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幼兒園美術教案匯總(通用14篇)
關于幼兒園美術教案匯總 篇1
活動目標:
1、認知目標:讓小朋友了解蜻蜓的身體結構特征。
2、情感目標:讓小朋友在繪圖的過程中感受到蜻蜓的對稱美。
3、技能目標:讓小朋友繪畫蜻蜓,并能畫出各種動態的小蜻蜓,并添加相關景物,豐富畫面內容。
活動重點:
讓小朋友仔細觀察蜻蜓的特征。發現蜻蜓的主要特征。
讓小朋友抓住蜻蜓的特征,畫出小蜻蜓和不同形態的小蜻蜓。
活動準備:
知識經驗準備:認識小蜻蜓,了解它的主要外形特征和生活習性。
教具準備:小蜻蜓的范畫一幅,示范用紙,水彩筆。
活動過程:
一、猜謎語,導入課題
1、今天老師給小朋友猜個謎語,小朋友可要仔細聽了:"小小飛機大眼睛,兩只翅膀輕又輕,飛東飛西忙不忙,消滅害蟲有本領。"老師請剛才仔細聽的小朋友來回答問題(小朋友真聰明,謎語猜對了。)老師還有問題問小朋友:
提問:1.小朋友知道小蜻蜓長什么樣嗎?
2.他喜歡在什么地方飛來飛去,做什么?
小結:小蜻蜓的身體細長,有兩對透明的大翅膀。我們經?吹津唑扬w得很低用尾巴點水,這是她在產卵。它喜歡捕食蒼蠅,蚊子,飛蛾等。是大自然中有害昆蟲的天敵,我們要看護小蜻蜓,不能傷害它。
二、示范與討論
(1)教師出示示范畫小蜻蜓,講解作畫步驟。
1.在紙上的中間畫兩個大大的眼睛,眼睛是對稱的,老是有個蜻蜓的眼睛為什么那么大呢?有沒有小朋友知道,舉手告訴老師……總結:哦,原來蜻蜓的眼睛是復眼,是由成千上百只眼睛組成的,能看到四面八方的東西,所以很大。是不是很神奇啊。
2.現在小蜻蜓的眼睛畫好了,接下來畫蜻蜓的翅膀,它的翅膀有兩對,薄薄的,透明的,翅膀的兩端有紅色的翅痣,在飛行時,能夠防止震動,保持平衡。
3.翅膀畫好了,下面畫它的身體腹部,是不是像個長長的U字啊。然后是畫它的尾巴,長長的。
(2)畫出小蜻蜓向不同方向飛的形態
1.小蜻蜓的樣子不變,只要改變它的方向就可以了,啟發幼兒畫出各種飛行方向和動態的小蜻蜓,要求把蜻蜓的眼睛畫的大大的,身體細細的。
2.在畫面上添加景物,大樹什么的都可以3.鼓勵幼兒畫出景物,并大膽涂色,注意構圖合理
三、引導評價
將幼兒作品貼在作業欄中,互相欣賞,說說那些蜻蜓畫的漂亮,那些畫的內容豐富。
四、活動反思
關于幼兒園美術教案匯總 篇2
一、設計意圖:
在開展《美麗的家鄉》主題教育活動時,我們和孩子、家長一起收集關于家鄉——鹽城的相關資料,孩子們帶來了實物鹽都的“虎頭鞋、糖麻花”,工藝品東臺的“發繡、剪紙”,圖片大豐的“麋鹿”、射陽的“丹頂鶴”、市區的“新四軍紀念館”、“泰山廟”……布置在主題墻內。我們發現孩子們對發繡作品特別感興趣,自由活動時都圍著它不停地看呀、摸呀、問呀……可見大班的孩子對發繡非常感興趣,充滿了好奇心。
鹽城市的東臺發繡是我國傳統藝術文化中一顆璀璨的明珠,它歷史悠久,用材之奇,工藝精湛,具有較高的知名度和一定的地域特色,飲譽海內外,為世人叫絕。今年20__幅發繡牡丹又“綻放”世博,成為世博會專用贈賓禮品。
孩子對發繡感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周圍生活中出現了發繡作品,孩子對它有一些經驗;發繡又是中國傳統文化,孩子肩負著傳承的責任,這是發展的需要。為此我們以發繡為內容,設計組織了大班美術欣賞活動,讓幼兒在活動中了解發繡的材質、歷史、制作過程,欣賞、感受發繡的獨特之美,萌發幼兒從小熱愛家鄉本土文化的情感。
二、活動目標:
目標是活動的起點和歸宿,根據《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藝術領域的目標發現美、感受美、創造美以及大班年齡段的特點,結合教材本身的要求,將本次活動目標定為以下三點:
1.了解發繡,知道發繡是中國傳統的民間藝術。
2.能從材質、歷史、制作過程等方面欣賞發繡,感受發繡獨特的美。
3.萌發熱愛家鄉本土文化的情感。
三、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帶幼兒參觀發繡專賣店;上網收集一些有關發繡方面的知識。
2.物質準備:課件、電腦、實物發繡作品多件。
四、重點:引導幼兒觀看視頻,幫助幼兒了解發繡的材質、歷史、制作過程及精湛的工藝。
難點:讓幼兒感受發繡獨特的美。
五、教學法:討論法、講解法、觀察法、陶冶發電化教學手段等
六、活動過程:
第一個環節變魔術,引起興趣。
第二個環節欣賞發繡實物作品和圖片,讓幼兒初步感知發繡。
1.欣賞實物,感知發繡。
師:小朋友,你們自己也帶來一些發繡作品,現在請你們相互欣賞作品,看看一看、摸一摸、說一說。(幼兒自由討論交流)
2.觀察圖片,理性分析。
老師電腦上這有一幅發繡作品,你們看這幅發作品上面有什么?外框造型象什么花?底座像什么?
小結:有一朵盛開的牡丹,牡丹花是我們的國花;有圖文并茂的世博會標;世博會的主題——“城市讓生活更美好”文字;外框造型形象玉蘭花,是上海的市花,底座像中國館截面圖。它是20__年世博會唯一指定專用的世博贈賓禮品,共生產件數兩千零一十幅。讓幼兒了解這幅發繡作品的藝術價值。
第三個環節讓幼兒從內容、材質、歷史、制作過程等方面進一步了解發繡,感受發繡獨特的美。
現在我們來看一段關于發繡方面的視頻。發繡作品是什么材料繡制的?發繡又叫什么?發繡有哪些特點?
發繡工藝最早是在什么地方有的?發繡最早用來干什么?繼續看視頻。
發繡又叫墨繡,那我們剛才欣賞的那些作品怎么會有彩色的呢?(幼兒自由討論表達)究竟是什么原因?接著看視頻。
發繡作品很漂亮,你們想知道發繡制作的過程嗎?繼續看提問:發繡制作有哪幾道工序?畫繡樣其實就是干什么?激發孩子從小愛畫畫的興趣。
第四個環節引導幼兒欣賞東臺發繡作品,感受發繡作品獨特的美,激發幼兒熱愛家鄉本土文化的情感。
現在我們一起來欣賞東臺發繡的作品,發繡作品有:山水類、花鳥類、人物類;單面繡、雙面繡、長卷《清明上河圖》、《姑蘇繁華圖》和《維摩演教圖》。并引導幼兒從線條、色彩、工藝性等多方面進行欣賞。作為我們鹽城人應感到自豪,從而萌發幼兒熱愛家鄉本土文化的情感。
師:《姑蘇繁華圖》和《維摩演教圖》這兩幅作品參加江蘇世博周展出,是鹽城地區唯一參展的地方工藝品。
用節奏誦讀的形式讓幼兒跟說兒歌《發繡》。
師:今天我們了解了許多發繡方面的知識,老師把它編成了一首兒歌,現在我們一起來說一說:
東臺發繡歷史久,始于唐朝西溪鎮,
東臺發繡種類多,單面雙面和長卷,
東臺發繡工藝精,世界藝術一奇葩,
東臺發繡成就大,世博贈品就是它。
第五個環節幼兒嘗試創作。
你們想用頭發來繡一繡嗎?老師給你們準備了發繡的材料,有縫毛線用的針(很安全)、有東臺廠提供給我們的彩色頭發、有布、有筆。你們先在布上畫上簡單的圖案,再繡一繡。師生一起表演唱。
關于幼兒園美術教案匯總 篇3
活動目標:
1.欣賞米羅作品中特有的符號及表現的情趣美,感受作品童話般的意境。
2.學習米羅用符號圖形表現昆蟲的方式,大膽運用剪貼添畫的方式表現主題。
3.喜歡欣賞自己和同伴的作品,體驗創作的樂趣。
4.引導幼兒能用輔助材料豐富作品,培養他們大膽創新能力。
5.在想象創作過程中能用簡單的材料裝飾,體驗成功的樂趣。
6.對方形、圓形,線條等涂鴉感興趣,并嘗試大膽添畫,能大膽表述自己的想法。
7.激發幼兒感受不同的藝術美,體驗作畫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對昆蟲有一定的認真和表現經驗。
2.深色卡紙、油畫棒、記號筆、剪刀、固體膠、8開白紙等。
活動過程:
一、感知體驗
欣賞米羅的作品《昆蟲的對話》,感受畫面的內容與形式美。
1.播放《蟲蟲的樂園》,引導幼兒感受作品內容與形式美。發現米羅特有的符號和元素。
2.描述畫面的內容。
3.進一步欣賞,感受形式美。
二、探索發現
1.欣賞其他作品,感受花架變形的獨特方式,體驗變形的趣味。
2.欣賞幼兒作品,發現作品中表現“蟲蟲樂園”的方法。
3.自由討論:你想怎樣表現蟲蟲的樂園。
三、創作表現
1.提出創作主題:“蟲蟲的樂園”。
2.鼓勵幼兒大膽想象,在白紙上畫出昆蟲顏色樣子,剪下后,貼在卡紙上。
3.引導幼兒在空余位置添畫上其他物體,豐富畫面。
四、欣賞作品
1.展示幼兒作品,請幼兒介紹自己的作品中的昆蟲。
2.鼓勵幼兒表演昆蟲的動態。
教學反思:
作為教師要善于發現幼兒的不同特點,給予每一位幼兒以激勵性的評價,充分挖掘作品中成功的東西,給予積極的肯定,使他們獲得成功的體驗,感受到手工活動的樂趣,從而增強自信心。
小百科:蟲狹義上是指動物界中無脊椎動物的節肢動物門昆蟲綱的動物,所有生物中種類及數量最多的一群,是世界上最繁盛的動物,已發現100多萬種。其基本特點是體軀三段頭、胸、腹,2對翅膀三對足;1對觸角頭上生,骨骼包在體外部;一生形態多變化,遍布全球旺家族。本詞條下述介紹主要為昆蟲。
關于幼兒園美術教案匯總 篇4
活動目標:
1.學習畫橫線、豎線的技能。
2.要求大膽作畫,均勻地涂色。
3.幼兒能積極的回答問題,增強幼兒的口頭表達能力。
4.培養幼兒勇敢、活潑的個性。
活動準備:
1.白色"衣服"幼兒人手1張。
2.格子衣服若干,提供幼兒觀賞。
3.服裝店一個。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引起興趣。
1.今天老師發現小朋友穿的衣服又整潔又干凈,那你愿意為大家來介紹介紹你穿的衣服呢?
2.讓幼兒說說自己的衣服。
二.欣賞格子衣服
1.今天老師帶來一件很特別的衣服,讓幼兒欣賞格子衣服。
2.你們發現這件衣服特別在什么地方嗎?
小結:原來這件衣服是一格一格的,我們叫它格子衣,格子衣服真漂亮。
三.示范講解,學會操作。
1.我想當一名設計師,自己來設計格子衣服。我先在衣服上從左到右畫出一條條橫線,再從上到下畫出一條條豎線,這樣格子衣服就畫好了,為了使衣服更加漂亮,我還可以在格子里涂上顏色。
2.講解要求:我們在畫格子的時候要把一條條的線畫的直直的,這樣看起來更好看一些。
四.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過渡:我的格子衣做好了,現在把它放在我的服裝店里,你們想不想當一名小小設計師,為我的服裝店設計更多的格子衣服呢?
1.那老師給你們也準備了一張沒有圖案的衣服,一會就請你們大顯身手,設計出漂亮的格子衣吧!
2.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你們為什么覺得這些衣服漂亮?”
小結;因為這些衣服上面有美麗的花朵,許多的圖形,還有很多小動物,五顏六色的,所以很漂亮!小兔子想讓我們小五班的小朋友來幫她把衣服變漂亮,你們愿意嗎?“
三、教師講解示范
出示彩色紙
師:看看我們這里有許多漂亮的紙,我們來幫小兔把衣服變漂亮吧,看老師怎么做的,用你的食指跟拇指捏著紙,一只手向外拉一只手向里拉,撕出一些小條條或者一些小塊塊。還有一首好聽的兒歌呢!“食指拇指捏捏,變對孔雀前后撕,撕成條條細又長,撕成片片真漂亮!”
出示糨糊
師:“看看這個小盤子里有糨糊,用來粘住這小小紙片的,我們可以用我們的食指在盤子里粘一點點糨糊涂在小紙片的一面上”
教師示范貼畫
撕一塊弄點糨糊,強調一下把涂有糨糊的那一面貼在小兔的衣服上,教師完成一幅給幼兒看,。
總結:“看看小兔變漂亮了,她也變得開心了,現在請你們來幫一幫小兔吧,做的快的小朋友也幫小熊穿上漂亮的衣服喲!
四、幼兒操作
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鼓勵幼兒將紙條按一定的順序貼,并注意顏色的搭配。
五、請幼兒把作品貼到時裝表演背景中,互相欣賞。
師:“小兔真漂亮,我們讓小兔、小熊穿著漂亮的衣服參加時裝表演吧!”
教學反思:
對此活動產生極大的興趣,制作衣服簡單易學適合小班幼兒的年齡。充分發揮了幼兒的自主性,但對于一些幼兒的引導還不夠,她們除了能畫一些老師畫過的一些圖案,沒有進行自我創造。教師可以多畫一些圖案供他們參考
關于幼兒園美術教案匯總 篇5
活動目標
1、初步嘗試油畫棒在圖紙上進行繪畫,了解正確的握筆姿勢。
2、了解油畫棒的各種顏色、使用方法。
3、激發想象空間、培養創新意識,對美術的熱愛感。
4、培養幼兒的觀察、操作、表達能力,提高幼兒的審美情趣及創新意識。
5、體驗運用不同方式與同伴合作作畫的樂趣。
活動準備
1、油畫棒一盒。
2、圖畫紙一張。
3、幼兒用書一套。
活動過程
一、出示油畫棒,讓幼兒觀察它的形狀、顏色。
如:孩子們,你們看,我今天帶來了個非常神奇的小東西,它既可愛又漂亮,而且它的名字也非常好聽,它叫油畫棒,這油畫棒可神奇了,你想要什么顏色的東西它都會給你描繪出來,另外呢?它還喜歡穿各種顏色的衣服,每天把自己打扮的像個公主,你們看,今天它穿了什么樣的衣服?
利用油畫棒的神奇之處,在圖紙上作畫,并提問幼兒畫面的內容,同時引導幼兒觀察教師握筆姿勢。
如:孩子們,都把眼睛睜得大大的,仔細看我的手中的油畫棒,它要發揮他的神奇之處咯,我要畫個山,畫只小鳥,然后邊畫邊說,注意我的手是怎么動起來的。
再次引導幼兒觀察顏色。
如:看看,現在老師要把油畫棒的衣服給山,給小鳥穿了,你們看,都給它們穿了什么顏色的衣服?
發放油畫棒和圖紙,鼓勵幼兒大膽作畫。
如:孩子們,你們現在就動起來吧!用這手里的油畫棒畫你們最親近的媽媽爸爸,你們也可以畫你們見過的花草、小貓、小狗等等,你們想畫什么就畫什么,好啦!你們動起你們的小手,還有聰明的小腦袋,用心畫畫吧!
引導幼兒把油畫棒放回原處。
如:孩子們,油畫棒跑了好長時間了,一定累了,我們讓它們休息吧!現在我們就把它們送回自己的家吧!
展示幼兒出色的作品,激發幼兒對畫畫的興趣。
關于幼兒園美術教案匯總 篇6
活動目標:
1、用紙漿填色創作,提高色彩搭配能力;
2、學習紙漿畫的制作方法及工具材料的正確使用,體驗新的作畫方式帶來的樂趣。
活動準備:
1、范畫一幅、事先請幼兒在盤子上畫好底稿(人手一個)。
2、課前調好紙漿、鑷子、抹布。
活動過程:
一、 出示范畫,引起興趣
1、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一張很特別的畫!你覺得它哪里最漂亮?
2、看看它的材料有什么特別的地方?
二、出示范畫,討論制作方法
1、請你看一看,老師是用什么在紙上畫的?
2、你還記得紙漿是怎么做的嗎?(幼兒回憶紙漿制作過程)。
3、你們用它畫過畫嗎?
4、今天我們要用衛生紙做的紙漿來畫畫!
三、學習粘貼方法,進行粘貼
1、這是我們昨天一起調好的紙漿,接下來就要把它粘在我們已經畫好的底稿上了。
2、請你想一想畫的時候應該要注意一些什么呢?
。ㄓ變核伎加懻摶卮穑
教師補充:
1、取紙漿的時候一定要用鑷子夾,不能用手取。
2、夾的時候注意不要弄臟桌子、畫面和你自己的衣服
3、粘貼紙漿時不能過厚,可以用手指調整一下畫面
4、先貼一種顏色,貼完了再換顏色,要粘滿一些,盡量不留縫隙
5、注意顏色的搭配,粘貼好了不能馬上拿起來,要等它干一干
四、幼兒粘貼,教師巡回指導。
把完成的作品拿到外面晾干。
關于幼兒園美術教案匯總 篇7
活動目標
1、學習用三角形畫出帆板的基本機構,并能用各種顏色裝飾帆板。
2、通過畫畫,加深對帆板的認知。
活動準備
1、課前講述有關帆板運動的故事,并將有關圖片張貼于活動室周圍。
2、幼兒用書,水彩筆或油畫棒。
活動過程
(一)引出課題。
出示帆板圖片,引導幼兒觀察。
小朋友,這是什么?這些帆板漂亮嗎?為什么?今天我們就來畫這美麗的帆板。
(二)講解示范。
1、引導幼兒觀察帆板的結構、形狀。帆板的帆布是長長的三角形;帆桿是短短的;下面的板有的像一塊平板,有的像長長的大刀。
2、教師示范畫兩只帆板,重點講解三角形的帆布要畫的長一些,帆桿要畫得短一些。
3、用多種顏色給帆板上涂上漂亮的花紋,開可以涂上藍的天空和大海。
(三)幼兒練習。
1、提醒幼兒三角形的帆布要盡量畫得長些,顏色要圖的多而濃。
2、鼓勵幼兒畫出大小、遠近不一的許多帆板。
3、啟發幼兒添畫海水和海鳥等。
(四)講評。
幼兒互相欣賞。哪艘帆板最漂亮?為什么?教師表揚帆板畫得多、顏色漂亮的幼兒作品。
集體念兒歌結束。
“小帆板,小帆板,五顏六色真漂亮,風里走,浪里鉆,比比哪個最勇敢!
課后反思
本次活動我觀看大量的帆板的圖片,讓幼兒觀察認識。然后學習用三角形畫出帆板的基本機構,并能用各種顏色裝飾帆板。通過畫畫,更加深對帆板的認知,效果很好。
關于幼兒園美術教案匯總 篇8
過程:
1、剪一張長方形的紙,能包住瓶身為宜。
2、在長方形紙上畫出花紋。
3、畫好的紙卷成卷。
4、將紙放入瓶中。
5、用毛筆沿著畫好的花紋涂上顏色。
6、畫好后將紙拿出。
7、花瓶就做好了。
8、我喜歡自己做的花瓶。
關于幼兒園美術教案匯總 篇9
活動目標
1、能自由設計畫面,創作出小魚活動圖;
2、嘗試觀察、畫出他人的表演,并續編、繪畫出自己想象的畫面;
3、體驗在游戲中表現繪畫作品的快樂。
重點:自由想象小魚活動圖并通過自由繪畫表現出來。
難點:基于觀察他人表演續編并畫出魚兒的活動情境。
活動準備
物質:游戲音樂、繪畫紙、水彩筆、蠟筆、紙盤、雪糕棒、毛球;經驗:對魚的姿態、樣貌及游泳方式有所了解,知道有各種各樣的不同的魚。
活動過程
1、音樂游戲導入。
教師與幼兒在音樂下愉快玩游戲《許多小魚游來了》,體驗和想象魚游的活動。
游戲玩法:家長用手相互搭成拱門,其余幼兒隨音樂自由表現一條魚、兩條魚、許多魚的活動,并穿過拱門,在音樂停的時候,拱門關下抓住正在穿門的小魚。
2、談話交流魚的制作方法。
(1)你想制作什么樣的小魚?
師:我這里也有幾幅小魚的圖片,誰知道它是怎么游的?怎么才可以把它制作出來?(用言語引導幼兒說出圖中魚的制作方法和材料。)
(2)如果是你,你想怎么制作?
3、根據討論畫圖。
請幼兒畫出游戲中自己的和看到其他幼兒的小魚活動圖,教師巡回指導,幼兒自由作畫。
(1)畫出你自己是怎樣的一條小魚,胖的?瘦的?有條紋的?有斑點的?有一雙大眼睛……
(2)小魚生活的地方會有什么?鼓勵幼兒豐富背景(水草、礁石、珊瑚、輪船、海帶、水泡……)。
4、觀察發揮。
自由作畫之后,邀請個別幼兒表演魚游的動作或表情,其他幼兒注意觀察,然后用自己的方式將小魚活動圖畫下來。教師要引導幼兒表現多樣的游動畫面:笑、唱歌、擁抱、嘴角上翹,頭碰頭、嘴對嘴、手拉手、尾連尾…6、幼兒互相介紹作品,繼續音樂游戲《許多小魚游來了》。
關于幼兒園美術教案匯總 篇10
【教材分析】
每一個“我”不僅是一個獨特的“我”,而且是一個不斷成長發展的“我”。對于幼兒來說,發現自己的變化,知道自己長大了,可以幫助他們增強責任意識、樹立自信心;還可以讓他們更好地認識自己和周圍的人。隨著自我意識的悄然增長,他們驚奇地發現自己在變化、在長大。作為一個大班哥哥姐姐,自己是怎樣成長的呢?成長的過程中有哪些難忘的、有趣的事情呢?此活動主要引導幼兒在回憶自己成長中發現自己的成長與變化,認識自我、了解自我,將最有趣的事情用畫筆表現出來,表現不同時期的“我”的特征。
【活動目標】
1.知道自己在成長過程中發生的變化。
2.能用繪畫的形式表現不同時期的“我”的特征,并合理地布置畫面。
3.體驗父母和教師的辛勞,激發熱愛、尊敬父母和師長的情感。
【活動準備】
1.邀請幾位媽媽參與本次活動,事先讓她們了解活動的目的和需要她們配合的內容。
2.每位幼兒收集自己從小到大的照片和錄像帶,向爸爸媽媽了解自己成長的故事。
3.彩色筆、紙等繪畫材料,錄有嬰兒啼哭聲的磁帶、錄音機。
【活動過程】
1.播放錄有幼兒啼哭聲的磁帶,導入活動。
。1)提問:你們聽聽這是什么聲音?是誰在哭?為什么哭?
。2)邀請幾位媽媽講述幼兒小時侯的故事(注意選擇不同內容)。2.教師與幼兒一起觀看錄像或照片資料展。
。1)提問:小時候的你和現在比起來有什么變化?你的家人和現在比起來有什么變化?
。2)幼兒與同伴、教師交流自己成長的故事。
3.幼兒創作自己成長的故事。
(1)提問:小時候的你和現在有什么明顯的不同?怎樣用一張紙把不同時期的故事都表現出來?畫面怎樣布置才能讓別人看得懂?
。2)引導幼兒利用連環畫的形式。
4.幼兒與同伴互相欣賞、評價作品。
。1)提問:你能看懂好朋友畫的故事嗎?和你的好朋友講一講你成長的故事。
(2)幼兒邊看邊說,教師隨機總結、表揚,結束活動。
關于幼兒園美術教案匯總 篇11
由來與目標:
水墨畫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已成為世界公認的藝術流派,并將其使幼兒得到認識。本班幼兒對于畫畫、剪紙等藝術方面又有特殊的興趣,因此,本學期將主題活動定為水墨畫,并嘗試著通過水墨畫教育這個載體,我們引導幼兒發現、感受和表現生活中的美,培養他們的審美情趣,促進他們興趣、情感、意志、創造性思維等心理品質的整體和諧發展。教學準備:
經驗準備:幼兒對水墨畫的認識
物質準備:毛筆、筆洗、墨、宣紙等水墨畫基本用具
教學過程:
活動一
談話活動《關于水墨畫》
這個活動教師的主要目的是想了解班中幼兒對于水墨畫了解的有多少,并了解、掌握到對于水墨畫幼兒的興趣的方向,就像愛因斯坦有句名言:“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苯處熈私饬擞變旱呐d趣就像醫生為病人看病一樣,“對癥下藥”、就會得心應手了許多;顒佣
激發幼兒學習水墨畫的興趣
教師帶領幼兒到戶外,請幼兒觀察藍天白云、青山綠水,感受大自然所創造的美。又請幼兒從家中帶來花草蟲鳥、瓜果蔬菜等的圖片或是實物,請幼兒觀察各種大自然的產物,發現其中的美,激發幼兒對美術的興趣。
活動三
水墨畫欣賞《哥哥姐姐的畫》
教師出示畢業了的幼兒畫過的水墨畫,帶領班中幼兒欣賞,并請幼兒觀察做畫用的紙、畫面、顏色,討論墨與水之間的關系。教師開始引入水墨畫常規,并且開始建立水墨畫常規,并為即將學習的水墨畫做伏筆。
活動四
水墨畫—兒歌
目標:幼兒通過兒歌形式練習水墨畫的用筆方法
過程:1.學習執筆兒歌
幼兒以兒歌的形式學習執筆兒歌,教師與幼兒邊學習兒歌邊進行實際操作。
2.學習中鋒與側鋒筆法。
幼兒學習中鋒與側鋒兒歌,教師準備若干張紙,將兒歌帶到筆法中幼兒實際嘗試兩種筆法。
反思:幼兒通過兒歌的形式來復習水墨畫的執筆方法、濃墨與淡墨的方法。幼兒的執筆方法在每次水墨畫活動中教師都要重點指導,因為幼兒用慣了普通的筆。而用墨方法幼兒仍需要多加練習。
活動五
水墨畫—絲瓜
目標:幼兒復習中鋒筆法與側鋒筆法;幼兒練習水與墨之間的相互協調
過程:
1.教師以游戲形式提問幼兒筆法兒歌:中鋒筆法與側鋒筆法
2.幼兒在宣紙上練習筆法
3.教師找出若干個幼兒練習的筆法做為水與墨協調中出現的典型的例子
4.請幼兒仔細觀察,并說說自己都觀察到了什幺,自己從中發現問題,教師給予輔助
5.總結問題后教師與幼兒共同畫絲瓜
反思:繪畫水墨畫絲瓜,對于本班幼兒來說難度不是很大,很多幼兒畫的得心應手并且非常形象。
活動六
可愛的熊貓
目標:知道熊貓是中國的國寶;練習中鋒、淡墨與濃墨畫法;嘗試用毛筆畫出熊貓的明顯特征。
過程:
1.復習“執筆兒歌”
2.以對歌形式復習中鋒筆法、淡墨濃墨法。
3.觀察熊貓外型特征。
*出示熊貓玩具,知道熊貓是中國的國寶。
*觀察熊貓外型特征:頭、眼、眼圈、耳、身體、腿、尾。
4.做畫并提注意事項
*教師用毛筆蘸足淡墨,用中鋒畫頭、身體等輪廓,再用筆尖蘸足濃墨畫眼圈、耳等部位。
*展示作品。
反思:幼兒在先前以有的經驗基礎上,這次嘗試畫熊貓,雖然濃墨與淡墨仍需要練習,但是部分幼兒已經可以畫出熊貓的基本形態,齊琪小朋友將熊貓的動態畫的非常逼真、生動;顒恿
水墨畫—牽;
目標:復習中鋒筆法與兒歌、幼兒繼續練習濃墨與淡墨;幼兒學習側鋒
過程:
1.教師以游戲形式復習水墨畫兒歌:
中鋒筆法、濃墨、淡墨,在復習過程中幼兒邊說兒歌邊實際操作
2.學習側鋒筆法:
教師示范側鋒,從側鋒筆法的特點引導幼兒討論這是一個什么筆法
3.教師畫牽;ǎ堄變鹤屑氂^察,在牽;ㄖ薪處熯\用了什么畫法,引導幼兒探索
4.教師帶幼兒嘗試畫牽;。
反思:幼兒復習了中鋒筆法的兒歌,但是在實際操作方面還需要更多的練習。幼兒學習了側鋒筆法,在掌握沙上仍需要更多的練習。幼兒顯然對中鋒筆法很有興趣,但是教師引導語不夠充分。
活動七
水墨畫——豐收的果實
目標:幼兒復習梨、柿子、葡萄、桃子、蘋果、葫蘆的畫法及要領;發展幼兒想象思維;幼兒嘗試自己創作畫
過程:
1.教師提問幼兒目前我們學過了幾種果實的畫法(梨、柿子、葡萄、桃子、蘋果、葫蘆)
2.教師請個別幼兒到前面畫并說出要點
3.其他小朋友及教師給予補充
4.教師總結
5.教師以《豐收的果實》為題,展開幼兒想象請幼兒畫一幅創編畫
6.教師小結幼兒的作品
反思:第一次請幼兒將一學期所學的果實放在一起作為一幅創編畫畫出來,對幼兒來說加大了不少難度,同時也是對一學期所學會的果實進行一個總結。幼兒的表現差異很大,從活動中看出,幼兒對于基本的一些筆法仍舊掌握不夠。
關于幼兒園美術教案匯總 篇12
活動目標:
1、在婚禮的情境中體驗小豬裝扮服飾的美。
2、大膽想象服裝的式樣,為小豬裝扮服裝。
活動準備:
水粉顏料、排筆、抹布、“小豬的婚禮”課件、“婚禮進行曲”的音樂等
活動過程:
一、音樂導入。
教師播放“婚禮進行曲”的音樂導入主題。
二、教師引導幼兒有目的地觀看動畫片“快樂的婚禮”。
1、幼兒觀看動畫中 “小豬著裝”片段。
師:今天是多哥的婚禮,小豬們為了隆重參加多哥的婚禮正在精心的準備!(播放著裝片段)
2、欣賞PPT照片,討論服裝打扮的要素
邊看邊與幼兒一同討論小豬們服裝的款式、花紋和飾品,并與幼兒一同嘗試命名,如彩條衣、花邊服……引導幼兒說說:紐扣、花邊、口袋、繡花一般裝飾在衣服的什么部位。(截圖照片有:條紋背帶褲、圓點領結、波浪形花邊、新娘吊帶裙等)
3、與幼兒交流參加婚宴的快樂景象。
師:小豬們好聰明,都穿上了美麗的禮服參加婚宴,我們一起為它們鼓鼓掌——你們真棒!
他們精心的打扮自己,是表示對新郎新娘的尊重。我們和小豬一起共同為新郎新娘祝福。
三、引發討論,引導幼兒為小豬設計服裝。
1、導出小豬們沒有漂亮的衣服。
師:多哥邀請了許多小豬參加結婚典禮呢!可是它們都沒有漂亮的衣服,我們一起來幫助他們吧!
2、幼兒討論如何打扮小豬
●那我們趕快動腦筋想想,能把什么可愛美麗的花樣幫小豬穿上呢!
●你想幫哪只小豬的忙?幫它穿什么花紋的衣服?
請個別幼兒上前與老師合作示范:教師注重引導幼兒對所設計服裝的命名和布局安排(注意:花紋是許多還是一個、花紋的布局是否有講究、色彩搭配是否有講究)。
●你幫忙的小豬是男寶寶還是女寶寶?你覺得它喜歡什么花紋的衣服呢?
●你已經想好了嗎?想好了可以來找小豬去幫忙了。
四、引導創作,幼兒為小豬設計服飾。
1、介紹材料。
我們先幫衣服設計漂亮的花紋。
花紋設計好了之后,再讓小老鼠的衣服染上亮麗的色彩。
最后還可以給小老鼠帶點裝飾品呢!
2、幼兒創作(背景音樂)。
。1) 幼兒聯系生活和已有經驗,在小豬身上用記號筆描畫自己喜歡的熟悉的花紋,并有意識的對花紋和布局進行設計。
。2) 及時發現幼兒創造性的創作,對幼兒的創作給予建設性的指點。
五、交流分享,體驗快樂。
1、幼兒陸續將著裝完成的小豬送至版面。
師:小豬嘉賓前來參加婚禮了,小豬嘉賓也來了,請其它嘉賓趕快前來。
婚禮的紅地毯已經鋪好了,許多嘉賓已經入場了,新娘新郎也馬上要到場了,婚禮馬上要開始了。
2、婚禮正式開始了:新郎新娘在門德爾松的“婚禮進行曲”中緩緩走上紅地毯。
師:趕快拍拍手向他們表示祝賀!新娘新郎要給大家發喜糖了——謝謝你們
幫助小豬設計了這么華麗隆重的衣服參加我們的婚禮!
六、活動延伸.
用小豬裝扮教室環境,繼續欣賞“快樂的婚禮”后半段,請幼兒模仿里面新郎的方法為新娘設計“新房”。
關于幼兒園美術教案匯總 篇13
設計意圖:
以“紙的世界”為主題的系列活動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著,在平時的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用到紙盤,它也是幼兒園班級環境布置中比較易于操作的一種材料之一;蛟S在大多數人眼里,它只是一個白色的一次性盤子,再怎么對它進行華麗的裝飾,也掩蓋不了它原有的素色。我想,既然如此,何不摒棄華麗,巧妙地利用線描花紋的樸素之美來裝飾它呢?這樣不僅能展示幼兒的心靈手巧,還能美化環境,于是我選擇了這種簡單而又便捷的制作方法。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以紙盤為作畫材料,并充分利用其材質和形狀進行作畫。
2、啟發幼兒利用學過的線描花紋或自創的線描花紋來裝飾紙盤花。
3、通過線條組合變化的多樣性,激發幼兒對創作活動的興趣,體驗成功的喜悅。
活動準備:
花園背景圖、雙面膠每組一卷、褐色長條形卡紙若干、綠色葉子若干、紙盤人手一個、記號筆人手一支、牛皮紙人手一張。
活動過程:
一、引入
出示花園背景圖,引出課題內容,激發幼兒創作的興趣。
1、“今天的天氣真好!這是一片大花園,許多蝴蝶飛來了,它們這兒飛飛那兒飛飛?上Щ▋禾倭耍麄儾赏昊ǚ劬鸵w走了,怎么辦呢?咱們想個辦法把它們留下來吧!”(大家一起動手來做花)
2、“可以用什么來做花呢?”
二、范例
“你們看,這是什么?”(紙盤)
“看老師把它變成什么了?”(紙盤花)
“看看我的紙盤花用了什么花紋?”幼兒邊說,教師邊畫出花紋。
“你想用什么花紋來裝飾呢?”幼兒邊說,教師繼續邊畫出花紋。
三、示范
“讓我們一起來設計紙盤花吧!”
1、先畫出花心位置;
2、轉動紙盤,畫出花瓣形狀:圓形、橢圓形、三角形、梯形都可以;
3、設計線描花紋,提醒幼兒:
a、邊畫邊轉動紙盤;b、要細心耐心;c、運用黑白配的方法來裝飾效果更好。
“花兒畫好了,可是它還少了什么呢?”(花莖和葉子)
教幼兒為葉子進行線描,利用褐色卡紙制作花莖,并進行組合。
四、操作
教師有針對性地進行指導。
五、評價
將作品張貼到背景圖上,欣賞講評。
關于幼兒園美術教案匯總 篇14
活動目標:
1、在老師的引導下能畫出鳥兒的外形特征。
2、在鞏固線描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裝飾,初步學習前后空間畫法。
活動準備:
記號筆、油畫棒、繪畫紙
活動過程:
1、了解鳥的外形特征并用繪畫的方式畫出來。
師:“請小朋友看黑板上誰來了?師邊畫邊引導幼兒猜猜誰來了?大圓形的是它的頭,小圓形是它的眼睛,加上尖尖的嘴巴。橢圓形的是它的身體,身體上有兩個翅膀,一個上一個下,加上象梯形一樣的尾巴,這個動物就變出來了,看看是誰呀?”(小鳥),“小鳥也需要朋友的,看一個鳥朋友從這里飛來了,”(師再示范一個不同方向的小鳥)
2、初步學習空間畫法。
師:“看這只小鳥,先畫頭,它的身體躲在這只鳥的后面了,怎么畫呢?”請幼兒先說說再畫出來!霸瓉砼龅角懊嫘▲B的地方,只要跳過去后再畫就畫出來了。
3、進一步裝飾小鳥。
師:“小鳥看見小朋友穿了這么漂亮的衣服,它也吵著媽媽要穿花衣,可是鳥媽媽忙著捉蟲沒空,我們來給小鳥穿花衣好嗎?”
師:“想一想用一些什么圖案來把小鳥打扮的漂漂亮亮的?”幼兒自由說,根據幼兒說到的,師隨即把這些圖案畫在黑板上。
師:“你可以選擇一種喜歡的圖案,然后密集地裝飾在小鳥的身上。”
4、幼兒作畫,師指導。
重點引導幼兒畫出躲在后面的小鳥和裝飾時圖案有規律,不凌亂。
5、互享幼兒作品。
師:“請你們找找誰畫出了躲在后面的小鳥了,誰把小鳥打扮的最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