了。(名稱解釋“迷路”的意思就是不知道回家的路、找不到家了。)
3、姐姐啟發幼兒想辦法,誘導幼兒去請民警叔叔幫忙,提醒幼兒詢問民警時要有禮貌。
4、民警叔叔向幼兒了解情況,指導幼兒大膽回答民警叔叔的問話。
5、小朋友謝謝民警叔叔幫助他們找到了回家的路。
6、游戲:幫迷路的小花鴨回家
師提問:
①誰在哭?為什么哭?
②小花鴨找不到媽媽怎么辦?我們快來幫它找媽媽吧!
引導幼兒扮演民警叔叔和小花鴨,用有效的有禮貌的語言進行對話,幫助小鴨子找到回家的路并將小鴨子送給鴨媽媽。
7、在《母鴨帶小鴨》音樂伴奏下邊唱邊做出快樂動作與表情出活動室。
幼兒園中班安全教案《迷路了怎么辦》 篇6
目標:
讓幼兒知道自己及家庭的簡單情況,增強幼兒的自我意識。
材料:
用積木搭幾條街道,十字路口搭一個民亭;用椅子搭幾個家;已布置好的兒童商場一個。
準備:
1、在組織此活動前應與家長聯系,請家長告訴幼兒有關家庭的簡單情況。
2、民警了解情況時,應一一詢問幼兒的姓名、家庭住址、家里的電話號碼、爸爸媽媽的姓名及工作單位等情況。
過程:
1、分配角色。老師扮演大姐姐,幼兒扮演小伙伴,助教扮演民警。
2、創設情景。大姐姐和小伙伴一起到很遠的商場去玩,回家時,走到十字路口迷路了。(名稱解釋“迷路”的意思就是不知道回家的
路、找不到家了。)
3、姐姐啟發幼兒想辦法,誘導幼兒去請民警叔叔幫忙,提醒幼兒詢問民警時要有禮貌。
4、民警叔叔向幼兒了解情況,指導幼兒大膽回答民警叔叔的問話。
5、小朋友謝謝民警叔叔幫助他們找到了回家的路。
6、游戲:幫迷路的小花鴨回家
師提問:①誰在哭?為什么哭?
②小花鴨找不到媽媽怎么辦?我們快來幫它找媽媽吧﹗
引導幼兒扮演民警叔叔和小花鴨,用有效的有禮貌的語言進行對話,幫助小鴨子找到回家的路并將小鴨子送給鴨媽媽。
7、在《母鴨帶小鴨》音樂伴奏下邊唱邊做出快樂動作與表情出活動室。
這節課的.主要目標是為了讓幼兒知道自己迷路時該怎么辦,并學會關心幫助他人。
在上這節課時我運用了圖片和案例相結合的方法,一開始我創設迷路的情節,吸引幼兒解決辦法,找民警回家。然后又以游戲形
式幫迷路的小花鴨找家,這樣既吸引幼兒興趣又讓幼兒愿意主動開動腦筋。
在幼兒知道小花鴨迷路時,我讓幼兒幫他想辦法。我出示了商場、公園等一些人多地方的照片,提示幼兒外出時在這種地方迷路
了該怎么辦,幼兒互相討論回答,我把幼兒的答案整理后再做小結,幼兒就能很快記住,明白在自己迷路時的解決辦法。在外出時要緊跟
大人或牽著爸媽的手,不要一個人亂跑。迷路時,如果在馬路上可以找警察幫忙;如果在商場或公園可以找工作人員廣播,或者站在原地
等爸媽來找你,小朋友們都在游戲中記住了。通過該活動,我覺得孩子的收獲是很大的,以下是孩子的聲音:
1、知道迷路后尋找家長的方法,和與家長出門要緊跟家長或拉著家長的手。
2、先在原地等一會兒,不要慌張,也許爸爸媽媽就在不遠處。
3、如果走失的地方在商場或公園,可以找到公園的廣播室,告訴工作人員你和爸爸媽媽的姓名,聯絡電話等,讓工作人員幫忙廣播尋找
自己的父母。
4、要乖乖地聽工作人員的話,和他們一起等自己的父母來接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