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小班教案《我的家》(精選12篇)
幼兒園小班教案《我的家》 篇1
教學目標:
1、體驗家庭生活的歡樂和幸福。學會關心父母。
2、 和父母更多地接觸、更好地溝通、學習溝通方法。
教學重難點:
1、培養孩子和父母的溝通,以及合作的意識。
2、 發展討論學習的技能,培養合作意識。
教學教具:
1、 投影機、電腦、橡皮泥
教學過程:
一:導入主題
1、課前談話
老師在墻上布置一個大大的房屋圖,以“我們班是一個大家庭,而每個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小家庭”為主題引出活動任務:今天要請大家來介紹自己的小
家庭。
2、 自由討論,互相交流自己家里有哪些主要成員,每一個人的特點,生日、生肖、愛好等。
3、畫一個小屋代表自己的家。
二、分享——我的家
1、 你是怎樣跟父母問好,打招呼;做游戲,向父母表達自己的意愿?
2、 討論你是怎樣讓家長知道你關心和感激他們的呢?
3、討論:你做了什么事情是父母感到最開心呢?
三、實踐操作
1、扮演怎樣讓父母溝通?
2、 表演在家里怎樣幫父母的忙,父母又是怎樣開心的?
四、總結:
你聽到同學說我的家,你有什么想法呢?
五、板書:
我為家人做事情——我的家——討論交流
幼兒園小班教案《我的家》 篇2
活動目標:
1.嘗試按照自己的意愿表述自己家某一房間的布局,學習正確使用上面、下面、旁邊、前面、后面等方位詞表述各種家具的相對位置。
2.能發現自家與其他人家布局、安排的不同,喜歡自己的家。
活動準備:
1.《幼兒畫冊》(第一冊4頁)
2.事先將活動要求告知家長,請家長引導孩子了解自家各個房間的名稱、用途、家具布局及簡單理由。
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
師: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家,我們都喜歡自己的家,喜歡家里的東西,那我現在請寶寶們來看一看X老師的家,看看X老師的家里都有哪些東西,看看這些東西是怎么擺放的?
2.老師介紹自己家客廳的布局圖,引導幼兒學說方位詞。出示布局圖,向幼兒進行介紹并提問:這是老師家客廳的圖,來看看客廳里有些什么,他們在什么位置上呢?
老師先一一介紹,然后引導幼兒說出窗戶下面有沙發,沙發上面有玩具小熊,墻上有一幅畫和一個鐘,沙發前面是電視機柜,柜子上面有電視機,柜子旁邊有一盆綠色植物等。
3.教師請幼兒再次簡單說出客廳里的東西及布局,鞏固幼兒對方位的認識。
師:看完了X老師家的客廳,現在我請你們把自己家客廳的東西貼在圖上,然后告訴老師和小朋友你家的東西都是怎樣放的。
4.學習按照自己的意愿合理布局,再現一個自己的家。
(1)請幼兒使用操作卡片來再現或者設計自己家的某個房間布局。提醒幼兒一邊操作一邊說說自己的設計。
(2)相互交流,請幼兒介紹自己家的布局。老師可以用提問的方式來引導幼兒進行表述,如:你設計的是哪個房間?你的家里有哪些東西?是怎么放的呢?(引導幼兒正確運用方位詞)
。3)發現比較各自設計的不同。提問:找一找,你的設計和別人的有什么不同?
總結:寶寶們都設計出了自己的家,家里的東西我們都要愛護,不能隨便亂畫,不能把東西打破,要喜歡、愛護自己的家。
幼兒園小班教案《我的家》 篇3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對家的喜愛和對美的感受能力。
2.幼兒能用紙折好房子,粘貼在紙上,并添畫出花、草、樹等其他物體。
3.通過折房子讓幼兒知道房子的結構,有屋頂、墻面、門、窗。
4.重點:學習用正方形的紙折房子。
5.難點:折出房子兩邊的尖角,并能發揮想象添畫景物。
活動準備:
1.正方形彩紙每人一張、膠棒每人一支(26張),水彩筆、油畫棒若干支,裝筆小筐六個。
2.折好的房子一個,二幅完整的折、貼、添加景物的畫,(一塊黑板,一塊布、六塊磁鐵,課前將范畫貼好}
3.誠邀:親愛的30班家長們,為了讓您更多的了解萬嬰教育的理念,快樂教育,快樂人生;為了讓您更全面的理解《指南》在幼兒教育教學目標的指導;為了響應萬嬰教育機構園長觀摩教學活動開放日;路園長將在4月17日(星期四)上午8:50分在多功能廳,為我們33班幼兒進行大班語言故事《小桃仁》的教學活動,歡迎您的光臨,期待您與孩子同樂!
活動過程:
一、引出課題,激發幼兒興趣:
1.老師用神秘的表情和語氣吸引幼兒的注意力,“今天園長媽媽用紙折了一個禮物要送給我們30班的小朋友,你們想知道是什么嗎?
2.請小朋友看看這像什么?(老師出示折好的一間房子,引起幼兒的興趣)。這個房子就是園長媽媽的家,好看嗎?那么你們想不想也折一個小房子,當作自己的家呢?
3.瞧,這是園長媽媽的家,漂亮嗎?(出示范畫給幼兒欣賞折、貼、畫自己的家)。園長媽媽畫了些什么呢?(幼兒邊看邊說)你們想不想也把自己的家畫出來呢?
4.現在我先來教小朋友折一個房子,變成自己的家好嗎?等一會小朋友再把自己的家添畫上美麗的風景好嗎?
二、講解示范:
1.先用正方形紙折出小房子。(教師講解示范,幼兒跟折)把正方形紙邊對邊對齊折;再橫著對折后打開,折出中心線;把兩邊的紙向中心線折;用手指伸進去折出房子兩邊的尖角。2.我們把折好的小房子在反面用膠棒涂抹,貼在紙上,然后再請小朋友添畫自己家小區的風景,比比誰的家最美麗。
三、幼兒作畫,教師巡回指導:
1、提醒幼兒先折好房子,再將折好的房子粘貼在紙上,然后添畫各種風景和物體。
2、鼓勵幼兒大膽涂色,使畫面色彩鮮艷。
四、講評:
幼兒互相欣賞,說說誰的家最漂亮,并請幾名幼兒上前給大家分享自己的作品。
久違了,美術教學活動!
常言道:拳不離手曲不離口,才能不荒廢技藝和專業。然而,在我20年后又重拾生疏已久的美術教學活動,讓我有一種擔憂和壓力,又有一種期待和挑戰。擔憂的是,孩子的學習習慣、學習能力、常規養成是否好,壓力卻是,我的美術教學活動設計是否符合幼兒年齡特點?而期待的是,又能和孩子們一道折折、畫畫,體驗、享受、欣賞孩子們的教學成果了,說到挑戰,卻是對我教育教學能力和駕馭課堂能力的檢驗。我喜歡這樣的挑戰,因為,人生就是在不斷的挑戰中完善自我的。
其實這節美術教學活動,是應30班朱老師的要求而上的,我是硬著頭皮接受了朱老師的欽點。然而令我欣慰的是,孩子們是那么的配合,家長是那么的給力,老師是那么的認真,整個美術教學活動下來,幼兒掌握了折房子的要領,家長了解了幼兒園的教學方法及自己孩子的學習習慣和能力,老師們對美術教學活動的準備、組織、設計、示范、演示、講解等都有了一定的提高和認識。整個教學活動非常流暢,完成了教學目標。
幼兒園小班教案《我的家》 篇4
教學目標 (情感、知識、技能)
1、得要尊敬老人、愛爸爸、愛媽媽。
2、能正確、清楚、響亮地用一句話回答自己家的地址,家里有哪幾個人。
重點 能正確、清楚、響亮地各用一句話回答課后三個問題。
難點 用普通話正確練說。
教具準備 錄音機、投影片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ㄒ唬、揭示課題,提出聽說要求。
1、我們每個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家,今天這接課就請每個小朋友向大家介紹一下自己的家。
出示課題:4 我的家(聽說訓練)
2、出示投影片:小朋友,這是丁丁的家,我們先仔細看圖,在介紹丁丁的家和自己的家時,發音要正確,說話要清楚,聲音要響亮,別人在介紹時要注意認真聽。板書:正確、清楚、響亮
。ǘ⒅笇Э磮D,學習說話。
1、我們先讓丁丁來介紹一下他的家。播放錄象。
。ㄐ∨笥,你們好!我叫丁丁。我的家在農村。我家有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和我,共五口人。)
2、丁丁向我們介紹了什么?根據小黑板上的問題回答。小黑板出示題目:家在那兒?家里有那幾個人?
3、你們聽到了,剛才丁丁說得多好啊。說話完整,發音正確、清楚、響亮。看那個小朋友能學著他的樣子介紹一下丁丁的家。
(1)、指導說第一個問題:丁丁的家在哪里?引導學生由近及遠,從院子里到院子外仔細看圖,知道丁丁的家在農村。
(屋頂有煙囪,屋后養著豬,爺爺拿著鋤頭等。)
a、指名說:丁丁的家在農村。
b、同桌互說。
(2)、指導說第二個問題:丁丁的家里有哪幾個人?要注意從年長的說起。
A、指名說:丁丁的家里有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和他自己,共五口人。
B、師生回答。
C、同桌問答。
4、下面我們就學著丁頂的樣子來介紹自己的家。(在小黑板的問題前加一個“你”)
。1)、指導學生回答第一個問題。
。ㄕf清家庭住址。家在農村的要說清楚住在**鎮**村。家在城鎮的要說清在路幾號。)
先讓學生自由練說。師生回答。
師:你家在哪兒?
生:我家在**鎮**村。
最后開小火車練說。
。2)、指導學生回答第二個問題。要說清家里有哪幾個人,應該從年長的說起,最后說自己。
A、讓學生自由練說。
B、指名試說。要求說話完整,發音正確、清楚、響亮。
C、指名小組“開火車”
D、同桌互相自我介紹。
(3)、把一、二兩個問題連起來說一說。
(四)、再次看圖,學習說話。
1、我們再來看圖:丁丁的爸爸、媽媽是做什么工作的?小黑板出示:爸爸、媽媽是做什么工作的?
可以播放錄象:丁丁:我爸爸是醫生。我媽媽喂豬,干農活。早晨,爸爸騎著自行車去上班。媽媽在后門口喂豬。我背著書包到學校去上學。臨走時,我很有禮貌地對爺爺奶奶說:“爺爺、奶奶,再見!”
2、看,丁頂多有禮貌呀,我們小朋友也要向丁丁學習尊敬老人,愛爸爸、媽媽。
3、誰來說說丁丁的爸爸、媽媽是干什么的?
4、看誰最能干,看著圖連起來說說:丁丁的家在哪里?家里有哪幾個人?早晨他們做些什么?
5、可以抽五名學生上臺表演。
。ㄎ澹凑n后第三個問題學習說話。
1、你的爸爸、媽媽是做什么工作的?
2、像丁丁一樣,連起來說說:你的家在哪里?家里有哪幾個人?爸爸、媽媽是做什么工作的?
(六)、師生共同小結。這節課我們學會了什么?我們還懂了什么?
。ㄗ鲆粋尊敬老人,愛爸爸、媽媽的好孩子。)
板書:
我的家 我家在——正確
我家有——清楚
爸爸是……
媽媽是……響亮◆ [2003年5月10日]
幼兒園小班教案《我的家》 篇5
活動名稱:
《我的家》
活動目標:
1、加深對角色的理解,豐富游戲情節,能較形象地模仿社會角色的語言、行為,反映角色職責。
2、培養獨立性,能在教師啟發下獨立提出主題,按意愿選擇角色;在教師指導下,初步學會解決關于角色、玩具方面的爭端。
3、懂得扮演角色和使用物品、場地等應遵守游戲規則,增強規則意識。
4、培養愛惜玩具的習慣,游戲后會整理場地,收拾玩具。
活動準備:
娃娃家的娃娃、日用品、電話機、以及各種廢物和自然物等等。
活動過程:
一、進入主題
1、組織幼兒自由討論,自己的家有幾口人,他分別是誰。
2、引導幼兒按意愿組成家,協商分配家庭成員角色。教師可從旁引導分配。
3、引導幼兒進入角色,教師以角色口吻啟發幼兒模仿、想象角色的語言、動作,表現角色職責。引導主要角色與其他角色交往,反映家庭良好的人際關系,如:尊敬長輩、關心年幼的孩子等。
4、教師講評,重點評價角色間相互關系及收拾、整理玩具的情況。
二、自由評價1、教師和幼兒一起來回顧上次活動中所存在的問題,讓幼兒自由理說應該什么做才對。
2、請幾位能力較強的幼兒來表演娃娃家的角色,其他幼兒來當觀眾,和他們一起再來鞏固活動中一些常規知識。請做觀眾的幼兒對表演者提出表演中的不足,及讓幼兒討論改進的方法。
3、引導幼兒再一次玩娃娃家,教師以角色中的人物參與。教師與幼兒一起評價,本次活動的不足與需要下次改正的。
三、討論規則
1、根據上節課的不足,進行提示,幼兒自己來選擇角色表演,并討論游戲規則。
2、請幾個能力強的幼兒來示范,其他幼兒來當小觀眾,并請小觀眾來討論他們做的好的與不足的地方,改進游戲方案。
3、幼兒進行扮演,教師指導能力強的:根據故事情節發揮想象大膽的做出動作和表情,能連貫的對話。能力強差:要分配得當,鼓勵幼兒大膽的扮演角色,有表情的表演,鼓勵幼兒大膽地的表達語言。
四、活動結束
請幼兒自己來做簡單的評價,發現不足的地方進行改進。
1、總結上一次游戲的情況,表揚表現很棒的小朋友及表現很好的環節,對還存在不足的方面提出要求。
2、分組進行表演;能力強的與能力弱的搭配好(教師不參與角色的分配,由幼兒商量決定)。
3、教師巡回指導。
4講評各組幼兒表演的情況。
五、活動反思:
幼兒對娃娃家很感興趣,在活動中,他們對游戲的規則已經很清楚,而且很會表演了但是在活動的過程中幼兒對娃娃家中的物品不是很會整理,通常都弄的滿地都是東西。所以需要加強游戲的常規訓練。總之在整個游戲中,幼兒參與游戲的積極性很高,總體效果良好但是也存在一些問題,如;幼兒對角色的對話還沒有完全放開,有部分幼兒還不感大膽表現;在角色的表演方面,有的幼兒還很被動;幼兒對自我的評價能力還不夠。但是有的幼兒的表演能力很強很會模仿了。
幼兒園小班教案《我的家》 篇6
教學目標 (情感、知識、技能)
1、得要尊敬老人、愛爸爸、愛媽媽。
2、能正確、清楚、響亮地用一句話回答自己家的地址,家里有哪幾個人。
重點 能正確、清楚、響亮地各用一句話回答課后三個問題。
難點 用普通話正確練說。
教具準備 錄音機、投影片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提出聽說要求。
1、我們每個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家,今天這接課就請每個小朋友向大家介紹一下自己的家。
出示課題:4 我的家(聽說訓練)
2、出示投影片:小朋友,這是丁丁的家,我們先仔細看圖,在介紹丁丁的家和自己的家時,發音要正確,說話要清楚,聲音要響亮,別人在介紹時要注意認真聽。板書:正確、清楚、響亮
(二)、指導看圖,學習說話。
1、我們先讓丁丁來介紹一下他的家。播放錄象。
(小朋友,你們好!我叫丁丁。我的家在農村。我家有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和我,共五口人。)
2、丁丁向我們介紹了什么?根據小黑板上的問題回答。小黑板出示題目:家在那兒?家里有那幾個人?
3、你們聽到了,剛才丁丁說得多好啊。說話完整,發音正確、清楚、響亮?茨莻小朋友能學著他的樣子介紹一下丁丁的家。
(1)、指導說第一個問題:丁丁的家在哪里?引導學生由近及遠,從院子里到院子外仔細看圖,知道丁丁的家在農村。
(屋頂有煙囪,屋后養著豬,爺爺拿著鋤頭等。)
a、指名說:丁丁的家在農村。
b、同桌互說。
。2)、指導說第二個問題:丁丁的家里有哪幾個人?要注意從年長的說起。
A、指名說:丁丁的家里有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和他自己,共五口人。
B、師生回答。
C、同桌問答。
4、下面我們就學著丁頂的樣子來介紹自己的家。(在小黑板的問題前加一個“你”)
(1)、指導學生回答第一個問題。
(說清家庭住址。家在農村的要說清楚住在**鎮**村。家在城鎮的要說清在路幾號。)
先讓學生自由練說。師生回答。
師:你家在哪兒?
生:我家在**鎮**村。
最后開小火車練說。
。2)、指導學生回答第二個問題。要說清家里有哪幾個人,應該從年長的說起,最后說自己。
A、讓學生自由練說。
B、指名試說。要求說話完整,發音正確、清楚、響亮。
C、指名小組“開火車”
D、同桌互相自我介紹。
。3)、把一、二兩個問題連起來說一說。
。ㄋ模、再次看圖,學習說話。
1、我們再來看圖:丁丁的爸爸、媽媽是做什么工作的?小黑板出示:爸爸、媽媽是做什么工作的?
可以播放錄象:丁丁:我爸爸是醫生。我媽媽喂豬,干農活。早晨,爸爸騎著自行車去上班。媽媽在后門口喂豬。我背著書包到學校去上學。臨走時,我很有禮貌地對爺爺奶奶說:“爺爺、奶奶,再見!”
2、看,丁頂多有禮貌呀,我們小朋友也要向丁丁學習尊敬老人,愛爸爸、媽媽。
3、誰來說說丁丁的爸爸、媽媽是干什么的?
4、看誰最能干,看著圖連起來說說:丁丁的家在哪里?家里有哪幾個人?早晨他們做些什么?
5、可以抽五名學生上臺表演。
。ㄎ澹凑n后第三個問題學習說話。
1、你的爸爸、媽媽是做什么工作的?
2、像丁丁一樣,連起來說說:你的家在哪里?家里有哪幾個人?爸爸、媽媽是做什么工作的?
。、師生共同小結。這節課我們學會了什么?我們還懂了什么?
。ㄗ鲆粋尊敬老人,愛爸爸、媽媽的好孩子。)
板書:
我的家 我家在——正確
我家有——清楚
爸爸是……
媽媽是……響亮
幼兒園小班教案《我的家》 篇7
教學目的:
1、認識4個生字,會寫7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理解句子意思,能聯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展開合理想象,體會草原神奇而美麗的景象,感受草原人民對這片神奇的土地的深切的感情。
教學重點:
1、通過詩歌,感受牧民的幸福生活,產生熱愛草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2、結合詩中出現的擬人、比喻等句子,體會草原的美,牧民的幸福生活。
教學難點:
理解“牧民描繪幸福景,春光萬里美如畫!钡纳羁毯x。
教學方法:
讀中悟讀中想讀中思讀中繪
教學準備:
搜集有關草原的圖文資料、音像資料、文字資料。
教學過程:
一、歌聲飛揚激情引領
1、(播放歌曲《美麗的草原我的家》導入新課)
師:藍天是白云的家,樹林是小鳥的家,大海是魚兒的家,美麗的大草原是牧羊姑娘的家。一首由蒙古歌手德德瑪首唱,并在近三十年歲月中久久縈繞在人們心頭的動人旋律,歌曲《美麗的草原我的家》一直讓人們對內蒙古有著無限的遐想與神往。
現在,讓我們也來聆聽這優美的旋律,欣賞大草原的無限風光,邊聽邊看邊想,這首歌能使人們想到什么呢?
(預設:學生想到什么就說什么,如草原的美,到處是綠草鮮花;天空也是那么藍;牛羊遍地。或是想到詩歌《敕勒川》)
2、師:同學們的想象力非常豐富,這節課,就讓歌聲引領我們共同走進草原、親切草原、品味草原(板書課題:美麗的草原我的家)齊讀課題
過渡:草原我們總是用遼闊、寬廣、無邊無際來形容,其不知,在它那博大的懷抱中,有著無數的美景,風吹草浪,鮮花點頭,藍天、白云、綠地令人神往。下面就請同學們打開書,認真聽讀課文,一邊聽,一邊用心去感受,美麗的草原究竟美在哪里呢?
二、配樂讀文,再現草原
1、師配樂讀文。提問:美麗的草原究竟美在哪兒?
(相機板書:景色美生活美)
2、草原的景色美,生活也美,相信同學們讀得會更美。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邊讀邊畫出本課要學習的生字,注意讀準字音。
3、同桌互讀,糾正字音,并向你的同桌說一說你是怎么記住這個字的?(可以說子的結構,組詞,換偏旁等方法識記字形)
4、匯報檢查
。1)大屏幕出現生字,生讀,并說說記憶方法。
(2)多音字“撒”(可以請學生回憶前面那篇課文曾出現過?《父親的菜園》中讀成sā撒尿,本課讀sǎ)
。3)讀一讀本科的生字
5、生字我們已經認識了,可是你能讀一讀么?(找生讀課文)
三、圖文并茂,置身草原。
1、師:草原景色美,生活美,作者又是抓住了哪些詞語來展現草原美的呢?找同學讀一讀,說一說,從這首詩中都知道了什么?
。A設:草原遍地都是綠色;鮮花盛開引來無數的蜜蜂和蝴蝶,還有各種小鳥在歌唱;輕輕的溪水緩緩流淌;牛羊駿馬就像天上的云朵和璀璨的珍珠;比喻句:氈包好似白蓮花)
根據學生回答板書:綠草彩蝶碧水駿馬牛羊氈包
2、過渡:這些優美的詞語描繪了草原的美麗風光(大屏幕出示詞語)請同學們讀一讀這些詞語,談談這些詞語是你想到什么?
。▽W生:想到了大草原上風兒把綠草吹動,好像一層層麥浪,蝴蝶展翅飛舞,彩云映在清澈的溪水中,聆聽鳥兒的叫聲,好像置身于仙境。)
你能把頭腦中的畫面畫一畫么?(組內共同完成)
3、展示作品,請生介紹自己的畫。
4、同學們用自己的畫筆描繪了美麗的大草原,看來,你們也非常的喜歡,是呀,置身于這美麗的仙境,讓我們的心靈得到了凈化。它是那么的坦蕩、遼闊,大地萬物都包容于此。老師突然有想喊想唱的沖動,你們想么?就讓我們大聲的朗讀一下,把我們心中的煩惱統統拋掉放飛自己的心靈。我們就是草原的人,草原就是我們的家。
5、聽了同學們的朗讀,老師心中也感受到了草原的美麗,并且老師把它們繪制成一幅幅畫面,你們想看么?(點擊詞語展示美景邊介紹)
。◣煟猴L吹綠草好似麥浪,彩蝶紛飛花爭艷,一灣碧水映斜陽,水清草美育牛羊,綠色的海洋泛波浪,春光萬里美如畫,遍地花朵迎朝陽,百鳥齊唱草原美,彩云朵朵染碧天)
多美呀!1975年作者火華來到錫林郭勒草原,這是他第一次見到草原,一下車,就被眼前景色驚呆了,藍天白云下芳草萋萋,鳥語花香牛羊遍野。夕陽西下,一頂頂蒙古包上空炊煙裊裊,火爐上奶香陣陣,草地上歌聲嘹亮,怎能不讓作者浮想聯翩呢!
你能感受到作者的激動心情么?你能帶著這種情感在讀課文么?
。ㄉ豪蠋熥x了課文,我有個問題不明白,“牧民描繪幸福景”描繪的是什么?)
四、突破難點,暢游草原
1、師:“牧民描繪幸福景,春光萬里美如畫!泵利惖募艺l不愛,內蒙古大草原的牧民更愛自己的家,他們自己當了作了主,他們要用自己的雙手和汗水使家鄉更加多彩。想當年是凄苦的馬頭琴聲伴隨他們四處漂泊,地主、王爺逼死他們的親人,奪去他們的牛羊,苦難和淚水讓他們流浪,鮮血染紅了綠草地。復仇的決心令他們催動駿馬奔向紅旗飄揚的地方,是毛主席,我們的黨給了他們雄鷹的翅膀,讓他們拔起刀槍消滅惡狼,讓草原再現藍天綠草,牧民們看是幸福的明天,他們要讓苦難的草原變成歡笑的海洋。所以才有了今天幸福的美景。
。ǔ鍪粳F在的草原的風光和現代化的設施)
2、師:仔細看,這就是你的家鄉內蒙古大草原,美麗的草原張開了懷抱迎接五湖四海的來賓,在座的老師們也想去游覽觀光,想請你們這些草原的小主人做導游,你能介紹自己的家鄉么?(給5分鐘做準備)
3、請出勇敢而又熱情的小導游,帶我們共同暢游美麗的草原
五、熱愛家鄉,不忘草原
這一趟草原之旅,老師不僅欣賞到了草原的風光美,還看到了草原的人對自己家鄉的熱愛。冬不拉輕快的弦音奏出了你們的友好與熱情,香甜的酥油茶令我們久久難以萬忘懷。美麗的草原我還要再來,你們歡迎么?
那就讓我們和草原輕輕說聲再見,美麗的草原,我們會記住你,不久的將來我還會再到來。大家一起有感情的再讀一遍課文好么?
師:草原兒女愛自己的家,我們也愛自己的家,老師要請你們寫一寫,(大屏幕出示,請生讀)相信我們的家鄉九臺,也會在你的筆下熠熠生輝,看看那位小詩人能把我們的家鄉描繪的最美,最讓人留戀。
教學反思:
一、注重引導學生抓住重點句理解感悟。
教學時,我讓學生自學探究,弄清“你從哪些地方感悟到了草原的美”這個核心問題,并組織學生小組討論交流學習的體會。在研讀時,我充分利用各種手段和多種形式,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過程的各個環節,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通過抓住重點語句感悟想象感受到草原的美麗、遼闊。例如:學生抓住遍地花想象到草原到處都是花,彩蝶紛飛想到各種顏色的蝴蝶在百花叢中翩翩起舞,百鳥唱想到很多鳥在草原上嘰嘰喳喳的叫著……在此基礎上,我還利用形象生動的語言進行描述,并結合課件讓學生想象,這樣把抽象的語言文字變成具體的畫面,學生進一步感受到了草原的美。
二、運用課件營造學習氛圍。
教學中我搜集了很多與課文內容相關的圖片,把學生的注意力馬上吸引過來,一下就將同學們帶進了學習的氛圍。在授課即將結束時,我讓學生親耳聆聽這首歌,并欣賞大草原的無限風光。同學們都不由自主地跟著唱起來,有的同學甚至不由自主地跟著節奏翩翩起舞。整節課在歌聲中結束,使學生有一種意猶未盡的感覺。
三、抓朗讀走進文本
讀是學習理解課文的必要手段,在語文教學中我們不難發現,凡是朗讀能力強的孩子理解能力一般也很強。各種形式的讀,在讀中給學生創造再造草原意境的氣氛。我設計了個人讀、小組讀、默讀、集體讀、男女生比賽讀、喜歡讀的同學起立來讀、評價讀等等讀書形式,讓學生在讀中走進課文,激活學生的內心世界,引發個性張揚,享受朗讀中的無限樂趣,使語文教學變的生氣勃勃,促進學生感悟能力的發展。學生一旦讀進去了,那么理解起來就不會那么困難。再熟讀的基礎上再引導學生背誦就水到渠成了。
四、交給學生學習的方法
葉老一句“教是為了達到不教”道破了閱讀教學的天機!敖獭痹鯓舆_到“不教”呢?它的關鍵在“教”的內容,教師不僅要教學生懂得一篇文章的語言文字、思想內容、寫作技巧等,更重要的是教學生閱讀方法。掌握了方法,學生才自能閱讀,教師才可能“不教”。在學完歌詞的第一小節,我引導學生總結學習此段的方法,學生在相互啟發的基礎上,總結出讀文找句子,抓詞來理解,感情來誦讀,熟讀背下來。然后進行學法遷移,學生再去學習第二、三小節歌詞,也就輕松自在了。同時我又引導在理解的基礎上去積累,并且讓學生感悟背誦的方法。進行及時的總結,逐漸形成學生學習的能力。
五、讀寫結合,創編歌詞
學文后,我還讓學生以《美麗的長春我的家》進行仿寫訓練,效果較好,我發現他們寫完后還在互相欣賞呢。我想語文教學就是要既抓好語言文字的訓練,又要將閱讀與寫作結合,這樣才能相得益彰。
幼兒園小班教案《我的家》 篇8
教學目標
★感情、心態、人生價值觀——愛家人、愛朋友,同學,愛國家,有大愛奉獻的精神,感受到愛的核心。
★讀寫字——認真學字在生活中。注意筆畫順序:先撇后捺。
★詞、語、句——練習句結構:我愛我的爸爸,我愛我的媽媽,他們也愛我。
★流利準確的加入感情朗讀課文,要求背誦。
★口語連接——照文章特例介紹自己的家。
★慣性和學習技巧——連續學習聽、讀、寫、的認字法;每天培養閱讀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1、通過課文的朗讀,讓學者體會到親情的重要性,感受到親人付出的愛,也正要付出自己完整的愛。同時滲透愛祖國,愛集體,愛動物的教育。
2、用耳聽、嘴讀法去識字。
教學難點
用聽讀法去認字。
教學方法手段:講述、討論、演示、復述、創造性作業等。
教具準備
生字詞句卡,錄音復讀機,多媒體磁盤課件
課時安排兩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同學們,你們知道這個字念什么嗎?出示字卡“家”,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家,誰來說一說你家里有什么人呢?(引導學生運用句式說話:我家有 ,有 ,還有 。)
剛才很多小朋友向大家介紹了家里的情況,有一位小朋友聽了以后,她也要向大家介紹自己的家,你們想聽嗎?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我的家》。齊讀。
二、授新課。
1、播放課文錄音。
2、學生打開書,右手指課文跟老師讀兩次。
3、男生女生比賽讀。
4、齊讀。
5、老師讀前,學生讀后。同學們讀的真棒,我們不看書,老師讀出前邊的,看看大家能不能接著老師的背出后面的。
6、齊背。
師:通過讀背課文,誰能說說小女孩的家里都有誰呢?大家想不想去他家看一看?墻大家閉上眼睛,坐上火車“嗚——”“叮——”到了,請大家觀看(出示掛圖)。
7、小女孩的爸爸媽媽在干什么呢?小女孩又在做什么呢?
8、他們臉上是怎樣的表情(他們開心嗎?大家看,小女孩笑得最甜了,你知道為什么嗎?你能用課文中的句子說一說嗎?)(爸爸愛我……)別人愛你,你也愛別人,這就是幸福、溫暖。
9、你們的爸爸媽媽愛你嗎?你愛自己的爸爸媽媽嗎?怎么愛(給自己做飯,輔導作業,接送上學等;給父母倒杯水,好好學習,關心父母)
10、大家跟小女孩一樣都有一個幸福、溫暖的家,也能快樂的成長(齊讀第三句)
11、小朋友們,在你身邊除了爸爸媽媽,還有什么人愛你,同時你也愛他們?我們現在說說身邊的愛。
老師愛我。 爺爺愛我。
同學愛我 。 愛我。
我也愛 。 我也愛 。
三、學習字詞
1、同學們在我我們剛才學習課文的時候,有幾個調皮的字寶寶從書中跑出來,你們能認出他們嗎?
2、出示生字卡,學生認讀,
3、開火車讀。
四、作業
1、同學們今天真棒,不但背會了課文,還認識了好多字寶寶。今天回家,把這首童謠背給家長聽。
2、在百度搜索歌曲《我愛我的家》聽唱。
五、板書設計。
《我的家》
爸爸 媽媽 我
幸福 溫暖
幼兒園小班教案《我的家》 篇9
一、活動目標
1、在游戲中創意的布置家庭環境。
2、享受扮演爸爸媽媽的樂趣。
3、感受和想像音樂表現的家庭生活的情景。
二、活動準備
1、歌曲《扮家家》的錄音帶,錄音機。
2、家庭物品若干。
三、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聆聽音樂,想像音樂表現的家庭生活情景。
2、教師與幼兒共同玩游戲《扮家家》,感受一家人在一起的甜蜜。
3、與幼兒一同討論:如果要將扮演區變成一個家,該有些什么東西。
4、與幼兒一起搜集材料,如布、紙箱、服裝、餐具、家具等。
5、利用區域活動時間,將扮演區變成一個家。
6、老師制作頭飾若干,鼓勵幼兒到扮演區參與家庭扮演。
教學反思:
家是我們小朋友最熟悉的地方,是幼兒最為重要,最安全、最為親切的生活環境。父母及家人是幼兒最親密的人,也是給幼兒最多體驗的人。孩子們在家里享受著父母的愛,是全家關注的焦點,他們在各方面得到無微不至的關懷,他們的需要很容易在家中得到滿足,通過這次活動孩子們進一步體會到了父母對他們的關愛,體會到成人的辛勞。并由此活動萌發了幼兒對家鄉、對祖國的熱愛。產生了愛家人、愛家鄉、愛祖國的美好情感。
幼兒園小班教案《我的家》 篇10
活動目標:
1、學習大膽說話,樂意向大家介紹自己家門口的特征,能說出自己住在何處。
2、發展幼兒思維和口語表達能力。
3、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4、大膽地參與討論,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觀點與想法,發展求異思維。
5、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活動準備:
1、請家長有意識地引導幼兒觀察自己家周圍的特征,與孩子合作將家門口的主要特征畫下來帶到幼兒園,教師也將自己家門口的特征畫成圖畫。
活動前將幼兒的畫貼在展板上。
2、小兔、小鳥、小魚的圖片,漿糊。
活動過程:
1、教師出示自己的畫,讓幼兒觀察片刻后提問:這是什么?知道這是誰的家嗎?教師示范介紹自己的家:我家住在旁邊,可以坐X路公共汽車,門口有一個賣報紙的亭子……
2、請愿意向大家介紹的幼兒到展板上拿下自己的畫,向大家介紹。
3、送小動物回家。
――教師事先摘下墻飾上的小鳥、小兔、小魚圖片。
――我們班的小動物去哪兒了?哦,它們出去玩,迷路了,回不了家了,要請小朋友幫忙。請小朋友送小動物回家。教師把小動物圖片發給幼兒,請幼兒將小動物貼到墻飾的相應位置上。
活動反思:
在幼兒園的學習,我們并不是要讓孩子學到多少,而是要積極的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試探們能在各項活動中獲得滿足和享受到樂趣,進而使這種滿足和樂趣成為孩子終身發展的需要。所以,我們教師也無須特別鐘情于我們預先設計的教學方案,而是應該隨時隨地的觀察幼兒的興趣,以幼兒興趣的需要隨時調整我們的教育內容及方案。
幼兒園小班教案《我的家》 篇11
教學目的:
1.主要讓幼兒認識一些基本的生活物品,對周圍的事物感興趣。
2.初步讓幼兒了解數的概念,學會比較大小、高矮
3.讓幼兒發展動手能力,對繪畫、手工等美術活動感興趣。
教學準備:
大、小皮球各一個,白紙每人一張。彩色筆錄音帶一盒。高矮紙筒各一個,掛圖一幅。
教學過程:
1.談話活動:出示掛圖,讓幼兒說說自己家的住房及各個房間的用途,家中有那些東西。
2.結合家中的生活物品,學習5以內數數,比較大小與高矮。教師出示大、小皮球,問幼兒那個大那個小,然后再出示高矮紙筒問幼兒那個高哪個矮。教師還可以拿幼兒和老師比較,問幼兒是老師高還是幼兒高,還可以問爸爸和媽媽誰比較高等。
3.讓幼兒聽音樂,繪畫。
4.作業,讓幼兒做幼兒用書作業,找爸爸、媽媽的物品。
5.小結。
幼兒園小班教案《我的家》 篇12
【活動目標】
1、初步嘗試運用平面或立體的方法表現場景主題。
2、能大膽布局繪畫。
3、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4、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1、事先請幼兒觀察過自己的家;
2、油畫棒、黑色水彩筆、8開鉛畫紙;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回憶自己的家,激發幼兒繪畫的愿望。
1、“請小朋友說說你們的家是什么樣子的?家里有什么?有哪些人?”
2、“我們一起把自己的家畫下來,好不好?”
二、幼兒學習繪畫的方法。
1、教師示范繪畫方法:
2、交代繪畫要求:
三、幼兒繪畫,教師指導。
1、重點:初步表現繪畫的主題及家中的主要人物。
難點:能用平面或立體的方法表現自己的家。
2、鼓勵幼兒大膽繪畫,突出自己的特征。
四、作品展示與評價。
1、請幼兒說說畫面中有什么,自己的家里主要有哪些人,畫上畫的是家里的什么地方等。
2、教師總結:表揚認真、細心作畫的幼兒,鼓勵幼兒邀請同伴到家里玩。
教學反思:
線描畫,對我班孩子來說并不陌生,他們已掌握了基本的線形,但在畫面的切割、分布、線條的疏密排列上還不夠適宜。因此,在本次活動中,每個孩子都從始至終興趣盎然,積極投入到線的造型活動中。我注重觀察指導,十分珍惜把每一點成功的機會留給孩子,他們可以自由表現、不受限制,使能力弱的孩子也能享受成功、獲得自信,充分體驗了成功的快樂。最后的作品欣賞,我不作好與壞的絕對評價,而是讓孩子們相互表述自己的觀點,讓每個孩子發現同伴作品中的閃光點,讓每個孩子都有成功感。最后啟發幼兒怎樣用這些作品去裝扮自己周圍的環境,既可以讓孩子獲得自信,又可以煥發孩子們主人翁的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