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幼兒園中班健康活動教案匯總(精選15篇)
關于幼兒園中班健康活動教案匯總 篇1
設計意圖:
1、有時與家長談話時,有的家長說孩子幾乎每天晚離園后吵著要東西。
2、有的小朋友早晨起床總愛挑揀衣服,有時天氣還冷時,就吵著穿裙子。
3、孩子有攀比心理,你穿什么,我也穿什么;你戴什么,我也戴什么。這種心理嚴重影響孩子的健康。
活動目標:
1、讓幼兒知道任性是不好的心理品質和行為,對人體的健康有危害。
2、初步學會有意識地控制自己的情緒和愿望。
3、引導幼兒做一個健康的娃娃。
活動準備:
故事《任性的牛牛》的有關圖片,情景表演《買玩具》,課件《挑衣服》;健康娃娃的有關圖片。
活動過程:
一、故事《任性的牛牛》欣賞
1、師出示圖片講述故事:一天晚離園時,牛牛被爸爸接出了幼兒園,牛牛看見幼兒園周圍有許多賣好吃的東西,就讓爸爸買了酸奶和羊肉串,可是牛牛又看到了爆米花和棉花糖,又吵著說:“爸爸,我還要爆米花和棉花糖。”爸爸說:“牛牛,已經買了酸奶和羊肉串了,不能再吃了!”可是牛牛把手里的東西一扔哭著說:“我都給扔了,告訴奶奶去!”看到牛牛這個樣子,爸爸特別生氣。
2、欣賞完后討論:
(1)牛牛開始跟爸爸要了什么?
(2)爸爸買了后,牛牛又要吵著要什么?
(3)爸爸是怎么說的?為什么爸爸說不能再吃了?
(4)牛牛后來又是怎么說的?怎么做的?
(5)牛牛這樣做對嗎?為什么?
小結:其實小朋友有時喜歡吃什么,可以請爸爸媽媽幫你買點,但如果一下子讓爸爸媽媽買很多的東西,小朋友吃了身體會受不了的,影響你們的健康。牛牛這樣任性,哭著叫著,不僅對自己不好,而且還影響爸爸的健康。
二、情景表演《買玩具》
1、內容:一天,媽媽領著濤濤來到商場,濤濤看到玩具架上有一個大變形金剛,就對媽媽說:“媽媽,快點給我買變形金剛。”媽媽說:“濤濤,家里的玩具已經夠多了,再說媽媽帶的錢也不夠呀!”“不嗎,買買買,非買不行!”說完,就坐在地上哭了起來。
2、引導幼兒討論:
(1)濤濤讓媽媽買什么?
(2)媽媽是怎么說的?
(3)濤濤又是怎么說的,怎么做的?
(4)他這樣做對嗎?
(5)如果是你,你會怎么做?
三、課件《挑衣服》
1、內容:早晨,嬌嬌起床了,對媽媽說:“媽媽,今天我要穿超短裙。”媽媽說:“嬌嬌,現在天氣還很冷呢!我們還是穿褲子吧!”可是嬌嬌不高興地說:“不穿那件超短裙,我就不上幼兒園!”
2、引導幼兒討論:
(1)媽媽為什么不讓嬌嬌穿超短裙?
(2)嬌嬌又是怎么說的,怎么做的?她這樣做對嗎?
小結:我也聽有的小朋友的媽媽告訴我說,有的小朋友早晨起床總愛挑揀衣服,媽媽說穿這件,她又要穿那件,媽媽說這件衣服臟了脫下來,她非要穿著,小朋友這種任性的心理是不健康的。
四、討論:你還有哪些任性的行為?應該怎樣做?
五、游戲《誰是健康娃娃》
出示圖片1:小紅自己在床上和布娃娃甜甜的睡著了。明明非要媽媽陪著睡。
提問:這兩個小朋友誰做的對,誰做的不對,為什么?
關于幼兒園中班健康活動教案匯總 篇2
一、教學內容:
中班健康活動《一個人在家》
二、教學目標:
1.了解一個人在家時的一些安全常識,如:陌生人敲門時不開門,不開煤氣,不碰電器開關,不趴在窗口玩耍等。
2.建立初步的自我防范和自我保護的意識。
三、教學準備:
1.圖片《一個人在家時》,內容如下:一個小朋友在廚房燒東西吃,一個小朋友正在插插頭,一個人小朋友在安靜地看書;一個小朋友玩小刀等尖利的東西;一個小朋友快樂地玩玩具;一個小朋友在床上翻跟頭、倒立;開著門,一個小朋友在家拿錢。
2.事先排好情境。
3.《幼兒畫冊》第1冊第11頁。
四、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了解一個人在家時的一些安全常識。
難點:建立初步的自我防范和自我保護的意識。
五、教學方法與手段:
討論講述、情境表演、圖片輔助教學。
六、教學過程:
關于幼兒園中班健康活動教案匯總 篇3
活動目標:
1.知道在走廊、樓梯上戲鬧的危險性。
2.能正確地上下樓梯,不在走廊內大聲喧嘩,打鬧。
3.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樹立自我保護意識。
4.能學會用輪流的方式談話,體會與同伴交流、討論的樂趣。
5.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1.幼兒在走廊、樓梯嬉鬧的圖片一幅。
2.幼兒各種不良行為、良好行為的圖片若干。
活動過程:
一、經驗講述--知道在走廊和樓梯上戲鬧的危險性。
1.誰在走廊或樓梯上摔到過?
2.為什么會摔到?
3.結合圖片讓幼兒講述:這幾個小朋友在干什么?會發生什么情況?
4.小結:走廊和樓梯都是公共場所,又比較狹窄,來往的人特別多,如果在這些場所打鬧、跑跳,會發生許多危險,或者和別人撞在一起,或者撞倒、摔傷,嚴重的還需要住院。
二、組織幼兒討論--在走廊和樓梯上應該怎樣做。
1.討論:在走廊和樓梯上應該怎樣做?
2.小結:在走廊上不能大聲喧嘩,打鬧、你追我趕,上下樓梯要靠右邊走,眼睛看著臺階,不在樓梯上跑跳,不滑欄桿。
三、游戲"走迷宮"--強化幼兒良好行為習慣。
出示畫有許多幼兒不同行為的迷宮圖片,引導幼兒分辨哪些行為是正確的,哪些行為是錯誤的。
教學反思:
幼兒的興趣非常濃,能積極回答老師的問題,但在幼兒討論的這個階段,我應該創設情景,讓幼兒體驗。我會多看看多學學,讓以后的教學活動能夠更好。
關于幼兒園中班健康活動教案匯總 篇4
活動目標
感受有朋友真好,知道團結力量大。
能與朋友互相合作,共同完成任務。
發展動作協調性和反應能力。
活動準備
課件準備:蕩秋千、拔蘿卜、公園場景的插圖;游戲示范圖。
材料準備:多個氣球。
活動過程
播放圖片,引導幼兒感受有朋友真好,了解團結力量大。
1、播放圖片1,讓幼兒了解有朋友真好。
——圖片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如果一個人蕩秋千會怎樣?兩個人呢?
小結:一個人蕩秋千是蕩不高的。有一個朋友來幫忙,我們就能蕩很高。還能一起輪流玩,有朋友真好。
2、播放圖片2,讓幼兒了解團結力量大。
——圖片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如果只有一個人能拔出蘿卜嗎?那人多能拔出蘿卜嗎?
小結:人多力量大,大家團結一心,就能拔出大蘿卜。
3、播放圖片,引導幼兒思考朋友之間應該相互幫助合作。
——生活中我們還有哪些事情是一個人完不成的,需要兩個人或者更多人一起合作才能完成的?
小結:玩蹺蹺板、跳繩、拔河、踢球……都需要朋友相互合作,共同完成。
出示游戲示范圖片,組織幼兒進行游戲《默契大考驗》。
1、激發幼兒參與興趣。
——我們今天的這個游戲需要兩個好朋友配合默契才能成功,我們來看看哪些朋友有很好的默契。
2、請幼兒自由組隊,兩兩進行游戲。準備一些氣球,兩個幼兒面對面把球夾在中間,把球從起點運送到終點,過程中球掉下則失敗。最快到達的獲勝。(出示示范圖片)
3、適當提高難度,可以引導幼兒背對背夾球,或用身體的其他部位(手臂、臉)來夾球。(出示示范圖片)
4、根據幼兒情況,可再提高難度,如三人夾兩球進行運送。(出示示范圖片)
請幼兒說一說游戲感受。
——和好朋友一起玩游戲的心情怎樣?要怎樣才能在游戲里獲勝?
小結:和朋友一起玩游戲的心情是開心、激動的。只有朋友之間相互配合團結一心,才能獲得游戲的勝利。
關于幼兒園中班健康活動教案匯總 篇5
活動目標:
1、通過游戲活動,發展幼兒身體的協調能力和動作靈敏性。
2、鼓勵幼兒積極主動,愉快地參與游戲活動,并能體驗和同伴一起游戲帶來的快樂。
活動準備:
椅子20把、音樂U盤、DVD、寬敞、柔軟的場地
活動過程:
一、教師帶領幼兒每人拿一把椅子進入場地,四散站立
二、幼兒坐在椅子上,在音樂伴奏下,師幼一起做熱身活動
1、老師發信號,小朋友根據指令做出相應的動作。(雙腳并攏,手放膝蓋上,教師分別發信號,手、腳、左右抬。)
3、教師帶領幼兒做各種椅子游戲。
親吻椅子:引導幼兒看椅子的頭、肚子在哪里,輕輕的親吻下椅子的頭。(提高難度,下面的動作要求兩腳站好,不可以彎曲。)
根據幼兒表現,獎勵幼兒可以試一試躺在椅子上睡覺,引導幼兒試一試能不能趴著睡,一邊趴著一邊用兩只手抓住兩只腳,變成一個籃子。(老師檢查一下籃子的質量好不好。)
三、搶椅子游戲
幼兒把椅子圍成一個圓圈,聽音樂圍著圓圈走動,在音樂聲停止時,幼兒坐在椅子上,每輪淘汰兩名沒有搶到椅子的幼兒,直至剩下一把椅子則結束。
四、教師帶領幼兒進行放松活動
結束語:小朋友玩的可真開心!時間也不早了,我們把椅子拿回教室。
關于幼兒園中班健康活動教案匯總 篇6
一、活動名稱:
多吃水果有營養
二、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水果的特征,知道對身體有意。
2、知道水果有豐富的營養,鼓勵幼兒多吃水果。
三、活動準備:
水果若干、錄音故事。
四、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出主題
1、小朋友,你們喜歡吃水果嗎?
2、你喜歡吃什么水果?
3、為什么要多吃水果?
(二)通過聽故事《德德不愛吃水果》,了解水果對身體的益處。
1、提出要求,組織幼兒聽錄音故事。
(聽故事不能亂講話,要仔細聽故事里說了些什么事。)
2、提問:
(1)德德刷牙時發現了什么?
(2)大便時覺得怎樣?為什么會這樣?
(3)你吃過什么水果?為什么要多吃水果?
(三)欣賞兒歌《排排座,吃果果》
排排座,吃果果,吃橙子,吃蘋果,天天吃一個,身體好得多。
五、活動延伸:
洗手吃水果,鼓勵個別幼兒將自己小盤里的水果吃掉,不浪費。
關于幼兒園中班健康活動教案匯總 篇7
一、活動目標
1、通過談話、游戲讓幼兒鞏固方案的內容。知道綠色食品、朋友、好習慣、運動組成了健康的身體。
2、通過游戲讓幼兒體驗成功感。
3、培養良好的衛生習慣。
4、了解生病給身體帶來的不適,學會預防生病的方法。
二、活動準備
套套娃一個,紙條(上面分別寫有習慣、朋友、綠色食品、運動、健康身體)
三、活動過程
1、出示套套娃,請幼兒尋寶,引起幼兒闖關興趣。
師:在套套娃的身體里藏有一個寶藏,你們想擁有嗎?
2、通過闖關,讓幼兒鞏固方案健康身體的組成
(1)第一關:習慣
師:你們有習慣嗎?習慣有兩種你們知道是那兩種?哪些是壞習慣?好習慣有哪些?
你們喜歡好習慣還是壞習慣?
(大家一起用坐得好的習慣打開套套娃)
(2)第二關:朋友?
師:你們有朋友嗎?跟朋友見面你們會怎么樣做?你是怎么樣交到朋友的?如果和朋友吵架你會怎么做?
(和朋友互相擁抱,用朋友的力量打開套套娃)
(3)第三關:綠色食品
師:什么樣的食品稱為綠色食品?綠色食品有哪些?你們喜歡綠色食品嗎?為什么?
(請幼兒用身體擺出一種喜歡吃的水果來,用綠色食品的力量打開套套娃)
(4)第四關:運動
師:你們喜歡運動嗎?平時都有運動嗎?都在哪里做些什么運動?做運動對身體有哪些好處?
(請小朋友做一種運動的動作,用運動的力量打開套套娃)
3、找出寶藏,知道寶藏的秘密就是讓我們擁有健康的身體
師:原來寶藏的秘密就是健康的身體,我們怎么樣才能擁有健康的身體呢?
4、結束
師:我們得到了寶藏,要懂得與別人分享,現在我們就出去跟你們的好朋友說說,讓他們也擁有健康的身體。
教學反思
以幼兒的興趣為主,從幼兒的實際出發,開展“快樂的尋寶行動”。雖然尋寶路途艱難。但孩子們熱情高漲,男女隊員進行比賽,都順利完成“尋寶”任務,活動培養了幼兒跑跨跳的能力及勇敢和克服困難的品質。
關于幼兒園中班健康活動教案匯總 篇8
活動目標:
1.會制訂簡單的運動計劃,了解運動對身體的好處及要注意的安全事項。
2.能用簡單的符號、圖案、數字等制作運動計劃表,并說出它們代表的意思。
3.喜歡參加體育鍛煉,養成愛運動的好習慣。
活動重難點:
重點:會制訂簡單的運動計劃,了解運動對身體的好處及要注意的安全事項。
難點:能用簡單的符號、圖案、數字等制作運動計劃表,并說出它們代表的意思
活動準備:
1.“教師運動計劃表"1 張;“幼兒運動計劃表”幼兒每人 1 張。
2.自制課件(教師抓拍幼兒進行各種運動的照片)。
活動過程:
1.結合課件組織談話活動,引發幼兒活動興趣。
提問:你喜歡什么運動?做這些運動有什么好處?
小結:小朋友的運動真是豐富多彩。多做運動,能使小朋友長得高、長得結實;能提高身體抵抗疾病的能力,讓小朋友少生病;運動還能讓我們感到快樂。
2.出示教師“運動計劃表”引導幼兒觀察討論,了解運動計劃表中不同符號的含義。
(1)出示“教師運動計劃表”,引導幼兒觀察討論。
提問:計劃表的都有哪些內容?你是怎么知道的?這是老師幾天的運動計劃?
(2)有重點地介紹運動計劃中每種符號代表的含義。
小結:制定運動計劃要考慮周到,運動計劃中要有運動的時間、喜歡做的運動、用什么器械、運動的個數等內容。
3.幼兒制定運動計劃,教師指導。
(1)請幼兒說說自己想制訂怎樣的運動計劃。
(2)幼兒制訂計劃,教師重點觀察:幼兒安排的運動項目是否合適,時間等方面是否有遺漏,及時給予幼兒提示或幫助。
(3)引導幼兒展示交流各自的運動計劃,互相提出補充意見。
4.組織幼兒討論運動中要注意的安全事項。
(1)提問:在運動中要應該怎樣保護自己?
小結:我們在運動前要做好熱身活動,在運動過程中要注意安全,保護好自己,讓我們一起運動起來吧。
(2)教師和幼兒在音樂中運動,感受運動的快樂。
活動延伸
運動后鼓勵幼兒和同伴分享運動時的快樂心情。
本次活動從幼兒生活經驗出發,通過設計觀察 “教師計劃表”、幼兒自主制定運動計劃、分享運動計劃、討論運動注意事項/師幼跟著音樂動起來等環節,由淺入深,讓幼兒了解制定運動計劃表的方法以及運動的好處、注意事項等;通過教師啟發性的提問,很好的解決了活動的重難點,較好的達成了本次活動目標。
1.親身體驗,經驗入手。活動前,教師和幼兒一起玩各種運動游戲,豐富幼兒的運動經驗,并了解幼兒喜歡的運動項目。在幼兒已有經驗的基礎上,和幼兒一起梳理運動對身體重要性以及運動時的快樂,為活動提供了豐富的經驗準備,也激發了幼兒愛運動的情感。
2.提問開放,大膽放手。整個活動中,教師都采用了開放性的提問,給幼兒充分的觀察、交流的機會。教師在出示“教師計劃表”后,通過開放性的提問:“計劃表的都有哪些內容”“你是怎么知道的”引導幼兒通過自主觀察,發現自己能看懂的符號以及不明白的地方,注重了幼兒的主動性和探究性。活動最后分享環節,教師提問“你能看懂他的計劃表嗎?”“他是怎么安排運動的?”“為什么你能看懂他的計劃表”等有層次的提問,引導幼兒互相分享評價同伴運動計劃表,通過這樣的一系列有層次的提問鞏固了幼兒對計劃表完整性的認知又發揮了幼兒主動性。
活動中也有不足,個別地方特別是引導幼兒觀察計劃表時語言不夠簡練;評價環節教師的提煉有欠缺,過多注重了運動計劃表的完整性,
教師也應該考慮到幼兒在安排運動項目時的可行性等方面。最后的引導幼兒了解運動要注意的安全事項時比較倉促,沒有給幼兒及時提升經驗。
課后反思:本次活動從幼兒生活經驗出發,通過設計觀察 “教師計劃表”、幼兒自主制定運動計劃、分享運動計劃、討論運動注意事項/師幼跟著音樂動起來等環節,由淺入深,讓幼兒了解制定運動計劃表的方法以及運動的好處、注意事項等;通過教師啟發性的提問,很好的解決了活動的重難點,較好的達成了本次活動目標。1.親身體驗,經驗入手。活動前,教師和幼兒一起玩各種運動游戲,豐富幼兒的運動經驗,并了解幼兒喜歡的運動項目。在幼兒已有經驗的基礎上,和幼兒一起梳理運動對身體重要性以及運動時的快樂,為活動提供了豐富的經驗準備,也激發了幼兒愛運動的情感。2.提問開放,大膽放手。整個活動中,教師都采用了開放性的提問,給幼兒充分的觀察、交流的機會。教師在出示“教師計劃表”后,通過開放性的提問:“計劃表的都有哪些內容”“你是怎么知道的”引導幼兒通過自主觀察,發現自己能看懂的符號以及不明白的地方,注重了幼兒的主動性和探究性。活動最后分享環節,教師提問“你能看懂他的計劃表嗎?”“他是怎么安排運動的?”“為什么你能看懂他的計劃表”等有層次的提問,引導幼兒互相分享評價同伴運動計劃表,通過這樣的一系列有層次的提問鞏固了幼兒對計劃表完整性的認知又發揮了幼兒主動性。活動中也有不足,個別地方特別是引導幼兒觀察計劃表時語言不夠簡練;評價環節教師的提煉有欠缺,過多注重了運動計劃表的完整性,教師也應該考慮到幼兒在安排運動項目時的可行性等方面。最后的引導幼兒了解運動要注意的安全事項時比較倉促,沒有給幼兒及時提升經驗。
關于幼兒園中班健康活動教案匯總 篇9
活動目標
1、通過游戲發展幼兒的走、跑、跳、跨和滾接的`能力。
2、引導幼兒一物多玩,發展幼兒想象、創造性能力。
3、體驗合作游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皮球、網兜、障礙物若干。
活動過程:
一、師幼一起和"雪球"做熱身運動師:冬天來了,我們一起和雪球來做游戲。
教師帶領幼兒繞著"雪球"走、跑、跳、跨等運動。
二、我和"雪球"一起玩
1、傳"雪球"師:可愛的"雪球"很喜歡旅游,讓我們一起帶著它去旅游吧幼兒排成一排依次從側身、頭頂、胯下傳"雪球"。
2、我和"雪球"來比賽師:接下來"雪球"想和我們的小朋友來比賽誰跑的快。
幼兒分成兩組,一幼兒向前滾"雪球"的同時另一幼兒向前跑,努力追上"雪球"并接住。
3、運"雪球"師:"雪球"要融化了,我們趕緊送它回家吧!
幼兒兩人合作將"雪球"放在網兜中來回運送。
三、放松活動"雪人融化了"師:我們一起變成小雪人,當太陽照在我們的身上,手指融化了,手臂融化了…(幼兒逐漸將保持動作的手放落下來)
關于幼兒園中班健康活動教案匯總 篇10
活動目標:
1.了解筷子在生活中的用處。
2.學習正確使用筷子的方法。
3.愿意使用筷子夾食物。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幼兒知道自己收集的各種各樣的筷子的來源和用途。
2.材料準備:筷子若干,花生米、茅根、毛球、小簍子若干,1張闖關記錄貼畫,魔尺若干,兒歌《我會拿筷子》,正確使用筷子的視頻。
活動重點:
掌握使用筷子的方法。
活動過程:
一、猜迷激趣,引出活動內容
教師出謎語——“兄弟倆,一樣長,是咸是淡它們嘗”,請幼兒猜是哪一種餐具。
二、出示筷子,講解使用方法
1.筷子使用練習
(1)教師出示筷子,講解正確使用筷子的方法(邊說兒歌邊教方法),幼兒跟著教師練習。
(2)播放正確使用筷子的視頻,使幼兒通過觀看視頻進一步掌握筷子的使用方法。
(3)教師帶領幼兒邊說兒歌邊再次強調五指配合正確使用筷子的方法,幼兒再次嘗試練習。
(4)小結:使用筷子時,五個手指要相互配合。
三、闖關游戲
情景:尋找海盜船長的寶箱,使用筷子夾取物品進行游戲闖關,闖關成功可獲得寶箱里的寶藏。
1.教師講解游戲的玩法:4人一桌,正確使用筷子夾起指定數量的物品。
第一關:夾取茅根5根;
第二關:夾取毛球4顆;
第三關:夾取花生米6粒;
每關完成后就能獲取通行標志(貼畫)一枚,獲得標志,可打開寶箱。
2.幼兒游戲,教師重點對個別幼兒進行指導,幫助幼兒完成任務,進一步體會使用筷子的方法。
3.交流與分享
師:小朋友們在使用筷子夾軟的、硬的、長的、圓的東西時,感覺有什么不同?五指要怎樣配合?
小結:在使用筷子夾取東西時,五個手指要配合好。要把大拇指往下壓,食指、中指負責一根筷子,無名指負責另一根筷子。五指力量要平衡,不能太松也不能太緊,太緊會令兩根筷子翻轉交叉,太松夾不上東西。
4.快樂魔尺
幼兒闖關成功后,打開寶箱獲得魔尺進行游戲,直至活動自然結束。
活動延伸:
1.將筷子投放在操作區、娃娃家、小餐廳的區域環境中,引導幼兒在游戲區中繼續進行練習。
2.請家長配合,在家就餐時鼓勵幼兒使用筷子,將正確使用筷子的方法粘貼在餐桌一旁的墻面上,便于幼兒模仿。
3.在日常游戲中,以說兒歌的方式,幫助幼兒記住使用筷子的要領。
[附:兒歌]
小手變成雙管槍,
拇指夾住筷上方,
小手變成單管槍,
食指中指來幫忙。
關于幼兒園中班健康活動教案匯總 篇11
一、會飛的娃娃
材料與工具:各色塑料袋、色卡紙、繩子、雙面膠、剪刀。
制作方法:
1.用色卡紙將塑料袋裝飾成娃娃、怪獸等模樣。
2.用繩子系住袋口(不能扎緊袋口)。
玩法:手拉繩子迎風快跑,塑料袋灌進風后就會飛起來(圖一)。
特點:美觀、制作簡便,像個簡易小風箏。
二、好長的毛毛蟲
材料與工具:各色塑料袋若干、色卡紙、鉛絲、雙面膠、剪刀。
制作方法:
1.將幾只塑料袋剪去口和底(其中一個不剪底)。
2.用雙面膠帶將塑料袋一個個粘起來,使之形成一個長長的袋子。
3.用色卡紙將袋子裝飾成毛毛蟲(也可裝飾成龍、魚等)。
4.將鉛絲做成有手柄的圓環,將袋口套在鉛絲上并固定。
玩法:手持圓環迎風快跑,長長的毛毛蟲就會鼓起,在空中搖曳(圖二)。
特點:在空中搖曳的毛毛蟲非常有趣,能營造一種歡樂熱鬧的活動氣氛。
關于幼兒園中班健康活動教案匯總 篇12
設計意圖:
《送你好運氣》選自主題活動“紅彤彤的年”,“紅彤彤的年”活動的主題內容是讓幼兒了解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知道我們在過年的一些活動,《送你好運氣》是這個主題里的一個健康活動,圍繞主題情景送您好運氣,帶領幼兒游戲,中班幼兒已經能連續拋接球了,活動的重點在于讓幼兒感受玩氣球的歡快氣氛,能拋接氣球,不讓球掉下來,在活動中采用情景性的方式吸引幼兒的活動興趣。
活動目標:
1.感受玩紅氣球的歡快氣氛。
2.練習拋接氣球,不讓球掉下來。
活動準備:
1.旋律活潑歡快的音樂磁帶。
2.紅氣球每人一個。
活動過程:
一、好運在手中
教師帶領幼兒做熱身運動
師:紅彤彤的氣球象征著新年的好運,讓我們手拿好運氣球,一起來活動身體吧。(隨著音樂,幼兒手拿氣球活動身體各個部位,如四肢運動、體側運動、腹背運動等。)
二、我傳你接好運氣。
教師講述活動內容和游戲規則
師:現在,我們留下了兩個好運氣球。我們要把好運氣送給朋友。這樣,一個人有了好運氣,大家都會得到好運氣。我們送運氣球和接運氣球的時候,不能讓好運氣球掉在地上,也不能弄破好運氣球。
師:現在我們小朋友分成兩組,圍成圓圈,以我傳你接的方式傳接氣球。傳接時,幼兒一邊傳接,一邊說“好運送給你”。
教師在傳接氣球時,播放放音樂,以渲染氣氛。
游戲進行兩到三遍。
小結:我們的小朋友都把好運傳給了別的小朋友。
三、我拋你接送好運。
師:好運氣還可以用“我拋你接”的辦法來送給朋友。
教師講述游戲規則
師:我們小朋友分成若干小組,4—5名幼兒圍成圓圈,一名幼兒站在中間手拿氣球。圍成圓圈的幼兒問:“好運送給誰?”持球幼兒一邊喊“好運送給”,一邊盡力往上拋出氣球;與此同時,被喊到名字的幼兒迅速跑到中間來接住氣球。
教師在游戲時,播放音樂,渲染氣氛。
教師根據幼兒的興趣決定游戲次數。
四、教師帶領幼兒回教室
我們的小朋友都接到了好運,那現在我們一起帶著好運回教室吧。
關于幼兒園中班健康活動教案匯總 篇13
一、活動目標:
1、體驗開心快樂。
2、與他人共同分享快樂,培養樂觀、向上的性格。
二、活動準備:
1、制作一實物"快樂口袋"
2、自己喜歡的照片
3、故事圖片
三、活動過程:
(一)問問-----通過展示實物教具"快樂口袋",提問并導入。
教師:"老師這兒有一個神奇的口袋,"引導幼兒觀察口袋上有關快樂的畫面。老師取出袋內照片,請小朋友說說自己的照片。照片里都有誰?當時你在做什么?你的心情怎么樣?還能用什么方式表現你的快樂呢?(請幼兒唱歌或跳舞)
教師:小朋友帶來的都是開心、快樂的照片,那除了開心的笑,還有什么表情呢?(還會哭、會生氣)生氣的時候什么樣子,請幼兒表演一下。
(二)聽聽------幼兒欣賞故事,體驗作品經驗。
教師邊出示圖片邊講故事,講完故事后進行層層遞進地提問,使幼兒對故事有初步的了解。
教師:"故事里有誰對著口袋說了快樂的事?是什么讓小動物們又重新快樂起來的?"
小結:
是快樂口袋讓小動物們想起了以前許多快樂的事,大家又重新快樂起來。小朋友們平時肯定也會遇到一些不開心的事,那我們要像故事里的小動物一樣想辦法解決它,多想一些開心的事,你就會變得很快樂。
教師:小朋友平時也會遇到一些不開心的事情故事里用了哪些方法是自己快樂起來,除了這些還有那些方法?
小結:
1、可以獨自呆一會消消氣
2、可以對別人傾訴
3、為別人想一想
4、輕輕地哭一哭,睡一覺,看看書
(三)玩玩-----把快樂告訴口袋,鞏固經驗。
1、教師:"故事中的小動物有那么多快樂的事兒,你們平時遇到過快樂的事兒嗎?我們來做個游戲---把快樂告訴口袋,你們能像小動物一樣也把自己的快樂對著口袋說說嗎,讓大家一起來分享。"
2、請幼兒講快樂的事情。
3、老師講快樂的事。
教師:小朋友講了那么多快樂的事,老師也有快樂,老師也來講一講。
教師小結:小朋友有快樂的事,老師有快樂的事,相信在座的客人也有他們的快樂。原來快樂屬于每一個人,快樂就在我們身邊,就在我們生活中的每一天,所以我們要經常保持快樂的心情,每天都帶著微笑來幼兒園和小朋友們玩,把你的快樂講一講,說一說,讓我們一起來發現快樂、分享快樂。
(四)結束活動
1、教師:現在讓大家一起來跳個舞吧,用跳舞來把我們今天的快樂表現出來。
2、一起跳《如果感到快樂你就拍拍手》。
關于幼兒園中班健康活動教案匯總 篇14
一、活動目標:
1、認識手的結構和功能,了解五個手指的名稱。
2、幫助幼兒理解,體會自己的小手很能干。
3、簡單了解保護手的方法。
二、活動準備:
1、手的圖片。
2、五個指偶。
3、操作材料:
三、繪畫活動過程:
(一)幼兒操作老師簡單介紹操作內容和材料,請幼兒操作,讓幼兒在操作的時候想一想:"你是用什么來做這些事的?"
(二)引導幼兒說說自己的小手能做什么,使他們體會到自己的小手很能干。
提問:
1、剛才你做了什么?是用什么做的?
2、除了剛才做的事以外,你的小手還會做什么?(個別回答,與旁邊的幼兒交流)老師小結:小朋友的小手真能干,可以做這么多的事,那么,小手為什么會這么能干呢,手上有些什么呢?請小朋友伸出自己的小手仔細地看一看。
(三)觀察認識手
1、幼兒觀察手提問:你的手上有什么? (手指)
2、認識手指名稱。
(1)介紹手指名稱。
出示圖片,分別介紹五個手指的名稱。最矮最粗的叫大姆指,讓幼兒伸出大姆指表揚表揚小朋友,也表揚表揚自己,最細最小的叫小指,讓幼兒伸出小指;中間最高的是中指,讓幼兒伸出中指;中指和大姆指中間的叫食指,請幼兒伸出食指;中指和小指中間的叫無名指,幼兒伸出無名指。
(2)鞏固認識手指。(戴指偶游戲,教師和幼兒互動)請一個小朋友上來,教師將五個指偶戴在其手上,然后教師說出手指名稱,讓小朋友對應指偶拿下來。熟練之后,多找幾個小朋友來互動,也可以讓底下的小朋友說出名稱,臺上的小朋友給出相應的答案。
3、認識手的其它部分。
(1)手指長在哪里? (手掌)(2)手還可以怎樣分? (手心、手背)老師伸出手心,手背提醒幼兒。
(四)幼兒討論:如果沒有手會怎樣?怎樣保護手?
討論后請個別幼兒回答,老師小結:勤洗手,保持手的清潔,不玩刀和其它尖的東西,以防觸傷自己的小手,冬天外出戴手套,涂一些護膚品等。
(五)引導幼兒想想怎樣使自己的小手更能干,教育幼兒多動手,勤動手。
1、怎樣使自己的小手更能干?
2、如果什么事都請爸爸、媽媽或爺爺、奶奶做,小手會不會很能干?
四、活動延伸:
鼓勵幼兒回家做自己可以做的事情,不要什么事情都去麻煩爸爸媽媽。
關于幼兒園中班健康活動教案匯總 篇15
一、活動目標:
1、通過擠壓等方式用噴水壺水,作畫。
2、大膽、獨立創作噴畫。
二、重點難點:
1、通過擠壓等方式用噴水壺水,作畫。
2、大膽、獨立創作噴畫。
三、活動準備:
1、幼兒用書:《玩玩水的游戲》。
2、幼兒自備有噴嘴的水壺或家長用飲料自制。
四、活動過程:
(一)請幼兒閱讀幼兒用書,看書上的小朋友玩了什么游戲。
1、他們用什么噴水的?
2、每個水壺的噴嘴不同,噴出來的效果也不一樣。你帶來的水壺噴嘴是什么樣的?你猜猜它噴出來的水會是什么樣的》
3、要想讓水噴出來,我們的小手要做什么?
4、什么樣的水壺比較容易擠出水來?什么樣的水壺很費力?
5、你帶來的水壺容易擠出來嗎?
6、噴出來的水還可以做什么?你想用噴水壺畫一幅什么畫呢
(二)請幼兒帶上噴水壺、合作創作水畫、進行“水槍”大賽等等。
(三)活動結束后,帶幼兒去曬曬太陽,把衣服曬干,有條件的園所幫幼兒換一套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