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大班美術教育教案(通用5篇)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育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初步感受橋的外形特點,提高觀察能力
2、欣賞橋的造型美,體驗寫生的樂趣
3、增進參與環境布置的興趣和能力,體驗成功的快樂。
4、感受作品的美感。
活動準備:
選擇幼兒園附近安全的便于幼兒觀察的橋,畫板、圖畫紙、筆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題激趣
二、提出去附近觀察橋的要求
三、實地觀察橋的形狀結構及組成部分
四、引導幼兒選擇角度參與寫生
五、與橋合影延伸:引導幼兒完成學習包有內容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育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學習用紙團印畫的方法裝飾裙子。
2、能大膽選用自己喜歡的顏色作畫,注意畫面的布局。
3、保持桌面和衣服的整潔,體驗親手打扮媽媽帶來的樂趣。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紙團若干、水粉顏料每桌3盤(紅、黃、綠),簍子若干,抹布若干、范畫2張,空畫一張。
經驗準備:幼兒有各種花裙子的視覺經驗。
【活動過程】
一、出示空白的裙子紙樣與紙團印畫的裙子,激發幼兒的制作興趣。
師:小朋友都穿上了新衣服,可是媽媽的新裙子還沒有漂亮的圖案,我們來為媽媽做一件漂亮的花裙子吧。
二、師幼交流討論,為媽媽制作花裙子的方法。
1、師:那我們用什么辦法讓媽媽的新裙子變漂亮呢?(可以用蠟筆涂色)(教師出示涂色好的裙子讓幼兒欣賞)。那除了這種方法外,我們還有沒有別的辦法?
2、出示印好的花裙子和團好的紙團,幼兒討論印畫的方法。
師:這么多漂亮的圖案是怎么印出來的呢?引導幼兒說出顏料印畫的方法并鼓勵幼兒能夠發現紙團印畫的辦法。
3、教師向幼兒示范、講解紙團印畫的方法。
師:今天我們就要學習用紙團印畫的方法為媽媽的新裙子畫上漂亮的花朵。請大家想一想可以怎樣來畫?幼兒討論交流后教師總結并用兒歌示范:“拿起小紙團,喝口紅顏料,親親裙子,變成一朵花,二朵花,三朵花。”
教師示范一種顏料的印畫方法,請個別幼兒示范印其他的顏色。在幼兒印染過程中,與幼兒一起念兒歌,并提醒幼兒蘸適量的顏料。
三、幼兒進行印畫活動,教師從旁做個別指導。
鼓勵幼兒動手用紙團印出漂亮的裙子,提醒印畫的小朋友注意顏料衛生,不要弄到身上,教師進行巡回指導。
四、幼兒互評同伴的作品,體驗親手打扮媽媽帶來的樂趣。
師:小朋友都用紙團印出漂亮的裙子,讓我們一起去看一看誰的新裙子最漂亮吧!幼兒相互欣賞作品,自由說說哪個裙子最漂亮。
五、延伸活動:
如果還想用別的方法幫媽媽印出漂亮的裙子,就請大家在區域活動時做吧。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育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引導幼兒認識三原色,感知顏色的變化,產生探索顏色變化的興趣。
2.能在活動過程中探索顏色的變化,并能說出×顏色和×顏色混合在一起變成×顏色。
3.鼓勵兒童發現生活中的美,培養幼兒對美術的熱愛之情。
4.根據色彩進行大膽合理的想象。
活動準備
多媒體課件,顏料(紅、黃、藍),一次性杯子,A4紙
活動過程
1、故事導入,引起興趣。
小朋友們,今天老師向你們介紹三位可愛的寶寶,他們分別是紅寶寶、黃寶寶、藍寶寶(師出示課件),他們是最好的朋友。一天,藍寶寶和黃寶寶一起到公園玩,她們在公園里跑呀,跳呀,玩的非常開心,并且激動地抱在了一起,(出示課件)她們抱啊轉啊,結果……你們猜怎么樣?
結果他們都變成了綠寶寶,你們相信嗎?
2、讓幼兒感知顏色變化。
今天我把黃寶寶和藍寶寶都帶來了,我們一起看看,會不會變成綠色呢?"好了,小朋友仔細看清楚了,魔術師要開始變魔術咯!"(教師示范操作)學生觀察教師操作,感受顏色的變化。(教師實物操作)小結:藍寶寶和黃寶寶抱在一起變成了綠寶寶。
生活中常見的綠色的物體(展示課件圖片)在黃寶寶和藍寶寶玩的開心的時候,紅寶寶來了,黃寶寶看見紅寶寶,連忙跑過去拉她,也激動地抱在了一起,小朋友們想一想,這時紅寶寶和黃寶寶抱到一起,會變成什么顏色寶寶呢?(幼兒思考,猜想。)
師:我把紅寶寶和黃寶寶也請來了,我請一位小朋友來變變看。(邀請一名幼兒示范操作)引導幼兒說出自己的發現。
小結:紅寶寶和黃寶寶抱在一起變成了橙寶寶。
生活中常見的橙色的物體(展示課件圖片)小朋友再想一想,假如紅寶寶和藍寶寶抱到一起,又會變成什么顏色寶寶呢?(幼兒思考,自由猜想。)邀請一名幼兒操作演示,引導幼兒說出自己的發現。
小結:紅寶寶和藍寶寶抱在一起變成了紫寶寶。
生活中常見的紫色的物體(展示課件圖片)
3、總結:引出原色概念(色彩中不能再分解的基本色稱之為原色,原色可以合成其他的顏色,美術色彩三原色:紅,黃,藍)加色法原理:藍+黃=綠紅+黃=橙藍+紅=紫
4、幼兒欣賞圖畫藝術作品,探索顏色變化。
師:這些顏色寶寶不僅會變顏色,還能印出許多漂亮的圖案,(師課件展示范作品,幼兒欣賞),這些圖案好不好看啊?我們下一節課也來動手印一印吧!
5、結束:兒歌《彩色的世界真奇妙》
活動反思
其實教學就仿佛色彩世界中的三原色——紅、黃、藍,它們互相依存,互相襯托,彼此缺一不可。
紅
——課前思緒聯翩,激人思考,促人尋找,尋找適切的課堂教學方法。
面對新教材,我們總是積極思考,苦苦尋覓,能讓孩子們在35分鐘內最大容量的接受知識的良好的教學方法。本次責任杯選擇的是《25我的野生動物朋友》。將此文的情感基點置于——充滿童趣、快樂學習。孩子們與動物有一種天生的,與生俱來親近感,加之這篇課文孩子們將領略的是野生動物,所以興趣的激發,實在是不難。
如何挖掘其中文字所蘊含的基點,倒是難道了我,大作家的文章,,內涵豐富,挖掘起來,應該是游刃有余的,但是此文出自一位12歲的法國女孩之手,文字淺顯易懂,易于接受,要從中去挖掘語言的訓練點,真的煞費精神。
——茫然:該從何下手尋找適切的延伸點?
——苦惱:讀與寫的結合點該如何把握?課堂教學中要如何鋪陳?
黃
——課上思緒通暢,文本教學順利完成,滲透讀寫結合,不見捉襟見肘。
以一種環環相扣的方法設計了本次的文本教學。先尋找小標題與課題相呼應的詞語,在從文本找到與小標題相呼應句子,學生在尋找中和容易就體會到了小作者與動物的深情厚誼。然后,在讓學生按句式,將文本中表現小作者與動物間的“朋友”關系說出來(學生可以從找到得句子中獲得信息)。在進行讀寫結合時,運用剛才的句式,通過讀圖(課前找了許多本文作者與另一些野生動物在一起的照片)來表達小作者與圖中動物的友誼。令人高興的是學生充分想象,合理說話,效果不錯。
藍
——課后思緒沉淀,尋找遺憾。
上完課我在想:對于這樣情節性較強的課文究竟在課堂中對于課文本身的學習應該占課堂總學習時間的多少,在課外拓展的那一頭,如何激發學生很好的將所積累的內容完整甚至是較完美的交流出來,這一頭所占的時間又該是多長?能不能講課外拓展的內容所放的比例可以大一點,當讓是對于情節性較強的課文而言。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育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了解名片的功能,知道名片能為人們的生活工作帶來方便。
2.能創造性地設計自己的名片。
3.培養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
4.能展開豐富的想象,大膽自信地向同伴介紹自己的名片。
活動準備
1.幼兒有互留通訊方式的愿望。
2.《幼兒畫冊》(第三冊P65)。
3.老師設計制作的名片,上屆大班幼兒名片,收集的各種不同種類的名片。
4.操作材料:幾何圖形卡紙、彩筆、剪刀、花邊剪刀、廢舊圖片。
活動過程
1.了解名片的作用。
(1)你們見過名片嗎?見過誰的名片?名片是什么樣子的?
(2)出示一張老師自制的名片(尺寸要大),引導幼兒看一看,說一說名片上有哪些信息。
(3)人們為什么要用名片?它有什么用?
小結:名片上有自己的名字、電話、地址等。它有很多用處,可以認識新朋友,可以與朋友保持聯系,可以介紹自己單位的產品等,名片為人們的生活和工作帶來很多方便。
2.欣賞各種名片。
(1)欣賞多種名片。這些名片一樣嗎?哪里不一樣?分別有什么特色?(觀察名片的形狀、顏色、裝飾方法)
(2)欣賞上屆大班幼兒的名片。
你們知道這是誰的名片嗎?這些名片和剛才的名片有什么不同?
3.設計名片。
(1)引導幼兒討論:怎樣設計自己的名片?名片上應該有什么?如何進行裝飾?
(2)幼兒操作設計自己的名片。
教師巡回指導,幫助有困難的幼兒,鼓勵幼兒把自己的名片設計得更獨特,更漂亮。
4.幼兒互相贈送自己的名片,激發畢業后與同伴保持聯系的愿望。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育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⒈認識梅花,知道梅花是冬天開的花,是我國的國花之一。
⒉學習用嘴吹和棉簽點畫的方法表現梅花的基本特征。
⒊在合作創作的過程中感受團隊協作的力量,體驗吹點畫的樂趣。
活動準備:
梅花圖片、音樂、繪畫紙、吹點畫梅花作品若干、黑色和紅色、顏料、濕紙巾等。
活動過程:
一、詩句導入,激發幼兒的興趣
1、教師念詩句帶領幼兒進入活動室。提問:老師剛剛念的詩里念到什么花?
2、出示梅花圖片,提問:
(1)它是什么樣子的?它的枝干是怎樣的?它的花朵是怎樣的?
(2)教師總結介紹:梅花的枝干是彎彎曲曲的,側枝很多。梅花的花朵多為單生花,花瓣多為五瓣,顏色有紅/黃/粉等色。它是我國的國花,多在冬天開放。它不怕寒冷,勇敢堅強。
二、出示吹點畫作品,講解吹畫梅花的枝干、點畫梅花的方法
1、出示吹點畫作品,引導幼兒觀察。
(1)提問:這幅梅花和剛剛圖片上的梅花有什么不一樣?你知道它是用什么材料畫的?樹干是怎么畫出來的?這些梅花又是怎樣畫的?(幼兒討論:啟發幼兒說出梅花的外形特征。)
2、教師示范講解:梅花是吹出來的,樹干是用黑色墨水吹出來的,梅花是用棉簽蘸紅色顏料點出來的。今天,老師就來和小朋友用吹畫和棉簽點畫的方法來畫梅花。好嗎?
(1)蘸一滴黑色顏料,點在紙的下半部分的適當位置,半蹲彎腰用吸管斜著對著顏料用力往前吹,注意朝不同的方向吹畫,才能吹出一棵茂盛的大樹來。要把墨水吹到不會流動為止,不要吹到紙張的外面。
(2)吹好樹枝后稍等一等,等干后用棉簽蘸上紅色顏料,在樹枝的適當位置畫梅花。點畫的時候要先看好位置,梅花大小不要一樣,也不能均勻排隊。梅花多為單獨的一朵。要注意畫面干凈、整潔。
3、教師請部分幼兒上前嘗試操作,學習吹點畫的操作方法
(1)學會吹畫的的方法,掌握吹的不同力度表現樹的外形特征。
(2)教師重點指導幼兒用吸管吹畫的方法,注意引導幼兒朝不同的方向吹畫。
三、幼兒合作完成一幅作品,體驗合作的力量,感受吹點畫的樂趣
1、教師交代要求,提醒幼兒遵守的規則。
2、幼兒四人為一組,共同完成一副吹點畫。
四、作品欣賞,提升幼兒對美的感受
1、梅花展,邀請部分幼兒展示自己作品。
2、請幼兒說出自己喜歡的作品,為什么喜歡。
3、老師發現一些與眾不同的梅花。啟發幼兒說出怎樣才能變得更好?
4、教師念詩句,帶領幼兒觀看每組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