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小班排序的教案(精選2篇)
幼兒園小班排序的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認識生活中物體排序的規律,學習按照1-2個物體的特征有規律的排序。
2.能運用有規律排序的方法裝飾物體,感受生活中物體排序的規律美。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一頂自制的帽子、一件草裙、一件塑料袋衣服,若干紙帽、草裙、塑料衣服;各種大小、顏色、形狀材料(花片、貼貼紙、瓜子殼、花生殼、花蛤殼、落葉、漿糊等)。
環境創設:在活動室內布置三組按照規律排序的裝飾帶。
活動過程:
1.創設情境《“五一節”真熱鬧》,引發幼兒興趣。
2.引導幼兒觀察步行街的彩條,發現排序規律。
(1)幼兒自由觀察、議論、教師從旁引導幼兒說說彩條上圖案的不同。
(2)重點引導幼兒說出是用燈籠、彩旗、圖形裝飾的,啟發幼兒發現三種彩條的排序規律,并用語言表達出來。
(3)小結:第一種彩條是按照“一個大燈籠——兩個小燈籠”的規律排列的,也就是按大小來排列的,第二種彩條是按照“兩面綠旗——兩面黃旗——兩面紅旗”的規律排列的,它是按顏色來排列的;第三種彩條是按照“三角形——正方形——圓形——半圓形”的規律排列的,是按圖形的不同特征來排列的。
3.初步學習裝飾彩條。
(1)幼兒嘗試裝飾彩旗。
(2)說說你是按照什么規律來排列的?排對了嗎?
小結:剛才子瑜小朋友排的很不錯,她是按照一個大兩個小的規律來排列的-------。
4.幼兒分組動手操作,嘗試運用1--2種物體間隔排序的方法給帽子、草裙、塑料袋衣服進行裝飾。
5.分享、展示。鼓勵幼兒與同伴相互分享自己的排列方法。
活動延伸:
(1)區域活動:在數學區提供各種按照顏色、形狀、大小等特征排序的操作板,引導幼兒接著往下排序或者改錯。
(2)家園共育:請家長引導幼兒利用家里的各種物品進行排序練習。
幼兒園小班排序的教案 篇2
設計理念:
數的組成在幼兒園數學教育中有著極其重要的教育意義。對于數的概念,我發現小班幼兒對數概念的獲得需要大量的操作和游戲活動來完成。在平常的教學活動當中我發現我們班的幼兒對小動物十分喜歡,他們對小動物賦予了人性化的情感。所以本次活動我抓住幼兒這一特性,以動物為載體,設計了"數一數、排一排、送一送"的數學游戲,讓幼兒在有趣的游戲中、探索中感知5以內的數量,并學會從少到多的順序排序。
活動目標:
1、感知5以內數量,能手口一致地點數,并說出總數。
2、學習按從少到多的順序排序,并匹配相應的點卡。
3、喜歡參加操作活動,并能按要求完成,體驗數學游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房子5座 動物(5種) 若干糖 點卡
活動過程:
一、數一數,感知5以內的數量。
1、去做客,激發活動興趣。
"今天森林里的小動物們請我們去做客玩一玩,可是我們不能空著手去,讓我們帶些糖果給他們一起分享,好嗎?"
2、取糖果,感知數量。
"這么多的糖果,小動物們有口福了。可是小動物吃糖果的數量是不一樣,所以請小朋友根據點卡上點子的數量來取糖果,好嗎?"
(幼兒取糖果,邊拿邊說:"幾個點我拿幾個糖果")
"現在就讓我們拿著糖果,開著汽車去小動物家坐客吧,出發啦!"
二、排一排,按量排序并匹配。
1、練習點數。
"我們來看一看先到誰的家,敲敲門。"(一一出示)
"每一種動物有幾只,請你數一數。"
2、按量排序。
"哇,這么多的小動物要和我們玩游戲,但是要有順序才能進行。"
"請小朋友先數一數簍子里的動物各有多少,在紅旗標記圖上用從少到多的順序幫他們排排隊,然后送上相應數量的點卡。"
3、歸納小結
"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小朋友是怎么排的?幾只小動物送幾個點子?"
三、送一送,體驗數學游戲的樂趣。
"小朋友們真能干,一下子幫小動物們排好了隊,那我們也要把糖果拿出來送給他們啦!"
"你帶了幾顆糖果請你再數一數。"
"小動物們說了,他們每個人只吃一顆糖果,所以有幾只小動物就送幾顆糖果,明白嗎?"
"小動物收到了你們的禮物真高興,現在讓我們一起去玩游戲吧!"